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非遗名录
相关文献
相关图片
相关视频
长沙县双江锣鼓亭子
   
   锣鼓亭子流传在长沙县双江镇赤马村,制作工艺独特、复杂,表演形式为音乐、曲牌多样,对研究长沙县民俗、宗教等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锣鼓亭子的制作包含了木工、纸扎、民间彩绘及民间音乐等内容,一个亭子就是一件民间工艺美术品。锣鼓亭子高1.6米,长1.7米,宽1.2米,四周装饰丝及绸花结。锣鼓亭子的表演形式灵活多样,可视性强,音乐古朴优雅,清丽委婉,深受听众、观众赞赏。乐队有锣、鼓、笛子、锵。表演人员服装为白蒲帽,白上衣,白裤子,布草鞋。排列形式为前面对联“锣声震地,鼓语喧天”,横批是“普天同庆”,后面对联是“神灵保佑,四海升平”,两侧分别是“国泰”“民安”。 锣鼓亭子表演主要演奏的民乐曲谱有《送春归》《梅花歌》等数十个曲牌。


   锣鼓亭子表演形式起源于明朝永乐年间,双江镇赤马村村民大多是由江西迁移而来,他们在江西车子的基础上予以改进,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锣鼓亭子制作表演形式。当时为庙会等祭祀活动游行和行香时表演。至现代,庙会活动不太盛行,锣鼓亭子多为庆典喜庆等场合表演。


   2007年,经长沙市人民政府批准,双江锣鼓亭子成功申报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湘ICP备05011312 版权所有 湖南图书馆 备案证书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