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非遗名录
相关文献
相关图片
相关视频
汨罗江畔端午习俗
汨罗江畔端午习俗
    汨罗江位于湖南东北部,是湘江在湘北的最大支流。上游汨水有东西两源:东源出江西省修水县境;西支出湖南平江县境内东北的龙璋山,两支流在平江县城西汇合以后,向西流到汨罗市磊石山注入洞庭湖。汨罗江全长253.2公里,流域面积达5543平方公里。

    汨罗江端午节习俗,与屈原有关。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著名的政治家、诗人,约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湖北秭归县一个贵族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因“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屈原年轻时就被楚怀王委以重任,二十多岁便官至“左徒”。屈原的一生,是为建立新的华夏文化和统一全国忠贞不渝地呼号终生的一生。对内,他主张“奉先功、明法度、废‘心治’”、“举贤授能”、“察乎民心、施行‘德政’”;对外,他主张“联齐抗秦”。然而屈原的改革主张触动了权贵们的利益,多次遭谗言迫害而被放逐。公元前287年,屈原被流放到汨罗江一带定居。九年间,屈原在汨罗江一带行吟,写下了《离骚》、《天问》、《九歌》和《九章》中的一部分可与日月争光的瑰丽诗篇,开创了一种新的文学式样——楚辞,并成为湖湘文化和我国文学史上浪漫主义的源头,其爱国忧民的赤子情怀、志洁行廉的伟大品格、九死不悔的求索精神,具有一种撼人心魄的历史感召力,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志士仁人。

    屈原被流放时,曾在汨罗江畔的玉笥山上住过。公元前278年,楚国都城郢(今湖北江陵县)被秦军攻破,屈原感到救国无望,投汨罗江而死。

    汨罗江端午节习俗历史久远,自汉以来历代文人对屈原倍加推崇,不断重塑他内心圣明、情感炽热、才华横溢的形象。先后有刘向为之结集、贾谊为之作赋、司马迁为之立传、李白为之作诗、朱熹为之集注、苏东坡为之写联、鲁迅为之赋诗、茅盾为之题词、郭沫若为之编剧,青年毛泽东不仅两次亲临屈子祠,而且一生与《楚辞》相伴。

    农历五月初五,是楚人祭龙的日子。据传,屈原在这天投江的消息在汨罗江畔传开,方圆几十里的百姓,都驾起渔舟,赶往落水地点打捞抢救,并向江中抛洒竹筒饭和麦面坨,以防鱼虾、蛟龙吞噬屈原的躯体。此后,每年的端午节,汨罗江畔的人们就不断重复着这个传说,并由此形成相沿数千年的著名节日。

    汨罗江端午节习俗,在我国古代文献典籍中记载甚多、甚早。南朝梁人吴均《续齐谐记》载:“楚大夫屈原遭谗不用,是日(农历五月五日)投汨罗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端阳竞渡,乃遗俗也。”南朝梁人宗懔的《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故命舟楫以拯之。舸舟取其轻利谓之‘飞凫’,一自以‘水军’,一自以为‘水马’。州将及土人,悉临水而观之。”唐初魏征纂写的《隋书•地理志》记载“荆州风俗”时,更有详细记述:“屈原以五月望日赴汨罗,土人追至洞庭不见,湖大船小,莫得济者,乃歌曰:‘何由得渡湖’,因而鼓棹争归,竞会亭上。习以相传,竞渡之戏。其迅楫齐驰,棹歌乱响,喧振水陆,观者如云,诸郡率然。”

    自隋以后,封建帝王为巩固皇权统治,推崇屈原的忠君爱国思想,十分重视端午节的竞渡活动。唐天宝七年(748)唐玄宗李隆基颁敕重建汨罗屈子祠,定名汨罗庙,并将屈原纳入朝廷祭祀的历代十六位忠臣之列。唐代宫廷也兴办龙舟竞渡,并且开启皇家内廷龙舟竞渡的先河。后梁太祖朱温封屈原为昭灵侯,兴起对屈原封爵之风气。北宋元丰五年,宋神宗赵顼封屈原为忠洁侯,元世祖忽必烈封屈原为清烈公。清康熙初年除端午节祭祀屈原外,还有春、秋二祭,其规格与祭孔几乎不相上下,地点在屈原行祠。直到清末,利用端午节进行祭祀和纪念屈原的记载,屡见于史书。端午节的龙舟竞渡等民俗祭礼活动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并流传到东南亚、欧美等许多国家和地区。

    汨罗江端午节习俗,主要由祭屈仪式、赛龙舟和民间节庆习俗等几大部分组成:

    祭屈的仪式定于五月初五上午在屈子祠举行。面对“故楚三闾大夫屈原牌位”的神龛,肃立着青袍黑褂的主祭官,侧立龛旁的是麻衣麻帽的司仪。文人和地方官员分列两厢。在他们的后面,是龙舟的划手,肩上扛着即将安放在龙舟上的龙头。

    仪式在主祭人一声“举行致祭三闾大夫尊神礼”中开始,于是执事设香案、食案、馔案,献果、献粽、献三牲,设束帛,上龙头。接着由司仪指挥:起鼓鸣钟,奏乐鸣炮。接着由主祭带领众人跪在神位前面。执事爵酒、授酒、灌地、反樽。司仪唱:“叩首!叩首!三叩首!主祭人起立,复位!”接着由一乡耆开始诵读祭文,同时有两名执事为龙头上红。官员与文人净手,三揖首后,由龙舟弟子就位跪地,行三叩首。司仪再唱:“主祭人引龙舟弟子请龙神上舟!” 现行整个祭屈仪式在20分钟左右。

    汨罗江端午节习俗由来已久,在民间,偷神木、雕龙头、朝庙的习俗仍有遗存。而以纪念屈原而开展的龙舟竞渡更是始于汨罗江,然后逐步推向全国各地的。由龙舟的自由竞渡发展到以名次决胜负的夺标之赛也发源于唐代的岳阳。唐开元年间,谪为岳州太守的诗人张说在端午节举办了一次有争标活动的龙舟赛,并作诗描述“画作飞鸟艇,双双竞拂流。低装山色变,急棹水华浮……鼓发南湖槎,标争西驿楼。”当时的龙舟竞渡起发点是岳阳南湖,而西门城楼上的岳阳楼则为夺标的终点。

    千百年来,汨罗江边的人们对端午节的重视和狂热参与是超过春节的。旧时,龙舟竞渡都是按家族和屋场来举行的。由于宗族感强,人们对输赢看得十分重,双方要选最强壮的劳力划手上阵,要动员所有的族人包括远方亲戚观赛助威,就连族旗队旗也要比大小、比多少、分高低。端午这天里,小孩要穿上新衣服,成年人要换上最隆重的盛装,尤其是姑娘和年青媳妇们都要穿上花衣服、插上栀子花,个个都打扮得花枝招展。上午龙舟竞渡,十里八乡的男女老少们便成群结队地赶往赛地。江中,锣鼓喧天,号子声震四方;岸上,人如潮涌、喊声雷动,每个参与者的每一根神经、每一个细胞都调动起来,人们完全沉浸在竞渡的激烈竞争和狂热之中。中午,大办盛宴,谈笑风生,对酒划拳,吆喝声一片。下午,唱老戏,鞭炮声、锣鼓声、欢呼声、嬉笑声,闹成一团。整个节日,人们在尽情地狂欢着。

    围绕龙舟竞渡、纪念屈原而展开的民俗活动更加广泛。在龙舟竞渡、纪念屈原的过程中,人们以虔诚的心情举行祭拜屈子祠的“朝庙”活动,并在门窗两旁遍插象征屈原骑虎持剑斩邪的菖蒲、艾叶,和食粽子、抛粽子等习俗。同时,“歇端午”的风俗也在民间普遍盛行:“宁荒一年田,不输五月船。”说明了汨罗江畔的人民十分看重纪念屈原的龙舟竞渡活动。“牛歇谷雨马歇社,人不歇端午惹人骂”,更是“乡规民约”。

    汨罗江畔端午节作为传统端午文化的原生地,和龙舟竞渡运动的发祥地,具有悠久的历史,它有广泛的群众参与性、文化的多样性,它的影响深远,既体现了两千多年来中华民族端午节的共同特征,更体现出了鲜明的地域个性特征。它集中反映了招民族英魂、励士民壮志、祈社会统一、求国家振兴的强烈愿望,以及忧国忧民、团结求索、奋勇争先、乐观向上的伟大民族精神。其鲜明的个性特征可以用“神、奇、专、狂”四个字来概括:

    神——指汨罗江畔端午节具有强烈的神秘感。从偷神木、雕龙头、朝庙、祭屈到赛龙舟关头,处处充满着不准女人近身和偷看、要在子夜偷大树、要净身三步一跪九步一拜、要杀雄鸡宰肥猪念咒语、要吟唱焚烧祭文等等神秘的习俗,显示了浓厚的巫文化色彩。

    奇——指汨罗江畔端午节具有奇特的习俗。综前所述,除龙舟竞渡、祭龙祭屈、吃粽插艾有许多奇特的仪式外,抢龙水、插栀子花、抹露珠、踏露水、歇端阳、采百草、唱老戏等习俗都是汨罗江畔久有的习俗,深深烙上了地域文化的特色。

    专——指汨罗江畔端午节所有的习俗只献给屈原一个人。龙舟竞渡是为屈原招魂,吃粽子是纪念屈原,抛粽子是防止鱼虾蛟龙吃屈原尸首,插艾叶挂菖蒲意喻屈原再生,插栀子花、抹露水、踏露水意为怀念屈原及女媭等等,这些习俗都反映了屈原的深远影响,集中体现了两千多年来汨罗人民对屈原的深厚感情。

    狂——指汨罗江畔端午节具有浓烈的节日氛围和狂热的参与性。每年端午节的汨罗江边,犹如广阔的大看台,被充满期待的人们挤满,江中锣鼓喧天,岸上喊声震地,每个人都沉浸在一年一度的龙舟竞渡的狂热之中。当胜利的一方凯旋,龙舟队员便和支持他们的人群敲锣打鼓、放鞭炮,尽情地庆祝胜利。失败的一方则憋着一口不服输的气,相约十五大端阳再比试。中午,无论输赢双方,都要大办宴席,吃粽子、喝米酒、吃猪肉,甚至那些上午打斗的人们又同桌吃饭,谈笑风生,不伤和气。下午,则分屋场唱老戏。狂热参与,成了这一节日里人们的主旋律。

    汨罗江畔端午习俗,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创造力,展示了汨罗江畔端午节的杰出价值。主要表现在:

    第一,见证了一段辉煌的文化历史。

    在中国传统的节日中,端午节是较为久远的节日,是上古时期吴越水乡人民农耕文明的产物。她的演变、传承和发展,承载着中华民族对一位诗魂、国魂和民族之魂的顶礼膜拜,见证着楚文化走向民族大融合的历史过程。

    先秦时代,“楚人信巫鬼、重淫祀”;今天,汨罗江畔的端午节依然遗存有浓郁的巫文化色彩,雕龙头、偷神木、造龙舟、唱赞词、下水、上红、朝庙、祭龙、祭屈都有神秘的仪式和独特的文化内涵,是今人领略巫文化的“活化石”。

    从中国历史与文化的总体发展来看,代表楚文化的屈原及骚体诗超越了个体的激情,突破了自身的地域性,注入了鲜明的“恤民、变法、强国、统一”的时代激情,这就突破了狭隘的楚族群的囿限,整合到战国社会大变革、华夷大融合的民族情感洪流中,从而代表了那个时代的民族激情。而后,这种文化精神又汇入汉文化的滚滚洪流之中,并以其特有的艺术气质,激荡着时代文化的发展。

    汉代骚体诗大兴,一个把握着文化发展方向、具有较高艺术修养、志在建功立业却又仕途多舛的知识分子阶层成为传授骚音的人才群体,贾谊、刘安、严忌、董仲舒、司马迁、司马相如、刘彻、扬雄、班彪、冯衍、班固、班昭、蔡邕等无不推崇屈原而抒怀作赋。到了魏晋南北朝,尤其是南北分裂的时期,南渡的士民客居故楚之地,直接受到楚文化传统的熏陶,屈原成为怀念故土、渴望统一的象征。于是,文人雅士及乡民百姓便怀着巨大的热情在端午节这天举行纪念屈原的活动。

    同样,屈原这个文化的化身不仅仅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目前,屈学已传遍世界,屈原的著作先后被译成德、日、意、英、俄、法、越、朝等国文字,数十种版本,在世界各地广为传播。在日本、美国、新加坡、朝鲜、马来西亚及台湾、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民间都成立了屈学研究会,有不少学者出版专著,屈原的高大形象也由此铭刻在世界人民的心中。端午节见证了一个民族的文化不断走向成熟、走向世界的历史进程。

    第二,凝聚了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

    端午节是汨罗江两岸人民和中华民族共同的天才创作,集中体现了端午文化的基本特征,反映了中华民族祈盼国家统一、民族振兴的强烈愿望,以及忧国忧民、奋勇求索的民族精神,对楚汉文化融入华夏民族之中进而形成大一统的文化格局、对激发历代文人志士的创作灵感和国民的忧患意识、对促进中华民族的统一和增强民族凝聚力、对促进中国与世界的交流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首先,端午是诗人、文人的节日。作为士大夫阶层的文人,端午文化的浸染历来成了他们抒怀壮志、记录历史、表达情感的创作源泉,这种创作的结果是形成精英文化,影响和作用国家意识形态与大众的思想观念,自然屈原爱国忧民的思想则成了历代文化吟唱的主题,进而成为民族吟唱的主题,衍生一种爱国主义精神。

    同时,端午节又是广大百姓的节日。在农耕文明时代,人们人际的交往有限,恰恰是传统节日使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人们拥有一个广泛的交流平台。在汨罗江畔过端午节的那些日子里,从期待、准备、参与、狂欢到回忆的全过程中,无不充满一种内在情感。如一家之主分工采粽叶、打艾叶和菖蒲以及浸糯米的那份期待,一家几代坐在堂屋内包粽子时的那份亲情,女儿女婿背着崽女带上粽子、鸡蛋、面条、包子回娘家时的那份温馨,十里八乡一起观龙舟竞渡时的那股狂热,青年男女把这天当成了相亲、招亲极好机会的那种喜悦,等等,使五月初五这个普通的日子,成了美好、快乐和喜庆的大众的节日。

    在龙舟竞渡中产生的那种团结拼搏、奋勇争先的意识和精神,则上升成为一种龙舟文化,滋养着中华儿女,凝聚成一股团结向上的力量。对于当代社会来说,端午节已不仅仅只是我们在人际交往中的桥梁和纽带,而更是一种文化资源,通过充分的挖掘、开发和利用,这种独特的文化资源,可以转化为杰出的经济资产和巨大的精神财富,形成一个很有价值的文化品牌、旅游品牌和文化产业,从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第三,托起了一个人物不落的辉煌。

    端午节是中国人民献给屈原最为隆重的祭礼。因为汨罗人民最先把屈原与端午联系,赋予端午节一种永恒的文化生命力。同时,端午节又是年复一年复活屈原灵魂的载体,使得屈原与端午共生共荣、交相辉映。

    公元前278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当屈原这颗光芒四射的东方巨星壮烈地陨落在洞庭之滨的汨罗江,从此善良的人民便把本来是崇拜“龙”的节日(端午节),献给了这位以身殉国的中华第一位伟大诗人、世界文化名人——屈原。

    端午祭屈原,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屈原在他那个时代是没有名气的,是汨罗江畔的人们把这个节日献给屈原后,他的名字和事迹才得以留传,他的作品才得以传播,并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成为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一面旗帜。也可以说,是端午节托起了屈原永不落幕的辉煌。

    第四,衍生出一项独特的竞技运动。

    从唐代起,龙舟竞赛成为一项群众性的竞技活动。20世纪80年代初,岳阳市借助龙舟竞渡运动发祥地在汨罗的优势,大打龙舟文化品牌,20年内举办了8次大规模的国际龙舟赛事,吸引大量的海内外来宾,极大地提高了岳阳的知名度,促进了岳阳的改革和开放。如今,龙舟早以从汨罗划向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成为一项现代体育文化运动,并被列入了2008年奥运会表演赛项目。

    第五,成就了一条世界级的文化名江。

    汨罗江,是世界众多河流中的一条文化之江,它没有悠久的扬子江、密西西比河那么域广流长,也没有滔滔的黄河、尼罗河那么远古灿烂,但它有缘收留了一位文化名人屈原,伴随着端午节这个载体名扬海内外,被人誉为“蓝墨水的上游”,成了无数人为之向往的世界文化名江。

    第六,创造了一个东方人的“狂欢节”。

    传统节日应该是民族文化的盛典,是民族身份认同的重要符号,是来自历史深处不可磨灭的记忆。在中国三大传统节日里,节日的氛围各有不同:中秋节是一个温情脉脉的节日,强调的是亲人的团聚与思念,营造的是一个月光下赏月、读月、祭月的静态氛围;春节是一个万家团圆的日子,强调的是辞旧迎新与祈福来年,营造的是一个欢乐祥和的喜庆氛围;端午节则是一个纪念屈原的节日,强调的是百姓的参与,营造的是一个竞渡的动态氛围,是全民的狂欢。这个东方人的“狂欢节”,就是传承了两千多年的汨罗江端午节。

    2006年,汨罗江畔端午习俗被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汨罗市人民政府为该项目的保护主体。


湘ICP备05011312 版权所有 湖南图书馆 备案证书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