今天是 
非遗研究
研究评论
论文专著
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的艺术表现与文化价值 ——以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为例
傅秀政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关系到中华文化的延续与发展,是当前亟需进行的一项重要

  文化工程。通过纪录片这一艺术载体,使部分面临消亡危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保存和记载,是纪录片工作者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本文以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片《张家界土家风情》、《走进土家寨》、《湘西苗鼓》、《桑植民歌》为例,讨论有关非物质文化纪录片的三个问题:一、艺术原则;二、表现形式;三、文化价值与现实困境。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的艺术原则
  真善美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首先遵循的艺术原则。“真”是艺术得以存在的前提,“善”是艺术符合当时当地准则的表现,是艺术被发展延续的条件,“美”是在“真”与“善”的基础上,经过创作者艺术手段修饰产生的结果,它给观众带来愉悦的享受。真善美,三者既独立,又关联,是相互统一体。
  纪录片中的“真”,主要表现为所叙事物的真人真事与真情实感。真实,作为纪录片的生命,是每一个创作者必须遵循的准则。为了更好的表现影片的“真”,创作者大多强调细节,多用长镜头、同期声,尽量用采访代替解说,避免过多地给影片加入主观元素。纪录片《走进土家寨》,在展现土家山寨风景的同时,巧妙的将土家人赶牛耕田的劳动镜头插入叙事,给观众展现了一个真实、质朴、宁静的山寨印象。而片中土家婚俗“抢床”的场景,采用了新娘欢快地奔向新床的前景画面,背景画面是新娘的姐妹们抓着新郎不让抢床,长镜头跟拍,真实、精彩,把土家姑娘小伙们的活泼可爱真实呈现,让土家婚俗的鲜明特色精彩展示,妙趣横生,让观众意犹未尽。
  纪录片中的“善”,主要表现为创作者通过记录真人真事,或揭露社会中存在的弊端与问题,引发人们思考并改变现状;或讲述一个动人故事,弘扬伟大精神,促进社会道德完善与精神文明建设;或单纯地记录一种习俗、语言的变迁,丰富历史文化等等。纪录片“善”的功能表现多种多样,总的来说,它是“实践活动的合目的性”[1],符合道德标准、政治标准、精神境界。《张家界土家风情》等记录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纪录片是从保护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湘西丰厚文化底蕴的角度而进行的创作。这些纪录片使湘西土家语言、桑植民歌、张家界阳戏等口头传播文化得以视听兼备地保留下来,而诸如哭嫁、唱花灯、舞狮子、玩龙灯等富有韵味的民间习俗,更是活灵活现地被镜头送到观众的眼前。
  纪录片中的“美”,主要表现为画面语言美。画面语言包括构图、色彩、用光、影调、同期声、音乐、解说。纪录片《张家界土家风情》在画面语言美上特别表现为构图饱满、匀称,在介绍土家山寨时,镜头多采用两分构图或三一构图的直线条构图方法展示山寨住宅全貌,同时恰当运用树枝等物体作为前景凸显山寨的主体形象,将土家山寨所处环境的山清水秀与和谐之美表现出来。影片的另一大美是语言美。“嗬嗬耶嗬耶嗬耶嗬耶”——嘹亮优美的女声未及画面开播即吸引了观众的神经,后来以同期声形式出现的“山歌”、“哭嫁”、“陪十姊妹”、“唱喜歌”等各色各样的唱法与主题,将土家人优美深厚的音律文化充分展现,更是给影片增添了许多民族音律的美感。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的表现形式
  纪录片的表现形式,比较常见的是同期声、选用历史文献解说、历史遗迹、音乐音效、搬演或扮演的模拟再现等手法。随着纪录片的发展,逐渐出现了计算机动画模拟的手法,故事化的表现形式也日益盛行。由于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地域性与民族性,因此,记录片的表现集声、说、歌、演、画于一体,具体运用了同期声、解说、山歌或民歌、借用视频资料以及模拟再现等艺术形式,从而在较大程度上保存了文化的原生态,再现了湘西文化的精神内涵和独特魅力。
  同期声是指拍摄现场的自然声响与人物语言,它具有很强的现场感与真实感。我们观看的影片中所播放的采访是同期声,在拍摄过程中录下的鸟鸣声、流水声等也是同期声,同期声运用得当,使影片更真实,更生动。纪录片《张家界土家风情》与《走进土家寨》,为客观真实地展示土家风俗与山歌的艺术魅力,就使用了大量同期声。两部影片都对土家唱山歌传情之事进行了现场记录,把情哥哥情妹妹或直白或婉转的缠绵情思,真实地表达了出来。解说是对画面的补充与丰富,起点题、渲染作用。《张家界土家风情》在影片后半部分几乎全由解说完成叙事功能。从对三棒鼓的介绍到土家六月六的来由,再到茅古斯、摆手舞的讲述,解说将观众所不熟悉的土家艺术一一道来,湘西的非物质文化在光与影的画面中,因解说的补充与丰富而脱下了神秘的面纱。解说不仅在叙事表达上能辅助画面内容的理解,在叙事结构上,还起着承上启下、领起影片或归纳影片的作用。《走进土家寨》在影片开端的山歌结束后,解说随即出现,指出所要走进的土家寨是“扩大的盆地、缩小的仙境”——张家界,总领全片。进入主题后,解说对张家界四季的风景与人口做了大概的介绍后便“走进”了土家寨,并从土家寨的吊脚楼开始进行描述:吊脚楼或悬于高崖,或傍水依山。雕梁画栋,古色古香,与秀丽山川相映成画,镜头在描述景物的同时引出人物——土家姑娘编织西兰卡普、刺绣挑花。由此,解说转为对西兰卡普的讲述:土家姑娘在特制的木质织机上以棉纱为经,五彩线为纬,手工提纱织成。用不同景别的镜头聚焦于土家织锦,画面组接浑然天成,解说在影片中的承上启下作用可见一斑。
  山歌或民歌是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中最为常用的表现手段。本文引用例子最多的《张家界土家风情》和《走进土家寨》都是以歌开篇。纪录片《桑植民歌》更是把民歌当成结构元素,作转场使用。被宋祖英唱到国外的著名歌曲《马桑树儿搭灯台》在影片中作为开端,引出影片的主体——桑植。《要当红军不怕杀》,作为一首革命歌曲,是影片讲述贺龙故事的转场,第三首民歌《叫我唱歌就唱歌》则是为介绍桑植各族人民和谐生活服务。多首民歌,将影片巧妙地分成了几个版块,使内容丰富而有条理。同时,独具特色的桑植民歌,作为影片内容的一部分,又为观众增添了许多趣味,提高了影片的观赏价值与艺术价值。
  借用视频资料是纪录片创作者在无法拍摄主体的情况下选择的一种表现手段,它大多用于展现已经逝去的历史场景与事件。一种是借用前人拍摄的真实历史资料,一种是借用电影中虚构的片段。《桑植民歌》在讲述贺龙故事的时候就借用了1916年蔡锷讨袁护国、1927年南昌起义、1935年避开蒋介石围剿的片段。多次视频资料的借用,将曾经不可再现的历史场景呈现到观众眼前,使观众“真实”地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以及桑植人民为革命奉献牺牲的热情。
  模拟再现同样是在创作者无法拍摄第一手资料的情况下选择的表现手段,只是它还需要创作者组织扮演、搬演或者是运用计算机动画制作。湘西非物质文化纪录片中众多关于民俗活动与歌舞艺术的记录都是表演者的创作。由于社会发展,很多湘西的习俗都濒临消亡。随着旅游业的兴起,一些原始的山寨开始作为旅游景点,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湘西人民又将这些习俗重新操练并表演给游客看。这正好迎合了纪录片创作者想要保留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愿望,并使得打溜子、三棒鼓、花灯戏、龙舞、高皇灯、摆手舞等日益消亡的艺术得以被创作者真实地记录下来。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的文化价值与现实困境
  “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历史底蕴的说明书,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民族精神的象征,是民族生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体现,它是一个国家宝贵的物质精神财富。保护好民族文化,既是尊重祖先劳动成果的表现,又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增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的需求”。[2]
  《张家界土家风情》、《走进土家寨》、《湘西苗鼓》、《桑植民歌》等纪录片对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记录,把湘西即将濒临消亡的风俗与艺术样式保存到镜头里,使它们在屏幕上得到永生。一方面,这些纪录片宣传了湘西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另一方面,它们又丰富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资源宝库,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对研究湘西风俗与文艺的民俗家来说,这些纪录片更是散发着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嘹亮清脆的山歌,富有节奏的哭嫁,热闹非凡的逗鸟,神奇的硬气功等原真画面的记录,使民俗家摆脱了枯燥文献的研究,进入了视听兼备的工作环境。大气的摆手舞、热烈欢快的龙舞以及野蛮的茅古斯舞等艺术的鲜活展现,深化了民俗家的认识研究,促进了民俗事业的发展。从另一方面看,它们又借助民俗家们推动了自身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对普通观众来说,展示各个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片让他们领略了一番少数民族独特的艺术风情,扩展了他们的知识面,增进了对其他民族的认识理解。在观看影片愉悦自身时,吸收了少数民族的文化精髓,客观上弘扬了民族传统文化。
  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的制作存在一定困境。由于受到各种条件和经费的制约,大部分都采用单机拍摄,拍摄缺少视角变化。如土家阿哥阿妹对山歌、《走进土家寨》只有推、拉、摇的镜头,没有摄像辅助设备(摇臂、轨道等)镜头,大部分镜头以固定拍摄为主,使得画面缺少大气和动感,影片的意韵也未得到充分展现。
  争取各级政府、社会团体、行业协会的支持和赞助,保证充足的拍摄经费,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研究,发挥现代传媒的技术优势,使纪录片的制作尽快走出困境,这是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王朝闻:《美学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2]张瑛:《弘扬民族文化构建精神家园》,http://www.chnmus.net/html/20100802/159176.html  

  中图分类号G222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讲师,吉首416000

湘ICP备05011312 版权所有 湖南图书馆 备案证书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