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非遗名录
|
传承人
|
非遗实物
|
非遗机构
|
非遗视频
|
图说非遗
|
非遗研究
|
政策法规
今天是
本 站
非遗名录
•
相关文献
•
相关图片
•
相关视频
首页
>
非遗名录
>
民俗
苗族赶秋
花垣苗族赶秋
苗族传统赶秋,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区的吉首、凤凰、古丈、保靖和贵州省铜仁地区的松桃苗族自治县,以及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苗族聚居乡镇均有分布,尤以花垣苗族赶秋为最盛。形成了一个约200万操苗语的苗族赶秋文化圈。
苗族赶秋是湘西苗族现存最古老的传统庆典社交活动之一。苗族赶秋是湘西苗族欢庆丰收的节日,同时也是苗族青年男女进行社交的节日。随着时光的流逝和演变,苗族一些传统文体活动和祭祀活动又融入其间,形成了“喜满秋场、情满秋场”的宏大规模。
赶秋,苗话叫做“赶场秋”,汉语叫“秋场”。赶秋的意思是说每年的立秋这天,苗区逢到哪个墟场,这个墟场便是当年的“秋场”。苗族人民穿着节日盛装,从四面八方络绎不绝赶来庆贺。这时节,正值庄稼成熟,丰收在望,苗家年长者带着闲情逸致,“赶秋”助兴;青年男女则三三两两,寻情会友。秋场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风俗,年年如此。
苗族“赶秋”,始于何时?为什么定在立秋这一天呢?这就得从民族迁徙时说起。苗族是个古老的民族,是个勤劳、勇敢、智慧的民族,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民国年间皮自牖教授在《穷山溪中苗族的生活》中写道:“在神农的时候,苗人蚩尤曾建过九黎国,因造雾肆虐,被皇帝在涿鹿把他驱走,后来他们的子孙又繁衍起来,颛顼又把他们从彭蠡、洞庭各处,尽行驱逐到西南各省的边境,故古时称湖广、云南、贵州为南蛮之邦。”“蛮”,有人谓之“野”,称“野蛮”,其实“蛮”是勇猛顽强不畏强暴的意思。这是苗族人民在长期战争中形成的性格,因为在那以强凌弱、以众暴寡、互相吞并、优胜劣汰的社会里,他们不蛮就无法生存。史书根据他们居住的地方不同分别叫武陵蛮、五溪蛮,而今花垣苗族地区,在隋朝时代称“泸溪县蛮地”,故有人把苗族称“苗蛮”,把南蛮的楚国称苗国。当苗族先民南迁到崇山的时候,传说洪荒时代的“毒蛇猛兽和魑魅魍魉”常来进犯,争战没有结束。在一个秋高气爽的夜晚,激战中,他们把施行妖术的魔头“加狎、加狞”捉住,并剥其皮来蒙鼓,削其骨来当槌,击鼓而舞,欢庆胜利。
苗族先民把妖魔灭掉以后,开始过着“人生定位得其所,世间万物都畅生”(苗族《古老话》)的安稳日子,开荒种地,发展生产,金秋到来,稻粟满仓。太平盛世,不忘峥嵘岁月。先民们把战胜“妖魔”和丰收在望的“立秋”时节,当做胜利的标志,每年重逢,聚集一次,热烈庆贺。年复一年,成了习惯,演变成了“赶秋”。
“赶秋”为什么要荡“八人秋”呢?赶秋和“荡八人秋”,常被相提并论,同口而用,但其来历各有说法。
“荡八人秋”,传说是苗族人民定居的崇山地方,有个村落叫大惹寨,寨中有个青年名叫巴贵,人们习惯地把他叫巴贵大惹。他勤劳、勇敢,能骑善射。有一天上山打猎,突然,天空飞来一只雄鹰,嘴里衔着一物非雀非兽。巴贵见了,心生疑窦:“鹰嘴衔的是什么东西呢?”拉弓搭箭,“嗖”的一箭射去,鹰飞物掉,巴贵上前拾起来看,是一只秀丽别致的花鞋,心情激动,爱不释手,认定这必是位年轻貌美、心灵手巧的姑娘绣的,不妨把她找来认识一番。从此,日思夜梦,想方设法,请来能工巧匠,模仿单人秋千的形式,做了一架能坐八个人的秋千,利用“赶秋”这一天,竖在“秋场”上,招徕四方男女青年前来“坐秋”对歌。果然不出所料,名叫乜琅的姑娘,在人群中亭亭玉立,看见巴贵手拿花鞋,认定是自己所失,姗姗而来,巴贵上前搭讪,二人一见钟情,后来结成幸福美满姻缘,佳话流传千古。人们为了缅怀他(她)们,尊称他(她)们做“秋公、秋婆”。每逢“赶秋”,敬请出场,祝福苗家安居乐业、人寿年丰。
岁月流逝,时过境迁,苗族人民不忘始祖,继承遗风,发扬传统,励精图治,振兴民族,故年年“赶秋”以志庆。
传统苗族赶秋在农历“立秋”这天举行(公历8月8日左右),按举办规模的大小,由村寨或若干村寨联合办,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参加者成千上万,主要仪式有拦门酒、接龙、跳绺巾舞、鼓舞、打八人秋、耍龙舞狮、苗族绝技、上刀梯、椎牛、“都乐”对歌、赶“边边场”等。
1.拦门酒。这是苗族迎宾的一种形式,在村口或在秋场口拦门阻客,客人对歌喝酒,酒毕才放行进秋场,此种迎宾形式称拦门酒。
2.接龙。民间接龙队伍由领头者装扮成龙师,在前面手持瓷碗边敲边吆喝,后面跟两人各持红绿旗一面,其他人牵一长帕子组成龙形,随后由一群美丽的苗家姑娘身着节日盛装,右手打花伞,左手持帕,旋伞起舞,时隐时现,表示龙随雨来了。在归途中插上无数面彩旗以示引龙归家。表演的动作有龙翻身、龙出洞、龙现爪、龙穿花、跳龙门、龙抢宝、龙进门、关龙门、丢粑粑等。伴奏乐器以苗族夹马号、包包锣,加上锣鼓唢呐齐奏,气氛十分浓郁热烈。
3.绺巾舞。苗族祭祀性舞蹈,以手拿的法器(绺巾)而得名。多用于傩愿、接龙、椎牛等祭祀活动之中。其舞蹈功能是压邪、镇恶、灭害、除灾等。绺巾由24条绣花布巾连缀而成,长约40厘米,上端宽3厘米,下端宽7厘米,由一根长30余厘米木棒穿上作柄。每做完一堂法事,则户主必须馈赠一条绺巾。因此,这种法器也是苗师功果的见证。跳绺巾舞时,苗师身穿红色长袍,头戴黑色帽,帽顶缝一排猪毛,前面围一道凤冠。他左手握绺巾,右手握司刀。其基本动作有:“三拜”、“撒梅花”、“拜五云”、“拜将”、“飞巾”、“扬尘”等。动作柔中有刚,庄重有力。歌曲的音乐节奏自由,可长可短,大都以锣鼓、牛角、长号等伴奏。
4.苗族鼓舞。苗族民间舞蹈,苗语谓之“读浓”、“抱浓”。《永绥厅志》载:苗族鼓舞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姿态优美,从内容上看有颂扬民族进取向上精神的情绪舞,如团圆鼓舞、兼鼓、拍鼓、掀杆、击鼓、背箭、攀藤、戏秋等;有反映勤耕细作的农事舞,如犁田、耙田、插秧、打谷等;有表现社区活动的,如伐木、锯料、扯炉、打铁等;有反映家庭劳动的,如推磨、舂碓、纺纱、织布等;还有模拟人或动物活动的舞蹈,如美女梳头、水牛擦背、猴子打鼓、双人舞、群舞、男子鼓舞、女子鼓舞、徒手舞、猴儿鼓等。鼓舞点法较多,节奏明快,常与唢呐一同演奏,用于鼓舞的曲牌有《捡菌子》、《麻花香》、《古黄策》等 。
5.打(荡)八人秋。是苗族赶秋社交娱乐性节日习俗,在“立秋”之日举行。其秋千为轮状,高约6米,可以乘坐八人,俗称“八人秋”。“秋轮”不断旋转,有时转有时停,俗规是当秋千停止时,处于秋千顶上的人须唱歌,有许多青年为了能在众多姑娘或小伙子面前表现,很乐意被罚唱歌。活动快结束时,由群众推选两位有声望、演唱水平高的一男一女扮成“秋公”、“秋婆”,向成千上万的群众预祝五谷丰登。
6.上刀梯。是苗族巫师从师作法的盛大仪式,凡任巫师,都必须举行上刀梯仪式,经师傅正式传法后,方能独立主坛,替人谢神还愿,消灾去难。巫师数十人,穿红衣,包红巾,戴冠叉,插马鞭,披绺旗,持牛角司刀,每队锣鼓一套,帅旗一面,排列先后,依次而行,演乐行法,走至刀场,牛角齐吹,绕场一周。分兵两股,左右齐行,谓之“穿街”。有头街、二街、三街之别。二街穿毕,巫师集合老君殿下,吹牛角,舞绺旗,全场庆贺。庆贺毕,始使法,同时,场中还玩龙舞狮,表演苗族绝技,始咬烧红犁口、踩烧红犁口、吃碗、摸油锅及苗族武术等。传法毕即上刀梯,一根数丈高的图腾木柱,两面嵌有刃口向上的大砍刀三十六把,掌坛师傅用大雄鸡一只“放煞”、“封刀”、“开刀”,口念咒语,念毕,口咬鸡冠出血,染于刀上,巫师们脱鞋赤足登梯。先由引师上,次由新坛弟子继之,再次则不论次序,一面上去,一面下来,手不伤肤,足无创痕。巫师登至梯顶时,吹牛角,面向正殿口诵咒语,吹角,念咒完毕,于刀梯上表演倒挂金钩、观音坐莲、腹卧钢叉大鹏展翅并旋转数圈。
7.椎牛。又叫“吃牯脏”,苗语称之为“拢尼”即“吃牛”之意。苗族地区最盛大的祭祀先祖的仪典。其源最早是祭祀盘瓠和辛女,后演变为以祭祀盘瓠、辛女为中心,内涵丰富的综合性宗教祭祀大典。此俗以一户人家为主,其亲戚朋友协同操办。其祭祀活动缘于苗家某人病重或中年无子,于是向祖先神灵许下椎牛大愿,若病情转危为安或求子得子,即如期举行椎牛还愿活动,以酬先祖神功。
8.边边场。赶秋是湘西苗族欢庆丰收的节日,也是苗族青年男女进行社交的节日。赶秋活动结束,余兴未完,苗族青年男女便三三两两邀去赶场,在场边上,在田头地尾,在树阴下,对歌讲悄悄话,互赠信物,许定终身。这时,太阳偏西而去,有了凉凉的浓阴,有了徐徐的山风,有了一种说不出味道的快乐。那三五成群苗族姑娘、苗家小伙在树荫下、在溪沟旁坐着对唱情歌,有的干脆撑开花阳伞,一对痴情如醉的男女就躲在里面诉说衷肠。
苗族赶秋所使用的器材以八人秋、秋门、刀梯、椎牛柱为主,又有十八张大桌、伞、犁口、油锅、祭坛等。
“八人秋”是秦汉(公元3世纪之前)以来赶秋遗制,其秋千为轮状,高约6米,可以乘坐8人。每逢赶秋、赶年场,或重大节庆活动,湘西苗族群众便立此物,开展社交和文体娱乐活动。
刀梯是一根高12米的图腾柱,图腾木柱直径约30厘米,按阶梯排列,36把刃口向上的大砍刀穿木柱,从两边插至顶端,木柱顶端矗立钢叉,供法师们赤足登梯,并在顶端腹卧钢叉表演大鹏展翅,旋转数圈。
苗族赶秋时所用的乐器以大鼓、长号、牛角、唢呐、大铜锣、苗钹为主,同时还有包包锣、竹柝、法铃、木叶等。所有乐器都是民间手工作坊一代又一代传承、复制,其产品除内销外,还供应周边省、市及邻近苗族村寨。
苗族赶秋法师的道具:在赶秋祭祀活动时,苗法师使用的法事道具有司刀、绺巾、牛角号、法衣、五佛冠、神图、纸人、纸马、面具、三牲、香米利什、牛角酒杯、八宝铜铃、令牌、惊堂木、挂卜等。
花垣苗族赶秋习俗的传承以社会性、松散型为特征,赶秋是苗族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伴随着花垣苗族人的降生、成长、死亡,每个花垣苗人都与赶秋生死相依。这其中仍不乏技艺高超的民间艺人,已被认定的代表性传承人有:
石板塘(1863—1928),男,苗族,花垣县龙潭镇板塘村人,被誉为苗族“歌王”。他在苗歌创作上有巨大贡献,对同代人和后人的影响非常大。
龙玉六(1904—1988),男,苗族,花垣县猫儿乡新寨村人。祖传八代苗巫司、大苗巫医、大苗巫术师,是红苗版本《古老话》、《苗族生成哲学》的传诵大师。1960年出席全国群英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
石成鉴(1913—1972),男,苗族,花垣县麻栗场老寨村人。湘西著名剧作家,第一个创编苗语剧《团结灭妖》。1956年被评为全国先进文化工作者,省劳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培养文艺骨干50多人、苗歌师10人,为县、州专业剧团输送数名新人。
石金银(1912—1999),女,苗族,花垣县麻栗场镇溜斗村人。苗族刺绣大师,1952年刺绣三褶式苗服,在北京展出,被北京民族文化宫收藏,培养了不少苗乡新人。
秧初兴(1919—1990),男,苗族,花垣县麻栗场镇角渔村人,湖南省美协会员,苗画大师,他绘制的苗画曾在日本展出,后被省博物馆、省群众艺术馆收藏,曾培养一批苗画新人。
石宗元(1915—1995),男,苗族,花垣县龙潭镇豆旺村人,苗族雕刻大师,有3件雕刻作品赴日本展出,培养了一批新人。
石金魁(1917—1997),男,苗族,花垣县排碧乡黄岩村人,大苗法师,苗族椎牛掌坛大师,培养一批弟子。
石成业(1917— ),男,苗族,花垣县麻栗场镇老寨村人,著名民间舞蹈艺术家,被誉为苗族“第一代鼓王”。表演“猴儿鼓”在中南五省会演获甲等演员奖;参加“接龙舞”晋京演出,被评为优秀演员,是掌握苗族赶秋技能比较全面的代表性传承人,已被湘西自治州委、州人民政府命名为花垣苗戏传承人。
石金和(1926— ),男,苗族,花垣县龙潭镇豆旺村人,苗族傩戏、巫术、绝技绝活传人,曾参加全国苗戏会演和在深圳等地的表演,培养了一批新人。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各大师培养的二至三代传人,活跃在国内文艺团体和各大旅游风景点。
七、苗族赶秋的艺术特征:
1.多样性。内容多样,赶秋内容涵盖面很多很广,主要有拦门、接龙、打八人秋、苗鼓、苗族绝技、绺巾司刀舞、上刀梯、椎牛等,还有玩龙舞狮、演出、展示等活动,内容丰富多彩,热闹非凡。形式多样,有歌(苗族高腔、平腔,同时有迎客歌、送客歌、叙事歌、祭祀歌、情歌等),有舞(群众自娱舞,单、双或集体表演舞),有祭祀(接龙、牵街、安坛等仪式),有体育(玩龙舞狮、民间武术、苗族绝技绝活、打鼓、荡秋等)。
2.独特性。音乐、舞蹈风格独具特点;祭祀、文体活动充满神秘浪漫色彩。
3.综合性。载体的综合性:集歌、舞、祭祀、武术、体育、娱乐于一体;风格的综合性:苗族赶秋由历史上活跃于西南的各古代民族融合而成,其文化基因复杂多样。
4.完整性。苗族赶秋有着相对规范的结构,从开始到结束有张有弛,有紧有松,有娱有乐,有情有爱,使人有种圆满完整的感觉。
5.大众性。赶秋是苗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每逢立秋,苗族人民都要举行赶秋活动,参与者成千上万,这一天是苗族人民最热闹的节日。
6.现实性。赶秋能增进民族团结、进步与交流,是社会和谐稳定的载体。
赶秋是苗族现存最古老的民族传统文化活动之一,活动中保留了大量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是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凸现了苗族文化特色。绘声绘色的民间神话,朗朗上口的苗族古歌,赏心悦目的苗族绝技,是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凸显民族特色的载体。
2006年,苗族赶秋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花垣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吉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分别为该项目的保护主体。
吉首苗族赶秋
“赶秋节”是湘西苗族的大型喜庆节日之一。流传于吉首市矮寨、寨阳、社塘坡、己略、丹青、排绸、排吼及花垣、凤凰、古丈、泸溪等地。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西南至西北与黔、渝、鄂接壤,东北至东南与本省张家界市、怀化市毗邻。
苗族 “赶秋节”源于何时,尚无文字记载,1940年凌纯声、芮逸夫著《湘西苗族调查报告》载:“苗中有一种打秋的游戏,颇有可观。他们每于节假有集会或过新年时节时,在一广场中搭起秋架,上扎有二秋轮,每轮四叶,每叶系绳及板,即成一秋架。每轮之上坐男或女四人,随轮转动,随转随唱,男女对唱。”兹录其打秋来源歌词一首如下:
歌言唱歌原来有,根底书上四海传。
宋朝生下麒麟子,年少心巧求姻缘。
要找美人暗愧魂,爱美难遇美女来。
无处计策问某某,架造车秋送人玩。
榜上挂牌到处喊,卧虎山上出女才。
到场坐上八人秋,王母中意受人爱。
请个媒人求到手,同配夫妻百年合。
赶秋节的整个活动有打秋千、唱苗歌、打苗鼓。
一、 打秋千
石启贵在《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中是这样描述的:歌舞秋千,为苗人运动娱乐之一种。昔年永绥、乾城、保靖、古丈等县辖苗寨皆有之。近以时势变迁,秋千风俗,亦已改废。惟乾城所属中黄乡之洽比场,乾州乡之坪朗场,所里镇之龙保寨仍盛行此俗。时逢岁丰,人民安居者,年年举行。但此秋千有年秋、节秋、场秋三种。年秋以正月元宵节前行之,节秋以立秋日行之,场秋则逢场行之。名称虽异,性质相同,均属体育游戏运动;号召众人,踊跃参加,以为娱乐。
每届举行时,为首之人,事先贴告白示众。邻乡邻寨闻信后,届时演秋。父率其子,兄引其弟,男女成群,聚集如云,欣然前往,络绎于途。苗民赶秋,几习成风,凡坐秋人,概易新装,妇女佩戴银器首饰,光亮雪白,精彩异常。甚至有一班好炫富异者,身系红绿丝带,腰围褶叠花裙。新式服装,一日数换,示众观之。男女舞秋,高低上下,旋转自如,犹纺车之转动势,惹起全场众目共睹,鼓掌欢腾也。舞毕,略休息养神,开声歌唱,女唱男和,以角胜负。也有一唱数和者,在场听众,评判优劣。又有悬牌唱歌,决赛输赢。唱完一首,舞秋一次,并放鞭炮,鼓励赢者。其他有能音乐、吹喇叭之专长者,三对五对围集一堆,吹出曲调,高低明朗,震动耳鼓,次第轮流,彼此步音,各显本领,赌以猪羊肉酒,赢者食之,输者赔之。近以乡人生活困难,年秋、场秋举行较少,节秋一项三年五载,时有所闻也。
二、唱苗歌
在20世纪中有一些风俗习惯歌、苦歌、反歌、革命歌、翻身歌、生育歌、新情歌、故事歌较为流传,深受苗族人民喜爱。
风俗习惯歌这一类民歌,包括祭祖仪礼歌、赶鼓赶歌歌、民族节日歌、贺喜歌、接龙歌、接亲嫁女歌(包括酒歌)等,内容十分丰富,形式活泼多样。它的歌词不长,一般是几句或十几句的一首歌就能反映出某一事物的真实面貌。
祭祖仪礼歌,是在祭祖活动开始时唱的歌,也叫敬祖先歌。它的歌词多用敬语,内容多为光宗耀祖,有一定的积极奋发之感,所以一般很能打动人们的心。但是,这种歌带有某些巫歌性质,有精华的一面,也有糟粕的一面,一般的人不容易分清它的精华与糟粕,所以现在一般不唱了。
赶鼓赶歌歌,实际上是一种民族聚会活动中打开场面的歌,也是一种交际礼节歌。苗族历代都举行一定的鼓会活动,参加鼓会活动的人,一般首先要唱赶鼓歌。另外,苗族经常举行歌会活动,参加歌会活动(特别是参加赛歌)的人,一般都要先唱赶歌歌。这种歌短小精悍、言简意赅、形象生动,给人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例如《吃牛赶鼓歌》这样唱道:
噢哈噢,
你们祭祖吃牛把信报,
我们做客来到你们村;
来赶鼓会不怕路途遥,
我们飞脚上路跑不停。
噢哈噢,
你们的鼓声咚咚多热闹,
热闹啊,热热闹闹多欢心;
今晚鼓声伴着歌声笑,
我们连夜对歌到天明。
民族节日歌,是唱民族的根源或民族节日活动情况的歌。有《调年歌》、《三月三歌》、《四月八歌》、《六月六歌》、《赶秋歌》等。每一种歌,都有它成套的唱词。例如,一套完整的《赶秋歌》,包括赶秋的来源、唱赞美秋千,唱敬“秋公秋婆”、唱丰收和唱男女之间的爱慕等等,内容丰富多彩,歌词优美朴素,十分耐人寻味。
贺喜歌,就是对生子生孙、树屋上梁等一类喜事的祝贺歌。有的地方,生了孩子以后,要唱《三早歌》。传说,唱三早歌,孩子长大了一辈子快乐。有的还说,三早贺喜,孩子长大了,发富发贵。诙谐活泼,乡土气息十分浓厚。
三、打苗鼓
苗族鼓舞分为:
(一)按表演人数不同,有男子单人鼓、女子单人鼓、男子双人鼓、女子双人鼓、男子四人鼓、女子四人鼓、男子多人鼓、女子多人鼓。
(二)表现各方面不同内容的有:猴儿鼓、拳鼓、迎宾舞、拦门鼓。
(三)宗教类鼓:祭礼鼓、八卦鼓。
20世纪50年代以来,常见的苗族鼓舞有:凤凰县一带的《花鼓舞》、古丈县一带的《团圆鼓舞》、吉首、古丈、保靖、花垣等县的《女子单人鼓舞》、《男子单人鼓舞》、《女子双人鼓舞》、《男子双人鼓舞》、《多人鼓舞》、《单人猴儿鼓舞》、《多人猴儿鼓舞》等。
(1)花鼓舞。主要流行在凤凰县的腊尔山、禾库、两林、拖排、山江、大田和勾良等地。过去,《花鼓舞》多在春节前后、六月六、四月八、赶秋、跳年、百狮会等节日表演。形式有“双人花鼓舞”,即架一面大鼓横于木架上,两女各打鼓的一端,同时打鼓起舞。也有的是两男各打鼓的一端,同时打鼓起舞。要求鼓点一致,二人动作对称一致。一男一女的《双人花鼓舞》。凤凰县有这样的风俗:新郎在春节时去岳父岳母家拜年,岳父家门口设有一面大鼓,进门之前,新郎和新娘必须合跳一次《花鼓舞》,于是就逐渐形成了一男一女的双人《花鼓舞》。此种《花鼓舞》也有人同打一端鼓的,一人打鼓一人陪衬,动作完全一样。其特点为鼓点(指鼓点节奏的单数,即一、三、五、七;但也有双鼓点的,而这种双鼓点,一般是用来作为两个运作之间的衔接点子),每打一个动作必须打两面(却一正面,一反面),动作幅度大而开朗,节奏较慢而稳重。
(2)猴儿鼓舞。《猴儿鼓舞》是苗族鼓舞中较原始的一种舞蹈形式。后来的单人鼓舞、双人鼓舞或多人鼓舞都是在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传说古时苗区有一座古庙,猴子进庙偷吃供果,无意碰响了更鼓。开始是害怕,后来就爱上打鼓,高兴地边打鼓边跳起舞来了。猴子打鼓的声音恰被一个聪明伶俐的小伙子听到了,他偷看了猴儿打鼓的全过程。回家后,便学着猴儿打鼓,于是产生了《猴儿鼓舞》。这个舞就这样一直流传到现在。
(3)女子单人鼓舞。《女子单人鼓舞》是苗族妇女最熟悉的一种舞蹈。表演时将一面大鼓斜放在鼓架上,选出一妇女两手各持尺鼓棒一根,由另一个敲边伴奏,或敲包包锣与大锣伴奏。舞蹈者跟敲边的节奏,打鼓起舞。其主要动作有梳头、照镜、纺棉花、织布、插秧、挖土、摘花、戴花等。它多在春节和其他节日表演,在“椎牛”盛会中也有《女子单人舞》的表演。其基本步伐为左右梭步或前后梭步。如古丈县的《女子单人鼓舞》动作欢快热烈,大方活泼。而花垣、吉首、保靖一带则文雅平稳。
(4)男子单人鼓舞。《男子单人鼓舞》是由一人敲边伴奏,一男击鼓表演。动作粗犷而有力,节奏紧凑鲜明。苗族人民常用来庆贺丰收和节日,打法有两种:一是拿鼓棒打鼓;另一种是赤手据拳打鼓。此种舞蹈的动作最多,有穿裆、转身、翻身、扯须、挖土、插秧、割谷、打谷、推磨、上山、下山等等。还有模仿动物动作的“猫儿洗脸”、“猴儿戏鼓”等。
(5)团圆鼓舞。《团圆鼓舞》是流传在古丈、泸溪县内较古老的苗族鼓舞。起舞前,选一人在坪中央打鼓(鼓平放于地上)众人环圈顺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按鼓的节奏摆肩、腰跳舞,每跳完一段舞,鼓点停止,起唱山歌,不管多少人参加舞蹈,每个都轮唱一段。众人随歌的节奏继续舞蹈,鼓停舞不停。现在因参加人数太多,只从其中抽出几个代表性的人来唱,每唱完一段山歌,群喊:“阿荷”,气氛异常热烈,然后又继续打鼓跳舞。主要动作有大摆、小摆、细摆三套。男的多跳大摆,女的跳小摆和细摆。《团圆鼓舞》的特点是:节奏鲜明,动作以腰和肩的摆动为主,快速时加以手的摆动。表演时,人越多越好。舞蹈服装为苗族古盛装,下穿百褶裙,锦绣花边,脚着古式花鞋,服饰鲜艳夺目。舞者全系女子。
苗族 “赶秋节”相关物品器具有:
1.秋千设备:用大小柱四根,扎秋千架子两个,安置地下,相距丈余,高约丈五。秋架两旁各用大木两根撑之,俾资稳固,而免摇动。中央用木柱一根,做一个秋千轴,两端安在秋千架上。轴心凿开眼孔四个,穿上秋身木柱四根,即成四人秋千。若要扎做八人秋,再将秋轴加凿十字眼孔四个,增上秋身木柱四根,便成八人秋。秋身八端,均凿小孔,上一横梁,横梁上,安竹圈两个,圈下系以竹挟子,挟之下端系以木块,以便舞秋人坐之。普通坐秋,如四人秋,是坐两男两女;八人秋,是坐四男四女。近以避讳,男女不相胯首者,故用男女分坐也。今保存仅节秋一种,场秋间亦有之。
2.鼓。苗族的鼓有大鼓、小鼓、手鼓等。大鼓的鼓面直径有4尺多,用杉木或楠木制成鼓框,打起来声音宏大,振奋人心,此鼓一般作跳鼓用。小鼓的鼓面直径一般1.5尺左右,多用于鼓乐牌子的演奏。手鼓较小,拿在手中演奏,多起着舞蹈的道具鼓的作用。
3.竹柝。苗语叫“熊”或“馨”,用直径3寸左右的一节竹制成。这种乐器发出来的声音刚、脆。苗老司在祭祖活动中,一面演唱扛仙歌调,一面用小竹棒敲击竹柝,很有民族特色。
4.唢呐。苗族唢呐构造特殊,因而音色也独特。苗族唢呐历史很长,用途很广。苗族接亲嫁女,红白喜事,鼓舞欢庆,戏剧表演等都要演奏唢呐。在苗区还经常举行吹奏唢呐比赛,促进演奏技术的发展。苗族唢呐的乐曲非常丰富,仅常用的乐曲就有100多首。
5.牛角。这是古代苗族行军打仗使用的一种号角,也是苗族人民常用的一种乐器。苗族人民在选用牛角作乐器时是很讲究的。如要选用“龙门角”,不用“铜锣角”。所谓“龙门角”,即角根较直角较弯,角尖由弯而直,角根和角尖形成直角形,故名“龙门角”。这种牛角吹奏,声音洪亮。
苗族 “赶秋节”代表性传承人有:
吴腊保,女,44岁,是吉首市寨阳乡排乃村人,从小跟随师傅吴振清学习苗歌,是湘西自治州众多苗族歌手的突出代表,在吉首市及周边邻县苗族地区很有声望,是深受广大苗族同胞喜爱的一位民间歌手。曾多次参加了州市主办的苗歌大赛,1992年8月获州民委举办的全州苗歌大赛金奖,2000年在吉(首)古(丈)边界民族团体艺术大赛中获二等奖;2004年1月在吉首市民族民间艺术大赛中获金奖,2005年12月31日在寨阳乡第二届民族文化艺术节“卡拉OK”比赛中获三等奖,并且现带有徒弟,是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龙英堂,又名龙桂香,是湘西第一代苗族女鼓王。1958年,受中南民族学院的邀请,在武汉举办了为期8个多月的苗族鼓舞培训班;搜集整理、自编自演了20多种鼓舞,并多次获奖;1960年7月,出席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三次代表大会,受到党中央毛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切接见;先后在吉首大学、寨阳、矮寨、己略等地成功举办20多期苗鼓培训班,现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国家民族民间艺人。
石顺民(曾用名石顺明)女,1949年11月出生,苗族,湘西吉首人,全国苗族女鼓王,共青团中央九大代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鼓文化研究委员会委员,湖南省舞蹈家协会会员,第八届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政协委员,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协会理事,吉首市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是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湘西苗族鼓舞》代表性传承人。
吴牛振,吉首苗区苗鼓传承人。男,苗族,高中文化,生于1943年8月7日,年龄63岁,住吉首市社塘坡乡坪云村第六组(蟒车)。精习苗族巴代(苗老司)法事、苗族绝技、苗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高祖吴法灵,曾祖吴法好,师太吴法显,师祖吴法胜、吴法能,师伯吴法富、吴法兴,师父吴法望,正名吴天印。
苗族 “赶秋节”主要特征如下:
一、苗族打秋千是一种苗族传统的体育活动,其特点是娱乐性较强,其中有唱苗歌、讲故事、笑话。其次是群众参与性强大,男、女、老、少均可进行打秋千表演。
二、湘西苗歌的调式很多,宫、商、角、徵、羽或大小调都有。苗歌的曲式结构很完整,一般都是由上下句组成的一段体、两段体、三段体歌曲,也有复乐段和多段体的歌曲。苗歌曲调一般都带有引子、插句或插段、尾声。苗歌曲调的旋律旋法很独特,音型、动机、乐汇很短而富有独特的性格特征和风味。苗歌的节奏非常自由和复杂,用散板演唱的占多数。由于苗歌在演唱上很自由,因而在演唱一首苗歌时,常常在中间有不少停顿。这是由于歌词要即兴创作造成的,其实苗歌曲调旋律音符的休止并不多。苗歌的旋律的装饰音、滑音很多,尤其是下滑音更独特。有的下滑音经常滑到半个音。这种苗歌在演唱时,发声、咬字、吐字很独特。用假声演唱的高腔,高亢激越,优美动听;用真声演唱的平腔,悠扬悦耳,婉转流畅。
三、湘西苗歌的演唱方式多样。
湘西苗族聚居山区,由于交通、语言、民俗、风情及一些历史原因,造就了苗歌特有的风格特点。一是湘西苗歌的演唱方法:苗歌的唱法丰富多彩,根据不同的曲调、不同的演唱形式、不同的演唱环境,大致可分真、假声结合唱法、半真半假声唱法、轻声唱法、真声唱法等几种类型。
真假声分明的唱法:在湘西苗族山歌中,没有完全用纯喉音或纯假声的唱法,而经常是真声与假声交替出现,如苗族苗歌高腔。
轻声唱法:即运用气声演唱,也是湘西苗歌的一种演唱方法。如:花垣民乐腔。
真声唱法:是现代苗歌中突破传统的苗歌演唱的一种新苗歌唱法,这种唱法大多用胸腔呼吸。主要靠喉头冲击的力量发声。故声音高亢嘹亮,多用于苗剧的一些唱段及音乐会的独唱。
湘西苗族赶秋节,形成的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对研究苗族的历史、战争、宗教、迁移、生产、生活、爱情、民俗等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1.历史价值:
苗族打秋的古老歌《乾嘉苗民起义英雄颂》、《湘西草屯史话》等歌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的斗争历史。
2.社会价值:苗族民歌、苗族鼓舞包含了苗族人民的真善美,体现了苗族人民勇于创造的民族精神和思想品德,保护发展苗族民歌对提高苗族人民的思想文化素质,构建和谐社会,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3.对外交流及旅游开发价值:“苗家人人爱唱歌、最爱唱的是请客歌”等苗歌,表现了苗族人民朴素、热情、好客,深受外来客人喜爱,对促进对外交流及旅游开发有积极的作用。
4.打秋千对发展民族体育运动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2006年,苗族赶秋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名录项目。花垣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吉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分别为该项目的保护主体。
湘ICP备05011312 版权所有 湖南图书馆 备案证书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