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非遗研究
研究评论
论文专著
独立风格的最后形成
杨世骥

       湘绣进一步完成自己的独立、完整的风格,当在1898年(光绪戊戍)到1911年(宣统辛亥)之间,自此,湘绣得到不断的发展和提高。

       在辛亥革命以前,长沙城内已有了吴彩霞、锦云、锦霞等数家自绣自销的绣坊。远在1898年吴彩霞绣坊设立的时候,正值湖南巡抚陈宝箴领导改良主义维新运动期间,在湖南“劝工计划”内曾认定湘绣是有发展前途的手工业之一。可是这一维新运动很快就失败了,对于湘绣技术的提高,生产的发展,并没有发生什么作用。湘绣的独立风格的进一步完成和艺术技巧的提高,主要是绣品的创作者——绣工和画工的光荣功绩。

       专业绣工继承了胡莲仙和魏氏的优良传统,发挥了积极的创造精神,大胆来改进和提高自己的技术。同时,那些以刺绣为副业生产的农村妇女,也给刺绣艺术注进了新的血液。自长沙有了绣坊以后,学习刺绣的农村妇女一天天增多了,刺绣工艺很快便在长沙城内和长沙附近东乡的沙坪、袁家坪、东山,西乡的鱼网市、溁湾市、三汊矶,宁乡朱石桥等地推广了。每年秋收以后一直到次年春初,农民妇女有了空闲时间,便一个传授一个,一村带动一村,普遍从事刺绣劳动。她们开头多半从学绣鞋面着手,努力的人学绣半年之后,就敢于接受城内绣坊的订货了。她们在实际辛勤工作之中,发挥了蕴藏着的无尽的智慧与创造能力。她们虽然分散在各村各乡,但只要有了机会聚晤在一处,便互相观摩学习彼此的技巧,或互相品评绣品,介绍自己的刺绣方法,或夸耀自己新得来的一个时新花样。她们就在这样互相帮助之下,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丰富了自己的艺术内容。

       在这个时候,并有个别优良的画家,忠诚地和绣工密切合作,对于湘绣在美术和实用两方面的提高,也起了一定程度的推动作用。

湘ICP备05011312 版权所有 湖南图书馆 备案证书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