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非遗名录
相关文献
相关图片
相关视频
常德丝弦

       常德丝弦是流行于湖南常德沅江、澧水一带的地方曲艺曲种。因以扬琴、琵琶、三弦、京胡、二胡等丝弦乐器为伴奏乐器,故称“常德丝弦”。

       常德是湘楚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自古以来歌舞之风颇盛,亦是名人雅士荟萃之地,素有“文物之邦”、“人文渊薮”的美誉。地方文化也一直受到文艺巨匠们的影响和培育。屈原、王安石、陆游、袁宏道等人曾在这里留下不少传世之作。据《常德府志》记载,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传世以来,历代文人雅士如刘禹锡、苏轼等也多次吟诵桃花源,他们的诗文很近似于常德丝弦的唱词。

       宋元时期,常德城市的经济进一步繁荣,各地商贾云集,随同而来的江浙乐师、歌女等往返于沅澧之间,他们带来的时令小曲也在滨湖地区逐渐传播。元末战乱,大量外地人涌入常德,使各地的民间艺术广为交流。王府的娱乐活动,对民间歌舞曲艺的发展无疑也有着重大的影响。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之中,逐步形成了常德丝弦这一独特的地方曲种。其上承唐代诗文,有说有唱的形式,借鉴诸宫调、元杂剧、昆曲的音乐格局,从本地及外省的民歌小调、时令小曲中吸取营养,兼容并蓄,用通俗易懂的常德方言演唱。

       清中叶以后,由于商业的繁荣,常德的文化艺术也得到了较大发展,常德丝弦的演唱活动逐渐由文人雅士的自娱自乐走向市场,常德丝弦在茶社中找到了孕育的胎盘。商贾老板为了招揽生意,热闹门面,纷纷邀请丝弦艺人演唱,以示祝贺。随着丝弦艺术的日益流行,道光年间,已有以演唱小曲为业的歌妓。丝弦班社在各地纷纷出现,清道光年间(18211850),澧州设立丝弦学馆,招徒传习丝弦,活动于澧县、津市一带;桃源初建丝弦班社“逸致社”。一批有建树的丝弦艺人开始涌现,他们与文人墨客一起整理编写丝弦唱本,贺小昆整理改编了一批曲目传世,如《双下山》、《拷红》、《王婆骂鸡》、《黛玉葬花》等流传至今。

       清末,丝弦的木刻唱本已在常德肖福祥商号问世,常德、澧县等地形成了作坊刻印唱本的一条街,所刻唱本有《孟姜女寻夫》等曲目及一些小调曲牌,这些刻本被称为“调子书”或“堂班调”。从此,常德丝弦曲牌在大街小巷流传开来。同时,西方音乐和京剧的传入对常德丝弦音乐的发展产生过一定的影响。这时丝弦演唱活动由城市向农村辐射。为适应长时间演出的需要,丝弦艺人把眼光投向戏曲,他们移植剧目,并借鉴戏曲板腔体的创腔手法,形成了常德丝弦“老路”,轻松地演唱起长篇故事。丝弦名家徐梅清等人又把从四川传来的曲调加以改造,仿效“老路”另创“川路”新腔,使丝弦音乐的板腔体更为完善,并风行于沅澧。

       民国年间,丝弦班社林立,桃源“逸致社”、“丝竹友社”、石门“楚江堂丝弦班”、津市谷冬爹、常德王树清、桃源王玉大等都是比较出名的团体或演出艺人。19365月,丝弦小调《喜报三元》、《四季相思》等由上海百代、丽华两公司首次灌制唱片。

       常德丝弦是一种民间说唱表演艺术,以唱为主,以说为辅,说唱穿插交替,容量较大,可以演唱有人物、有情节的大型故事,也可以演唱短小精悍的段子。

       常德丝弦以唱为主,以说为辅,说唱穿插,既演唱抒情小段,又演唱有人物、有情节的大段子。它的唱词典雅、曲调优美、曲目丰富、结构完整、腔系多样,旋律朗朗上口,是群众性创编、演唱活动中常用的一种曲艺音乐形式。

       常德丝弦的音乐与语言、旋律与调式调性等音乐诸因素都已自成体系,它的题材与体裁具有典型的说唱音乐的共性特色。它的音乐结构完整、演唱方法独特、表演形式灵活自由、伴奏手法丰富多彩,具有独特的韵致与感人的魅力。这些因素,构成了常德丝弦的强烈的个性特色。

       常德丝弦音乐具有相对完整的体系,其音乐功能也有独到之处,它有叙述与抒情相结合的特点,既能表现历史故事,又能说唱民俗民风,而且在唱腔与演唱中都以传情达意为主,特别讲究“说中有唱,唱中有说,腔从字出,音随韵转”的润腔方法,在强调口语化、说唱化的同时,注重旋律的优美、俏丽和抒情性。

       在传统的常德丝弦音乐中,有300多首曲调,大部分取材于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它分为曲牌体、板腔体和混合体三种。

       曲牌体,又惯称牌子丝弦,是一种把众多具有完整、独立内容的曲牌连接起来而反映一个共同主题的套曲体音乐,是常德丝弦演唱中最基本、最常见的形式。目前已经收集整理的常用曲调约有100多个。这些不同内容、不同风格、不同技巧的曲调,通过长期风风雨雨而又曲曲折折的演唱实践,充分展示了各自的特色与风采。这些曲调之中,有些既可与别的曲牌连缀,又可单独进行演唱,有些只适合单独进行演唱,但绝大多数的曲牌是与其他曲调连缀而发挥出良好的总体功能。由于采用若干个不同旋律、不同结构、不同节奏,甚至不同调性的曲调进行演唱,极大地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从而达到了较完美的艺术效果。

       板腔体,又惯称板子丝弦,是一种不受曲调限制而具备戏曲音乐特点的板腔体音乐,是常德丝弦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拥有系统完整的唱腔并具有情真意切的感染力,是演唱大型曲目(即丝弦戏)必不可少的基本音乐。它包括“老路”和“川路”两种声腔。据丝弦老艺人介绍,“老路”是由本地土生土长的民间音乐演变而成;“川路”则与四川一带的地方戏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老路”大多深沉浑厚,雄壮激荡;“川路”一般明朗宽阔,苍劲有力。“老路”和“川路”各自包括[一流]、[二流]、[三流]三种基本板式。[一流]与[二流]通常结构规整统一,排列清楚,旋律悠扬婉转,章法有序,既叙事说唱,又能抒情感怀,有较强的表现力及推动性,而[三流]则是丝丝紧扣的散板形式,其节奏自由灵活,旋律起伏跌宕,善于表现悲愤幽怨、激越波动的思想感情。

       除此之外,还有混合体。据记载,它是在20世纪30年代以后出现的新的音乐结构形式,是指在一个曲目中既有曲牌体音乐,又有板腔体音乐,或曲牌与一种板式混用,或“老”、“川”等各路的多种板式和一个或多个曲牌混用。这种结构多用于中、长篇曲目。

       在常德丝弦音乐中,无论是短篇、中篇还是长篇,无论是曲牌体、板腔体、混合体,都很讲究“起、平、落”的结构原则。其音乐旋律以五度跨越为特色。

       常德丝弦的句式结构多为二句体、四句体和长短句三种。二句体在曲牌体曲调中极为普遍,板腔体都是以上下句为基本结构原则构成的。四句体通常按起承转合原则构成音乐段落,是曲牌体曲调中较为常见的结构形式。长短句体随曲牌句式的结构而变化。

       常德丝弦调式多变,色彩各异。曲牌体音乐以徵调式、商调式、宫调式、羽调式为多见,角调式较少见。板腔体音乐中的“川路”唱腔多为六声G商调式。“老路”唱腔多为C商调式。

       常德丝弦采用以常德市老高山街为中心的常德方言演唱,不仅南方人听得清楚,北方人也能听懂。它的演唱既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习惯,又别具一格。常德人说自己的方言就像是在唱歌,尤其女子,语气温柔而婉约,像微风拂面。因此,有人说“常德丝弦的音乐是语言化的音乐,语言却又是音乐化的语言”。“咿儿哟,呀咿哟”这两句耳熟能详的衬词则仿佛是给常德丝弦贴上了一个标签,放在哪里都一目了然。常德丝弦在强调口语化、说唱化的同时,更注重旋律的俏丽、抒情和音乐性,使行腔柔和、秀丽、婉转,或欢快、跳跃、诙谐。艺人认为,“咬字千斤重,听者自动容”。艺人讲究“腔从字出,音随韵转”,使旋律更显得活泼而端庄。

       由于方言及艺人的爱好与兴趣和剧情发展的需要等因素,同一曲牌同一曲目,不同的艺人会唱出不同的韵味,产生同曲异工的效果;甚至是同一曲牌同一曲目,由同一艺人演唱,也可能会在以字行腔时采用不同的抑扬顿挫的手法,通过润腔,求得曲调旋律的变化。桃源艺人李玉成的唱腔如行云流水,润腔时而乖巧轻盈,时而含蓄深沉,时而刚健豪壮;常德艺人戴望本自弹自唱,唱腔苍劲浑厚,深沉有力;津市艺人黄学千的唱腔则显得质朴淳厚。艺人们不同的演唱特点,逐渐形成了不同的风格流派。

       常德丝弦传统的演唱方法十分讲究自弹自唱,一人多角,要求演员有甜脆、圆润的嗓音,加之与剧情中人物性格相适应的润腔手法,通过声腔变化说唱故事,刻画各种人物。根据说唱、叙述故事的需要,演员要能随时进入角色,即“进进出出”,时而是说唱者,时而又要扮演剧中的人物。由于常德丝弦的表演形式多样,1955年中国音乐研究所编辑出版的《湖南民间音乐普查报告》一书,将常德丝弦归于戏曲类,可见当时常德丝弦已有一部分曲目采用了戏曲的某些表演手法。常德丝弦历来有不少功力深厚的演唱者,通过他们的不断传承和发展,常德丝弦更加朗朗上口,易唱、易记,又易学,为群众所喜爱。

       常德丝弦是一种以唱为主、以说为辅、说唱兼备、变化多样的民间说唱表演艺术,既可演唱短小精悍的时调段子,亦可演唱有情节、有故事的大型曲目。

       常德丝弦的传统演唱形式是坐唱,大都是演唱有故事、有人物的长段丝弦,演唱者一般为6人。演出时很讲究坐的位置,艺人有“扬琴对鼓板,高胡对二胡,三弦对琵琶”之说。表演者要能自拉(奏)自唱,一人多角,用声腔塑造生、旦、净、丑各类人物,说唱故事。如果演唱曲目中的角色多于演唱者时,则每个人除担任一个主要角色外,再分别兼任。俗称“一人一台戏”的丝弦名老艺人李玉成就是最著名的一人。她吹、拉、弹、唱样样在行,并且是自己伴奏自己演唱。常德丝弦演唱的地点一般是屋场、厅室及茶馆等。

       随着时代的不断向前推移和人们对文化生活的日益追求及欣赏鉴别水平的不断提高,常德丝弦的演唱艺术也不断改革,发展日趋成熟,演唱形式也渐趋多样化,有单人演唱、双人演唱、群唱、表演唱等。自清末开始,就有丝弦艺人进行“挂衣登台”(穿戏装表演)的尝试。新中国成立后,这种戏曲化的探索更是加大了力度,常德、桃源都排出了一批丝弦戏,有的参加了省、地戏剧会演并获奖,有的参加了北京歌剧研究会的演出。同时有了专门的乐队,不再用演员兼任乐师,伴奏乐器也随之增多。

       常德丝弦用的主要伴奏乐器是胡琴,这种胡琴的琴筒大于一般的京胡,小于二胡,澧县地区则用四胡作为主奏乐器。有时因节目的需要,也有用京胡或高胡的。

       常德丝弦用的传统板鼓是一种特殊的小板鼓,其形似倒扣的饭钵,用大竹兜做成。20世纪40年代初期,丝弦加进汉剧和花鼓戏的锣鼓打击乐,用在过场音乐中,以渲染气氛。

       在丝弦唱腔的伴奏中,常有托腔、裹腔、衬腔、垫腔和加花等五种基本方法。托腔,即伴奏旋律与唱腔相同,仅在某些地方作变化,用比较固定的节奏型来衬托,以突出唱腔。裹腔,即伴奏旋律基本上与唱腔相同,但在某些地方要求在唱腔旋律的基础上做加花处理,达到二者水乳交融的程度。衬腔,要求伴奏衬出唱腔的神韵,既丰富多彩,又不喧宾夺主,伴奏与唱腔若即若离。垫腔,在曲调的某些停顿或演唱的气口处,用伴奏音乐垫上,起承上启下、连贯唱腔的作用。加花伴奏,是一种常用手法。在托腔过程中,伴奏常用邻音、经过音等音来修饰、加花,以增强音乐的表现力。

       常德丝弦拥有100多个传统曲目,大部分取材于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其中优秀传统曲目《宝玉哭灵》、《鲁智深醉打山门》、《双下山》、《王婆骂鸡》、《昭君出塞》等历来为广大群众所喜爱。新中国成立后,涌现出《新事多》、《夸货郎》、《风雪探亲人》等一批反映现实生活的新曲目,在全国广为传唱。

       20世纪80年代以来,常德丝弦走向复兴,如《瓜中情》、《待挂的金匾》、《俏婆婆上大学》等曲目获国家“群星奖”金奖,还有《芷兰雅韵》等曲目赴马来西亚演出,深受海外友人的喜爱。

       常德丝弦独具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其自成一格的音乐风格和唱腔及表演形式,具有很高的文化艺术价值和社会实用价值。它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现实,是中国民族民间曲艺音乐中最受群众喜爱的曲种之一。常德文艺工作者利用这一形式,歌颂各行各业中的英雄模范、好人好事,宣传政策法规,创作了一批在国内有广泛的社会影响的曲目。

       常德丝弦传遍大江南北,享誉中外,是常德地方艺术的独特品牌。它有自身强大的生命力,已成为常德各类文艺晚会上的保留曲种。它是常德文艺的拳头产品,是常德市的一张文化名片,同时,又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是一种能够服务于当代的民族文化资源。

       2006年,常德丝弦被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常德市文化局为该项目的保护主体。

湘ICP备05011312 版权所有 湖南图书馆 备案证书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