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非遗名录
相关文献
相关图片
相关视频
侗戏
侗戏
    侗戏,是以侗族大歌、侗族琵琶歌为基础,吸收侗族人民居住地的汉族地方戏曲剧种的表演程式和舞台演出样式,穿着侗族服装,运用侗族语言演唱的一种民族戏曲形式。它主要流行于贵州黎平、从江,广西三江和湖南通道等县侗族聚居地,是侗族人民喜闻乐见的本民族剧种,戏剧界早已把它列为我国传统戏剧种类之一而载入史册。

    湖南侗戏主要分布在通道侗族自治县的坪坦、陇城、坪阳、甘溪、马龙、黄土、双江、下乡、牙屯堡、团头、独坡、播阳、地阳坪、菁芜洲等14个乡镇,全部以不稳定的业余剧团形式进行演出活动。

    侗戏起源于贵州省南部侗族聚居地。据资料记载,侗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在世世代代的辛苦劳动中,创造了丰富的传统文化。侗族大歌一领众和,开阔畅朗。“哆吔”(一种集体舞蹈)明快庄重。芦笙舞自吹自跳,矫健优美,热情奔放。侗族琵琶歌,是一种怀抱琵琶自弹自唱的曲艺形式,演唱内容有本民族的传说故事,也有从汉族的小说唱本中移植的演义、传奇,它的流传遍及南部侗族地区。这些都成为侗族戏剧诞生和发展的条件。170余年前,清代嘉庆、道光年间(1830年前后),贵州黎平茅贡区腊洞寨的著名侗族歌师吴文彩,最先组成侗戏班,编排剧目,穿着侗族服装,使用侗族语言演唱,在黎平、从江等县境搬演,这是侗戏之始。光绪元年(1875),侗戏由贵州黎平县水口区传入广西三江县高岩村后,一直在三江县侗族地区流传。1952年,三江县在林溪区集会,宣传区域自治,各乡都带剧团来会上演出。林溪区马安乡一个侗戏班子在集会上演出了侗戏《陈世美》。阳烂乡侗族桂剧艺人杨正明、杨校生看了侗戏后,感到亲切、新鲜,回家后便组织了一班人,将连环画《杨娃剃头》改编成侗戏在本地上演,受到群众欢迎。1954年,阳烂乡划归湖南通道县,此后,侗戏即在通道县内流传开来。仅在5年时间里,通道全县就有90余个村寨组织了业余侗戏班子(当时称俱乐部),形成了湖南的侗戏。

经过长年累月的发展,通道境内的湖南侗戏具有自己的特色。湖南侗戏在发展过程中吸取汉族地方剧种营养,不断丰富自己。对它影响较大的剧种有贵州的花灯戏、湖南的阳戏和花鼓戏、广西的桂剧和彩调。艺术交流较为密切的是桂剧和彩调。在侗戏未传入通道前,很多侗族居住集中的村寨都有业余桂剧班子。侗戏传入后,这些班子都改演侗戏,多改编桂剧和彩调的剧目,吸取这些剧种的一些表演程式,借鉴彩调、花灯的某些唱腔曲调。演出汉族古装戏时,在化妆和服饰上也参照桂剧传统,适当选用。20世纪50年代的侗戏主要是传抄本,演说历史演义、传奇故事和侗族的传说。党和政府支持民族文化的传播,逢年过节或群众集会都安排侗戏演出,既满足了广大侗族人民文化生活的需要,又推动了党在农村的工作。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侗戏内容和表演形式虽然受到“左”的思想影响,剧中人物简单化、公式化、脸谱化突出,但是为政治服务的剧本创作还是不少。京剧(革命样板戏)唱腔的移植客观上丰富了侗戏的音乐。20世纪80年代侗戏的发展进入快车道,走向繁荣。尤其是在“湘、桂、黔、鄂四省(区)侗族文艺会演”活动的推动下,侗戏不论是创作和表演上都取得重大突破,优秀剧目不断涌现。通道县参加会演的侗戏《巧为媒》、《双招亲》、《戊梁情》、《鸟哥征婚》、《考女婿》等在会演中获多项奖。仅《戊梁情》就获得了最佳剧本奖、最佳导演奖等五项奖。湖南侗戏经过长期的创作和演变,已从原始状态进入成熟状态,在编剧、表演、音乐、演奏、服装、舞美、舞台调度等方面都得了很大的提高和完善。侗戏在通道侗乡本应有旺盛的生命力,可是改革开放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通道侗乡大部分青壮年都到外地打工去了,戏师们也年过古稀,或相继谢世,加上现代传媒文化、外来文化和市场经济的强烈冲击,目前通道侗戏已跌入低谷,面临失传,全县仅坪阳、陇城、坪坦、黄土几个乡镇还有几个艰难维持的侗戏队,其他乡镇的侗戏队已经销声匿迹了。

    湖南侗戏传承区域占通道全县面积70%以上,分布在西部各乡镇以及南部百里侗族文化长廊的各乡镇。

侗戏从产生到发展的历史只有100多年,但其内容相当丰富,剧目不少。据不完全统计,通道境内流传的剧目就有300多个,侗戏从作品产生的时间和内容上看,可分为传统侗戏和现代侗戏两种;侗戏剧本的素材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一是侗族民间故事、传说;二是其他民族民间故事、传说;三是其他剧种的剧本;四是现实生活故事等。

    传统侗戏在侗戏剧目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形式异彩纷呈,内容丰富多彩。如以侗族传说故事为题材编写的侗戏有《珠朗娘美》、《吴勉王》、《刘媄》、《补贯》、《三郎五妹》、《门龙肖女》、《金汉列媄》、《美道》、《雪妹》、《秀银吉妹》、《丁郎龙女》等一百多个剧目。其内容以婚姻爱情为主。这类剧目除了反对封建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嫌贫爱富、门当户对、姑舅表婚等旧的婚姻陋习之外,还有以颂扬英雄为题材的剧目。如吴勉是侗族人民的英雄和骄傲,他的故事在侗族地区广为传颂,在他的身上蕴含着无限的力量,始终激励着侗族同胞团结奋斗、共同抗敌。还有以崇尚和善为题材的剧目。侗族是个十分亲和的民族,不好争斗,讲究亲情,凡事都与人为善,慈悲为怀,和谐为本。因此这类题材的剧目最多,流传最广,影响最深。还有宣扬忠诚善良为题材的剧目。这类题材的侗戏大部分以改编汉族剧本和历史事件居多。如以汉族故事或传书改编的侗戏《李旦凤姣》、《梅良玉》、《柏玉霜》、《梁祝》、《陈杏元》、《毛洪玉英》、《天仙配》等等。

    现代侗戏剧目繁多,大多都是戏师们根据自己的耳闻目睹,以现实生活为依据,以历史时期为背景,以具体事件为内容,以习俗细节为题材,因此,现代侗戏剧本短小精练,人物集中,剧情活跃,布景灵活,注重调度,突出演技。

    侗戏唱腔最原始的只有一个上下句“戏腔”(即平腔)。流传于南部侗族方言区。在侗戏中运用最早,时间最长,派生的曲调最多,有“旦腔”、“生腔”、“丑腔”等,以后又逐渐增加了“哭腔”(即悲腔)。随着侗戏改革的不断深入,侗戏音乐有了较大的突破,“歌腔”被广泛应用,新腔也应运而生,还借鉴了其他戏种的大量曲牌。

    侗戏伴奏器乐很简单,过去只有二胡(大都自己制作)、锣、鼓、钹等,后来随着侗族歌舞文化的不断丰富和发展,侗族的可吉(牛腿琴)、琵琶、木叶、侗笛、芦笙等加入伴奏行列。但仍以二胡为主奏乐器。

    在通道有影响的侗戏作品有:《戊梁情》,作者吴尚德、陶成丰、吴美云等;《巧为媒》、《双招亲》、《考女婿》,作者夏新振;《鸟哥征婚》,作者杨正兴。这些剧本在1984年至1991年湘、鄂、黔、桂等四省(区)12个县轮流举办的侗戏会演中均获多项奖,其中《戊梁情》获得5个奖项。

    活跃在通道县的湖南侗戏,由于产生发展的历史不太长,所以传承谱系比较清晰:

    第一代:龙从和(1901—1960),侗族,通道坪坦乡高步村人。杨校生,76岁,侗族,坪坦乡阳烂村三组。

    第二代:龙怀金,65岁,侗族,高步村人。龙登娥,女,40岁,阳烂村三组。

    第三代:龙道雄,54岁,侗族,高尚村人。龙道永,62岁,侗族,高尚村人。龙盛权,56岁,侗族,高尚村人。

    黄土乡:第一代:吴永贤,76岁,2003年去世。

    第二代:吴尚德,68岁,侗族,黄土乡盘寨人。吴尚明,71岁,侗族,黄土乡盘寨人。吴世雄,71岁,侗族,黄土乡盘寨人。

    第三代:吴永绍,42岁,侗族,坪阳乡桐木村人。欧柏山,40岁,侗族,黄土乡下盘村人。吴美云,55岁,侗族,黄土乡尾寨村人。欧顺书,56岁,侗族,黄土乡头寨村人。 欧柳跃,43岁,侗族,黄土乡尾寨村人。

    代表性传承人有:杨景俊、吴仓银、杨盛智、杨校生、吴尚明、吴尚德、朱锡武。

    详情如下:

    杨景俊,1917年生,侗族,小学文化,通道侗族自治县陇城镇坪寨村人。12岁开始学戏,一生中演过上百个剧目,深受群众喜爱。他不但到过甘溪、洞雷、高步等县内各地教戏,还到过与广西交界的村寨教戏,培养了大批弟子。

    吴仓银,生于1920年,侗族,通道侗族自治县牙屯堡镇外寨村人。他改编了《西厢记》、《梁山伯与祝英台》、《陈世美》、《阿三与师爷》、《黄飞虎》等20多个剧目。自编《姑嫂入社》、《送儿参军》、《戒赌》、《采山茶》、《芦笙颂》等20多个侗戏,曾参加过省、市、县的侗戏调演和会演,并多次获奖。

    杨树林(1924—1996),通道侗族自治县牙屯堡镇古伦村人。他改编的侗戏有《彩楼配》、《生死牌》、《秦香莲》、《穆桂英大战洪洲》、《马奇逼婚》,自编了《父女情深》、《单身妹》、《银耳环》等30多个小侗戏。

    杨盛智,1921年生,侗族,通道侗族自治县甘溪乡恩戈村人。他改编了《狸猫换太子》、《李旦出世》、《争婚记》、《珠郎娘美》、《薛刚西凉借兵》、《三请梨花》、《五女兴唐》、《女驸马》、《天仙配》、《杨门女将》、《铁弓缘》、《花木兰》等30多个剧目。自编了《桃夭岛奇婚》、《采茶叶》、《六女评郎》、《妯娌闹公堂》、《少女与财神》、《忘恩背义》等20多个剧目。

    杨校生,1930年生,侗族,通道侗族自治县坪坦乡阳烂村人。他大胆运用民间小调、彩调等其他剧种音乐移植于侗戏之中,深受群众喜爱。

    吴永成(1930—2003),侗族,通道侗族自治县杉木桥人,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收集、整理了侗族音乐、曲艺音乐、民间器乐、侗戏音乐等100余首。

吴尚明,1933年生,侗族,通道侗族自治县黄土乡人。擅长改编古装戏,其改编的剧本有《征东征西》、《双卖武》、《绣楼赠塔》、《卖花记》、《仁贵回窑》等。

    吴尚德,1937年生,侗族,通道侗族自治县黄土乡人,其代表作《刘媄》、《戊梁情》,两剧堪称侗戏改革成功的典范。他在运用戏腔的基础上,充分把握民间生活题材和戏剧元素,极大地丰富了侗戏唱腔和侗戏创作。

    朱锡武,1940年生,侗族,通道侗族自治县牙屯堡镇桥寨村人。主要改编有《娘啊娘》、《白玉霜》、《梁祝》等剧本。

    湖南侗戏是我国民族戏曲中一个独立的戏种,具有独特的戏曲风格,浓郁的民族色彩。其主要特征有:

    (1)通俗性。侗戏道白少,以唱为主。唱词道白都用侗话,侗族群众都能听得懂。既是一种民族艺术形式,又是一种情感交流的方式。

    (2)简易性。侗戏唱词讲究韵律,演唱起来既好听,又好记;侗戏演出布景、服装、道具简单,化装简易,无脸谱。

    (3)广泛性。通道侗寨村村都有侗戏班子,侗戏深受侗族群众喜爱,在村寨戏台表演侗戏,广大群众可参加演出、观看。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侗戏已深植于侗族群众心中。

    (4)多源性。侗戏题材广泛,剧目内容主要来源于侗族民间故事、传说,采用评书改编,或移植其他剧种。既有传统剧目,又有新编剧目,长期并存,各自发展。

    湖南侗戏是侗族人民自己的艺术创作,具有宽广深厚的生活根基和群体生活积淀,凝聚着浓厚的民族感情,散发出宜人的乡土气息,孕育了美好的艺术想象,承载了侗族丰富的文化传统和审美趣味,展示了侗族人民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乐生意识和生活态度,它是侗族优秀民间艺术的遗存、优秀的文化遗产,具有发掘、挽救、保护的重要价值。

    (一)实用价值。侗戏的文化积累十分深厚,它是说、唱、奏、舞等多方面的综合性艺术,它包含特有的政治制度方面的文化,还有文学、历史、民俗、婚恋等精神方面的文化。它对侗族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和侗民族共同体的精神、心理素质、思维方式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社会价值。侗戏是叙述故事、塑造人物、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形式,通过演唱的语言、形象表现戏剧的主要思想,鲜明地突出了希望善良的人得到幸福,丑恶的人得到惩罚的心理,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思想素质,增强了民族团结。

    (三)艺术价值。随着各民族戏曲文化之间的交流,侗戏注意博取其他民族戏剧所长,克己之短,在表演艺术上,突出戏曲的说、唱、奏、舞的民族艺术手法。戏剧的情节上注意冲突性、曲折性、形象性。在表演艺术上也日渐丰富:唱腔具有侗民族特色,也糅进了各地的小调、小曲,侗戏还增加了侗家人喜爱的山歌、侗族大歌、琵琶歌、吔歌、踩堂调等多种唱腔。侗戏的发展可促进侗族民间故事、传说、神话故事的发展,民间文化的发展及民间音乐和艺术的发展。

    2006年,侗戏被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2008年,湖南侗戏被扩充为国家级名录项目。通道侗族自治县文化局、文化馆为该项目的保护主体。


湘ICP备05011312 版权所有 湖南图书馆 备案证书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