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非遗名录
相关文献
相关图片
相关视频
土家族山歌
土家族山歌
    土家族山歌主要流行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保靖县及周边的龙山、永顺、古丈等县,此外在重庆秀山、湖北来凤等地也有流行。保靖县各个乡镇均有土家族山歌,主要分布于清水坪镇、比耳镇、碗米坡镇、迁陵镇、梅花乡、阳朝乡、野竹坪镇、水银乡、大妥乡、复兴镇、清水乡、毛沟镇、普戎镇、涂乍乡、马王乡等。

    据考古发现,仅保靖境内的河段就有多处旧时期石器遗址和新时期石器遗址,有多处商、周时期人类活动遗址和汉代古城遗址。在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土家族人民开疆拓地,繁衍生息,在劳动和生活中,创造了生动鲜活的山歌文化。“土家自古爱唱歌,水有源头木有根。开天辟地来唱起,代代流传到如今……”,从流传的《葫芦古歌》、《梯玛神歌》中得知,有了人类的生产劳动,就有了山歌的起源。

    由于保靖县位于酉水河重要河段,村落密集,历史悠久,加之地处偏远,相对比较稳定,致使许多原生态文化艺术得到繁衍和发展,因而,山歌一代一代得以经久传承。“一人传十十传百,千山万岭唱歌人,一日三来三日九,暑往寒来冬接春。日夜唱歌歌不断,江河流水水不停,子子孙孙歌传歌,代代留传到如今。”从这首流传的《歌娘歌爷》的唱词中,就可以得到印证。

    由于土家族历史悠久,山歌成为土家族最古老的民间口头文字,流传已近千年。清末至民国时期,不但有经常在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唱的歌,而且结婚、起新屋、生孩子、办丧事、祭祀等场合也有唱歌祝贺和祈祷的风气。在许多场合均请来歌郎、歌娘演唱,对于才智超人的歌师,还由组织者赏赐“银牌”。一年一度的土家族“八部大王祭”、“摆手堂”、“调年坪”、“调秋坡”等民族歌节日,群众欢聚,尽情歌唱,成为土家人民不可缺少的精神聚会,土家人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艺术享受。

    新中国成立后,土家山歌在保靖县更加得到发扬光大。全县各族民间歌手和广大人民一道,脱离了千百年的痛苦深渊,以主人翁的姿态,纵情地歌唱新社会。并围绕时局时事,宣传新人、新事、新风尚。随着人们的喜闻乐见和山歌的不断繁荣,山歌从坡头、从山里走进了寨子,然后就有了“歌堂”、“歌台”。保靖县文化馆于20世纪60年代便在县城建立了固定的山歌台。山歌大会风雨无阻历经30余年,各乡镇也均建立了墟场山歌台。20世纪七八十年代,还举办了多次全县赛歌大会,成立了县山歌协会,并为45名歌手颁发了歌手证。广大民间歌手,不仅是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继承者,而且成为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创造者。

    土家山歌源远流长,它是土家人民长期以来集体创造的民间口头文学,经过代代口传心授,充满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一、土家族山歌演唱形式

    土家族山歌,顾名思义,即土家人民在山里唱的歌,它不受时间、地点、空间的局限,白天夜晚、田间地角、坡头坳岭,均能有感而发,随心而歌。土家族山歌分为土家语演唱和汉语演唱两种。土家族山歌原为土家语演唱,后来随着汉文化的流入,便有了汉语山歌。其演唱形式,分“热歌”和“冷歌”两种。

“热歌”没有固定唱词,即兴而歌,随口而唱,绝大部分均是即兴创作。“热歌”一般多用于对唱,你来他往,顺藤摸瓜,紧抓紧扣,不让不饶,俗称比“肚才”。这需要歌手才思敏捷,反应快,见风说风,见雨唱雨。会唱“热歌”的,才能算做真正的歌手。

    “冷歌”则按题准备,事先编好,然后熟记背唱,照本宣科。“冷歌”是汉文化流入土家地区后的产物,在明快的基础上,注重汉语的诗歌特色,句式工整。大多用于专题演唱和仪式、叙事以及历史传说和民间故事等。如唱开天辟地的《葫芦歌》、唱山歌起源的《歌娘歌爷歌》、唱民间传说故事的《春哥与锦鸡》等。这些“冷歌”手抄本,至今仍在民间流传。

    “热歌”与“冷歌”均可单唱、对唱、盘唱、轮唱、联唱。随着演唱的发展,为了增加其色彩,形式也随之有了新的变化和进步,有伴以木叶唱,有配以锣鼓唱,有合着唢呐唱。如“挖土歌”(亦称“挖土锣鼓歌”和“薅草锣鼓歌”),便伴有锣鼓,边唱边敲打锣鼓;“庙堂散花歌”,除伴有锣鼓外,还夹以悠扬响亮的唢呐。由于演唱多姿,形式多样,致使土家山歌有了独特的民间艺术特色和口头文学的魅力。

    二、土家族山歌的格律句式

    土家族山歌从远古的自由随心哼唱,到后来慢慢形成了自己的一定格律句式。句式除七言四句为主要律体外,还有七言五句、联联句、三字头等多种句式。

    “七言五句”:用五句来完整地表达一个内容。如:“土家寨子搭歌台/歌声绕绕穿山来/唱得百鸟住了脚/唱得百花朵朵开/个个都是好歌才。”

    “联联句”:唱完一个歌题内容为止。连着唱,句数不限,一般为“冷歌”,用于单唱,有时也用于对唱。歌唱内容大多为命题歌、专题歌和叙事歌、故事歌,以及历史歌。

    “七言两句”:多用于盘唱,一问一答,如“什么无骨钻硬土?什么无骨飘江湖?”后者便随之而答。

    “七言一句”:用于对唱,双方一人一句,一唱一和。如:“男:哥妹二人上歌台,女:阿哥唱歌好肚才,男:共同来唱一首歌,女:搭你吃点新鲜菜。”

    “三字头”:指在四句歌词中,第一句以三个字开头,如:“姐要走/为郎不再苦苦求/姐无真心把郎恋/空做几年还债牛。”

    “歌头缠歌尾”:前首歌的结尾句为后首歌的起头句,多用于“热歌”对唱。如:“男:山连山来河连河/河沟两岸坡对坡/隔河我把山歌唱/山歌起翅飞过河。女:山歌起翅飞过河/落进我的心窝窝/隔河听到歌声起/好似凉茶解了渴。”后边接唱便又得用“好似凉茶解了渴”起头。“歌头缠歌尾”,这是土家族山歌中的“智慧歌”、“敏捷歌”,需反应灵敏,接答巧妙,既圆滑得体,又为后者设置难题。这是土家歌手赛智慧,比歌才,显本事的歌体。

    “起煞字连字”:每句结尾字成为后一句的起头字,而第四句的结尾字又必须是第一句的结尾字,其情理字韵,紧紧相连。如:“一首山歌唱送姐/姐是黄金我是铁/铁比黄金差得远/远远难比乖情姐。”“起煞字连字”也是土家族山歌的经典,是难度较大的一种歌体。

    “七字同旁”:在四言四句中,每句的七个字不但同偏旁,而且顺理达意,符合情理。如:“江河湖海浪波流/铜钥银钱铁钓钩/松杉梧桐杨柳树/红绿丝线织绸缎。”除上述所列之外,这种歌体是土家族山歌中难度最大而最显才华的律式,需要歌手知识渊博,才思敏捷。

    另外,还有“一字歌”(以一字为主体,每句必须有一)、“比靠歌”(以“比”或“靠”为主体,每句必须有“比”或“靠”)、“谜子歌”等格律。

    在演唱的韵脚上,土家族山歌有“连贯韵”和“梅花韵”之分。“连贯韵”,一韵到底,不论“热唱”和“冷唱”,自始至终不变韵脚;“梅花韵”(也称“跳跳韵”),唱完一首或数首后,可以更换韵脚。在土家族山歌的韵脚中,又分“顺韵”和“拗韵”。四句全押或押一、二、四句的称为“顺韵”;一、三句不论,二、四句分明,每首歌只在二、四句押韵的称为“拗韵”。

    三、土家族山歌的类型与内容

    土家山歌的类型有劳动歌、生活歌、情歌、仪式歌、叙事歌、历史传说歌、时政歌等。这些歌明快畅达,通俗易懂,比喻形象,寓意深刻,言词活泼,妙趣横生。其情歌含蓄委婉,如诗如画,经历代歌手的不断创作、加工、锤炼,如今,流传下来的上万首歌已成为土家族民间文化艺术的经典。如:“大山砍柴不用刀/大河挑水不用瓢/好姐不用郎开口/只要闪眼动眉毛。”又如:“青山画眉叫溜溜/东山叫到西山头/要问画眉叫什么/单身无伴找对头。”

    劳动歌,即在生产和劳动中所产生和所唱的歌。有“挖土歌”、“抬岩号子”、“拖木号子”、“酉水号子”等。劳动歌大多即兴而作,用生动诙谐的词句,解除疲劳,激发情绪,鼓舞士气。生活歌则包罗万象,内容极其广泛,天地日月、古今上下、花鸟鱼虫、伦理道德、社情风俗,凡与人生和生活有关的,无所不及,是一部珍贵的人生教科书。

    仪式歌,是在传统习俗和喜庆场上所唱的歌,多为称颂、祝福、恭贺、祈祷之内容,其中有“上梁歌”、“踩门歌”、“拦门歌”、“望月歌”、“敬酒歌”等。“叙事歌”与“历史传说歌”,唱叙了土家族历代所出现的重大事件和突出人物以及远古的传说,有“葫芦古歌”、“歌根歌”、“唱土王”等。

    “时政歌”,是针对各个时代的世风,或贬或褒,抒发土家人的感慨与喜怒,表现对国家、对民族、对生活的忧虑与热爱。

    总之,土家族山歌类型多种多样,内容博大广泛,是反映土家人民历史、文化、生活与社会风貌的百科全书。

    四、土家族山歌相关的器具

    保靖土家族山歌相关的器具有:

    赶场中歌手对歌则需歌台。歌台临时搭造,一桌两凳,两只茶碗。

    部分山歌在演唱时伴以木叶。木叶,系山上树木的叶子。木叶主要选中间厚、边缘薄的,这样的木叶才适合吹奏。

    “挖土歌”伴以一面鼓,一面锣。

    “座堂散花歌”伴以一面鼓,一面锣,两副钹及唢呐。

    土家族山歌对湘西土家族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和湘西民族文化的进步,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歌词与句式自由灵活,且用比兴、联想、夸张、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变化丰富、寓意深刻、生动形象,并以歌寓乐、以歌寓教、以歌寓理,是任何文学艺术不可替代的文化现象,是研究土家族民间文学和中国民间歌谣的“活化石”。

    五、土家族山歌的价值

    土家族山歌在历史学、文学艺术、民族学、社会学等方面有重要的价值。

    土家族山歌源于远古,产生于劳动,盛行于古老的酉水河一带。土家族山歌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伴随着土著部落一直走到现在。它与土家族的民族史、文化史息息相关,较全面、完整、生动地体现着这一民族地区的文化传统,是研究中华歌谣和土家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土家族山歌是土家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结晶。山歌在现场比对时,对唱盘答、随口而出、生动活泼、变化多端,有防有攻,互设险境,且旋律优美,格律严谨,是土家族民间文学最典型、最具水平的艺术代表,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同时,唱词中既有即兴创作,也有传统古歌和民间叙事长歌,是研究古代、现代土家族文学的重要文本。

    土家族山歌源于土家族地区社会生活,是用独特形式反映人民生产生活、习俗礼仪和精神风貌的“百科全书”,它以歌传情,以歌咏志,以歌寓乐,以歌寓教,是土家人民精神生活的组成部分。同时,它也反映了当地人民崇尚自然、顽强不屈的精神特质和对美好爱情、幸福生活的追求,起到了凝聚、团结、鼓劲,宣扬真、善、美的作用,对建设和谐社会、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具有积极广泛的意义。

    2006年,土家族山歌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保靖县文化局为该项目的保护主体。


湘ICP备05011312 版权所有 湖南图书馆 备案证书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