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非遗名录
相关文献
相关图片
相关视频
新化山歌
新化山歌
    新化山歌是新化人民在劳动之余、喜庆节日、婚娶祭丧,自由发挥以抒发感情的民间歌曲。新化山歌主要流传在县西南的水车、奉家山、天门、长峰、古台山、槎溪、石冲口和西北的金凤、大熊山等边远山区和县城以及县城以东的广大乡村。

    新化县位于湖南省中部偏西,娄底市西部,依雪峰山东南麓,资水中游。新化原属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古称“梅山峒蛮”。经过千百年的民族融合,峒民大多汉化,但仍然保持了喜爱唱山歌的习惯。

    新化山歌以口头创作、口头传唱的方式生存于民间。人民在劳动之余、喜庆节日、婚娶祭丧,常以山歌抒发感情,长期以来,形成独具特色的地方民间文艺。

    新化山歌的起源,可追溯到秦代以前。汉代王逸在他所著《楚辞章句》中说:“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号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所谓“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即指资水中游以新化县为中心的古梅山地区。屈原放逐,其《九歌》即嫁接于沅、湘巫觋之歌,朱熹《楚辞集注》载:“原既放逐,见而感之,故颇为更定其词,去其泰甚,而又因彼事神之心,以寄吾忠君爱国眷恋不忘之意。”新化山歌就是从楚国民间祭祀的艺术土壤里萌芽、发展而来。至秦朝,已在民间兴起,从流传下来的山歌中可找到踪迹,如《山歌无假戏无真》就唱道:“……山歌无假戏无真,秦始皇兴起到如今。”

    宋建县后,瑶、苗民族开始移民外地,但喜欢唱山歌的传统仍然保留下来,新化山歌已经深植于民间土壤,在劳动人民的生活之中可随编随唱。《新化县志》记载,宋将田绍斌进剿梅山时,梅山峒民编成《骂歌》,对其残忍的罪行进行正义声讨。宋熙宁五年(1072)置县,章惇作《梅山歌》:“穿堂之鼓堂壁悬,两头击鼓歌声传”,生动地记载了山歌的一种特殊演唱形式。宋代境内有主、客户之分,主户即地方土著,客户即从外地迁入的汉族。因此新化山歌是多民族文化融合的产物,是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的艺术结晶。

    山歌是新化人自古以来记录生产生活、表达感情、传递信息的手段,是在山高谷深、交通阻塞等特殊环境下产生的。传统的新化山歌内容主要有劳动歌、风俗歌、时政歌、仪式歌和陶情歌。劳动歌有猎歌、樵歌、渔歌、田歌、挖山歌、采茶歌及各种劳动号子。《资水滩歌》长达600多行,对资水滩多水险及沿岸山川地理、土产山货、风俗人情、船工生活作了生动的描绘。风俗歌如《闹洞房》、《打四门》、《劝赌歌》等,显得热闹、诙谐。有些风俗歌也反映了劳动人民的苦难,如《养女莫上锡矿山》、《资江十八滩》等。时政歌有《骂歌》、《颂歌》等。仪式歌有《喜堂歌》、《丧歌》、《茶赞》、《酒赞》、《神诰》等。此外还有表现历史和民族的《峒事歌》、《宗师歌》以及生动活泼的《儿歌》。山歌中,数量最多、最脍炙人口的是被称为“陶情歌”的情歌。这类歌,从男女相识、初恋、相思、定聘到结婚以及婚外情等都有丰富多彩的表现,反映了年轻男女对封建礼教的诅咒反抗和对自由爱情的向往与追求。

    新化山歌可分两大类,即高腔和平腔(低腔)。

    高腔山歌主要流行在高山区,音调高亢嘹亮,拖长音,节奏自由,有独唱,也有对唱。在奉家山一带,有一种“特高腔”的“呜哇山歌”,只有顶尖的山歌手才可以演唱,唱者多用假声,因此又称“尖嗓子”山歌。高腔山歌中还有一种“滚板山歌”,起音也特别高,并且跳跃性强,往往是一人起头众人和,用雄壮的“呵呵”声结尾,滚板行腔,气势磅礴。一般滚板一口气唱20个字以上,多的一句滚到50多个字,犹如高山滚木,轰然而下,往往能起到高潮讨彩的效果。“溜溜山歌”在全县较流行,因为在每半句中间都要加上衬词“溜溜”两字,故叫“溜溜山歌”。有一首著名的高腔山歌《神仙下凡实难猜》(又名《郎在高山打鸟玩》)曾进中南海怀仁堂为毛泽东等中央领导演唱。

    低腔山歌多在丘陵平原地带,音调较低,拖音较短,也有独唱和对唱。在洋溪有一种独特的低腔山歌叫“波罗山歌”,也和高腔滚板山歌类似,在高潮阶段中间插进滚板句,不同的是,句子以幽默诙谐取胜。在山歌比赛中谁唱的滚板句最长、最多、最连贯、最幽默诙谐,谁就最能取胜,赢得好评。

    新化山歌相关的制品有:锣、鼓、竹板。

    锣鼓主要用于《挖山号子》等劳动山歌中。竹板用于行乞山歌,新中国成立以前,乞丐们行乞时,一边唱着山歌,一边敲打竹板(或竹竿),恭维主人吉利。

    新化山歌的传承方式,主要是民间自娱自乐,自由传授。

    一个出色的山歌手,总是经过多处学艺、拜师学成的。家庭影响也很重要,上一代出了好歌手,会影响到下一代,甚至几代。正如《山歌传》所唱:“男教女,老教幼,父传子来子传孙,五湖四海尽歌声。”但一脉相承的家族式传承很少。师父教歌不保守,遇上好苗子,就会倾囊相授,也没有门户之分,所以,徒弟往往比师父强,会唱的歌比师父多。其代表性传承人有:

    伍先宗(1902—1989),男,三塘乡井架村人。从小喜欢唱山歌,15岁开始做瓦匠手艺,足迹遍及大半个新化和安化、溆浦。他手艺做到哪就唱到哪,喜欢和人家比歌,能见人唱歌,见事唱歌,84岁还要和年轻人比:“莫笑牙齿不关风,唱歌还要比后生。”文化馆干部采访他,他喜不自禁:“油菜开花两面黄,相己之人随便行,春三二月莫提酒,九冬十月莫卖糖,淡淡相交得久长。”

    周文化(1917—2003),男,琅塘镇谭家村人。靠挑鸡笼盘家养口,集市上唱山歌招生意,村民喊他“鸡开口”。他能用二胡自拉自唱,特别是他唱的《苦媳妇》,唱得围观的妇女眼泪双流。

    戴岳嵩(1926—1990),男,上梅镇人,文化馆群文干部,醉心新化的多种民间艺术,尤其精通山歌。过世后,儿子将其生前搜集的山歌、戏曲等资料整理成书《离离草》付印出版。

    伍喜珍(1936—),女,新化县西河镇沙江村人,1956年参加湖南省和全国农村民间音乐会演,均获得一等奖。同年12月调湖南省歌舞团任独唱演员。1956年至1982年随团到全国各地演出。《新化山歌》等多首湖南民歌均由中国唱片社录制,在国内外广为传播。曾和日本蕨坐歌舞团、朝鲜国家艺术团同台演出,得到外国同行的高度赞扬。曾多次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中央领导演唱,分别受到贺龙元帅和越南主席胡志明的接见并合影留念。

    张贻灿(1939—),男,新化县文化馆退休干部,民间音乐家。从小喜爱地方民间音乐,对山歌情有独钟,数十年坚持收集与整理,有8首被《中国民间歌曲集》(湖南卷)采用。热衷山歌的普及提高,工作期间多次主办民间音乐和山歌培训班,培训学员不计其数。撰写的《风格独特的新化民歌》(与邓竟先合作)在《湖南广播电视报》发表。音乐专著《歌海扬波》于2006年8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

    方荣辉(1944—),男,奉家镇关王村人,民间高腔山歌手,被村民称为“山歌王子”。他演唱的山歌激越高亢,豪放至远。由于存气量大,声音持久饱满,擅唱“滚板山歌”,快时如珍珠脱线,慢时能荡气回肠,深得“民间唱法”之要领。在2006年“梅山山歌王”大赛中,与县内、冷水江市及周边县市的山歌高手同台竞技,力挫群芳,夺得“梅山山歌王”称号。

    陈福云(1971—),女,圳上镇圳上村人,师承张贻灿,是新化山歌的后起之秀。嗓音亮丽、清脆、悠扬,擅长演唱刁蛮、逗趣、娇巧一类的新化山歌。在歌舞《梅山蛮》(获湖南省第四届“三湘群星奖”金奖)中演唱的山歌给专家评委留下深刻印象。

    新化山歌的主要特征:

    1.古朴、原始性特征。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以及历史原因,梅山境域相对封闭,从楚巫祭祀音乐和生产劳动中发源的新化山歌,除了保持与地方语言按字行腔的特征外,还存留着古老的宗教音乐元素。如流行新化的平腔山歌《苦媳妇》与神诰歌的《南岳诰》都属徵调式,行腔风格也十分相近。保留着原始宗教音乐元素和地方语言风格的新化山歌同时也成为它更为广泛地传播和推广的障碍。

    2.丰富、多样性特征。据现有资料,新化山歌可以粗略地划分为以下六个大类:(1)劳动歌。包括田歌、猎歌、樵歌、渔歌、采茶歌、伐木歌、滩歌、夯歌、号子等。田歌的数量最多,犁田、播种、扯秧、插田、踩田、担粪、放水、抗旱、收割、纳粮饷等一系列的劳动过程中都有山歌。(2)生活歌。(3)仪式歌。(4)时政歌。(5)情歌。(6)历史传说歌。在表现形式和行腔特点上,除平腔(包括高腔)外,还有花腔、弹腔、波罗腔、滚板腔以及锣鼓山歌等多种演唱风格和表现形式。不管哪种山歌,起音都比湘南的客家山歌、湘西的盘歌、洞庭湖区的荆楚山歌都高,往往是一人起头众人和,歌声抬得山转水动。在句式结构上,有四句头、六句头、八句头和长段,也有七字式、五字式和长短相间式,演唱起来更是趣味无穷。

    3.文学、艺术性特征。新化山歌虽系民间歌手的口头创作,没有过多的加工雕饰,但作者却巧妙地运用了诗歌中赋、比、兴、夸张等艺术表现手法。如:“小小菜园隔块墙,丝瓜苦瓜栽两旁。郎栽苦瓜苦想妹,妹栽丝瓜思想郎。”(以物比人)再如:“板栗子开花一根线,去年想你到今年,去年想你犹小可,今年想你忘插田,耽误阳春大半年。”(以物起兴)又如:“去年同哥喝杯茶,香到今年八月八,不信请到房中看,床头一朵茉莉花。送郎送到石山窝,手板捧水给郎喝,我郎喝了手板水,天干三年不口渴。”(夸张)这些手法的运用,使新化山歌达到了很高的文学艺术境界。

    新化山歌具有较高的传承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民俗学与民族学研究价值。新化山歌艺术以狩猎经济与农耕经济为基础,是梅山文化的代表作,也是本土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了解和研究梅山地区历史、人文、民俗的“活化石”,它全面生动地反映了这一民族地区的文化传统。

    2.不可替代的艺术价值。新化山歌是民间文学中的一枝奇葩,它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泥土芬芳,真实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喜怒哀乐。演唱形式多样,表现手段丰富多彩,贴近生活,语言俚俗,俏皮风趣,易于传唱。在音乐上也很有特点,高亢亮丽,优美婉转,是音乐和语言的完美组合。它是研究梅山民间音乐与民间文学的重要文本。

    3.梅山传统文化的百科书。新化山歌是梅山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是用独特形式反映人民生活习俗和精神风貌的百科书。它体现和传承着该民族文化传统,具有历史价值,同时也是研究古梅山人文、历史、文学、说唱、曲艺、戏剧等艺术发展史的重要依据。

    4.多民族融合的纽带。古新化是苗、瑶、侗、汉等十多个民族的居住地,新化山歌是多民族文化融合的体现,反映了梅山人民崇尚自然,追求幸福生活和美好爱情的意愿,同时体现了英武强悍、桀骜不驯的梅山精神。它对当地人民的文化认同和维护民族团结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维系梅山民族的精神纽带。

    2008年,新化山歌被确定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新化县梅山文化研究室为该项目的保护主体。


湘ICP备05011312 版权所有 湖南图书馆 备案证书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