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非遗名录
相关文献
相关图片
相关视频
侗族芦笙
侗族芦笙
    芦笙从古老的簧管乐器发展而来,是通道侗族自治县广泛流传的传统民间乐器,至今约有2000多年的历史。侗族芦笙主要流传在通道侗族自治县境内的西部南部区域,分布在甘溪、陇城、坪坦、黄土、马龙、双江、菁芜州、牙屯堡、独坡、播阳、县溪11个乡镇。

    侗族芦笙,是侗族民间工匠用竹、木、铜片自制而成的传统竹管乐器,侗语叫“伦”。芦笙音乐和侗族其他音乐艺术形式一样,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和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而滋生繁茂的。关于芦笙的史载多在宋代以后。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四载:“……辰、沅、靖州等地,友仡伶,仡赞……男未娶者,以金鸡插髻……农隙时,至一二百人为曹,手相握而歌,数人吹笙在前导之。”随着侗族社会的政治、经济、生产生活的发展,芦笙在侗族地区广泛流传,芦笙音乐经过侗族人民的长期实践和不断改造,表现手法更逐渐趋于完善,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彩。

芦笙是侗族民间广泛流传的传统簧管乐器,是侗族人民生活中的一部分,他们把它视为“喜”和“乐”的象征,在不同的场合,以各种形式表演不同的芦笙曲目,来表达他们的民族情感,深受侗族同胞喜爱。

    芦笙的种类:根据芦笙吹奏的形式和表演手法的不同,芦笙共分为地筒、特大芦笙、大芦笙、中芦笙、小芦笙、最小芦笙6种,侗语即:筒堆、伦老、伦鲁、伦峨、伦略、伦列。

    地筒:特重低音。其制式与芦笙不同。筒身及吹管均由竹管构成。以大竹筒为筒身,小竹管下端开1只音孔,按簧片插入筒穴为吹管,一筒一音。

    特大芦笙:倍低音芦笙。置6管,开3音(1 2 6)。

    大芦笙:低音芦笙(大芦笙)。置6管,开3音(1 2 6),又比“伦略”低8 度。

    中芦笙:中音芦笙。置6管,开6音(1 2 6)。

    最小芦笙:高音芦笙。置6管,开5音(1 2 3 5 6)或6音(6 1 2 3 5 6)。

    芦笙的音调:传统芦笙共有3个音,12个调。即:1、2、6,称为三音芦笙,后发展为5 6 1 2 5 6 1 2,称为八音芦笙。如今,随着芦笙的不断发展和改进,芦笙发展到12管芦笙、14管芦笙、16管芦笙和18管芦笙等多音芦笙。12个调,即:伦十四(G调),伦十四(大#G调),伦十三(A调),伦十三(小bB调),伦十二(B调),伦十(C调),伦九(大#G调),伦九(D调),伦八(#D调),伦八(小E调),伦七(F调),伦十五(#F调)。

    芦笙的曲牌:相传侗族芦笙曲牌共有12首,按农历12个月来定,侗语即:美伦一,美伦二,美伦三,美伦四,美伦五,美伦六,美伦七,美伦八,美伦九,美伦十,美伦十一,美伦十二。但目前遗留下来的仅9首。芦笙曲牌在不同时期的发展过程中,经各地芦笙师傅的不断创新、改进,芦笙曲目达到90首之多,芦笙的音乐形式、演奏技巧等得到很大发展,内容也十分丰富。现在,常用的芦笙曲牌主要有《集合曲》、《进堂曲》、《踩堂曲》、《扫堂曲》、《同去曲》、《上路曲》、《比赛曲》、《走曲》、《圆圈曲》等。

    芦笙的记谱符号:是用以记录芦笙音乐的文字符号。由于侗族没有文字,更因各地方言的差异,因此,在记录芦笙曲谱时也各有差别。但是,芦笙记谱有三种方式,即汉文译音记谱、现代简谱记谱和侗文记谱。

    演奏时,演奏者常做左右大幅度摇摆,独舞和对奏时,又会时而旋转,时而蹲跳。在音乐效果上富有特色的是碎音颤奏。

    侗族的芦笙乐队,大小不同,由高、中、低音芦笙各1支,加3支地筒的乐队,民间称其为半套;由高、中、低音芦笙各两支,加26支地筒的乐队,民间称其为整套。最大型的芦笙乐队,是由最高音到倍低音6种不同规格的同调芦笙,加入若干地筒而成,人数可达一两百人。为使音量平衡,常用一支最高音芦笙作为领奏和指挥乐器,其他芦笙数量为:高音芦笙2支、中音芦笙3支、次中音芦笙10支、低音芦笙2支、倍低音芦笙1支,地筒1支。也有的侗寨为得到宽厚的低音,使用三四支甚至十余支地筒,侗族人多按这个比例组成各种规模的芦笙乐队。每当寨子有喜事,芦笙队多在本寨鼓楼前的坪地上表演,每年正月和秋收后也走村串寨“为夜”。芦笙队路过邻寨要吹《过路曲》,到了目的地就吹《进寨曲》,主队吹起《踩堂曲》,带领客人来到鼓楼旁宽敞的公坪上。主客队热烈地比赛起来,侗乡霎时成为欢乐的海洋,侗族这种古老的风俗,被嘹亮的芦笙音乐赋予了青春的活力。夜幕降临以后,燃起熊熊篝火,笙歌对答仍此落彼起,按程序,主客队要合奏三曲,表示团结友好,然后各吹三遍《比赛曲》,声音洪亮者得胜。临行前吹起《走曲》,盛赞主人热情好客,主人送别时则吹《圆圈曲》依依惜别。在通道,每年都要举行侗族芦笙节活动,各寨芦笙队互相比赛、同时吹奏,十来支大型芦笙队相互争鸣、试比高低,音响震撼山谷,气势无比壮观,裁判在远离赛场的山上听音效评判优胜。

    芦笙舞是流传于通道的一种以芦笙为伴奏乐器并围绕着芦笙而跳的民间舞蹈。

    芦笙舞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自吹自舞、边吹边舞。主要模仿人们的各种劳动动作或动物动作,其难度较高,有鱼跃、采花、斗鸟、赶虎、猫旋柱、鹰翔、拌草、滚车、盘龙等舞姿,非经训练难以完成。另一种是吹者自吹、舞者自舞。跳时以大号芦笙居中,年轻姑娘以大号芦笙为中心,围成一圈,摆手帕或打花伞、提油灯,或进或退,腿部一曲一变,踩着芦笙的节拍翩翩起舞;在姑娘的外围又有一圈手握小号芦笙的男子边吹边舞。这两圈舞蹈者按照一定的舞步,不时交换位置,从而使之气势雄浑,场面壮观。

    芦笙舞又分祭祀性、娱乐性、表演性三大类,均以芦笙伴奏,且都有其相应的程式。祭祀性芦笙舞是一种专用于祭祖的由男性跳的大型集体舞,侗语称“伦劳的”。其内容和曲调均与祭神和还愿有关,因而只能在祭神、祭祖、祭萨时跳。娱乐性芦笙舞是一种群体性舞蹈,主要有“伦衣”、“伦周”、“伦堂”、“伦哈”4种。表演性芦笙舞主要用于表演和演出,根据舞者形体动作的不同表现进行舞蹈,侗语又分别称为之“伦披他”、“伦定”、“伦伯”、“斗鸡”。以上舞蹈人数少则几十人,多则数百人。

    芦笙为侗族竹制吹管乐器(侗语称“伦”),由笙斗、笙管、共鸣筒、簧屯、箍等部件组成。笙斗木制,呈葫芦瓜状,上接一段小竹管供含吹,竹制笙管分两排呈60°~80°插入笙斗,竹管在笙斗内安装铜质簧片,每根竹管均在按近笙斗处开1个音孔,再以篾片或麻线捆束。

    制作工具主要有:大刀、小刀、钻子、钳子、锯子、熟铜、松香脂、锉子、十四管校音器等36种。

    芦笙与侗族人民的文化生活紧密相连,无论生存环境多么恶劣,生活条件多么艰苦,有芦笙就有欢乐。在过去甚至把吹芦笙、跳芦笙舞当做衡量勤与懒、聪明与愚笨的标准。因此,通道侗族芦笙经过长年累月的发展,已形成了自己的传承体系。

    赛芦笙是村寨的一件大喜事,关系到村寨来年的兴旺和繁荣,制作芦笙的工匠(师傅)在群众心目中备受尊敬,每到一个村寨都会受到热烈欢迎和热情款待。因此,芦笙工匠的制作技术成为不秘之传,所以只传血亲,不传外姓人。芦笙制作工匠仅存于通道侗族自治县独坡乡。

    侗族芦笙主要表现出以下特征:

    1.民族性和历史性:芦笙从古老的簧管乐器发展而来,至今约有2000多年的历史,为侗民族所喜爱,在其发展过程中融入了侗族的民族文化和民族习俗。

    2.融合性:吹芦笙时可站可坐可跳,特别是舞蹈时,边吹边跳,笙中有乐、乐中有舞、乐舞交融。“鲤鱼上滩”就是在表演中做各种旋转动作,如吹奏芦笙的同时完成前手翻、后手翻动作。所以它是一项融音乐、舞蹈、运动于一体的民族传统项目。

    3.广泛性:通道县坪坦乡是文化部命名的芦笙艺术之乡,其实整个通道县就是芦笙之乡,在通道,村村寨寨有芦笙队,队员从70岁老人到7~8岁少年儿童。芦笙表演是民间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村里有芦笙活动,村寨男女老少出动,在吹吹跳跳中交流感情,促使村寨之间和睦友好。

    4.观赏性:侗族芦笙曲目十分丰富,其音调婉转缠绵,热情奔放,层次分明,柔和优美,娓娓动听。几十把、上百把芦笙同时吹奏,气势磅礴,地动山摇,震撼人心。小伙子吹着芦笙奋力摇摆,边吹边跳,挺胸昂头,高昂的曲调,潇洒的舞姿,洋溢着男性阳刚的气概。姑娘们着拿油灯、打花伞和舞手帕,围圈翩翩起舞,充分展示侗家姑娘的温柔、贤淑。

    侗族芦笙由于具有上述特征,使得其具有以下重要价值:

    1.社会价值:芦笙舞不仅可以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活跃文化市场,增进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往来,还可以培养人们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通过芦笙节会的交流,使村寨之间和睦友好,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促进了乡风文明。同时,该项活动对芦笙队员来说又是一项健身运动,对全民健身,提高民族综合素质具有积极的意义。

    2.艺术价值:芦笙不单是一种民族乐器,演奏时边吹边跳又是舞蹈。侗族在歌舞时都离不开芦笙的伴奏,歌舞和芦笙是侗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和内容。在侗族统称的“芦笙舞”中,包含着多种内容和形式的舞蹈,其中有节日时的自娱性舞蹈,有青年男女之间进行交谊的舞蹈,还有为展现芦笙高手边演奏芦笙、边做舞蹈中高难技巧的表演和竞赛性舞蹈。通过不断的挖掘和整理,能够有效推动民族音乐、舞蹈艺术的发展。

    3.经济价值:“芦笙舞”是侗族的传统民间舞蹈。源于古代播种前祈求丰收、收获后感谢神灵赐予和祭祀祖先的仪式性舞蹈。芦笙表演是侗族的一种大型群聚性民族文化活动,传统的芦笙节会都是在中秋期间举行。活动期间都有其他相关的民间文化活动和商贸活动。这种原生态文化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是丰富的文化资源。稍作调整,把它作为旅游产品推向市场,将显示出无限的商机。

    2008年,侗族芦笙被确定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通道侗族自治县文化局为该项目的保护主体。

湘ICP备05011312 版权所有 湖南图书馆 备案证书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