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非遗研究
研究评论
论文专著
常德丝弦产生的历史渊源及其发展
王炎琪;田正铁

  常德丝弦是湖南地方戏曲中最有代表性和最为繁盛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植根于湖湘文化沃土之中,是以唱为主,以说为辅,说唱穿插交替的一种民间说唱表演艺术。同时也是中国民族民间曲艺音乐艺术中十大曲种之一。常德丝弦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艺术实践中不断演变发展,它以灵活、快捷、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展示着时代风采,为活跃人们的社会生活,提升人们的艺术欣赏水平,特别是为常德乃至湖南人民的文化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一、常德丝弦产生的历史条件

    常德是湘楚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自古以来歌舞之风颇盛;亦是名人雅士荟萃之地,素有“文物之邦”、“人文渊薮”的美誉。早年的屈原、王安石、陆游、袁宏道等人曾在这里留下不少传世之作,为常德文化添加了绚丽的色彩,使本地歌舞习俗升到更高的档次。据《常德府志》记载,自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传世以来,历代文人雅士如唐刘禹锡、宋苏轼等也多次荟萃桃花源,他们的诗文很近似于常德丝弦的唱词。为此,《桃花源记》被常德丝弦的艺术家们认为是常德丝弦早期的唱词的雏形。

    在《中国戏曲通史》记载中,明万历年间,荣定王朱翊珍一生酷爱戏剧,他把许多北方剧种和唱腔都带到了常德。据说,在宋元时期,由于常德城市的经济交往,各地商贾云集,随同而来的江浙乐师、歌女等往返于沅澧之间,并建立了各种不同形式的曲艺会馆,他们带来的时令小曲也在滨湖地区逐渐传播。与此同时,大量的外地人涌入常德,使各地的民间艺术广为交流。如沅水流域及武陵山脉一带的武陵戏,澧水流域的荆河戏,常德区域的花鼓戏、傩堂戏等,再加上各地的山歌、湖歌、号子、小调等民间音乐,并借鉴诸宫调、元杂剧、昆曲的许多曲牌音乐、过场音乐,揉以常德本地的音乐特点,逐渐形成了一种曲调优美、结构完整、唱词典雅、风味浓郁的艺术形式。伴奏时多用扬琴、琵琶、三弦、胡琴等丝弦乐器,用通俗易懂的常德方言演唱,也正是这种状况孕育了“常德丝弦”的诞生。

    清中叶以来,随着商业的不断繁荣,常德的文化艺术也得到了较大发展,常德丝弦的演唱活动逐渐由文人雅士的自娱自乐走向市场,加上常德人具有大碗喝擂茶的习惯,于是,常德丝弦在茶社中找到了孕育的胎盘。商贾老板为了招揽生意,热闹门面,纷纷邀请丝弦艺人演唱,以示祝贺。随着丝弦艺术的日益流行,道光年间,已有以演唱小曲为业的歌妓和丝弦班社在各地纷纷出现。与此同时,丝弦艺人们也常与文人墨客一起整理编写丝弦唱本。直至清末,丝弦的木刻唱本在常德肖福祥商号问世后,常德、澧县等地形成了作坊刻印唱本的一条街,所刻唱本有《孟江女寻夫》等曲目及一些小调曲牌,这些刻本被称之为“调子书”或“堂班调”。从此,常德丝弦曲牌在大街小巷流传开来。

    二、常德丝弦艺人的历代功绩

    常德丝弦源于明代的时调小曲发展成为我国曲艺百花丛中之奇葩,并于2006年被列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既是常德文化发展史上的一大亮点,同时也是数百年来代代丝弦艺人薪火相传的结果。

    清中叶时期,常德丝弦艺人中有一位最有影响的人物——贺小昆,他改编创作了《双下山》、《二度梅》、《黛玉葬花》等十多个传统曲目。在他的带领下,一批有建树的艺人为了适应西方音乐、戏剧音乐的传人和长时间演出的需要,他们移植剧目,并借鉴戏曲板腔体的创腔手法,不仅形成了常德丝弦“老路”,而且能轻松地演唱长篇故事。

    继贺小昆之后,清末民初,常德丝弦史上又出现了一位最重要的人物,常德丝弦的开拓者——徐梅清,他把从四川传来的曲调加以改造,仿效“老路”另创“川路”新腔,使丝弦音乐的板腔体更为完善,并风行于沅澧。与此同时,丝弦演唱活动也由城市向农村辐射,使清代丝弦表演技艺达到了鼎盛时期。也正是由于艺人们的不断传承和发展,使常德丝弦朗朗上口,又易学,易唱,易记,为群众所喜爱。尔后,随着社会进步、兴趣爱好及欣赏习惯的改变,以及艺人们不同的演唱特点,逐渐形成了不同的风格流派。如桃源艺人李玉成的唱腔如行云流水,润腔时而乖巧轻盈,时而含蓄深沉,时而刚健豪壮;常德艺人戴望本的唱腔苍劲浑厚,深沉有力;津市艺人黄学千的唱腔则显得质朴淳厚。其中俗称“一人一台戏”的丝弦老艺人李玉成,她吹、拉、弹、唱样样行,并且是自己伴奏自己演唱,成为解放期间最著名的丝弦艺人。

  解放后,正当常德丝弦这株老树萌发新芽之际,出生于东北“二人转”之乡的黄挥,1954年21岁的他从部队转业到常德市文化部门工作,就以其敏锐卓识,鉴赏常德丝弦,致力于发掘、搜集、整理和研究。首批记谱整理的“采茶调”、“九连环”、“探五更”等39首曲目于1955年5月由湖南人民出版社编入《湖南民间歌曲》正式出版,使常德丝弦走出深闺,亮相文坛。1956年后,他又将搜集整理的牌子丝弦,板子丝弦、丝弦小调及过场音乐计160余首和《宝玉哭灵》、《双下山》、《昭君出塞》等23个传统曲目汇集自刻自印成《常德丝弦音乐曲调集》,散发到全市中小学和群众业余剧团。为常德丝弦的普及,移植于现代文艺宣传节目提供了耳目一新的民间音乐资源。几十年来,他潜心研究常德丝弦,所撰写的《常德丝弦的结构形式和艺术特点》、《常德丝弦音乐介绍》、《常德丝弦音乐汇编》、《常德丝弦的艺术特色》、《常德丝弦的音乐体系》、《常德丝弦演唱特色和方法》、《常德丝弦的渊源考》、《丝弦传人小传》、《常德丝弦音乐与方言的对应》、《常德丝弦唱词写作》、《怎样选用常德丝弦曲调》、《“新事多”的艺术风格和音乐特色》等论著先后发表于《中国音乐》、《湖南民间音乐》、《湖湘曲论》等刊物上。黄挥还与词作者密切合作,一生创作了现代丝弦作品计200余件,其中180余件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或舞台上演出受到高度评价。如《一枝花》1980年进京在怀仁堂专场汇报演出,还获得了中央首长和《光明日报》等媒体的赞誉。黄老为常德抢救这一濒临绝灭的艺术曲种,弘扬和普及丝弦艺术,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是名副其实的现代常德丝弦创始人。

    三、常德丝弦传统的艺术特点与风格

    常德丝弦作为全国十大地方曲艺,不仅是常德的艺术瑰宝,而且也是湖南乃至全国的艺术瑰宝。它以完整的音乐结构,独具的演唱方法,灵活的表演形式,巧妙的伴奏手法,使之具有独特的韵致与感人的魅力,因而历久不衰,深受人们喜爱。它曲调爽朗,节奏明快,给人以清新、优美的感受,表现了劳动人民勤劳朴实、细致含蓄的精神风貌,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乡的赞美。

    1、音乐风格与结构特点。

    常德丝弦音乐具有相对完整的体系,其音乐功能也有独到之处,它有叙述与抒情相结合的特点,既能表现历史故事,又能说唱民俗民风,而且在创腔与演唱中都以传情达意为主,特别讲究“说中有唱,唱中有说,腔从字出,音随韵转”的润腔方法,在强调口语化、说唱化的同时,注重旋律的优美、俏丽和抒情性。常德丝弦音乐的发展至今存有300多首曲目,经过记谱或录音保留下来的有100多首,按其音乐结构一般可分为曲牌体、板腔体和混合体三种类型。

    曲牌体丝弦是由各种不同的曲牌和小曲小调组成,从演唱时各曲调的结构来分,可分为单曲体和联缀体两大类。单曲体即用同一曲牌演唱多段唱词,有一定的独立性,如“四季相思”、“小四景”等。联缀体是由多首曲牌联缀而构成,主要在常德丝弦中长篇曲目中演唱,如“满江红”、“剪剪花”等。

    板腔体丝弦是常德丝弦音乐中一种有板式变化的唱腔,它在我国曲艺音乐中并不多见。板腔体的常德丝弦又分为“老路”和“川路”两类。“老路”丝弦声腔深沉浑厚,雄壮激荡,多用于悲剧类曲目的演唱,如《秦雪梅教子》、《秦雪梅吊孝》等。“川路”丝弦声腔开朗明快,刚劲激越,多用于抒情叙事类曲目的演唱,如《拷打红娘》、《宝玉哭灵》等。在常德丝弦传统演唱中,“川路”和“老路”唱腔是不混合运用的,故有“川路戏”和“老路戏”之分。

    混合体是上世纪30年代以来出现的新的音乐结构形式,它是指在一个曲目中既有曲牌体音乐,又有板腔体音乐,或曲牌与一种板式混用,或“川”、“老”等各路的多种板式与一个或多个曲牌混用。这种结构多见于中、长篇曲目和现代曲目,如《南瓜生蛋》就属于这一类型。

    在常德丝弦音乐中,无论篇幅长短、曲体各异都很讲究“起、平、落”的结构原则。其中曲牌体音乐以徵调式、商调式、宫调式、羽调式为多见,角调式较少见。板腔体音乐中的“川路”唱腔多为六声G商调式。“老路”唱腔多为C商调式。

    2、方言演唱与表演形式

    常德丝弦用常德方言演唱,常德方言属西南官话,不仅南方人听得清楚,北方人也能听懂。它的演唱既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习惯,又别具一格。它的演唱以传情达意为主,行腔柔和、秀丽、婉转,与常德方言声调密切结合,在强调口语化、说唱化的同时,更注重旋律的俏丽、抒情和音乐性。有人说“常德丝弦的音乐是语言化的音乐,语言却又是音乐化的语言”。如“咿儿哟,呀咿哟”这两句耳熟能详的村词则仿佛是常德丝弦的一个“路路通”,放在哪里都很“韵味”。

    常德丝弦的传统演唱形式是坐着自弹自唱,即坐唱。要求演员一人多角,通过声腔变化说唱故事,刻画各种人物。并根据说唱、叙述故事的需要,演员要能随时进入角色,即“进进出出”,时而是说唱者,时而又要扮演剧中的人物。其演唱所表现的内容多为有人物、有情节的各类故事,也有的演唱短小精悍的段子。演唱者一般为6人,分别扮演生、旦、净、丑等不同角色,并兼操乐器。

    3、乐队应用的巧妙手法

    常德丝弦的主要伴奏乐器是胡琴,这种胡琴的琴筒大于一般的京胡,小于二胡,有时以曲目的需要,也有用京胡或高胡的。乐器分别为板鼓、扬琴、琵琶、京胡、二胡、三弦,乐队成员座次固定,有“扬琴对鼓板,琵琶对三弦,京胡对二胡”之说,其中掌鼓者兼指挥,把握整个演唱的节奏与速度。

    在丝弦唱腔的伴奏中,常有托腔、裹腔、衬腔、垫腔和加花等五种基本方法。托腔,即伴奏旋律与唱腔相同,仅在某些地方作变化,用比较固定的节奏型来衬托,以突出唱腔。裹腔,即伴奏旋律基本上与唱腔相同,但在某些地方要求在唱腔旋律的基础上做加花处理,达到二者水乳交融的程度。衬腔,要求伴奏衬出唱腔的神韵,既丰富多彩,又不喧宾夺主,伴奏与唱腔若即若离。垫腔,在曲调的某些停顿或演唱的气口处,用伴奏音乐垫上,起承上启下,连贯唱腔的作用。加花伴奏,是一种常用手法。在托腔过程中,伴奏常用邻音、经过音等音来修饰、加花,以增强音乐的表现力。

    四、常德丝弦的发展与繁荣

  随着时代的不断向前推移和人们对文化生活的日益追求及鉴赏水平的不断提高,常德丝弦的演唱艺术也不断改革和探索,发展日趋成熟,曲目逐渐完善,佳作层出不穷。一方面,坚持继承民族音乐遗产,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开发和利用本地文化资源,为常德丝弦提供了充分展示自身艺术魅力与特色的舞台,大量搜集创作素材,了解人民群众的审美习惯,以内容和感情的准确表达作为基础,以音乐的感染力作为媒介,达到与人民群众的审美心理的相互沟通,使常德丝弦的发展始终扎根在民间的沃土中;另一方面,遵循常德丝弦自身发展的规律,在保留常德丝弦艺术特色的前提下,借鉴了姊妹艺术的精华,丰富了常德丝弦自身的表现力。

  近年来常德市的文艺工作者对常德丝弦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与创新,使常德丝弦向人们展示出新的风采。一是演员队伍规范化,由过去以演唱小曲为业的歌妓和丝弦班社,逐渐发展为由常德市政府和部门主管的“曲艺社”、“丝弦队”、“民间艺术老丝弦组”、“茶馆丝弦艺术团”、“少儿丝弦艺术团”、“宣传队”、“剧目组”等各种专业和业余丝弦团体,他们为常德丝弦的演唱、收集、整理和改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二是演唱形式多样化,由过去仅有的单人演唱,发展为既有单人演唱、又有双人演唱、三人演唱、群唱、表演唱等,而且还把丝弦戏搬上了舞台和银幕,使常德丝弦成为常德人民茶余饭后的主要社会文化生活之一。三是伴奏手法专业化,常德丝弦的乐队伴奏随着人们审美心理、兴趣爱好及欣赏水平的提高,在传统的基础上对乐队编制以及中西乐器混合配器的手法上,做了大胆的尝试,不仅有了专门的乐队,乐器也由原来的6件,增加了京胡、中胡、大提琴等十余件,有的还采用了小型乐队或中西混合管弦乐队伴奏,由扬琴、京胡、二胡、琵琶、大提琴、长笛、单簧管、大管、圆号、小号等乐器组成,并凡是专业曲艺(文艺)团体上演的曲目,大都有正规的简易伴奏总谱,使常德丝弦的伴奏增添了不少的艺术色彩和效果,为塑造人物性格与深化故事情节而迈出了至关重要而又富有成效的崭新步伐。四是曲目创作精品化,90年代以来有《瓜中情》、《常德是个好地方》、《待挂的金匾》、《生在潇湘多自豪》、《回乡偶书》、《静夜思》、《莲台春晓》、《新事多》、《旋转的钞票》、《俏婆婆上大学》、《特别的新娘》、《枕头风》等优秀曲目不断问世,有许多精品曲目在全国获得了大奖。如《旋转的钞票》获省“五个一工程奖”,《特别的新娘》获全国“群星奖”当代农村题材作品金奖,《俏婆婆上大学》一连获三个“金奖”,还有《芷兰雅韵》等曲目赴马来西亚演出,深受海内外友人的喜爱。而《枕头风》在参加第五届中国曲艺精品颁奖文艺晚会上,以悠扬婉转的曲调、甜美圆润的唱腔、诙谐幽默的唱词博得了全场观众的赞誉。

 

湘ICP备05011312 版权所有 湖南图书馆 备案证书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