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非遗研究
研究评论
论文专著
湘绣的工艺及文化探索
朱华

       湘绣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着国内外人士,1910年在“南洋劝业会”上展出,据当时版的“考察南洋劝业会记略”记载,湘绣人物“惟妙惟肖”,写意山水“色晕墨润,浑笔墨于无痕,不审视,不知其为绣画也”;并且被誉为“浑笔墨于无痕”,“字格簪花,迹灭针线”。1933年在美国芝加哥举行的国际博览会上,湘绣出尽风头。长沙锦花丽绣庄送展的一幅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半身湘绣像,引起轰动。时湖南省主席何键授意以他个人名义赠给罗斯福,传为佳话。该绣像现藏于芝加哥亚历山大博物馆。

       湘绣的“绝招”要数20世纪下半叶的双面全异绣,设计的巧妙和针法的变化二者结合得惟妙惟肖,使湘绣技艺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绣工可以在同一底料的正反面刺绣着画面、色彩、针法都不相同的绣品,这是刺绣技艺上的一次重大突破。例如,一幅《狮虎》座屏绣品的一面是一只仰天长啸的上山虎,而另一面是一只低首夜行的下山狮,一上一下,正面的虎头转到反面变成了狮尾,两面的形象迥然不同,令人瞠目。此时,湘绣艺术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它在一块透明底料的正反两面,绣制出两个在主题上、构思上、色彩上、针法上各异的物象。如双面全异绣《花木兰》绣屏,艺人采用传统的掺针、平针、游针等针法,取材于《木兰词》中的名句。一面绣的是“万里赴戎机……寒光照铁衣”的诗词意境,而另一面绣的是“当窗理云,对镜贴花黄。”的诗词情境。两种截然不同的画面十分简要地概括出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凯旋而归的动人故事内容,将诗情画意融为一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这样不仅出色地反映了木兰女扮男装,披坚执锐的英雄形象,又反映了“脱去战时袍”身着女儿装的少女娇态,而且使对比的形象更加生动。一面戎装,一面红装,其构思之巧妙和绣艺之精湛,堪称巧夺天工,令人拍案叫绝。

       湘绣也多以国画为题材,形态生动逼真,风格豪放,曾有“绣花花生香,绣鸟能听声,绣虎能奔跑,绣人能传神”的美誉。湘绣人文画的配色特点以深浅灰和黑白为主,素雅如水墨画;湘绣日用品的色彩艳丽,图案纹饰的装饰性较强。

       湘绣题材广泛,风格多样,绣品丰富多采。著名传统名牌“虎”“狮”和“百鸟朝凤”等挂屏;有获“省优产品”的百鸟、百鱼、百花、百童、百蝶“五百”被面;还有众多的双面全异绣湘绣精品。

       1  湘绣的工艺

       1.1  制稿:制稿是湘绣的第一道工序,一幅好的绣品离不开一个好的构图。此时,设计者脑中对于艺术领悟能否完全转换成版面,制搞是非常关键的一环。一个高明的制搞艺人,能够完全的将他面前的照片、图案,甚至就是一个活生生的物体按照设计者的意识用素描勾勒在一张小小的蜡纸之上。

       1.2  临稿:勾勒于蜡纸之上的素描之后,要用一根细小如发丝的小针按照绣稿的细线刺出匀称的小孔。完成之后,将已经裁好的真丝缎面放于纸稿底部,临拓出一张张的绣稿。

       1.3  选料:根据绣品的种类和工艺表达要求选择最佳的底料。

       原则:按单面绣、双面绣选料;普通缎料和精品缎料选料。

       底料的介绍:湘绣是以素库缎、素软缎、硬缎、交织软缎、透明尼纶等为底料,用各色真丝绣花线纯手工精心制作的高档、昂贵的手工艺品。具有极高的装饰性和收藏价值。

       主要品种及用途:

       ①、素库缎:简称硬缎,是一种材质较厚的真丝底料,主要以白、米黄为主,因材质名贵,主要用于绣制极品、精品湘绣。

       ②、软缎:材质较软,以白色、仿古色为主,主要用于绣制普通绣品。

       ③、透明尼纶、透明真丝:以白色为主,主要用于绣制极品、精品双面绣。

       1.4  印版:印版定义:将制作好的手工模版用油墨印刷至底料(缎面)的过程。

       1.5  配色:绣稿出来了,剩下的就是配线了,一般多种颜色,近两千个色相,全靠配线艺人一双眼睛根据设计者的思路配出恰当的颜色。线料的介绍:线料主要分为丝线、绒线、金银线等。线料颜色介绍:湘绣绣线色彩的丰富,是与其他绣种区别的主要特点之一。据《雪宦绣谱》记载,有青、黄、红、黑、白(以上正色)、绿、赭、紫、交、葱(以上间色)9类,88种原色,因其深浅染制成745种不同的色彩。湘绣绣工认为一切物象感光效果未必即能以700余种色彩包括无遗。所以,湘绣用色基本上可称为“有色皆备”。

       3.6  饰绷:一件绣品在刺绣之前需要将其紧紧绷于一个绣花棚架之上,并压条,拉筋。在绣制的过程中还要根据需要换好几次绷架。绷架根据绣品不同有大号的、中号的、小号的、高的、矮的、特大的手绷,近20多种型号,一般的绣品都选择中号的绷架饰绷。

       3.7  湘绣原料:选用绒线。

       3.8  绣制:绣制在刺绣艺术中是极为重要的一环。一幅好的绣品与一个技艺精湛的湘绣艺人是分不开的。通常一名湘绣艺人要达到绣制精品的程度非十余年刺绣经历不可,千针万线游走于绣稿之上,看线、选线、辟丝、分线穿针、断线,一丝一缕上都极见功底。

       3.9  拆绷:拆绷相对于绣制来说比较的容易。将已经绣好的绣品细心拆下,除掉上面多余的绒线和线头,整个过程需要非常的细心。

       3.10  刺绣:针法的介绍:

       3.10.1  齐针:齐针是湘绣的基本针法之一,也是各种针法的基础。平绣的针法是:起落针都要在纹样的边缘,线条排列均匀,且紧不能重叠、稀不能露底,力求齐整。平绣按丝理不同分为直、横、斜三种,即直缠、横缠、斜缠。

       3.10.2  散套:散套是目前欣赏品中最常用的,也是运用的最广泛的针法之一。它的主要特点是等长线条,参差排列,皮皮相迭,针针相嵌。由于线条的组织形式比较灵活,丝理转折自如,镶色浑厚和顺,绣面细腻平服,因此能够细致地表现花草、翎毛等的生动姿态。

       3.10.3  施针:施针是绣制人像、动物、飞禽等的主要针法。它的特点是用稀针分层逐步加密,便于镶色,丝理转折自然,线条组织灵活。

       3.10.4  虚实针:由虚虚实实的线条组成,线条等长参差,由粗到细,排列是由稀到密,针脚亦逐步由长到短。

       3.10.5  乱针绣因其表现力强,近年来已经成为独具一格的新品种。乱针绣粗看似乱,其实乱针:乱中有律,它是利用长短参差的直斜、横斜线条交叉掺合而成,能一次、再次地掺色。由于线条组织成交叉形,因而在掺合后,仍能保留多种色线的固有色。色彩掺和的次数不拘,直至光、色、形都符合要求为止。

       3.10.6  打点:打点是传统针法之一,历史上多用它来绣制日用品。解放后,刺绣工人创造性地用它来绣制欣赏品,效果很好。打点绣是以纱为底,按纱格经纬点斜绣,每点一针,聚集而成。

       3.10.7  戳纱:戳纱也是传统针法之一,近年来用以绣人物的服饰,装饰性很强,戳纱以纱为底,用许多小几何形花纹组成图案。

       3.10.8  接针:短针前后衔接连续进行,后针接前针的末尾连成条形。

       3.10.9  滚针:两线紧捻,连成条纹,线条转折比较灵活。无论绣直线或曲线都比较恰当。

       3.10.10  打子:也是刺绣传统针法之一,即用线条绕成粒状小圈,组成绣面。因为每绣一针见一粒子,所以称为“打子绣”。在欣赏品中多用来绣花心;或单独用来绣静物,如花篮等。

       3.10.11  擞(sòu)和针:针法组织与散套大同小异,不同的是散套针线条重叠,擞和针线条平铺。散套针的针迹隐伏于线条间,擞和针的针迹比较显露。擞和针在绣欣赏品上多用来绣树干和石头。

       3.10.12  集套:集套是绣圆形纹样的针法,以等长参差线条分皮顺序进行,绣时后皮线条嵌入前皮线条中间,丝丝相夹,并衔接着再前一皮线条的末尾。每一针针迹都要对准圆心,在近圆心处要做藏针。

       3.10.13  正抢:用齐针分皮前后衔接而成,由外向内顺序进行。

       3.10.14  反抢:用齐针分皮前后衔接而成,由内向外有规则地进行,丝理方向一致,皮头相互衔接。

       3.11  整烫:绣品绣制完成之后,应将其整烫。因为绣线在近一百多度高温下更能折射出丝质的光泽。让整副绣品充满了动感和活力。

       3.12  饰裱:任何一件湘绣艺术品,都离不开精心饰裱,也是绣品的最后的工序。通常,一件绣品在饰裱和框架的选择方面应与绣品的构图和颜色搭配。

       2  湘绣的特点

       湘绣巧妙地将我国传统的绘画、书法、及其他艺术与刺绣融为一体,形成以中国画为基础,运用几近二百种颜色的绣线和上等丝绸、绸缎,手工以针代笔,巧妙的运用一百多种针法进行创作或还原画面的独一无二的中国刺绣流派。最显著的特点是色彩鲜艳,形象逼真,构图章法谨慎,画面质感强,无愧于“远观气势宏伟,近看出神入化”的艺术效果。

       “以针为笔,以纤素为纸,以丝绒为颜色”,绣工们巧妙地以各种原色花线在质地上参互调合。用于同一色彩由深到浅或由浅到深的过渡,表达出逐渐变易又混合均匀的色阶,创造了各种绚烂和谐悦目的色彩。用第一号深色线刺绣后,接绣第二号深色时,衔接必须参差不齐,互相交错,且不着痕迹,色彩才能和谐。交接搭线不可过长,也不可一线太长,一线太短。这是湘绣与其他绣品针法的基本区别之处,成为湘绣的特点之一。

       绣线的运用,粗细相间,色泽有别,兼以适当夸张。湘绣绣工劈线,是一种特殊技能,湘绣的匀薄细腻与这一技能的日益进步分不开。以手指劈线,可劈至2开、4开、8开、16开等。线劈开后,千丝万缕,分辨不出差别,但绣上质地,求得对比统一,突出主题,达到明暗的自然变化,阴阳浑然一体。

       湘绣绣线色彩的丰富,是与其他绣种区别的主要特点之一。据《雪宦绣谱》记载,有青、黄、红、黑、白(以上正色)、绿、赭、紫、葱(以上间色)9类,88种原色,因其深浅染制成745种不同的色彩。湘绣绣工认为一切物象感光效果未必即能以700余种色彩包括无遗。所以,湘绣用色基本上可称为“有色皆备”。

       3  结语

       湘绣是我国的四大名绣之一,是湖南人民创造的一种卓越的手工艺品,具有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湘绣起源于湖南民间刺绣,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一九五八年长沙楚墓中出土的绣品看,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湖南地方刺绣就已有一定的发展。一九七二年又在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中出土了四十件刺绣衣服,说明远在两千一百多年前的西汉时代,湖南地方刺绣已发展到了较高的水平。此后,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培养了质朴而优雅的艺术风格。随着湘绣商品生产的发展,经过广大刺绣艺人的辛勤创造和一些优秀画家参与湘绣技艺的改革提高,把中国画的许多优良传统移植到绣品上,巧妙地将我国传统的绘画、刺绣、诗词、书法、金石各种艺术融为一体,从而形成了湘绣以中国画为基础,精细入微地刻划物象外型内质的特点,绣品具有构图章法严谨,形象生动逼真,色彩鲜明,质感强烈,形神兼备、生机勃勃、远观气势宏伟,近看出神入化的艺术效果,湘绣这种独特的民族风格使它很早就驰名中外。

       湘绣是以硬缎,交织软缎,透明玻璃纱,尼纶等为原料绣制的精细工艺品,绣品既有名贵的欣赏艺术品,也有美观舒适用的日用品,主要品种有条屏、画片、被面、枕套、床套、靠垫、桌布、手帕及各种绣衣等。湘绣以着色富于层次,绣品若画为特点,曾在巴拿马、芝加哥等世界博览会上获奖。民间有“苏猫,湘虎”之说,湘绣狮虎毛纹刚健直竖,眼珠有神,几乎可乱真,今已发展到异形异面的双面绣。

       清代末年,老艺人胡莲仙、袁魏氏等将苏绣、粤绣的针法揉合于长沙民间刺绣针法中,使绣品既不同于原有的民间传统刺绣,又不同于苏绣、粤绣,形成独具风格的湘绣。

       湘绣多次获得国际博览会的大奖,深得国际友人喜爱,产品畅销世界各地。处于长沙市区五一广场的湘绣大楼,即以供应湘绣艺术品而闻名。

湘ICP备05011312 版权所有 湖南图书馆 备案证书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