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非遗名录
相关文献
相关图片
相关视频
土家族摆手歌
土家族摆手歌
    土家族民族民间文化源远流长,底蕴丰厚。几千年来,土家族凭着自身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大量的艺术特色浓郁、生活气息浓厚的鲜活民族文化,摆手歌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异卉,也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

    摆手歌又名社巴歌。它是土家族巫师“梯玛”和摆手堂掌堂师在祭祀活动中所唱的古歌。摆手舞随歌而产生,随舞而得名。摆手歌产生于远古时代,明清时期相当盛行。清雍正年间《永顺府志•杂志》载:“每岁正月初三至十七日,男女齐集鸣锣击鼓,跳舞唱歌,名曰摆手。”清代贡生彭施铎的《竹枝词》写道:“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宫畔水生波,红灯万盏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由此可见,摆手活动在当时已成为土家族人民最大的节日歌舞活动。

    传统的摆手活动由梯玛主持,首先举行祭祀。祭祀中梯玛叙述人类起源、民族迁徙、英雄人物的古歌,作为经典传诵。祭祀后众人跳摆手舞、唱摆手歌,祈风调雨顺,岁盈年丰。

    作为民间文学的摆手歌,是全部使用土家族语言演唱的自由诗体歌,各部分可单独成篇,又可整体成章,体现了歌的整体性和多样性相结合的特点。

    摆手歌记录了土家族历史来源、民族迁徙、英雄人物和不同时代的生产劳动、社会生活。内容广泛,篇幅浩繁,民族特色浓郁,是一部土家族历史的百科全书,是一部土家族文学的历史宝典,对研究土家族文学本身起着重要作用,对历史学、民族学和语言学等学科的研究有着极其珍贵的价值。

    摆手歌流传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土家族地区,以龙山县、古丈县为最。

    土家族能歌善舞,龙山更以土家摆手舞而著称。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全州尚有5个土家大摆手堂,其中除1个在古丈田家洞,其余4个均在龙山,即农车、马蹄寨、洗车柏那、里耶长潭。土家小摆手堂更是星罗棋布,据龙山县文化馆1983年调查,仅洗车河流域就有152个。1995年,农车乡被省文化厅授予“湖南省群众文化艺术之乡——土家摆手歌舞之乡”称号。

土家族摆手歌在古丈县内主要分布在断龙山乡的田家洞、报吾列、米多村、大龙热、信用平、溪拉车,红石林镇的列溪、张家坡、先锋、业者湖、白果树、马达坪、花兰、小龙热、泽禾溪、梯玛洲,双溪乡的梳头溪,古阳镇的坨腰寨、长潭、热溪等土家村寨,这些乡镇与湘鄂渝酉水流域土家族地区连成一片,浑然一体。

    摆手歌流传的历史悠久。土家族聚居区先秦属楚之黔中地,秦属黔中郡,汉改为武陵郡,隋为辰州,唐置溪州。土司王朝从南北朝至清雍正“改土归流”,共800余年。其间土家族民间文化得到相对稳定发展,直到繁荣鼎盛时期的明末清初,为土家族后世留下了丰厚的民族文化遗产。土家族崇巫、崇自然神,历史上梯玛地位显赫,能“上达天意,下通神灵”,在祭祀天神和祖先活动中,以“梯玛神歌”为神词,伴随法事表演程式娱神娱鬼,而在土家社巴节群众祭祀活动中,以群众“摆手舞”来娱神娱鬼,由梯玛和摆手堂主持演唱的娱神歌即“摆手歌”。“摆手歌”伴随梯玛法事摆手舞而来,以歌伴舞,以锣鼓点合节拍,以示众人奉神,敬天敬地,献歌献舞,祈求神灵赐福、风调雨顺的良好愿望。因此,摆手歌与梯玛神歌同期产生、丰富和发展,后从梯玛神歌中分离出来,成为土家族祈年、社巴节等群众祭祀活动中的祈神仪式歌。

    摆手歌的主要内容有:“人类起源”、“民族迁徙”、“农事活动歌”、“英雄故事”。

    1.制天制地,人类起源。

    如《制天制地歌》唱道:

    巴也盘咚巴也也∕天和地接着的∕人讲人不信,那神鱼说多大有多大∕背鳍伸到天庭上∕天神天将用斧砍∕神鱼砍痛了,出血了∕翻身了,筋斗翻在了∕天大的祸事惹出了∕天大的漏洞出来了∕天不见了,地不见了∕白天没有了,黑夜没有了∕画眉雀不叫了,青蛙蛤蟆不叫了∕天上地上一片黑∕世上一切都毁没了∕天皇看见了:“哎呀呀,无天无地了∕这怎么过子∕张古老,李古老∕你们辛苦一趟吧∕把天补一补,把地补一补”∕张古老,葛藤索子捆在了∕裤脚挽在膝盖上∕手捋了,脚捋了∕岩头搬起补在了∕钉子钉在了∕槌子槌在了∕七天七夜咧∕天眼补成了……

    神话讲述了一条神鱼(大鳌)惊扰了天庭,天皇派天将砍海中大鳌,大鳌剧痛挣扎,把天捣出了大洞,把地捣成了一个大坑,天地相通,水天一体,世界毁灭,万物毁灭,天皇派张古老补天、李古老补地,天地才得以安宁……

    《兄妹成亲》讲述了洪荒之中,人类几乎绝种,天神以葫芦救出雍尼、补所兄妹二人。为了繁衍后代,兄妹二人必须成亲,但雍民不肯,但天意决定让兄妹成亲,经过种葫芦藤蔓相缠,烟火汇为一处升天,两山抛磨山脚相合,这样——

    ……媒人公公看见了∕媒人公公笑在了∕媒人公公讲在了:∕“按天理,应答应了∕按地理,应答应了。”∕“推脱之话不要讲,兄妹成婚快快行”∕补所无话说,雍尼无话说∕于是乎,兄妹成亲了。

    成亲后妹妹生一血球,掺和泥、沙、草撒向四方,变化成人,遂有人类繁衍生息……

    2.迁徙歌。

    由于民族繁衍,人口增多了,饭不够吃了,田地不够种了。姆斯帕普(族长)发话了:树大分岔,儿大分家,族大分寨,寨大分开。九节牛角各执一节,认祖归宗,凭牛角相认。吃一餐团圆饭,各家族相继出发,扶老携幼,拖家带口,牛马猪羊、鸡鸭猫狗、五谷种子、铁匠、铣匠、机匠、泥瓦匠、木匠、药匠从沅水往酉水沿河而上,掌船、掌筏翻山越岭,前往有山、有水、有地,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开拓家园。三月间,留住一族,五月间留住一族,七月、九月、十月不等,沿途留下部族:

    古树参天生到的,∕枝树铺天盖地宽。∕抬头不见天,∕低头不见水。∕沿河落满了树叶,∕河面飘满了落叶。∕船过石马潭,∕又过又溶溪,∕前面看见雪花洞,∕满天雪花崖上开。∕前面看见九龙厅,∕悬崖陡坎入云天。∕拉纤船到罗依溪,∕占潭口在前边,∕看天天也大,∕看地地也宽,∕王村到了咧,∕河西到了啦。∕这里好地方,∕这里留一拨,∕一些家族留下了,∕一些沿河上去了,∕一些在老司岩住下了。∕一些往上河走了,∕一些从河西上坡了,∕岩仁坪看见了,∕茄通看见了。∕小田洞见在了,∕白果树见在了。∕业者湖见在了,∕泽龙坪见在了,∕咱布车、柯布车、∕铁马州、猛虎州,∕泽禾溪、马达坪、∕小龙热、大龙热,∕胡家坪、信用坪、∕米多村、起龙车,∕田家洞、得阿堡、∕抱吾列,到了坐下了,∕留下了,∕神通巴公公笑在了,∕船上筏子上过来了,∕高山高坡上过来了,∕这里好安身,住下了。

    迁徙歌是唱路途艰险、辛劳,为找到生存地而举族大迁徙,沿途留下的悲欢离合的叙事歌。土家族各寨梯玛和掌坛人唱的迁徙歌大体相同,细节不尽相同。

    3.英雄故事歌。

    现保存的主要作品有《洛蒙挫托》、《匠帅拨佩》、《日客额地客额》和《春巴嫲妈》等。《洛蒙挫托》记载了土家先祖八部大王与皇帝斗争的故事。传说八部大王的母亲吃了神赐茶叶后,生下八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女儿做了皇后娘娘,皇帝请八兄弟去京城修建房屋时,见他们本领过人,要谋害八兄弟。他们知道后,放火烧了皇帝的宫殿,表现了土家族先民的反抗精神。《日客额地客额》是摆手歌中一首具有童话特色的叙事长诗,它描写古代劳动人民中的两个能人日客额和地客额,为群众组织一次摆手活动,奉众人之托专去土司墨比卡巴家借两件摆手用具,但遭到墨比卡巴的拒绝,他们最后请燕子烧了土司的屋,斗争取得胜利,群众的摆手集会能照常举行。故事情节完整,表现生动活泼。《匠帅拨佩》、《春巴嫲妈》等,从不同题材表现了不同的英雄神话人物的个性特征和精神风貌。这些长诗与人类来源歌、民族迁徙歌有机地连接在一起,构成一部民族特色浓郁的壮丽史诗,成为土家族古代文学的精华。

    如《洛蒙挫托》讲述了八部大王同仇敌忾,血战入侵之强敌,以少胜多,奋勇当先,打退敌人,使敌人闻风丧胆的故事:

    ……巴也盘,巴也咚,∕巴也盘,巴耶耶,∕头领发话了:“打退贼兵了,∕要什么,送什么,∕要什么,拿什么。”∕兄弟几个打在了!∕兄弟几个杀在了!∕兄弟几个砍在了!∕兄弟几个劈在了!∕如砍葫芦南瓜一样,∕如砍冬瓜萝卜一般。∕杀了一天一夜,∕血水流成河。∕杀了两天两夜,∕尸骨堆成山。∕杀了三天三夜,∕贼兵怕了咧,∕头发竖起跑了咧,∕头发辫子拖起砍在了,∕贼兵喊天喊地了。∕猛虎扑羊一般拼杀在。∕贼兵无处躲,∕追杀一天一夜,∕河水踩干了,∕追杀两天两夜,∕山岭上草都踩平了。∕追杀三天三夜,∕贼兵害怕了,逃跑了,∕一个影子都不见了……

    4.生产生活歌。

    摆手歌中的生产劳动歌不仅有一年四季农事歌,还包括打铁、铣犁、绩麻、纺车、织布、织锦等生产劳动的记叙,如《挖土歌》唱道:

    ……巴也盘,巴也咚,也也盘咚巴也也,∕新年过了,酒肉吃了,∕正月十也过了,∕酒肉吃了,玩也玩饱了,∕长把刀磨得快快的,∕山山岭岭把地找。∕这里看,那里瞧,∕这个荒地养了几年了?∕枯草烂叶肥泥了吗?∕这块地多少年没挖了?∕枯草败叶烂成泥了,∕今年选中这块地。∕锣鼓敲起来,挖土歌唱起来,∕修畲砍刺杈开起,∕挖地开始了,∕烟火咚咚烧在了……

    摆手歌以舞生歌,以歌伴舞,是土家族独特的民族文化形态。有以民族语言演唱的祭祀歌,天地神话歌,英雄故事歌,生产生活歌。在摆手舞锣鼓及动作节律中,摆手歌合着节拍,唱出了老祖先留下的古歌,叙述着古老的神话,传颂着英雄故事,传承着时令劳作歌,教育子孙不能忘了祖先的创业艰辛,迁徙、征战的艰险及生存繁衍的历史,认真对待生活,善待家人和乡亲父老。因此,民族性成为摆手歌的主要特征。

    摆手歌是祭祀活动中演唱的古歌。土家族祖先崇巫,信奉梯玛。梯玛被视为能通诸神的神人合一的化身。摆手歌是梯玛传承梯玛神歌和摆手歌的最好形式。摆手歌和梯玛神歌的区别在于梯玛神歌是给人驱鬼祛邪、渡关解难,多以户为事主,祭祀祖先、求子求女、巫药治病,其程序是请神、迎祖、安堂、上供、吟唱梯玛歌,根据相关法事求神问卦,焚香烧包许愿还愿。而摆手歌则是一寨一族的祭祀活动,乃至周边村寨联合祭祀社菩萨唱的歌,规模大、参加人数多,队伍组织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拜祭社菩萨、祈岁盛年丰、风调雨顺。土家族奉社菩萨为保护神,唱摆手歌,跳摆手舞,娱神娱人,通过摆手歌的传唱,教育土家族后人不忘根本、勤奋劳动、适时耕种、团结协作、战胜困难,用双手创造美好生活,有很强的信仰习俗性。

    摆手歌以自由诗歌体演唱,可长可短,即兴发挥,视场合处所、人员阵容大小,可增可减,完全由梯玛和掌坛者掌控。速度、节奏、拖腔、衬词完全由梯玛和主唱者演绎变化。

    摆手歌是土家族珍贵的文学宝库,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之一。作为保存传播土家族文化的载体,摆手歌中的生产歌、生活歌、时政歌、礼仪歌等富于哲理的歌谣,已被广大土家人民所喜爱和传唱,已成为指导和规范土家人民的行为教义而演绎成世代传唱的民间歌谣。一部摆手歌就是一部土家族的百科全书和文学经典,对土家族历史文化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土家族摆手歌中的民族迁徙歌,唱出了酉水沿线的许多地名,一路尽属险滩恶水,山高坡陡,如某些地名凤滩、茨滩、罗依滩、占潭口滩等,古时都是水急浪高,礁石密集,明暗纷呈。古歌叙述的路线是土家先人逆酉水而上,分若干支在湘西及武陵山为中心的土地上定居、生存繁衍,其艰辛可想而知,尤其在科技、生产力低下的古代,民族大迁徙的困难是无法比拟和形容的,为土家族历史研究提供了难得的信息。它的历史研究史料价值显而易见。

    摆手歌中的生产劳动歌不仅有一年四季农事歌,还包括打铁、铣犁、绩麻、纺车、织布、织锦等记叙,古时手工劳动内容在歌中有一定的篇幅,而摆手舞则根据演唱的内容,模拟相关劳动动作,起到了传承和丰富农耕文化及附属手工技艺的作用。这不能不说是摆手歌的重要价值之一。

    由于摆手歌是由梯玛和主持用土家语演唱的,特别是人类来源、英雄故事等神话传说,语言完全由梯玛按师傅传授的语言演唱,其中保存了大量古土家语,在各种祭祀场合和摆手歌舞的同时,土家语得到传承和保留。语言是一个民族的标志,在语言的传承中,土家族祖先的优秀品德和业绩、知识、理念及信仰、习俗等都得以传承,是摆手歌的重要价值。

    2008年,土家族摆手歌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古丈县、龙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均为该项目的保护主体。

 


湘ICP备05011312 版权所有 湖南图书馆 备案证书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