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非遗名录
相关文献
相关图片
相关视频
祁阳小调

       祁阳小调,当地称为“调子”,因其衍生于祁阳而得名。

       祁阳小调流布于湖南省祁阳县城、乡各地。如祁阳城关、黎家坪、文明铺、观音滩、大忠桥、肖家村、潘家埠、羊角塘、下马渡等乡镇都流行祁阳小调。除流传于本县外,还流传到了永州、邵阳、邵东、新邵、东安、新宁、常宁、临武、道县、祁东、衡阳、广西等地。

       过去,祁阳小调有两派之分,以流入祁阳的湘江为界,一派为湘江东南岸的白水、肖家、潘家埠一带,多以演唱细腻抒情的曲牌为主,唱词文雅,曲调细腻。这一派的演唱者代表艺人为肖家村镇白田村的杨梅生,他有较好的文化素养,嗓音清秀。另一派就是以湘江西北岸的白地市、黎家坪、文明铺一带的艺人,他们以演唱土生土长的祁阳牌子小调为主,唱词较通俗,曲调热情、粗犷,生活气息浓烈,如《讨学钱》、《五更留郎》、《送金花》、《十月花开》等曲目。这一派的演唱者代表艺人是黎家坪的朱敦祥(19181987)、朱美秀、李华云(19321996)等。

       祁阳小调,其基本唱腔是从山歌、灯调、民歌等基础上逐步演变发展而形成,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艺人们的不断创新,逐步形成以唱为主,说说唱唱,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音乐性较强的民间曲艺形式。

       祁阳小调,历史久远。北宋词人晏殊,其词擅长小令,其文所述湖南祁阳“俗尚弦歌”。清同治九年(1883)修订的《祁阳县志》曾详细地描述了祁阳民间演唱祁阳小调的盛况。清光绪二年(1876)稽有庆序修订的《零陵县志》载:“或腊冬,择子弟教习俗曲,届时随龙灯远涉,拜亲戚,联家族,演戏留款致五六十席,则费颇繁矣。”其中讲的俗曲,亦即今之祁阳小调。民国二十年(1931)曾继吾编著的《湖南各县调查笔记》载:“新宁……最喜演戏,动费千百元不惜,但只喜唱祁阳歌曲。”以上史料说明祁阳小调的衍生发展由来已久,过去祁阳花灯、小调密切,同台演出。后来有些艺人离开花灯班社,各自在农村卖唱或自娱,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艺人们于演唱中又不断发展,使祁阳小调日益完善,逐步形成了祁阳自己的风格,并如此代代相传。

       据艺人们回忆,到民国十几年时,祁阳城郊已建有12个花灯班社,在各地演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64月中旬,祁阳小调艺人朱敦祥、朱美秀赴北京参加了全国首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演唱了祁阳小调《兄妹生产》、《五更留郎》,受到了广泛的好评,当时还被邀进中南海为中央领导演出。195611月间,祁阳小调艺人杨梅生,时年近80岁,赴长沙参加了湖南省农村艺术观摩会演,他以优美的嗓音演唱了祁阳小调《闹五更》,荣获优秀演出奖,并拍成了电影纪录片。同时,朱敦祥、朱美秀再次在省里演唱了《兄妹生产》、《五更留郎》,受到了群众的赞扬。1958年,祁阳县蒋钟谱、雷雨人搜集出版了石印本《祁阳民间音乐集》,收入了大量的祁阳小调。1959年,祁阳县盲艺人桂兹月等参加湖南省盲人曲艺会演,演唱了祁阳小调《十个月生产》、《万岁中国共产党》,荣获优秀演出奖。

1962年至1979年,祁阳县文化馆音乐工作者蒋钟谱深入祁阳县各地,先后采访了100多个民间小调艺人,搜集了祁阳小调近200余首,编辑油印本3集。1976年,由湖南省代表团排演的祁阳小调《赤脚歌》进京演出,受到好评。

       1983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将祁阳小调列为全国曲艺品种之一,对祁阳小调的源流沿革、结构、表演特点作了详细的介绍。19856月,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音乐词典》,将祁阳小调收入其中。1992年,国家艺术科研重点项目《中国曲艺志·湖南卷》出版,祁阳小调作为该志的一个曲种被收入,并从曲种、曲目、音乐唱腔、表演、服装道具等各方面,全面地介绍了祁阳小调。2001年,国家艺术科学规划重点项目《中国曲艺音乐集成·湖南卷》将祁阳小调列为一大曲种,对祁阳小调作了全面的概述,选入了祁阳小调基本唱腔60多曲,同时对祁阳小调的音乐特点、艺人情况、表演方法等作了详细概述。2002年,蒋钟谱编纂的《祁阳小调音乐集成》公开出版发行。多年来,各级曲艺音乐工作者吸取祁阳小调音乐素材,新编了一大批祁阳小调,受到了群众的赞扬。

       祁阳小调传统曲目非常丰富,基本唱腔有150多个,其中分牌子小调、花灯小调、丝弦小调三个部分。

       一、牌子小调。

       1.采花调。2.扇子调。3.螃蟹调。4.敬郎三杯酒。5.叫五更。6.摘菜苔。7.锞子调。8.五更留郎。9.打四门。10.玉石川。11.于老四下南京。12.阴告状。13.杨柳树。14.八百钱斗火。15.乡里婆进城。16.打茶会。17.打牙牌。18.骂鸡调。19.闹新房。20.报八字。21.双看相。22.调兵。23.美女郎君。24.梳妆楼。25.玉美人得病。26.五炷香。27.白牡丹。28.十月怀胎。29.五转。30.十打。31.讨学钱。32.十月花开。33.十月飘。34.赏月。35.马头调。36.四季花开。37.十打调。38.对口调。39.十月古人。40.十双鞋子。41.十杯酒。42.下盘棋。43.引郎来。44.敬酒。45.一匹绸。46.十里墩。47.瓜子红。48.上道州。49.卖杂货。50.五更叹郎。51.哭五更。52.卖饺子。53.麻雀调。54.坠金线。55.梳妆台。56.闹五更。57.阳雀啼。58.双探妹。59.手扶郎肩。60.雪花飘。61.刘先生算命。62.青又青。63.独占花魁。64.裹脚调。65.十个月花。66.送表妹。67.娘送女。68.送金花。69.兄妹生产。70.一送贤妹花。71.十二月采花。72.十二月花。73.五更恨郎。74.五更陪郎。75.五更想郎。76.四季做鞋。77.包饺子。78.红绣鞋。79.烟花女告状。

       二、花灯小调。

       80.耍龙灯。81.彩龙船。82.十杯酒。83.龙灯调(一)。84.龙灯调(二)。85.十月逢春去看花。86.学生歌。87.打鸟。88.比古。89.瞎子闹店。90.沙河沙。91.拜年歌。92.娘送女。93.补碗(一)。94.补碗(二)。95.补碗(三)。96.补缸调(一)。97.补缸调(二)。98.补缸调(三)。99.二嫂子回娘家。100.回娘家(一)。101.回娘家(二)。102.卖杂货(一)。103.卖杂货(二)。104.湘子服药(五种唱法)。105.接姨娘。106.五句半。107.戏蟾。108.三保牧羊。109.贤女劝夫。110.桂姑娘吵嫁。111.龚裁缝连衣。112.北数板。113.快北数板。114.南数板(有五种唱法)。115.北路劝皮。116.南路劝皮。117.反衰川。118.打娜娌婆。119.出门调(有14种唱法)。120.观花。121.对子调(一)。122.对子调(二)。

       三、丝弦小调。

       123.一匹绸。124.喜报三元。125.九连环。126.灌米汤。127.倒贴。128.满江红。129.上大人。130.四季相思。131.到春来。132.扬州相思。133.隔河相思。134.对口淮调。135.独对孤灯。136.铁马儿。137.三更天。138.独坐绣楼。139.摘葡萄。140.夜吐真言。141.闹五更。142.西宫调。143.寡妇上坟。

新编的祁阳小调曲目有:

       1.棉田小唱。2.兄妹生产。3.赤脚歌。4.小两口学习新宪法。5.葵花向阳。6.祁阳米粉香。7.花地情。8.夜宵歌。9.放花炮。10.三杯开镰酒。11.赞三军。12.储户情深。13.我家有了五大件。14.姑嫂磨豆腐。15.荧屏喜看你我他。16.凤还巢。17.浇花歌。18.怀念周总理。19.身边有了保护神。20.巧相遇。21.美酒敬亲人。22.嫂子们乐呵呵。23.葡萄熟了。24.赞潇湘。25.嫂子们的知心话。26.数海里的笑声。27.中国电信是朵花。28.我敬陶公三杯酒。29.今晚村里开大会。30.浇花。31.夸税官。32.潇洒的烟草人。33.税花。等等。

       祁阳小调伴奏的主要乐器是弦乐器,如二胡、月琴、三弦、琵琶、扬琴,有的曲调也加入竹笛、小唢呐和打击乐器。除此之外,还用碟子、酒盅、调羹等道具伴奏。女演唱者,用左手拿一个小瓷碟子,右手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拿一根竹筷子,随着曲调的节奏,左右手通过各种花样打击碟子,发出清脆的声音,非常好听。有的就用小酒盅或调羹相互碰击,也很有情趣。

       祁阳小调属曲牌体结构形式,可分为单曲体与不完全的联曲体结构两类。一个曲牌名称即为一首小调。单曲体结构,即用一个曲牌,反复演唱多段唱词来叙述一个简短的故事。其单曲体结构的祁阳小调由以下几种形式构成:

       方整形:以四句长短一样的唱词为一段,每一段均由四个相等的乐句构成,每个乐句为四个小节,形成一种起承转合的方块形的乐曲。

       长短乐句交替进行。即曲调根据唱词长短不同的结构,用长短不同的曲调乐句交替进行,这种结构的曲调,自由灵活、欢快跳跃、不呆板。这种曲调结构,在祁阳小调中占很大的比例,如《打四门》等。

       唱与说相结合的曲体结构:有的唱完一句,紧接着插入一句或几句道白(或韵白)后,再接着唱,如祁阳小调《讨学钱》就是这种结构。另一类就是唱完一段后,讲几句道白或韵白后,再唱第二段,如祁阳小调《扇子调》就是。

       长短不同乐句似小快板式的自由交替进行的结构。用祁阳方言或祁阳官话行腔,似唱似数,好似小快板一样进行,曲调根据内容长短随意发展,如祁阳小调《送金花》等。

       有上下两个乐句为一段的,这种小调每唱完上句后,加一句过门,用器乐演奏,再接唱下一个乐句,完了,又一句过门。这样一个上句加一个下句,多次反复。过门用唢呐和打击乐器伴奏,演唱者可边走边唱,欢快热烈,如《走场调》等,就是这种形式。

       另一种为不完备的联曲体结构。即根据唱词的内容结构,以一个曲牌为主,有时选用一个或两个以上的曲调相连接,如名老艺人朱敦祥演唱的《兄妹生产》就是将《出门调》、《讨学钱》与《玉石川》等三个单曲牌相连而成。

       祁阳小调的调式其中以徵调式为多,商调式次之,羽、宫调式不多,角调式更少,祁阳小调中常用试式转换的处理手法来丰富调式色彩。

       祁阳小调的唱词层次分明,通俗易懂,具有浓郁的民歌体特点。其结构有七个字为一句、四句为一段的正规句子。也有以五个字为一句、四句为一段的。还有一种唱词为不规则的、长短不一的句子构成的。祁阳小调的唱词很多都是以数字或月份来写的,如“正月里……”、“四季花开”、“五更留郎”、“三杯酒”、“十只螃蟹”等等。其基本特点是开门见山。

       祁阳小调中有丰富的衬词衬句,它生动地体现了祁阳小调浓郁的祁阳地方特色。如经常使用的“衣呀衣子哟”、“衣呀荷支吔”、“杨柳子青青,杨柳支当当”、“如荷朗当衣”、“姐姐也,妹妹也”、“哥呀,妹呀”、“龙里龙的古里古的”、“罗里罗”、“外里外”、“梭梅子郎当留三梭”……如《五更留郎》,全曲第一段总共只有30个小节,而衬词衬句就出现了25个小节。又如《摘菜苔》,全曲25个小节,衬词就占了13个小节。祁阳小调中的唱词与衬词配合融洽,浑然一体。衬词在祁阳小调中,虽不表达一定的词意,但它对表达音乐情感、渲染欢快喜乐、深化主题、充实曲调、塑造音乐形象,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衬词、衬句成了祁阳小调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祁阳小调的演唱方式有男女对唱、坐唱、走唱或边舞边唱。男女对唱的,即女的主唱,男的边拉琴边帮唱,动作幅度不大,主要在于面部表情。上面这两种演唱为传统的演唱形式。现在新出现了一种表演唱的形式,即由4个或8个以上的女演员坐唱或边走边唱,动作幅度较大。

       祁阳小调演唱时很讲究“咬字吐音”,用“祁阳官话”行腔,形成了祁阳地方味很浓的演唱风格。

       演唱祁阳小调中有“滑音”和“打花舌”的特性音调。如“姐姐也呃,妹妹也呃”,艺人们在演唱“呃”音时,要往上滑,其效果表现应声者的调皮、乐观的形象;二是,下滑音的运用,如唱“呃呀呃呀,呃呀呃呀”时,其中每拍上的后半拍“6音,都要唱成下滑音,能够产生幽默、风趣、挑逗的情趣;三是,祁阳小调《九连环》中有用舌尖顶着上颚连续而又很均匀地发出“得儿……”的声音,要唱好这种打舌音,需要苦学一番才行。

       祁阳群众喜用乐器伴奏唱调子的传统由来已久,始于何时,无法考究。但它代代相传,长唱不衰。据艺人们回忆,在清代时,祁阳小调的演唱已遍布祁阳城乡,艺人们自由地组合演唱班组,有:

       关眯子班,成立于1921年左右,活动范围在祁阳城关、文明铺、下马渡、白水、观音滩。主要代表艺人有:曾庆英、曾庆丽、王驼子、龚友宝。

       石和尚班(19211950),活动范围在下马渡、羊角塘、洪桥、白地市。主要代表艺人有:石和尚、聂双凤、徐世祥、刘兰秀。

       龙林班(19271947),活动范围在白水、河埠塘、观音滩。主要代表艺人有:邓龙林、李俭秀、高宝、袁培平、陈云仙、郑昌秀、陈开兴、杨方富。

       松林班(19271950),活动范围在羊角塘、黄土铺、潘家埠、风石堰。主要代表艺人有:郑松林、唐汉、陈上源、唐喜凄、唐六婆、肖三杨、朱玉英。

       达保班(19291950),活动范围在羊角塘、金兰桥、洪桥。主要代表艺人有:傅达保、傅茂顺、傅明生、三赖子、春胖婆、好妹子、周上仁、陈明旺。

       三星班(19301950),活动范围在文明铺、黎家坪、羊角塘。主要代表艺人有:肖桂林、肖三扬、李满秀、李高生、龙发狗、软桂枝、周金生、康满秀。

       申鸡公班(19301950),活动范围在白地市、官山坪、风石堰。主要代表艺人有:彭其美、何应清、傅徕子、刘安生、彭昌和、吉瞎子。

       洪福班(19461951),活动范围在下马渡、观音滩。主要代表艺人有:康满秀、龙发狗、刘兰秀、张伯仕。

       龙发徕班(19441946),活动范围在祁阳城关、黎家坪、白地市。主要代表艺人有:龙发徕、龙发狗、代妹仔、康满秀。

       幸福班(19451947),活动范围在祁阳城关、下马渡、大村甸、观音滩。主要代表艺人有:张伯生、曾庆雨、徐名年、陈春生、龚友宝、龚冬宝。

       王驼子班(19471948),活动范围在观音滩、大忠桥。主要代表艺人有:王驼子、张伯士、龚友宝。

       朱敦祥班(19461986),活动范围除在祁阳各地外,还到广西、桂林、怀化、安江、芷江、邵阳、零陵、祁东、临武、乐昌、衡阳、常宁等地演唱。主要代表艺人有:朱敦祥、朱美秀、李金玉、伍银花、李三秀、李敏秀、何柳英、伍细妹。

       陈福卿班(19581965),活动范围在黎家坪、祁阳城关、大村甸。主要代表艺人有:陈福卿、桂滋月、伍孝叔。

       李华云班(19821995),活动范围除在祁阳各地外,还到邵阳、新邵、新宁、邵东、东安等地演唱。主要代表艺人有:李华云、刘政文、李香萍、蒋晓芬、刘梅芳、尹金珠、尹银珠、刘香莲。

       蒋晓芬班(1997年至今),活动范围在祁阳、祁东各地。主要代表艺人有:蒋晓芬、尹仁超、施小华、刘江华、王江生、蒋钟谱、杨爱萍、朱美秀。

       祁阳小调的唱词属民歌体形式,字、句、段都很完整,讲究押韵,内容直接反映群众的生活,贴近生活,读起来朗朗上口,易记,易理解。其曲调,结构完整,起、承、转、合,长短相济,加上其丰富的衬词,旋律优美,欢快跳跃,唱腔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雅俗共赏。祁阳小调有许多目,采用多段唱词,用同一曲调多次反复,听了让人印象深刻,有较高的美学价值。

       祁阳小调除了传承传统的娱乐性作用外,还具有实用价值,用祁阳小调来反映现实生活非常贴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新文艺工作者学习研究、运用祁阳小调表现现实生活,服务于各个行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运用祁阳小调音乐素材,新编祁阳小调,对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促进各行各业的发展,对于增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2008年,祁阳小调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祁阳县人民政府为该项目的保护主体。

湘ICP备05011312 版权所有 湖南图书馆 备案证书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