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非遗名录
相关文献
相关图片
相关视频
祁东渔鼓

       祁东渔鼓起源于祁东县,影响辐射到衡阳、邵阳、永州诸市。

       祁东渔鼓起源于南宋时期,流传于宋、元、明、清,民国时期续有发展。从一开始它就是一拉一唱的说唱艺术,伴奏是一把胡琴,演唱者捧一柄二尺竹筒,左手持竹板竹简作节,右手拍筒作鼓,因竹筒一端箍上了一块干鱼皮,故称渔鼓。

       渔鼓的源头在道教,它原本是身背葫芦云游五岳的道人们敲渔鼓、打简板化斋时唱的劝世、修行歌,后传入民间,成为艺人手中的一门绝活。从此,老百姓将这种用道教音乐说唱的《劝世文》、《十字歌》甚至长篇故事,都称为道情,亦称作渔鼓,或渔鼓道情连称。

随着历史的发展,渔鼓作为一种休闲艺术,以夜歌的形式流传于民间。新中国成立前,传承这一说唱艺术的是一个名叫刘贤忠的烧瓦匠。刘师傅工闲之余,常在家里手捧渔鼓筒,唱一些趣闻逸事为邻里消闲解闷。后来以歌郎为业的几个人觉得蛮有意思,便跟着学唱,自娱自乐。

       20世纪50年代祁东渔鼓传人邹祖溪,将渔鼓带进了丧堂。每每为死者超度亡灵唱完夜歌后,邹祖溪便扯上一张椅子怀抱渔鼓坐下,敲动简板边说边唱,把三皇五帝、二十四孝、才子佳人的故事,从古到今慢慢道来,一直唱到天亮。进入20世纪60年代,邹祖溪演唱技艺日渐成熟,祁东渔鼓独特的艺术风格逐步形成。在湘南渔鼓的基础上,根据祁东方言,结合祁东民间小调、花鼓和祁剧音乐定格了渔鼓唱腔。20世纪80年代,祁东渔鼓为越来越多的群众所接受,渔鼓艺人邓福生走出丧堂,将渔鼓唱到田间地头、大街小巷,祁东凡红白喜群众事首先想到的就是“打几场渔鼓”,出现了祝寿渔鼓、庆谱渔鼓、开市渔鼓和婚事渔鼓。

20世纪90年代祁东渔鼓逐渐成为一门综合性艺术。演唱一人一角与一人多角并存,以渔鼓调为主旋律的渔鼓音乐汲取了祁剧、京剧、越剧、黄梅戏、地花戏及祁阳小调的艺术精华,伴奏渗入了竹笛、唢呐等管弦乐,表演向戏剧化转化,出现了布景、道具等。渔鼓从艺人员从数人发展到400多人,60多个演唱队伍,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曲艺家协会。

       祁东渔鼓演唱内容非常广泛。上下几千年,纵横数千里,历史故事,人物掌故,世态万象,地方风情,无不涉及。最初的演唱内容大多为口口相传的历史经典、名人传记、才子佳人,少有脚本流传于世。其传统曲目丰富,经过后期整理的传统曲目已有400多个,如《岳家将》、《杨家将》、《薛仁贵征西》等。祁东渔鼓演唱根据时代和现实的需求,又创作了一大批新剧目,比较著名的有《闹新房》、《白毛女》、《妇女翻身》、《毛主席过黄河》、《陶铸路过磕浪滩》等。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渔鼓创作形成了专门的创作队伍,涌现了陈云飞、尹辉等一批专业创作员,为渔鼓演唱输入了新的血液和活力,比较著名的有《无底洞》、《连心桥》等。渔鼓既“合为时而作”,又时时“翻唱杨柳枝”,到目前为止,创作的新曲目已达到300多个。2000年后,应文化音像公司之邀,祁东渔鼓四次赴长沙、株洲拍摄影像资料,其中邹昆山、邹华春主演的《乾隆下江南》,周秋琼、李美玉主演的《好媳妇》,邹华春、邹昆山主演的《玉镯冤》,成为渔鼓精品。

       改革开放之后,祁东渔鼓发展迅猛,形成了四个全国之最:一是以演唱渔鼓为主要职业和主要收入来源的渔鼓艺人,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三五名歌郎发展到数以百计,一个县的曲艺从业人员之多堪称全国之最。其次,全县59支渔鼓演唱队,每队每年平均演出400场以上,每年全县演出场次达2.3万余场,演出场次之多堪称全国之最。其三,每年观看渔鼓的观众突破千万人次,就一个县来说,每年观看曲艺演出的观众人次亦堪称全国之最。最后,在祁东渔鼓艺人中,现有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7人,湖南省曲艺家协会会员36人,就一个县来说,高级演艺人员之多同样是全国之最。

       祁东渔鼓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重要的艺术与学术价值:

       它保留了一批演唱底本,展示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初有道教音乐说唱的《劝世文》、《十字歌》以及一大批口口相传的渔鼓演唱底本,经过整理的传统曲目有400多个,是一笔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

       它保留了传统的民间艺术,表现出顽强的艺术生命力。朴素的渔鼓调含祁腔古韵,最便于抒发历史的兴亡更替,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对保持民间文化艺术有积极作用。

       它自成体系,影响广泛。从内容到形式、风格,从创作到组织演出形成了完整的体系,是一种非常成熟的艺术形式。湘南渔鼓目前仅存一支,对于研究湘南的民间艺术文化有较高的价值。

       2008年,祁东渔鼓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祁东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为该项目的保护主体。

湘ICP备05011312 版权所有 湖南图书馆 备案证书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