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非遗名录
相关文献
相关图片
相关视频
九澧渔鼓

       九澧渔鼓是一种流行于湖南省澧水流域及周边地区的地方曲艺形式,历史悠久,为群众所喜爱。

       九澧渔鼓起源于战国末年,始称“乓乓”。成型于唐朝时期,成熟于明末清初,因为渔人所好,故称渔鼓。又因流行于以临澧为中心的澧水流域及其周边地区(澧水流域九县市及湖北公安等县),故而又称“九澧渔鼓”。

       据《临澧县志》记载,公元前2200多年,著名楚辞赋家宋玉被楚襄王放逐到今临澧县城东十里的宋玉村。宋玉去世后,其门人弟子就地取竹,击打而歌,以悼亡师。

后来,这一吟唱形式流行于澧水河畔的渔人中,他们聚集在一起,一边击打竹筒、敲击竹板,一边饮酒放歌。因竹筒击打时发出“乓乓”的响声,人们称之为“乓乓”。这便是九澧渔鼓的最初雏形。

       初唐时期,“乓乓”开始演变,多人敲击的器具集中为一人敲打,竹节筒底也被猪板油膜所替代。因其声近似于鼓,且多为渔人所好,故始称渔鼓,后因流行于澧水流域,又称为九澧渔鼓。这种起源说,常德市艺术馆副研究馆员龙金榜在《九澧渔鼓探源》一书中,以大量史料进一步佐证了九澧渔鼓的楚俗巫风起源说,这与艺人们师承口授的说法完全一致。

       九澧渔鼓演唱书目以历史故事为背景的居多,如《封神榜》、《说唐》、《杨家将》等,加上近现代编写的《林海雪原》、《烈火金刚》、《新儿女英雄传》等唱本,新老书目多达500余种。

       上下句结构是九澧渔鼓的主要演唱形式。演唱由“闹台”开始,接着四句“诗白”,再进入“引腔”,然后转入“正板”,最后以“尾腔”结束全曲。根据情节需要,又有“导板”、“鸳鸯板”、“劝夫”、“骂妻”、“申冤”、“对唱调”、“二流数板”、“三流数板”、“课子”等板式变化。一般而言,欢乐向上的为“宫调式”,低沉哀怨的为“徵调式”。

九澧渔鼓的演唱不拘场地,田头地边、茶馆酒楼,随处可演,也可登台表演。

       九澧渔鼓演唱时使用的表演用具有:

       1.渔鼓筒:竹筒制作,内镂空,长18寸,直径约2寸,以能插进中间三个手指为宜,过大出现轰音,过小出现尖音,以发出“乓乓”音为好。

       2.鼓皮:以猪板油膜为宜,其特点是韧性好、皮薄、发音清脆,还有就地取材、经济实用的优点。

       3.箍头:篾制,箍住鼓皮。皮子松了可紧,穿了可换,换皮子的时间短。

       4.钹:又称镲。比剧团用钹稍薄些、小些。钹的边沿外翘,便于敲打。

       5.云牙板:又称牙子,木质以黄杨木或紫檀木为好,声音亮,不易开裂。

       6.竹筷子:一根,击钹用。

       渔鼓艺人演唱时,左手抱筒并执牙板和钹,打板,右手大拇指与食指执筷子击钹,其他三指拍鼓。拖腔时,可挥舞筷子在渔鼓筒上打花,使之发出清脆的声音。演员集演唱、打击乐的伴奏于一体,“唱、做、念、打”皆为一人同时操作。根据剧情需要,可用声音、表情或形体动作,扮演各种人物,做到一人多角。

       按习俗,九澧渔鼓皆以师徒相传,谱系比较复杂,而且多无文字记载。以近代有文字可索者为据,大致可分为:

       1.李国元谱系,有名师段训友,男,1908年生,1986年病故,临澧县望城乡农民。为人正派,举止斯文。他一生从艺,渔鼓、说鼓、孝鼓,样样精通,1983年被吸收为湖南省曲艺家协会会员。

       2.苏文昭谱系,有名师李大禹,男,新安镇盲艺人,1930年生,2003年病逝。他受其师苏文昭的教诲,潜心钻研,达到了字正腔圆、炉火纯青的境界。他的唱词讲究换韵,既用字多的“宽韵”(如天字韵、地字韵、人字韵),又用字少的“窄韵”(如红字韵、黑字韵),交替出现。他的“苦书”唱得好,悲腔十分动人。李大禹虽然去世,他在“社教”运动中演唱的《夺印》、《杨立贝》、《逼丁装哑十一年》等书目,至今仍被老书迷们赞叹。

       3.陈小彩、李长松谱系,有佘市镇艺人刘茂右、文家乡艺人杨书文,他俩曾担任揭批“四人帮”极左路线展览、官亭乡开山造田展览的讲解员,利用渔鼓演唱进行讲解,因为有说有唱,形式新颖,形象生动,宣传效果好。

       4.李启正谱系,有名师邵朝质,男,1946年生,1990年病逝,临澧县合口镇人,生前系湖南省曲艺家协会会员。他幼时在荆河戏科班学过戏,有一定的唱念基本功。后转学曲艺,并参加农村业余文艺宣传队。他擅长演唱现代新节目,多次参加市、县民间曲艺调演。

       5.江用弟谱系,代表传承人金行文,男,1944年生,临澧县陈二乡农民。他自幼学艺,受到前辈艺人的言传身教。1965年前参加县文化工作服务队,演唱《儿女风尘记》、《烈火金刚》等书目。1979年后,他崭露头角。1980年在县广播电台连续三月定期演唱《杨家将》,受到听众好评。他爱好写作,先后自编自演50多个小节目,其中《生产责任制好》参加1982年常德市民间曲艺调演,荣获一等奖,后被吸收为湖南省曲艺家协会会员。金行文的演唱富有创新精神,吸收了荆河戏中的某些腔调,增强了九澧渔鼓的艺术感染力。

       谢坤,男,1964年生,新安镇人。14岁学艺,20岁起开始走红。武侠小说过目不忘,即编即唱。《射雕英雄传》、《书剑恩仇录》的人物演唱得栩栩如生。他的活动范围大,除澧水流域外,湖北省公安、石首县都有他的足迹。2000年后,他在自己家里办起曲艺茶社说书。

       吴佐炎也是传承人之一,1943年生,临澧县修梅乡人。他以唱腔优美出名,当时群众说他唱的腔调“弯弯拐拐”多,好听。他的另一特点是演唱中“土话”多,方言运用自如。《粉妆楼》、《包公案》是他的拿手好书。

       传承人邵丹,子承父业,活动范围更大,演唱书目更多,他的《说唐》、《回龙传》、《五凤朝阳刀》等书目都唱得很精彩。

       传承人颜昌春,男,1951年生,临澧县望城乡人。1983年,被吸收为湖南省曲艺家协会会员。他聪明好学,嗓音洪亮,多次参加市、县曲艺调演并获奖。他演唱的传统唱本《天宝图》、《薜刚反唐》、《粉妆楼》等,深受当地群众喜爱。1982年,临澧籍著名作家丁玲回故乡时,他曾为之演唱九澧渔鼓小段,受到称赞。

       九澧渔鼓有着多方面的特征:

       1.楚俗巫风的远古性。九澧渔鼓源于楚地,道具配置、唱词风格都留下了楚文化痕迹,特别是唱词讲究、章句整齐,这都是受楚辞赋的影响。

       2.唱、做、念、打的综合性。九澧渔鼓演唱集演员、打击乐的伴奏于一体,“唱、做、念、打”皆为一人同时操作,这是一般曲艺形式所少有的。

       3.演出场地的广阔性。九澧渔鼓的演唱不拘场地,田头地边、茶馆酒楼,皆为舞台。

       4.角色进出的灵活性。九澧渔鼓的演员,根据剧情需要,可用声音、表情或形体动作扮演各种人物,做到一人多角。

       5.说唱编演的快捷性。九澧渔鼓的演员,可紧密配合中心任务和现实时政,现编现演,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九澧渔鼓是澧水流域优秀民间曲艺代表形式,对其进行抢救、保护和传承,对区域性历史、文化的研究和应用,有着多方面的重要价值。

       首先是学术价值。“九澧渔鼓源于楚俗巫风”。澧水流域地区,多为汉族与土家族杂居地,导致汉文化与土家文化的相互渗透,九澧渔鼓对于楚文化和土家少数民族文化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

       其次是文化价值。九澧渔鼓流传民间,经久不衰,又可登大雅之堂,颇受名流青睐。其深远的文化渊源、综合性的演唱风格、灵活多样的角色转换,为我国民族民间曲艺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其三是实用价值。九澧渔鼓演唱简便,器具组合轻巧,编演快捷,舞台广阔,因而也有着其他曲艺形式难以比拟的实用价值。

       其四是科学价值。鼓、镲、牙板巧妙组合,演奏起来声响和谐,符合演唱艺术规律。

       2006年,九澧渔鼓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临澧县文化馆为该项目的保护主体。

湘ICP备05011312 版权所有 湖南图书馆 备案证书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