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非遗研究
研究评论
论文专著
湘绣研究所:艰难产业化

       “美国总统罗斯福,神态端庄潇洒镇定安详,刺红卷发,梳一边分的两式头,脸略呈赤红色,着酱色西装,白衬衣,结蓝领带,象照亮黑暗的一道光,冲破了人们头顶的惨物愁云。”这是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上对湘绣《罗斯福绣像》的描述,正是这幅绣像,让全世界为中国这种奇特的工艺大为赞叹。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湘绣超越苏绣、粤绣成为了艺萃馆唯一绣品参展单位,这无疑给湘绣走出湖南带来更大的信心,然而,是否能够像30年代那样再次引起轰动,着实让人期待。

       湘绣再次登上世博会的舞台过程有点曲折,“我们在两年前就关注世博会的事情了,因为第一次,对进世博会的程序不了解,打听了很多地方,才知道是贸促会在负责这个事情(申请世博会参展)。”对于记者的到来,湖南省湘绣研究昕方菁一点也不奇怪。

       几个月前,世博会委员还在湘绣、苏绣和粤绣中难以做出选择。最后湘绣还是以“色彩丰富,题材活泼、富于层次感”等特色获得这次机会。

       “现在很忙,有时候连吃没吃饭都忘记了,目前来参观、考察的同行们很多,可能是因为这次世博会带来的影响。”因为让记者等待一个多小时,方菁感到十分抱歉。

       确实,位于车站北路的湘绣研究所展厅的参观者一天比一天多,湘绣作为湖湘文化的代表,一直是省政府扶持的产业。

       在此之前,可能是另一种场景,曾经被称之为“所常闻者湘绣耳”,“为今日中国之唯一产绣区矣”,“湘省刺绣,本极精巧,故有‘湘绣甲天下之美誉’”的湘绣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

       湖南市场,对于湘绣,“叫好”的人比“叫座”的人多,湘绣多数时候只能作为礼品或者纪念品的形态流入市场,量少,不能形成产业化。

       外埠市场,湖南湘绣研究所计划在上海开分店,一直在寻找上海市场的入口。“希望世博会能成为湘绣走入上海市场的通道。”方主任表示。

       湖南湘绣研究所把希望寄托在世博会上。据了解,为进世博会他们已经投资了100万的资金,还不计产品的价值。目前,已经有几百件作品投入展厅。

       “目前还是一个试营业阶段,我们还在慢慢摸索市场喜好,所以不敢冒然投入太多的产品,希望通过一段时间来适应市场,而这一阶段的市场反应将直接影响到日后的产品风格。”方主任坦言,“虽然不依靠世博会能够产生直接的效益,毕竟对于一家中小企业来说,前期的投入太大,希望能借此宣传湘绣,让更多人感受到湖湘文化的身后底蕴。”

       湘绣是否能够通过世博实现产业化之路,我们将拭目以待。

湘ICP备05011312 版权所有 湖南图书馆 备案证书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