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非遗名录
|
传承人
|
非遗实物
|
非遗机构
|
非遗视频
|
图说非遗
|
非遗研究
|
政策法规
今天是
本 站
非遗名录
•
相关文献
•
相关图片
•
相关视频
首页
>
非遗名录
>
民俗
涟源珠梅抬故事
涟源珠梅“抬故事”是流传在湘中地区一项颇有影响的民间传统活动,亦是在特殊的历史环境中滋生的一种文化现象。历史上,“抬故事”活动在安化大部分地方,毗邻的新化、新邵等地也有流传。今天,“抬故事”活动的区域大为缩小,仅限于涟源市(1952年析安化县、湘乡县、邵阳县部分地域为涟源县,1987年改为涟源市)的龙塘乡、伏口、湄江、桥头河、安平等地。
珠梅,俗称“珠梅田凼”,当地人又称“中梅”(相对上梅、下梅而言),位于南岳七十二峰的余脉,是“梅山蛮地”的一部分,相传曾被九黎之首蚩尤视为一块宝地,地处今湖南省涟源市龙塘乡。
龙塘是一块神奇的土地,这里孕育了众多的文学奇才:有毛主席在湖南一师的老师谭醉秋、颜息庵,湖南大学文学院院长谭介圃,赴印度讲学的大学者刘高一等;哺育了一大批叱咤沙场的英雄人物:有抗日英雄少将王殿英、陆军中将李葆森、开国上将李聚奎、湘西剿匪纵队副司令员李浑、现任广西军区副司令员少将李绍庄等;这里人杰地灵,一代又一代龙塘学子从这里走出去,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里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珠梅故事会有400多年民族历史底蕴,涟源市第三届民间艺术节10万多人云集龙塘,成为涟源史上一大人文景观,珠梅土鸡遍及全国,是涟源饮食文化一大品牌。这里交通便利,207国道自北向南穿过。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人民,敦厚、纯朴、热情好客、吃苦耐劳。凭着他们勤劳的双手双肩,开发了这片古老的土地。在辛勤的劳动中,他们传播和传承了具有浓郁乡土气息和民族韵味的民俗文化——“抬故事”。
相传抬故事始于公元前秦始皇崩葬时,有臣相英布主持其丧事,设计了“抬故事”送葬,以此将丧事搞得隆重和表达对皇上的崇敬,并将抬故事的全体送葬人员一并赶入灵宫做陪葬,至南北朝时武帝刘裕崩葬也是抬故事送葬。后来人们既怀念为秦皇陪葬的抬故事的人员又祈盼当朝的皇上保百姓平安,如此就有了抬故事的民间艺术活动,相继传承下来,部分地方承接了这种抬故事的民间艺术。
宋太平兴国二年(977),梅山(今涟源部分属之)瑶人起事,朝廷派潭州兵镇压,斩被俘者1.5万人,宋末元初,元末明初,境内兵连祸结,人们流离失所,旧志有“驿使十日,荆棘没人”的记载。明洪武十七年(1384),朝廷以“湘乡大兵之后,田亩荒残,人烟稀少”为由,下令从江西吉安、铜鼓、庐陵等地移民充实。明中叶后,境内人口逐步稳定,珠梅人
的祖先大都是这个时候从外地迁入的。《刘氏七修族谱》载:大城公子翊圣,字益,其十子均生于珠梅,在珠梅繁衍生息的江西移民后裔,不知是水土不服,还是其他原因,经常患“拉屎病”(痢疾),当时医术相当落后,无药可治,得了这种病就只能等死,因得“拉屎病”死去的人不计其数。人们以为是鬼神作怪,纷纷求神拜佛,寄希望于神灵保佑,祛病消灾。当时的明朝廷除信奉佛教外,还特别推崇道教,道教得以迅速发展,各地纷纷兴观建寺。早在唐僖宗年间(874—888)就有五君真乙创建珠梅观于“西元山顶”,历经数百年之后此观已毁损。明崇祯二年(1629),人们又将珠梅观移址到现珠梅中学这块地段。此观于“文革”期间被毁。至1982年当地信众集资在西元山顶第三次再建“珠梅观”,并逐步扩大规模,内建“玉皇殿、三清殿、南岳殿、观音殿”。珠梅观经历了两毁三建,这与道教的发展及抬故事的传承是紧密相连的。
抬故事的最先发起是秦皇、宋武帝崩葬时的送葬形式,他们就是帝王的代表,也就是说抬故事是对高上层人物的崇尚,而道教斋醮祭祀的主神像是玉皇大帝,百姓祈求神灵的保佑正好与斋醮目的是一致的。所以每年一度的斋醮,百姓必会许愿抬故事。在多年发展的实践中,慢慢地由单个变成了多个的群体形式,因此,又有了醮会和故事会的头人(即组织者或负责人)。他们内部有分工,即会长、会计、出纳、保管,他们都是义务服务的,没有工资报酬,开会组织一次活动所需经费也得自己带头捐资。这也体现他们心诚。前来珠梅观求神祭拜,为雕神像奉献或许诺故事者,确也出现了奇特的现象。传说有个农夫靠“担脚”为生,有次上锡矿山去担脚,在前行的路上,一路“拉稀”不止,实在难忍,正好第二天要抬故事,干脆往回走,果真“拉稀”就自然停泄了,并流行一句“动了锣鼓病就痊愈”的说法。又据说清代嘉庆年间,朝廷派陶澍巡访江南经过珠梅时也看到了正在抬故事,他便即兴吟诗一首:“百姓疾苦不堪言,贫病交加实难为,祈求神灵来保佑,愿许故事去解疑。”
珠梅“抬故事”是从故事中选定人物,又以人物表达故事内容,反映人们的愿望。
珠梅对“抬故事”人物的选择,注重把惩恶扬善作为主要标准,只有大家公认的神仙、圣贤、功臣和英雄人物,以及政绩显赫、众口皆碑的七品以上官员,才能入选。对那些残害忠良、杀人过多的帝王和祸国殃民的奸臣贼子,一概不选。刘姓是珠梅的大姓,东汉的刘秀、三国的刘备等刘姓帝王入选的多。对汉高祖刘邦却另眼相待,认为他滥杀韩信、彭越、英布等有功之臣,所以不喜欢他,不选他。元代、清代的外族权贵人物,一般不能入选。新中国成立后,在文化部门的指导下,对珠梅“抬故事”进一步挖掘和整理,保留了健康向上、人们喜爱的传统内容,同时扩大题材范围,把现代英雄人物和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歌颂经济建设成就等题材,纳入了“抬故事”的内容。概括起来,现在的珠梅故事,主要有六个方面的内容:①神话传说中的著名人物;②人们尊崇的历代帝王;③历史故事中的英雄人物;④现代英雄人物;⑤经济建设的成果;⑥党的有关方针政策。
珠梅“抬故事”形式各种各样,除了前面已述的“抬故事”外,还有“秋千故事”、“盘故事”、“船故事”、“马故事”和“夜故事”等,在珠梅统称为“抬故事”。“秋千故事”是将一个直立的大圆圈轴心固定在座台上,座台为木质,长1米,宽1米,高0.8米,圆圈直径2米左右,四周各一故事人物,由人操作,上下翻转,表达一个故事。“盘故事”是将一个大圆盘轴心固定在座台上,座台材料、大小、高度以及圆圈直径大体与“秋千故事”相同,四周各一匹木马,马上各一人物,人工操作,向左或右旋转,表达一个故事。“船故事”是由多个小孩扮演故事人物,坐在船台上,表达一个故事。船身长约4米,宽约1.3米,高约0.6米。“秋千故事”、“盘故事”、“船故事”的底座装有轮子,由汉子推着行进。“马故事”是由五匹租用的活马组成马队,寓“五马奔蓝田”之意。每匹马上有一个人物,共同表达一个故事。形式多样的“抬故事”,招人喜爱。如“马故事”,五个小女孩身着灰色军装,头戴有红色领章帽徽的灰色八角帽,臂佩“红色娘子军”袖章,神气十足,飒爽英姿,再现了红色娘子军的英雄形象,又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夜故事”,顾名思义,是在夜晚举行的“抬故事”。每台“故事”悬挂七盏灯笼,取名为“七星灯”。三国时,诸葛亮借“七星灯”来延寿,后人就以点“七星灯”来祈求长命百岁,永保康宁。“抬故事”时,茫茫的珠梅田野,像游荡着一条闪光的长龙。
珠梅“抬故事”相关器具、制品及作品有:
1.一台“抬故事”,有抬架一台,抬杠一副(竹制或木制),大红布罩一块,铁支架一根(龙形)。珠梅故事共有21副抬架。
2.组成一台“抬故事”除了抬架等必需用具外,还应有故事人物的服装、道具等。例如,组成一台“东吴成亲”的故事:
赵子龙:白脸白甲帽枪
孙夫人:白脸女装凤冠
刘备:白脸黄袍皇帽黑须
关羽:红脸绿甲帅帽大刀
张飞:黑花脸黑甲帅帽长矛
孔明:白脸八卦袍军师帽扇子
3.珠梅“抬故事”形式多样,其作品内容大致有“观音坐莲”、“姜太公钓鱼”、“哪吒闹海”、“唐僧取经”、“许仙游湖”等神话故事;有“桃园结义”、“五虎将”、“长坂坡”、“战赤壁”、“东吴招亲”等三国故事;有“贞观之治”、“罗通扫北”、“杨家将”、“包青天”等唐宋故事;有“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红色娘子军”、“洪湖赤卫队”等现代戏剧故事和“计划生育”、“台剑高悬”、“庆丰收”、“农家乐”等当代故事。
珠梅“抬故事”十分讲究宗教礼仪。1.与斋醮法事结合在一起。珠梅人把打醮称之为打“玉皇醮”,打醮时往往少不了抬故事。崇祯年间以来,珠梅每年打醮以后,都要“抬故事”。“抬故事”几乎成了这种醮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2.有严格的礼仪。“抬故事”的祭祀程序:三天醮事。第一天晚上,要挂三清玉像,像四府真容,洒扫房居,装成法界;诣井请水回坛净秽,恪奉高真,告天诸圣已来临;唪念心经,开拜三元法忏,皈酬开地鸿思;演建消灭水忏,钦奉家居香火;接宣王母仪文,庆赏元皇地分;又拜土地经文,嘱咐下坛福德,再礼珲光法忏,皈答五通七圣;又拜土皇法忏,安舒五土龙神,继而签书腾花押公文。3.与“许故事”紧密相连。即有“许故事”,就有“抬故事”。“抬故事”前,人们带着生活中的苦难或某些期望,提前半年或者是三个月到珠梅观许故事,祈求神灵保护。
自从“抬故事”活动产生以来,代代不息,代代有传人,代代有继承人。
一代:刘翊圣、尹应寿
二代:刘吉才、刘吉星、尹才干
三代:刘叔分、尹仕光
四代:刘汝贵、尹志俊、尹志隆
五代:刘景聪、尹思贵、尹忠初
六代:刘应漾、刘宗富、尹文俭、尹元喜
七代:刘兴仁、刘兴杰、尹崇忠
八代:刘嘉酞、尹善灿
九代:刘世高、刘世远、尹祥贤
十代:刘代信、刘代英、尹昌明
十一代:刘道进、刘道连、尹全富
十二代:刘德英、刘德梅、尹马其
十三代:刘昭安、刘昭富、尹道政
十四代:刘先育、刘先典
十五代:刘先时、刘先孝、刘盛辉、刘盛夙
十六代(1949年前后):刘光权、张里先、刘绍祥、刘明香、周付先、刘自康、刘保生、刘明权、刘正才、刘志光(健在)共10人
十七代(现任人员):刘仓生、刘志中、刘明喜、刘春高、尹华玉、张新文、刘齐跃、邱国陶、刘龙门、刘毅志、刘新初、刘若雄、刘业文。
(醮会负责人)会长:刘齐跃 会计:尹华玉
出纳:刘发升 保管:刘子峰
采购:刘笃庆、尹华玉、文米桂、刘春高、周同英
单台故事负责人:刘求安、刘文化、刘美吉、刘祖发、刘细州、刘国珍、刘培文、吴小英、刘细圭、刘建初、刘瑞兰、刘升初、吴共和、周同英、刘泳成、刘明许、刘普生、刘明连、刘权方、刘齐跃、李阳高、刘片岩、刘帝国、刘建文、刘新文、刘国华、刘国升、刘德文、刘真彬、刘保金
珠梅“抬故事”的主要特征:
1.以形象达意。大凡表演艺术,离不开歌之咏之,击之叹之,舞之蹈之,珠梅“抬故事”却不然。小演员不说不唱,不舞不蹈,仅仅凭借着装、脸谱和造型来表达人物的身份、性格特点和故事情节,一切都在不言中。如有人看不懂,还可观看“抬故事”正面悬挂的故事名称和简介。如“南岳圣帝”,简介是:“南岳圣帝祝融。相传在远古时期,圣帝发明了火,使人类从此在黑暗中获得光明,把生食变成了佳肴”。
2.“舞台”流动。珠梅抬故事没有固定的大舞台,也不是在舞台上表演,仅有的是一个由人扛抬、造价低廉但俗中有雅的小座台,从这个村抬到那个村,在农村乡间道上巡回,行程一般是七八里。现在交通发达了,珠梅“抬故事”不再局限于珠梅田野。
3.“抬故事”的人物,上层人物面朝后,座台上的人物面朝前,即一正一反。乡村们说,这是“臣”拜“君”的意思。
4.珠梅“抬故事”的社会功能和宗教信仰。珠梅人“抬故事”的初衷,是以故事中的英雄人物来感动天地,祈求神灵确保风调雨顺、祛病消灾、人兴财旺、天下太平、五谷丰登,表达对玉皇大帝的长期愿信。
珠梅“抬故事”的重要价值:
1.保留了湘中地区及周边的以民间信仰为特点的传统民间文化,是研究湘中地区民众世界观和生活情况的重要根据,它的存在对“梅山文化”和湘中民俗文化的研究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抬故事是民间的文化活动组织,保留了众多的民间艺术、民间表演、民间手工艺的原生形态,传承着各种传统表演艺术形式,不仅对保护民族民间文化有重要作用,而且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3.抬故事是群众自娱自乐的活动,具有凝聚力,能够增强群众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精神,可以营造安定、祥和的氛围,对构建和谐社会起到很大作用。
2008年,涟源珠梅抬故事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娄底市文化馆、涟源市文化馆分别为该项目的保护主体。
湘ICP备05011312 版权所有 湖南图书馆 备案证书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