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石作为湖南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深受中国传统艺术的影响,载于《湖南民间艺术》的《蝶菊座》、《笔筒》,载于《中国工艺美术简史》的《菊花杆座》、《秋菊傲霜》等其形态优美,雕琢精致,不失为玲珑剔透之佳作,还有如金瓜水池、菊花砚台、花草、虫兽,假山类的器物,也小巧细腻,颇为逼真。而与青田、寿山石雕相比,菊花石别有特色。
这些栩栩如生的作品为现在菊花石雕艺术的发展提供了绝佳的范本,今人要从中吸取营养,加强刻画,但我们也不能一昧守古,而应将更多的艺术元素融入其中,才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菊花石要成为一件艺术作品必须经过人的点化,往往透过一件菊花石雕作品都可看到作者的影子,正所谓“石人合一”。艺术家要凭借其丰富的想像力和感受力去观察对象,把握创作材料,做出不懈努力。菊花石雕艺术要以材料的形状、花形乃至色彩的不同差异,辅以不同的题材,运用对比、曲直、方圆、粗细、虚实、聚散联想等不同手法去雕塑,始能形式、风格、造型、主题各异。
譬如《采菊东篱下》,作者通过深刻理解诗人当时的际遇,体察诗人的闲情逸致及心绪情怀,融情于景,含蓄表达出采菊者高风壳节的形象及清逸自然的田园诗境,同时别出心裁地点出九江东篱下,对菊花石雕表达的艺术内涵和空间进行了拓展。
还有如大型菊花石雕《龙球》,被湖南省政府选作澳门回归礼品,巧借中国独有之龙做成圆球、九条龙腾云环游,采用传统镂空两球同心造型,比喻化夏民族收回澳门的盛事,其传统工艺手法与现代北景相得益彰,更是学习传统、努力创新方面的生动例证。
还有表现爱情的菊花石雕作品《护花使者》、《男人的爱》,表现秋景情怀的《秋硕》、《品秋》、《秋水宜人》、《秋风落叶》、《同心友》,表现秋趣的《戏》、《趣》、《顽》等作品就是根据不同材料因其自然生成的特点,且花项无一相同,进行艺术构思,或含蓄或直观地表现,正所谓“因材施艺”。仔细品味这些作品,既有古韵,又有新意。
其次,近来市面上菊花石作品大量涌现,且大多运用电动工具来制作,初看似乎工艺水平很细致,如果仔细观察,则发现作品上留满了机械打磨的沟痕,给人感觉造型潦草,工艺水平不精湛。电动制作本身并无问题,这中间恐怕也是一个与传统相结合的问题,雕刻的东西留有大量的机械痕迹,这是因为完全放弃了手工方法制作所致。设若把现代工具和传统手工艺相结合,巧妙融合,合理运用,做到既提高工效,又更好地表现菊花石雕材料本身的自然美,结合近现代雕塑的语言,糅进中西绘画艺术精神,乃至当代艺术观念,完善雕刻艺术水平,从而创造出体现当代工艺美术形式感和丰富内涵的作品,也许能走出一条有肘代特征的菊花石雕艺术之路,我的《夜菊花》、《花好月圆》、《喜花》、《鱼瓶》、《兽观》、《带花耳的钵子》,《冠花》、《秋忙小景》、《像不像》、《无题》、《秋》等菊花石雕作品就努力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