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非遗名录
相关文献
相关图片
相关视频
苗族椎牛祭
苗族椎牛祭
    湘西苗族椎牛祭亦称“跳鼓脏”,苗语叫“拢尼”,即“吃牛”之意。它是以往湘西苗族最大的原始宗教习俗,其流传范围覆盖了整个湘西苗区。

    湘西苗区在明清之际有“苗疆”之称。据嘉庆二十五年(1820)严如煜《苗防备览》的“苗疆”全图,沅江以西,酉水以南,辰水以北及湘、黔交界以东的广大范围为“苗疆”区域,其地东、南、北三面环水,西面以高山为屏蔽,自成区域。今湘西自治州的花垣、凤凰、吉首、保靖、古丈、泸溪等县市则构成了这一自然区的主要版图。境内,“万峰丛错,备极险阻” ,尤其是大腊尔山,“高十余里,山势甚大,跨楚黔两省。……绵亘百余里,其上苗寨甚多”。山河雄奇壮美,气候宜人,资源丰富,使之成为苗族传统文化赖以滋生繁衍的一片沃土,但也因交通的闭塞而阻隔了外来文化的碰撞、侵蚀或同化,使苗族传统文化得到较好的传承和发展。湘西苗族椎牛祭便是其中最为古老、最为奇异的苗族原生态文化形态之一。

    椎牛作祭,在我国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早在炎黄时代即已兴起此风。史载:“帝伐蚩尤……力牧与黄帝俱到盛水之侧,立坛,祭(西王母)以大牢。”(《艺文类聚》卷九九引《黄帝出军决》)《大戴礼记•曾子天圆》载:“诸侯之祭,牛曰太牢(即大牢)。”在尚鬼崇巫的殷商之际,除大量地使用“人牲”外,还往往伴之以数量众多的“牛牲”。战国时期的经典《礼记•典礼》对周代以牛作祭的礼仪有如下一段概括:“凡祭……天子以牺牛,诸侯以肥牛,大夫以索牛,士以羊猪(毛色纯而不杂曰牺,养于涤者曰肥,求得而用之曰索)。”以牛作祭在我国奴隶社会是一件常事。

    然而,“椎牛”一词的最早面世却是在战国时期。《韩诗外传》载:“曾子曰:‘椎牛而祭墓,不如鸡之逮亲存也。’”“椎”当“击”解,包括刺杀、捶打、刀劈等多种含义。秦汉之际仍有椎牛作祭见载于典籍。而至三国以后,类似的记载难以见到了。

    在湘西境内,清代的地方志均作了有关记载。如乾隆《永绥厅志》载:“苗人畏鬼甚于法也。每农事毕,十月十一月,饶裕者独为之,或通寨聚钱为之。预结棚于寨外,先一日杀牛,请苗巫,衣长衣,手摇铜铃,吹竹筒,名曰做米鬼;次曰,宰母猪,吹竹筒请神,名曰做雷鬼;第三日,宰雄猪祭享,名曰做总鬼;第四日,设酒肉各五碗,米饼十二枚,置火床上,烧黄蜡,敲竹筒祀祖,名曰报家先。然后集邻族友,男女少长毕至,鸣锣鼓放铳,请牛鬼;第五日,棚左右各置一椿,系黑白二牛各一,先让极尊之亲揖四方毕,用枪以刺,余以序进,一人持水随泼,血不淋于地。牛既仆,视其首之所向以卜休咎,首向其室则欢笑相庆,以鬼来享也,否则,众皆愀然不乐,主人惶悚无地,以鬼不茹,将降不祥也。苗巫鸣铎诵祝,众挝鼓鸣金吹角,烧柴以祭。祭毕以一肩遗先刺者,胸膛遗巫,后肩分亲族,余肉及脏腑烹食之。客乃散。”“苗俗又有所谓跳鼓脏者,乃合寨之公祀,亦犹民间之清醮,数年间行之,亥子两月择日举行,每户杀牛一头,蒸米饼一石,届期男女早集,多者千余,少亦数百,赴同寨之家,每户各食饭一箸,牛肉一片,糟酒随饮,于敞处以木柱四根,高一丈五尺,埋于地中,横木板,用草铺垫,陈设米饼牛肉,上覆以屋,以祭众神,另盖草棚于旁,列米饼牛肉以祭祖先。苗巫擎雨伞,衣长衣,手摇铜铃,招请诸神,另一人击竹筒,一木中空,二面蒙生牛皮,一人衣彩服挝之,其余男子各服伶人五色衣,或披红毡,以马尾置乌纱冠首,苗妇亦盛,男外旋,女内旋,皆举手顿足,其身摇动,舞袖相联,左右顾盼,不徐不疾,亦觉可观。而芦笙之音,与歌声相应,悠扬高下,并堪入耳。谓之跳鼓脏。鼓脏跳至戊时乃罢,然后择寨旁旷野处,男女各以类聚,彼此唱苗歌,或男唱女和,或女唱男和,往来互答,皆淫亵语,相悦者男女各有赠遗,甚至乘夜偕赴林间,为桑中濮上之行,亦不较天明席散。其中女未有家,男未有室者,即相私奔,然后央牙郎通知父母,议牛马酬之。按今此俗亦多改去。”湘西苗区其他县市的地方志所载大同小异。

    此外,居于湘西境内的各苗族支系,在椎牛习俗上亦各有千秋。如杨姓苗家举行椎牛,往往安排在夜间举行,处于半公开、半秘密的状态。居于永绥厅(今花垣县)境内的“白苗”,至清末仍保留了先斗牛、后椎牛的习俗。居于花垣县鸦酉和凤凰县鸭保境内的“花苗”,以前曾以六月为岁首,“牛酒祭天”。境内苗族还有吃黑牛、白牛之分。《五溪苗族古今生活集》载:“吃白牛之所以不同于吃黑牛者,须加百鸟以同祭……吃黑牛亦有两样:‘客家苗’(为苗族所同化之汉人),绑直杠于牛背上而以大刀割牛颈;真苗则刺牛背(实是刺牛腿之误)也。”

    清代雍正年间湘西苗区“改土归流”后,随着苗区生产力的发展,苗族椎牛祭的概率和规模均有加大之势。清王朝认为,“从前癫苗兹事,皆从此起”,于是在镇压了乾嘉苗民起义以后,为防止苗民起义的东山再起,遂发出了禁止湘西苗族椎牛的禁令:“今则作鬼跳鼓脏诸习,严行禁止。”“苗寨内如有藏匿枪械、椎牛祭鬼、纠众仇殴以及装癫不法等事,随时稽察,申移道厅县,立时孥究。”但苗族人民出于根深蒂固的原始宗教信仰和祖先崇拜意识,直至民国时期,仍在各村寨中零零星星地举行椎牛祭祀活动,只是规模不如从前,合寨同椎为单家独户的椎牛所代替罢了。

    新中国成立后,湘西苗区自发的椎牛祭祀活动已不复举行。但为了抢救和保护这一文化遗产,地方政府曾在苗族重大节日如“四月八”、“赶秋”之时有目的地支持民间举行过十多次苗族椎牛祭祀活动,其中花垣县排碧乡板栗寨苗巫掌坛行法的椎牛祭祀活动即达九次之多,从而使这一文化遗产得到了应有的保护和传承,也使得板栗寨获得了“苗族椎牛文化之乡”的美称。

    一、湘西苗族椎牛,是该族最大的原始宗教祭祀活动。其祭祀的主要对象是苗族的祖先,此外还有众多的鬼神,如雷神、日月山川神及花妖木魅、物怪精变等。其目的主要有二:一是避祸,主要是解除重病;二是求福,主要是求子。这一价值取向贯穿于椎牛的始终。围绕它产生形成了一整套固定的祭仪、巫辞、巫舞、绝技和群众参与的歌舞活动,这些便构成了椎牛祭祀活动的基本内容。

    (一)祭仪。全部祭仪均由苗巫师主持。其中除“许愿”和“买牛”两堂法事需预先举行外,其余法事均在椎牛祭祀活动正式开始后举行,时间长达四天三晚,地点安排在祭主的家中和门外的空坪隙地。据历史文献资料和最新调查,苗族椎牛的程序主要有许愿、买牛、开门、敬家先、享客、摆古、除怪、赎名赎利、喂牛水、椎牛、送牛、散客等。其祭祀程序中各堂法事的基本展现形式和内容如下:

    1.许愿。由巫师向祖先和神灵申报椎牛祭祖的目的,或为解除重病,或为求子。一般在吃牛前一至五年举行。初用口许,继用黄牛许。许法是巫师燃烛香,摇铜铃,摆肉酒等祭品,虔诚咒告神知,有许一年、二年、三五年者,期限不等。

    2.买牛。椎牛的主要准备工作是买牛。吃牛有吃单牛、双牛之分,用黑牛还是白牛作祭,以祭主家习而定。买牛均需选有四膀四旋、耳目角蹄端正、精壮雄健的牯牛。牛购回后需精心饲养,并请巫师前来卜定椎牛日期,一般定在农历“霜降”后举行。其后继续筹备享客之物,于椎牛前数天告之亲朋前来做客。

    3.开门(苗语叫“卡竹柳斗”、“卡竹柳庆”)。于椎牛的前一天集合族里亲朋前来帮忙。早餐后在堂中备一木桌,摆上香米利司,巫师剪好纸幡二串,悬挂于木桌边沿,点上蜡香。布置就绪后,巫师作法诵咒,并由愿主宰杀母猪一头和原用于许愿的黄牯一只,祭祀雷神,求其启开“柳斗、柳庆”的楼门,以便祭祀上天之神,故叫“开门”。

    4.敬家先(苗语称为“洗相”)。待至夜深五更,巫师于地楼右方的中柱下摆酒碗5个和糯米饭一篓及糯米粑等食品,祭祀家先,祈求祖先赐福于愿主,请他们前来参加椎牛盛典。

    5.享客。次日早餐后,巫师安排6位以上乐手奏乐,2人唱歌,于愿主门外迎接宾客。客人来时须于门前答歌以赞,唱毕,相互揖让,行三鞠躬礼,方请客人进门入座,这叫“拦门礼”。

    6.摆古(苗语叫“肚果”)。约日暮时分,巫师继续开场行法。其间,由一巫参入祭场,与主、舅双方分别请来的二位“巴将莎”(苗语 “歌手”之意),讲述椎牛古根、开天立地、族源迁徙、分支状况和古代劳动生产、生活习惯等多方面的神话传说。其后便是通宵达旦的宾客唱歌、击鼓娱乐活动。

    7.除怪(苗语叫“倒怪”)。即除去一切不吉利的自然现象和自然物,主要是赶走恶鬼,确保吉祥。此祭一般在第三日上午举行。巫师在念咒语的同时,用一只竹箕激愤地表演着除怪的动作。

    8.赎名赎利。第三日早餐后,巫师于门外行法。吟诵巫辞的中心内容是为主人求名、求气、求蜂、求蚕等,祈求上天之神护佑主人平安长寿,岁岁丰登。同时,竖“将军柱”(系牛以备椎杀的花柱,长约一丈半)于门外的坪场中。

    9.喂牛水。将牛捆于花柱上,巫师持凉水一碗卜问水牛是否愿意喝下,以此断定其是否乐于上天。最后巫师道:“不管你是否乐于升天,都必须挡住主人的三条死路。”从而明确地揭示了椎牛的目的所在。

    10.椎牛。巫师咒祝后,将镖交由舅父先椎。有的舅父竟虚晃一枪即拉开了序幕。接着由舅方来客及其他亲朋相继传矛,朝着牛左前腿上的石灰圈椎去,无需多久,牛即被椎倒在血泊之中。若牛首朝向中堂,便意味着大吉大利,反之为不祥。为防止牛首外向,椎牛手在牛倒前分外留心,务使牛首朝向中堂,所以椎牛的结果往往是大吉大利,如愿以偿。此时,全场欢呼雀跃,主人大悦。

    11.送牛。牛被椎死后,刀手们忙不停地对其进行肢解。但巫师的信条是牛魂永存,于是又念念有词,送牛上天。当晚举行“跳鼓脏”联欢活动。

    12.散客。第四日早餐后,在巫师的祝颂声中,母舅、妻舅、姑娘、兄弟姐妹们分别领受牛腿,其余宾客领受一块大小相等的牛肉,在主人的送客歌声中踏上回归的路途。

    (二)巫辞。苗巫师在椎牛的过程中,时而敲击竹柝,喃喃作诵,时而摇响铜铃,大声吆喝,每到激昂处,还伴之以手舞足蹈的动作。他究竟是在吟诵什么,吆喝些什么,多年来,因古苗语的深奥费解,至今还没有完整的译本问世,从现存的几个译本来看,它无疑包含着无比丰富的内容。它篇幅宏大,飘洒出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其内容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苗族史诗,另一类是对鬼神的祈祷之词。

    1.苗族史诗。由于地域的差别,湘西苗区各地巫师们吟诵的苗族史诗各有特点,但在追叙本民族历史源流方面,内容基本上大同小异。这里重点介绍花垣县境内苗巫师们吟诵的苗族史诗的基本内容。全诗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创世纪;第二部分是部落迁徙;第三部分是家族谱系。

    第一部分:“创世纪”。人类古代社会,最早是什么样子?史诗是这样描写的:

    在那很古很古的时候,四周一片混沌。天连着地,地连着天。

    天,黑沉沉;地,暗昏昏。盘古出世始分天地,盘古出世开创乾坤。

    他用“加架”(苗语,鳌鱼之意)撑地,他用“古者” (苗语 “鳌鱼”的别称)支天。撑地地脚牢又稳,支天天涯万里程。他扬鞭打出峡谷盆地,他挥腿踢出了高山峻岭。

    他双手开凿出千条江河,他一气呵成了雨露流云。

    从此才有天地之别,从此才有乾坤之分。

    关于造日造月,史诗讲道:

    原有10个太阳,10个月亮,照得山崩地裂,照得日夜分不清。于是盘古将传说中的一对射神仡射、仡箭唤来。他们张弓搭箭,射落了9个太阳和9个月亮,只剩下一对日月却藏入昆仑山中。这月亮名叫孙大哥,太阳名叫唐玉女。盘古又将他们请出山,并为他们梳妆打扮。盘古拿出49枚金针别在玉女身上,又拿出49颗宝石嵌在大哥的胸前。从此以后,大哥(月亮)才更加晶莹洁白,玉女(太阳)才更加光辉夺目。他们轮流经天而行,这才使得大地有了日夜之分,使山河重见光明。

    关于万物的滋生繁衍,史诗讲道:

    是盘古用秤将人类的始祖从天的最高层和地的中心称出来的,还用秤称来了世上的各种动植物。不知过了多少岁月,世上出了一对夫妇叫“旺几”和“豆莱”(苗语,音译),他们是男女一对国王。那个时期,西方有个叫“加卑加央”(苗语,音译)的女头人,要和旺几、豆莱争夺天下。旺几、豆莱战不过她,只好挂出金榜,说是哪个能战胜加卑加央,就将自己的女儿“奶棍”(苗语,音译)许配给他,并愿让出王位。消息传到龙宫,龙王三太子喜悦万分,就背着龙王出海,化作一颗肉瘤投胎到旺几的耳中,后肉瘤滚出,变成一孩儿与日成长。旺几赐给他的名字叫“玛古”(苗语,音译)。他长大后战败了西方的女头人。于是旺几把女儿奶棍许配给他。他与奶棍成婚后生下了代雄、代夷(苗语,对苗人的通称),又生下了代咱、代卡(苗语,对汉人的通称)。

    这便是苗、汉两族来历的一种神话传说。

    第二部分:部落迁徙。根据历代传说和文字记载,苗族的先民们最早生活在黄河流域一带。后来为战乱和生活所迫才不断向南,再向西南迁徙。史诗对这方面的讲述大体上符合史实。

    史诗讲到代雄、代夷(苗人)迁徙的原因是为了“寻找新的财源”和“开辟新的洞天”。但是,他们因自制的木船和竹船被代咱、代卡用钢船铁船(指笨重如钢铁般的船只)斟换,结果只好顺着江河,徒步前行:

    他们顺着江河前进,他们傍着森林穿行。

    悬崖古藤是他们攀登的云梯,石隙鸟窝是他们前进的足蹬。

    越过重重绝壁,翻过座座山岭;涉过无数险滩,急流用来洗尘。

    终于到达豆莱,与代咱、代卡相会在大河之滨。

    但是,地盘已被代咱、代卡占据,他们只好向南迁徙。史诗说道:

    代咱、代卡毕竟是骨肉同胞,他们不忍代雄、代夷空手离去。他们赠给代雄、代夷白脚骏马,还有花脚毛骡、铜铃和新衣。铜铃从此为“巴代雄”(苗语,苗巫师之意)使用,它可是祭祖的神器。代雄、代夷兼程南行,从“亚哈”(苗语,地名,下同)而上,从“亚夯”而下。他们来到“柔达莲”、“柔达滚”,遇上绝壁横断天涯。他们向吴大借来凿子,向吴二借来铁锤,打得绝壁碎石横飞,打得悬崖直冒火花。凿出一条通天的石路,串起空中五彩云霞。妇女系上衣带围裙,男人连起裹腿头帕,相继攀入云中,将飞鸟弃在脚下。他们来到“科几懂”扎营,他们来到“科几善”安家。开出了大片沃土,捕来了篓篓鱼虾,屋旁建起座座蜂房,栏中喂上了成群的驴马。不料山中出了魔鬼,他们的名字叫“加假”、“加宜”。魔鬼吃掉了进山的牧童、牛羊,引起了代雄、代夷们的无比愤怒,于是男女老少团结一心,消灭了魔鬼加假,迫使加宜逃往外地。为了庆贺团结灭妖的胜利,代雄、代夷决定椎牛聚会。

    他们是这样准备和欢庆的:

    做好一个木桶九十九格,格格盛满美酒琼浆;

    做好一张凳子九十九丈,供男女老少休憩欢畅。

    用“加假”的头骨作香炉,用“加假”的皮子蒙大鼓,

    用“加假”的肱骨当锣锤,用“加假”的手臂当鼓棒。

    把鼓场设在高山, 让鼓声四处传扬。椎牛的日子到了,亲朋来自四面八方。

    “大构”(苗语,人名,下同)赶来帮助筛酒,“胡吴”赶来把厨师承当,“八哥”赶来挑花绣朵,“卡卡”赶来点灯焚香。

    场中打起胜利鼓,男女老少跳月忙。

    不料“加宜”窜来,“她吃掉了九岭九谷的儿男,她咽下了九岭九谷的姑娘”。

    鲜血淹没了鼓场的欢乐,魔鬼毁坏了幸福的苗乡。

    在遭到惨重的损失后,剩下一岭一谷的苗家儿女,只好“鱼儿往上游,人往高处爬”,卷起毛皮,骑上白脚骏马,又进行了新的一次迁徙,迁到了“者久”、“者帕”,迁到了“腊乙”大坪……最终在今湘西苗族地区落脚生根。

    第三部分:家族谱系。在这一部分中,讲述了苗族吴、石、杨、田、隆、廖、麻、龙等主要家族姓氏的具体迁徙和定居概况,赞美了他们的创业精神和兴旺的景象。如讲述吴氏家族的概况:

    吴家像鱼儿游上溪河,吴家像鸟儿飞过山坡。

    他们来“务苏”聚妻荫子,他们来“都明”营造村落。

    他们像涓涓流水,汇成池塘湖潭;他们像流水涓涓,汇成大江大河。

    他们众口出气,像池塘上的水汽雾层;他们齐露笑齿,像白色崖壁晶莹闪烁。

    新建的楼台一座座,伸出鹅头鸭嘴般的飞檐翘角;

    新建的房宇一栋栋,排列得密密麻麻像蜂窝。

    金灿灿的粮食装满了仓,亮晃晃的首饰在柜中闪烁。

    家中一片欢笑声,好似擂钵在震响;室外鸡啼牛羊鸣,好似风吹林中过。

    壮直的大树一棵棵 ,他们兄弟多又多;五彩的鲜花一朵朵,他们的姐妹多又多。

    家大业大,天宽地阔乐呵呵。

    又如龙家:

    像分支发丫的大树,龙家有很多支系,像根蔸相连的 山竹,个个支系紧密团结。

    龙家有一位有名的先祖,他的大名叫“果劳哶”。

    他五十五岁学礼词,六十六岁明大义,七十七岁娶妻室,养育了一大群儿女。

    他们生育似虾,他们繁衍似鱼。越发越旺,四处定居。

    总之,从巫辞的苗族史诗部分,我们可以看出它是一部湘西苗族魂的颂歌,是一部湘西苗族形象化的历史杰作。

    祈祷之辞。椎牛巫辞除史诗外,其余皆为祈辞。透过它那原始宗教的神秘帷幕,可以看出它包含了极其丰富的古代苗族信仰崇拜、生产生活状况、风俗习俗及禁忌等多方面的内容。

    在“椎牛古根”一章中,祈辞赞颂了苗族先民们征服自然的才智和勇敢斗争精神,把一对凶狠的野牛降伏,从此开始了耕牛的驯养。然而为了驱鬼除病的需要,才将他们宰割,献给柳斗、柳庆的大神。这就明白无误地交代了椎牛的根源。

    祈辞的“买牛”一章,形象地描述了苗族先民在许愿后前往各大集场相牛、购牛的过程。在购得如意的水牯后,牵回家中精心饲养,等待着椎牛大祭的来临。从这一章可以看出,苗族先民早就掌握了科学的相牛知识。这是他们通过长期的生产实践所获得的宝贵成果。

    祈辞的“除怪”一章,集中地反映了苗族先民的原始宗教信仰习俗。他们认为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一些怪事是人类健康的大敌,为解除愿主的病痛之苦,必须把它们一一扫除干净。祈辞在列举了大量的怪物怪事后讲道:必须“把这些古怪扫到荒坪荒坝,把这些古怪赶进丛林深山。让它们发霉发臭,让它们锈迹斑斑,让虎狼将它们背走,让鸟雀将它们啄完”。祈辞还将恶鬼、伤亡鬼之类列入扫除之列:“不管它有多高,都要拦腰把它斩断;不管它有多大,都要将它砸碎像谷米、芝麻。”这些都足以说明苗族先民有着浓厚的信鬼崇巫意识,也因此给人留下众多的悬念和神秘的感受。

    在结束“除怪”法事后,祈辞顺理成章地转入对主人的良好祝愿。这些祝愿之辞富于想象,比喻贴切,情感笃厚,能给主人带来莫大的慰藉。祈辞道:

    主人的下颚坚硬如铁,薄薄的嘴唇坚韧如钢;

    舌头像风箱中的鸡毛一样灵巧,鼻涕流下像倒挂的岩浆;

    双眉比黑夜还黑,双眼像日月一样明亮;

    广阔的前额又平又光滑,粗粗的发丝像山中的箬竹密密生长;

    双耳像大河中的漩涡,双手像代卡(指汉人)船上的双桨;

    脱落的老牙要用笆篓来盛,脱落的白发要用竹篮来装。

    养猪猪肥壮,喂鸡鸡成长;

    一头牛发九十九头,一对牛发九十九双;

    羊群像滚滚的白云,鸡群像鲜花怒放;

    田中播下千粒种,秋后收回万担粮。

    全家同吃一锅饭,全家共饮一锅汤。

    都能坐像土地堂边那块巨石的寿年,坐像土地堂边那株苍松的寿年。

    这是我们的祝福,也是主人的愿望。

    祈辞的又一重点篇章是“赎利赎名”。在此章中,巫师为主人求气:

    我为主人求气,我向太阳、月亮求气,向鱼虾遨游的水井求气;

    向蛟龙藏身的深潭求气,向大官求气;

    向客人(指汉人)求气。我求得千人的气,我求得百人的气。

    主人得气力大无穷,主人得气如虎添翼。

    这“求气”的巫辞正好触及了古代两种哲学思想的交锋。东汉有名的朴素唯物论者王充认为,气是万物的本原,气的交感变化产生了万物和人类。“天地合气,人偶自生也;犹夫妇合气,子则自生也。”“气积而为人。”他主张人是由物质性的“气”而生成,反对上帝造人,反对董仲舒的神学目的论,这在我国哲学史上有着重大意义。而巫辞亦有“求气”的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苗族先民的哲学思想和世界观。

    在生产方面,这一章重在为主人求黍、求蜂、求蚕等,可见黍、蜂、蚕等在古代苗族生产、生活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亦反映了古代苗族渔猎生活和农耕生活的一斑。

    祈词还讲述了若干苗族古代社会的禁忌习俗。如认为划破牛肚是死人的征兆,因此解牛时要加倍小心;敬过祖先的公猪肉不能自食,否则有遭到虎狼残食的危险;部分田姓苗族忌吃鸡犬;凡事要择定良辰吉日办理等,至今在湘西苗区仍有流传。

    (三)巫舞和巫乐。巫舞有绺巾舞、司刀舞、铜铃舞、盾牌舞和祈祷舞。巫师们身着红袍,头戴马尾凤冠,脚踏方头木屐,在器乐伴奏声中根据不同科目的需要跳以上舞蹈。巫乐的声乐旋律低沉,以吟唱为主,节奏时快时慢,起伏自如。伴奏乐器有牛角、唢呐、竹柝、铜铃、大小锣鼓、长号、钹等,音响洪亮,节奏鲜明,感染力强。

    (四)绝技。出于娱神娱人的需要,巫师们在椎牛开始前还要举行绝技表演。据巫师说这一技艺既不同于气功,也不是玩魔术,而是他们从师傅那儿学来的“硬功夫”。他们经常表演的项目有“咬铧口”、“上刀梯”、“摸油锅”、“吃瓷碗”等。

    咬铧口:巫师请在场人将铧口烧得通红,然后燃烛请神,用牙将铧口紧紧咬在口中,轻松自如地在场内旋转三圈。这一绝技原是供巫师在屋内驱疫避邪用的,即巫师在咬铧口后,将铧口端在手上,朝着房屋的四角走去,每到一角便朝着铧口喷一口油,顿时油火喷发,飘向屋角。这叫“发油火”,意在借助于油火,将伤亡野鬼和病魔扫地出门。

    上刀梯:首先在主人门前的坪中竖起两丈多长的木柱一根,上插钢刀36把,刀口朝上。巫师在烧香、鸣钟、击鼓后手持牛角,赤脚踩着钢刀,一步步向上攀登,至顶端腹卧钢叉,凌空旋转,鸣角示众,再一步步沿梯踩刀而下。

    摸油锅:先将锅中的茶油烧开,然后将米粑、油条、虾片等食物放入锅中。巫师赤手伸入锅中上下翻动,将食物炸熟后捞而食之。只见其手略略泛红,但毫无损伤。江湖上也曾有人玩过“摸油锅”,其法是预先在锅里掺入白醋,烧至五六十度时即呈沸腾状。这种油温度低,伸手入内无任何危险,但是不能将食物炸熟。

    咬瓷碗:桌上放置竹筷1双、空碗1个、凉水1碗。巫师临场后念口诀,掐手诀,化神水,并用竹筷击碗,发出铮铮的响声。这是向观众示意,用的是真碗。然后巫师像嚼香豆一般将碗嚼碎吞完。据巫师说,这一绝技为苗族的祖先蚩尤所传。

    此外,还有“空中定蛋”、“背笼背水”、“隔山止血”、“隔河治病”、“上刀山下火海”、“吞竹签”、“吞铁钉”等许多绝技项目,但大多已经失传。

    (五)群众歌舞。苗歌演唱几乎贯穿了椎牛的全过程。苗歌分为高腔、平腔两大调式,而平腔又分为20多种腔调。内容涉及苗族社会生产生活、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风情习俗等各个方面,充分显示了苗族以歌传情、以歌叙事、以歌取乐的文化特点。

    苗族椎牛中穿插的舞蹈节目主要有鼓舞、接龙舞等。鼓舞分为猴儿鼓舞,生产、生活鼓舞等类;按参与人数的多寡又可分为单人鼓、双人鼓、多人团圆鼓舞等。鼓舞主要是在“跳月”时进行表演。

    接龙舞起源于苗族对龙神的崇拜。为了家族的兴旺发达,苗家择定吉日,请巫师来主持接龙仪式。届时,主人邀集寨上的大批青年妇女,穿上节日盛装,打着花伞,前往水井或河边去“接龙”。她们从水井或河边带回一碗水安放在堂屋中间的一小坑中,盖上盖板,意味着龙已接回。根据这一习俗,苗家跳起了接龙舞。其跳法是由领舞者1人(扮巫师)持碗走在前面,后面跟着一群苗族姑娘,右手持伞,左手拿着手帕,在锣鼓声中翩翩起舞,徐徐前行。其动作有龙翻身、龙出洞、龙现爪、龙穿花、龙抢宝、龙进门、关龙门、抛粑粑等,气氛十分活跃热烈。

    二、花垣县板栗寨苗巫椎牛祭代表性传承人:

    苗巫师石长寿,男,1946年生,板栗寨村民,自12岁开始随父学巫,20岁出师掌坛,熟悉椎牛、还傩愿等多种法事。先后主持参与椎牛法事八堂。石长寿祖辈各代均是苗巫师,传承方式为家传。

    苗巫师石三通,男,1935年生,板栗寨村民。自幼随父学巫,对椎牛、椎猪、接龙等项用苗语咒祝的法事最为熟悉,先后主持参与椎牛法事八堂。其祖辈均为家传苗巫师。

    三、湘西苗族椎牛祭的基本特征:

    1.原始性。如古代“血祭”、舅权制、原始分配制等遗风在椎牛中均可找到踪迹。

    2.神秘性。凡巫辞、巫舞、巫乐、巫具,无一不给人带来神秘的感受。

    3.丰富性。椎牛祭祀活动几乎包容了苗巫文化的全部精华和苗族民间文艺的众多重大项目。

    4.群众性。椎牛是苗族古代的盛大祭典,参与苗胞盈千累万。

    5.民族性。椎牛祭祀中的歌、舞、辞、乐以及祭祀方式,无一雷同于其他民族,具有极其鲜明的民族特点。

    6.娱乐性。其祭祀活动时间之长,内容之丰富,使广大参与者沉浸在“娱神娱人”的欢乐之中。

    7.地域性。国内各地的苗族虽都有椎牛的习俗,但在祭祀形式和内容上又各有千秋,显示出各自不同的地域特色。

    8.传承性。清代“改土归流”尤其是乾嘉苗民起义后,清王朝曾多次明令禁止苗区椎牛,但屡禁不止,直至新中国成立前夕仍有苗家举行这一活动。

    2006年,苗族椎牛祭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化局为该项目的保护主体。


湘ICP备05011312 版权所有 湖南图书馆 备案证书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