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非遗名录
相关文献
相关图片
相关视频
青山唢呐
青山唢呐
    青山唢呐是湘潭青山桥地区的民间器乐艺术,主要流传在湘潭县青山桥、石鼓、分水三乡镇及周边邻近地区。

    青山唢呐因其属于口传心授和师徒传承的民间艺术,并且由于方言的差异,演奏的曲牌各地称谓不一,但曲牌的内容差异不大。曲牌《哭懵懂》由于演奏难度高,运气、指法独特,为青山桥地区独有流传曲牌。

    青山唢呐艺术是湖南吹打乐中一种独特的演奏形式,它的形成与发展,与楚巫文化有着深远的渊源关系。

    千百年来,虽未发现方志载明民间吹打乐的发展、变化、应用等情况,但元明时,元代北杂剧与南戏的蓬勃发展,对吹打乐的形成有极大的关系,吹打乐组合中增加了唢呐。唢呐的加入,平衡了吹管乐与打击乐的音量,增强了热烈欢快的气氛,使吹打乐配置渐趋定型。

    清代,以唢呐为主奏乐器的吹打乐在湘潭世俗生活中,应用已很普遍。乾隆二十一年(1756)《湘潭县志》载:“凡遇颁到诏书,地方官员遵照《会典》县龙亭彩与舆仗鼓乐,出郊迎接至公庭开读。”吹打乐演奏已为地方官吏效忠朝廷营造隆重排场所利用。清光绪年间,湘潭各地民间鼓乐班社兴起,此时青山桥的高玉来乐班颇具名声。民间艺人借用古典声腔和戏曲及本地民歌小调等丰富的曲牌来源作为创编依据,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吹打乐曲牌。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青山唢呐有了更大的发展,艺人们在实践中,摸索了“西工子”和“闷工子”两种独特的演奏方法。又根据曲牌结构、表现功能和应用场合的不同分为路鼓牌子、夜鼓牌子和堂牌子三种。20世纪二三十年代,青山桥地区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唢呐艺人,他们自发成立了“鼓乐工会”、“国乐队”等组织,互相切磋技艺,使青山唢呐艺术更臻完美,以至后来衡湘四县将青山唢呐称为“青山桥国乐”。其中朱达湘师徒弟子乐班,人人都有成就,个个均有名声,对青山唢呐艺术的传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青山唢呐是以唢呐为主奏乐器的一种吹打乐艺术形式。湘潭县青山桥、石鼓、分水三乡镇及周边邻近地区,在民间办理婚丧喜庆、玩龙耍狮及佛道教仪和巫傩祭祀等民俗活动中,形成一种器乐演奏的音乐形态,其乐曲结构、曲牌名称、旋律特征、表现风格、演奏技巧等,至今仍保持原始风貌,没有被外来音乐所影响或同化,艺人们通过民俗活动的经验积累,根据当地人们的审美情趣、风俗习惯、传统文化观念,以湘中典型的音调特征,加以创造,逐渐产生出众多曲牌,独具地方风格。

    青山唢呐艺术根据其历史渊源、曲牌结构和表现功能分为夜鼓牌子、路鼓牌子和堂牌子三种。

    夜鼓牌子是专用于丧葬的器乐曲牌,分为明色类子和长行类子。明色类子的曲体结构是[大过场](亦称大开门)首尾呼应作起曲和终曲的乐段,中间有[正龙]、[陪句]、[滚龙]、[扯句子]等乐段交替穿插,旋律分段落反复产生变化,演奏时间长、喧闹宁静、起伏跌宕有致,节奏徐疾适度,乐曲赋予丰富的情感色彩,属套曲(整套)结构。长行类子则由[大过场]与[放牌]连接,中间连接着若干段落,段与段之间用鼓点连接,但无起承关系,属散套(自由套)结构;旋律大多以6135、3536、5612等湘中典型音调构成,这些音都可以作为调式主音而构成不同调式,产生不同曲调,旋律发生多种变化,但都保证音乐风格和谐。曲牌名称大多以当地土俗称谓,最著名的曲牌有《哭懵懂》、《对角飞》等。明色类子曲牌比较丰富,艺人有十鼓、十音之说,如《一点鼓》、《双点鼓》、《锣边鼓》、《跛脚鼓》、《乔鼓》、《九槌鼓》,《凤凰音》、《隔山音》、《小生音》、《竹音子》等,其他还有如《白鹭展翅》、《白鹭双飞》等。

    路鼓牌子由唢呐、锣鼓为主组合,行进演奏为主,艺人俗称路边调子或路鼓子。路鼓牌子有慢路鼓和快路鼓之分。慢路鼓用单槌演奏,[十一槌]起曲和断句,两支唢呐齐吹,也可加入其他吹管乐器和弦索乐器演奏,旋律悠扬华彩,速度较慢;快路鼓用双槌演奏,唢呐用“三呐子”配“大唢呐”,俗称“老配少”,曲前加[打引]6 6——,《挑五槌》起曲,用五槌断句,长槌结束乐曲,旋律花哨、欢快、热烈,动感性强,速度较快。路鼓牌子曲调较为丰富,有《闹五更》、《神调》、《双采莲》、《叹四季》、《蔡驼子回门》等。

    堂牌子民间俗称坐堂牌子、坐乐、坐堂、大乐等名,它是与民间戏曲通用的一种吹打乐形式,分套曲(艺人称一堂牌子)和散牌子,民间最为普及的是《九腔》一堂和《粉蝶》一堂,《九腔》即《新水令》一堂,民间艺人把9支曲牌组合成套,约定俗成称为《九腔》,曲牌是《新水令》、《步步娇》、《折桂令》、《雁儿落》、《侥侥令》、《收江南》、《园林好》、《沽美酒》、《清江引》;散牌子又称杂牌子、番牌子,它是可以单独演奏,不成套的单支曲牌,如《得胜令》、《耍孩儿》、《月月红》、《哭皇天》等。

    青山唢呐相关乐器有:

    吹管乐器有:尖呐子(俗称),又名小青,或杂杆子;

    二呐子(俗称),又名次中音唢呐,或杂杆子;

    三呐子(俗称),又名中音唢呐,或杂杆子;

    大呐子(俗称),又名次中音唢呐,或杂杆子;

    筚管(俗称);

   竹笛(俗称)。

    拉弦乐器有:牛弦(俗称),又名低胡;

    网弦(俗称),又名大筒。

    打击乐器有:堂鼓(俗称);

    竹蔸鼓(俗称),又名班鼓;

    手鼓(俗称);

    低音大鼓(俗称);

    班锣(俗称),又名低虎音锣;

    汉小锣(俗称);

    云锣(俗称),又名韵锣;

    汉钞(俗称);

    课子(俗称)。

    青山唢呐虽经过了几百年的发展历史,但传承普系不太规范,师出多门,传艺主要以招收学徒的方式,由于师承关系不同,长期属口传心授,虽各有所长,演奏技艺也各有兴衰。

    这里仅将较有成就的朱达湘师徒弟子乐班的师承脉络作一简介。

    朱达湘(1892—1948),男,字先普,行佐七,湘潭县石鼓镇人。系当时民间很有名气的艺人,国乐大师,其唢呐演奏闻名衡湘四县,他的徒弟包括后来很有成就的唢呐艺人陈庆丰、朱梅江、左元和、莫林生、高自球、陈逸安等。

    青山唢呐的艺术特点有:

    1.应用范围广。

    青山唢呐艺术应用场合十分广泛,如婚嫁迎娶、丧葬礼仪、祝寿挂匾、玩龙耍狮、迎宾送客、店铺开张、巫傩酬神还愿、宗教法会道场、节日庆祝、中秋赏月、龙舟赛会等所有的民俗活动,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受到人们的喜爱。

    2.为湖南湘中音调的发祥地。

    其乐曲结构、曲牌名称、旋律特征、表现风格、演奏技巧等,至今仍保持原始风貌,没有被外来音乐所影响或同化,湖南湘中大部分的民间音乐都能从青山唢呐曲牌中找到相关联的素材。

    青山唢呐艺术的主要价值有:

    1.具有典型的南方唢呐演奏特色。

    2.提供丰富的民间音乐素材。

    3.群众参与性广泛,有较强的群众基础。

    4.孕育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唢呐演奏家,均成为全省各地专业艺术团体的业务骨干。

    2008年,青山唢呐被确定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湘潭县文化馆为该项目的保护主体。


湘ICP备05011312 版权所有 湖南图书馆 备案证书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