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非遗名录
相关文献
相关图片
相关视频
湘西三棒鼓

       三棒鼓又名花鼓,是流行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的一种古老地方曲艺。

       龙山县地处湘鄂渝边区,外通巴蜀,内达辰沅,自古以来便是中原与西南少数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据《湘西州志》卷12载,龙山县的里耶、隆头、洗车,早在汉代就已形成湘鄂渝边区的水陆交接地和物质集散中心,南北杂耍纷呈,三棒鼓便是其代表作之一。

       三棒鼓在龙山境内各个乡镇都有分布,但以北半县的兴隆、桶车、石牌、三元、石羔、华塘、民安镇、新城、洗洛、白羊、湾塘、茅坪、茨岩塘、大安等乡镇为盛,所以龙山有“北半县的花鼓南半县的戏”之说。除龙山外,湖北来凤的旧司、大河等地亦有分布。

       三棒鼓历史悠久,相传为凤阳花鼓演变而成。明代田艺蘅的《留青日札》中就有这样的记述:“吴越间妇女用三棒鼓上下击鼓,谓之三棒鼓,江北凤阳男子尤善,即唐三杖鼓也。以表演者轮番抛动三根嵌有铜钱的棒子击鼓,边击边唱而得名。”清代传入龙山后,逐渐形成以西南官话为语言工具的地方曲艺形式。民国时期,艺人们过着“身背三棒鼓,流落到四方”的凄苦生活。龙山花鼓艺人刘玉林唱遍各地,他创作的新编曲目《壮丁苦》、《最苦不过庚子年》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湘西三棒鼓进入鼎盛时期,除演唱传统曲目外,还经常配合党的各项中心工作,开展时政宣传,起到了很好的作用。1952年,龙山花桥乡三棒鼓艺人胡家玉、田和卿赴省会演获奖;1976年,湘西三棒鼓《土家人民学大寨》参加全省曲艺调演获好评。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湘西三棒鼓得到各级党、政领导和文化部门的重视,艺人发展到300多人,仅兴隆街乡就有22个三棒鼓队,艺人达58人。艺人们农忙从农,农闲从艺,活跃在湘鄂渝边区,串乡走寨,为山区农民文化生活服务。据统计,仅兴隆街乡的花鼓队伍每年演唱就达2000多场。198910月,花鼓艺人肖泽贵、宁国胜、杨紫山、张碧云等10人被湖南省曲艺协会授予“全省优秀民间艺人”称号;1992年,肖泽运、杨直义、肖桂芝、范平安等10位艺人被州戏曲曲艺协会授予“全州优秀民间艺人”称号。199912月,龙山县兴隆街乡被省文化厅授予“湖南省群众文化艺术之乡——三棒鼓之乡”称号,龙山县文联设立了以三棒鼓为主的“曲艺协会”。

       湘西三棒鼓曲目丰富,其演唱内容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传统鼓书,流传在龙山的传统曲目有《花鼓根源》、《大闹黄花院》、《三打祝家庄》、《青云楼》、《天宝图》、《三打华府》、《四下河南》、《孔雀东南飞》、《八仙图》、《八美图》、《杨家将》等长篇鼓书及《劝世文》、《二十四孝》、《十二月花》等等;二是新编花鼓词,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法令法规及中心工作为主,如《森林法宣传》、《计划生育宣传》等;三是即兴创作,多出现在几个花鼓队联合演唱或三棒鼓比赛等场合。艺人们以丰富的知识,敏捷的思维,灵活的对答,相互调侃,从天文地理到三皇五帝,从天南地北到士农工商,观众乐得捧腹大笑。按民间风俗,凡有红白喜会总要请几拨花鼓唱上几天几夜。红会多用《甘露寺》、《回龙阁》、《天仙配》等曲目,白会则以《二十四孝》、《十二月花》、《劝孝》等为主,以情推理,情理交融,抑恶扬善,扣人心弦,常常唱得听众感动涕零,在潜移默化中起到了教化民众、净化风尚、崇礼守德、弘扬文明的作用。

       三棒鼓的打法有单槌、双槌、抛打等形式,抛打时将鼓棒向上抛起,落在鼓面上击成节拍,常用的花样有“麻雀钻竹木”、“绞花”、“单鼓花”、“双鼓花”、“白蛇吐剑”等10余种。唱词结构以“五五七五”为主,亦有四字句、五字句、六字句、八字句。有一人一段的对唱,有一人一句的滚板。要求句句押韵,讲究对偶比兴,经常使用歇后语,风趣幽默,妙趣横生。其音乐为单曲体,四句循环,2/4节奏,其风格因地而异。龙山北半县流行的花鼓曲调多为宫调式,南半县多用羽调式。为增强气氛,吸引观众,演唱三棒鼓时还辅以抛刀、舞棍等杂耍。其抛刀花样繁多,流传在龙山的有美女梳头、苏秦背剑、野鹿衔花、双凤朝阳、双龙出洞、犀牛望月、太公钓鱼、喜鹊衔柴、海底摸沙、黄狗钻裆、古树盘根、雪花盖顶、跑马射箭、鲤鱼漂滩、金线吊葫芦、老鼠翻屋梁、冲天炮、砍四门、打铁、纺纱、退纱等20余种。除抛刀外,还有舞花棍、耍连棒、玩火把等杂耍。

       三棒鼓是一种雅俗共赏的地方曲艺,其内容丰富,语言诙谐,道具轻便,形式灵活,既具有宣传教育功能,又具有文化娱乐功能和道德传承功能,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在服务社会,传播思想文化方面彰显出独特的价值。

       2008年,湘西三棒鼓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龙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为该项目的保护主体。

湘ICP备05011312 版权所有 湖南图书馆 备案证书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