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非遗研究
研究评论
论文专著
九澧渔鼓的形成与发展
卞德模

  澧水流域,是古荆楚之地,受楚文化的熏淘和影响,这里的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许许多多丰富多彩的地方曲艺形式,仅鼓类曲艺而言,就有大鼓、渔鼓、说鼓、对鼓、三棒鼓等,被人们称为常德五鼓,九澧渔鼓就是这些鼓类曲艺中历史最悠久、影响最深远的的一种。

  第一节 概 述

  一、九澧渔鼓是一种地方曲艺形式

  什么是曲艺?曲艺就是各种说唱艺术的总称,它是以带有表演的说唱来叙述故事、塑造人物、表达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一般以叙述为主,具有一人多角的特点,多数与民间音乐、各地方言关系密切,演出时演员人数较少,通常仅一至二三人,道具简单,形式多样。中国曲艺历史悠久,早在唐朝时期就已产生,当时称“说话”、“转变”等。宋代时“说话”、“鼓子词”、“诸宫调”等曲艺十分流行。元明清三代,特别是明朝末年开始,曲艺演唱十分活跃,并出现了许多曲种和曲目。据解放后不完全统计,当时,全国各民族、各地区有三百多个曲种。这些曲种包括大鼓、弹词、琴书、道情、牌子曲、快板、评话、相声、好来宝、大本曲等。

  据有关资料介绍,渔鼓渊源于唐代的《九真》、《承天》等道曲,以道教故事为题材,宣扬出世思想。宋时开始用渔鼓和简板为伴奏乐器,因此也叫渔鼓。明清以来流传甚广,题材也有所扩大。在各地同民问歌谣的相结合而发展成多种曲艺。一直到现在,全国各地对这种曲艺都有不同的称谓,有的称道情,如陕北道情、义乌道情等,有的称渔鼓,如湖北渔鼓、湖南渔鼓、广西渔鼓、山东渔鼓等,在四川则称为“竹琴”。

  无论哪种称谓,传统渔鼓都是截竹筒三尺许为鼓腔,一端蒙以皮革或猪、羊护心皮油膜,左臂抱鼓在胸,右手三指敲击下方鼓膜,配合简板、击节为拍,自唱自律,以唱为主,以说为辅,也有只唱不说的。

  二、九澧渔鼓的主要流行地域

  在湖南渔鼓中,流传较广的主要有衡阳渔鼓和常德渔鼓。而常德渔鼓又在沅水和澧水两个不同的流域形成两个不同的流派。活跃在沅江流域的称为沅水渔鼓。活跃在漕水流域的称为“九澧渔鼓”。九漕渔鼓主要分布在临澧、澧县、津市、安乡、石门、慈利等地。其中又以临澧、澧县等地流传较广。特别是在建国前后,临澧不少艺人专门到安乡一带说书传徒。

  三、九澧渔鼓是我县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国办发[200518号文件,对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九澧渔鼓就是在澧水流域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因此,我们在接到国务院和省人民政府相关文件后,于2006年一季度紧急开始了对九澧渔鼓的抢救性保护工作,使得该项目于当年被省人民政府列为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这也是目前我县唯一一个省级保护项目。

  第二节 九澧渔鼓的形成与发展

  临澧,物华天宅,人杰地灵,我们的祖先在生产生活实践中,不仅创造了丰富的物质积累,也创造了众多的文化艺术门类和作品。这些艺术门类和作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演变,九澧渔鼓的形成与发展就曾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

  一、九澧渔鼓的萌芽阶段

  追溯九澧渔鼓的历史,最早源于公元前230年前。据临澧县志记载,公元前220多年,著名词赋家宋玉被楚襄王放逐到今临澧县宋玉村。宋玉放逐临澧后,在著书立说之余,效法孔子,杏坛施教,给当地人民做了很多善事。宋玉去世后,其门徒弟子取来山中楠竹,锯断后打通内节,击打而歌。后来,这种击竹吟唱的形式传入澧水河两岸捕鱼为生的渔民中,他们便经常的聚集在一起,一边饮酒,一边敲击竹筒放声高歌,自娱自乐。因竹筒击打时发出“乓乓”的响声,人们就根据这种声音称为打“乓乓”。后来,这种娱乐形式就一直被沿袭下来,这就是九澧渔鼓的最初萌芽,至今,民间仍有人称渔鼓为“乓乓”。

  二、九澧渔鼓的成形阶段

  九澧渔鼓的成形阶段大约在唐宋时期。随着中国曲艺艺术的出现和发展,“乓乓”也就像其它各种艺术门类一样由单一的敲打竹筒不断规范成熟起来。竹筒的一端开始蒙上皮革或内膜,并配备了简板、镲子等伴奏乐器,据常德市群众艺术馆副研究馆员龙金榜撰写的《武陵渔鼓探源》一书介绍,《嘉靖常德府志》曾记载,唐朝诗人刘禹锡被贬朗州后,写出了不少《竹枝词》、《踏歌词》,成为当时的渔鼓艺人的唱词,并一直被流传下来。在我们现在的艺人中,我们都会经常昕到艺人们演唱《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卢,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等。到明末清初,九澧渔鼓就已经深深扎根在澧水流域这块土地上。

  三、九澧渔鼓的发展阶段

  九澧渔鼓在清末至民国年间在我县发展较广,已有很多的说书艺人专门从事九澧渔鼓说唱表演。不少农村墟场也开辟了说书的茶馆,红白喜事人家也常常邀请艺人演唱渔鼓,演唱的书目也不断丰富。其中,以唐宋时期以前历史背景为题材的唱本居多。如《封神榜》、《杨家将》、《粉妆楼》、《薛刚反唐》、《薛仁贵征东》、《薛仁贵征西》等,都是渔鼓艺人的当家唱本。

  九澧渔鼓发展最红火的时期是在建国以后,特别是在50年代初农村土地改革和互助合作化时期以及60年代社会主义教育运动、70年代初农田基本建设和“农业学大寨”运动中,九澧渔鼓为政治服务发挥了十分积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真正体现了艺术同政治的密切关系。

  第三节 九澧渔鼓的主要艺术特征

  九澧渔鼓经过萌芽、形成和发展三个阶段,逐渐成为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曲艺曲种,并显示了鲜明的艺术特色。

  一、远古性特征。澧水流域在战国时期是楚国的领地,因此,长期生产、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必然受楚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他们所创造出来的无论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产品都带有浓重的楚文化痕迹。九澧渔鼓又起源于纪念楚辞宗师,更是深深地打下了楚文化的烙印。突出表现在它的唱腔和唱词方面。九澧渔鼓唱词比较讲究,章句比较整齐,唱本在韵律上也不象天津快板、好来宝等曲艺,只要求上下句对韵,而九澧渔鼓唱本讲究一韵到底,至少要求在相当长一段唱腔后才会变韵。常用韵有天、地、人、和、豺、狼、虎、豹、红、花、绿、黑12个。唱词语言结构形式也很丰富,据李寒露同志说:“有结构、数列结构、对比结构、正反结构、起承转合及循环体等形式。”其中,等差数列结构在艺人中都有特定而形象的名称,如以递增为特征的“宝塔尖”,以递减为特征的“蛇脱壳”等。

  同时,居住在九澧渔鼓流行区域内的人群既有汉族,也有土家族,不同的民族都有着不同的文化习俗。我们知道,任何一种艺术,都是起源于劳动,劳动不但创造了人,创造了人的艺术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而且提供了艺术表现的对象。因此,有人说:艺术的内容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内容。由于九澧渔鼓的流行区域内生活着两个不同的民族,那么,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习俗,必然会渗透到这一曲种中来。比如:艺人们在演唱中,经常会引用一些当地的民歌小调,这些民歌小调中,既有汉文化色彩的地方戏曲,也有土家文化的民歌山歌。特别是在传统的演唱方式中,艺人们大多以伏羲女娲的故事为开篇。经考证,这种开篇与土家族《跳丧》舞的开歌内容基本相同。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九澧渔鼓自形成的那一天起,无论是道具配备,还是唱本结构,唱腔韵律,都包括了汉族和土家族两个民族的文化。

  二、综合性特征。我们讲九澧渔鼓的综合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是它与多种单项艺术的结合来理解。九澧渔鼓是由文学(脚本)、音乐(唱腔)、美术(道具)、戏剧(形体动作)等多种艺术因素综合而成的。它的这种综合,既不是各种单项艺术的简单相加,也不是各种艺术因素杂乱无章的拼凑,而是将各种单项艺术有机的联系起来,转化为渔鼓的表现手段。广泛的调动了诗词、小说、音乐、美术、舞蹈等各方面的表现力。在演唱中,在向听众讲述故事的同时,又把不可见的世界给人以印象,使听众眼里充满美的形体动作,又使听众耳朵里充满律动谐和的调子。特别是唐诗、宋词为九澧渔鼓使用韵文奠定了基础,宋代及明清的话本、诗书等通俗文学为九澧渔鼓提供了叙述性题材,因此,流传的传统唱本,以唐宋时期的历史故事居多。艺人们在演唱中,有效的把各种艺术综合,为表达主题思想、创造典型环境、烘托现场气氛服务。

  二是从艺术的分类组合来理解。对艺术的分类,专家们将其分为时间和空间两种。他们通常将那些需要在时间展开和完成的艺术称之为“时间艺术”,这类艺术往往诉诸听觉,因此,“时间艺术”也是“听觉艺术”。如听一首歌,看一篇文章等。还有一些样式,具有一定的形体,存在于一定的空问,这类艺术被称之为“空间艺术”。它们通常是诉诸视觉的,因此,也称“视觉艺术”,如绘画、雕塑等。而九澧渔鼓既要在一定的空间来表现,在表现时又需要有一个发展过程。因此,我们讲九澧渔鼓是综合艺术,是指“时”、“空”的综合,“视”、“听”的综合。具体地说,他具有音乐、文学的时间性和听觉性,又具有美术、雕塑的视觉性。艺人们在演唱时,唱做念打旨为一个人同时操作,而且,戏剧中的生、旦、净、丑,生活中的男、女、老、少,皆为一人扮演,角色进出,运用自如,并且维妙维俏,才能产生好的演唱效果。

  三、地域性特征。每一种地方文艺形式,都局限于一定的活动空间。九澧渔鼓的活动空间就是在澧水流域一带,并以临澧、澧县、津市、安乡为主。一方面是文化习俗的影响,另一方面是语言的制约。因为九澧渔鼓演唱时使用的是湘西北地区的地方语言,越过这一范用,这种地方语言因难以听懂而不被人接受。地方性语言,只有当地人才能懂得。这也足九澧渔鼓只能在澧水流域一带活动的主要因素。

  四、广阔性特征。九澧渔鼓演唱不拘场地,不仅茶馆、酒楼,而且田头地边、山野河畔,皆为舞台。这一特征,在建国初期土地改革、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临澧县大型水利工程青山水轮泵站提灌工程工地都曾显示出来。特别是在青山工地,各公社农民组成的民兵组织演唱队伍。艺人们劳动之余,在工地上怀抱渔鼓,现编现唱,宣传好人好事,极大地鼓舞了士气。

  第四节 九澧渔鼓的主要价值

  九澧渔鼓是澧水流域优秀的民间曲艺代表,也是这地区说唱艺术历史最悠久、影响最为深刻、最受群众欢迎的曲种。2006年又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那么他的主要价值又有哪些,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

  一、九澧渔鼓的学术价值。九澧渔鼓是楚文化的传承,已为专家论证。前面我们已经讲过,九澧渔鼓因流行区域群众的影响,形成两种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渗透,在以汉文化为主导的同时,吸收有土家巫风的遗存,使这一曲种既有远古的文化背景,又有多个民族的文化融合,对我国地方文化、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的研究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九澧渔鼓的文化价值。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是一定社会和经济的反映,又对一定社会和经济具有一定影响,教育娱乐是他诸多功能中的一个方面。九澧渔鼓作为一种地方文化形式,来自于民间,乡土气息浓厚,群众喜闻乐见,他的存在,为活跃地方群众文化生活、宣传党的政策、宣扬人间真、善、美,促进地方伦理道德、精神文明等方面都有很好的作用和效果。因为,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比如:2006年澧水流域鼓王擂台赛上,演出的41个段子,80%都是现代题材的。虽然作品人物都是虚构的,但题材都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新农村》真实反映了新一代农民的精神风貌,《我劝儿子离网吧》揭示了一个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井盖记》鞭答了有违城市文明的不良行为。这些发生在人们身边的事,被艺人们用通俗易懂的文艺形式表现出来,使听众身临其境,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听众在娱乐中受到教益,这就是文化价值的体现。

  三、九澧渔鼓的实用价值

  1、九澧渔鼓器具组合轻巧,携带方便。

  2、九澧渔鼓演出场所广阔,随处都是舞台。

  3、九澧渔鼓演唱口语地方化,听众易于理解,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也是群众最实用的娱乐形式之一。

  第五节 保护九澧渔鼓必须走改革创新之路

  九澧渔鼓不仅经历秦汉萌芽阶段、唐宋成形阶段、明清发展阶段,在新中国成立后,又历经三个时期,一是五十年代“整理”期,1954年,文化馆组织全县渔鼓艺人,帮助清除唱本中封建迷信和黄色情调,纳入格调健康的内容。二是文化革命“沉寂”期,传统书目被禁止,九澧渔鼓成为当刚的主要政治宣传工具,演出曲目单一。三是八十年代“复苏”期,改革开放,文艺复苏,九澧渔鼓随之进入繁荣。但随着外来文化、影视文化、网络文化等强势文化的冲击,人们的审美观念、审美情趣不断改变和提高,使九澧渔鼓的展示平台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

  九澧渔鼓之所以会步入低谷,除外因影响,自身因素也应引起重视。一方而一些造诣较深的渔鼓艺人年事已高,有的相继谢世,而青年人又逐渐对传统曲艺的兴趣减弱,新老之间青黄不接。另一方面是近些年来对九澧渔鼓在唱腔、演技上改革创新力度太小,太多的墨守传统程式与形式,和戏曲一样,难以适应现代生活的节奏。

  因此,我们保护九澧渔鼓,一是要不断挖掘和整理,二是要加强改革和创新。这里,我们不妨把九澧渔鼓和湘北大鼓进行一下对比。九澧渔鼓和湘北大鼓同为说唱艺术,一脉相承,九澧渔鼓远比湘北大鼓历史悠久,群众基础厚实,但湘北大鼓经过不断的创新,终于冲破了禁锢百年的围城,成为深受群众喜爱的地方曲种。湘北大鼓创新成功,就是他具有较强的时代感,适应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和情趣。

  九澧渔鼓的创新一是要在唱腔上创新。传统的九澧渔鼓唱腔一般为由“引腔”转入“正板”,最后以“尾腔”结束全曲,其间虽多有板式变化,但由于缺乏现代元素,显得比较拖沓、呆板。二是要在表演技巧上创新,传统的渔鼓表演,一般都比较沉稳,缺乏生气,不如湘北大鼓那样富有朝气,因此需要在人员组合上、形体动作上溶入新的形式。三是要在道具上创新。但真正怎样创新,新到什么程度,我不过是抛砖引玉,还需行家、广大鼓曲艺人和文化工作者共同来思考。

  注:本文参考资料

  1、《艺术概论》,金和增,文化艺术出版社1986年版

  2、《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

  3、《群众文化简明词典》,汤友权,湖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湘ICP备05011312 版权所有 湖南图书馆 备案证书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