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非遗名录
相关文献
相关图片
相关视频
湖南杖头木偶戏
湖南杖头木偶戏
  湖南杖头木偶戏,在一些地区又称“木脑壳戏”、“棒棒戏”、“矮台戏”、“低台戏”、“观音戏”。演出木偶戏的班社又叫“矮台班”或“低台班”。

    湖南杖头木偶戏前期主要流行于湖南湘江流域及洞庭湖地区;后期则由这一地区向周围扩散,几乎遍布全省;近期在大部分地区逐步消失,唯长沙市及少数地区尚有杖头木偶戏的演出。

    湖南杖头木偶戏的分布状况,与地方戏曲相同,几乎是哪里有地方大剧种,哪里就有木偶戏;而不同之点是,杖头木偶戏比戏曲流行的区域更为广泛,遍及湘中、湘南、湘北和湘西各县。其中祁阳杖头木偶戏流行于祁东、祁阳、武冈、邵阳、零陵、道县、江永等县。衡山杖头木偶戏流行于衡山、衡阳等县。溆浦杖头木偶戏流行于溆浦、辰溪、洪江、芷江、龙山、永顺、花垣等县。常德杖头木偶戏流行于常德、桃源、华容、大庸(今张家界)等县。长沙杖头木偶戏流行于长沙、湘潭、湘乡、岳阳等市县。

    湖南木偶戏最早见于史籍记载的是《旧唐书•崔慎由传》:唐咸通六年(862),桂州戍边官兵起事,经湖南“每将过郡县,先令倡卒弄傀儡,以观人情”。

    湖南杖头木偶戏至清代已甚为兴盛。清同治八年(1869)《溆浦县志》中,载有清嘉庆辛酉(1801)科举人邓大猷的《竹枝词》:“梨园弟子不知耕,一担傀儡随处行。但过重阳风雨后,村村演剧赛秋成。”

    清代,杖头木偶戏依据演唱声腔音乐的不同,划分为五大流派:祁阳派,唱祁剧,表演粗犷朴实;溆浦派,唱辰河戏,表演豪放;衡山派,唱衡阳湘剧,表演细腻;常德派,唱常德汉剧,表演具有乡土气息;长沙派,以唱长沙湘剧为主。各派均有自己技艺高超的艺人。杖头木偶戏传承至现代,班社数量剧减,鲜有演出。一些地方,花鼓戏音乐和新创音乐,也已进入木偶戏的演出。1956年,湖南省木偶皮影剧团成立以后,湖南杖头木偶戏在艺术上更有变革。现分述于下:

    1.祁阳派:元、明时期,祁阳一带已有木偶戏演出。清嘉庆、道光年间,祁阳木偶戏已很盛行,遍布于文明铺和潘家埠一带。到了咸丰年间,著名木偶戏班首推祁阳文明铺李陶儿家的“仁和班”。民国时期,祁阳有半职业、职业木偶剧团108个,艺人500余人。著名艺人有刘光奎、王连生、唐耀、李海轩、刘玉生等人。新中国成立后,王连生等人被邀至北京传授木偶戏艺术两个多月。1954年,祁阳“仁和班”被邵阳文工团接走,成立邵阳木偶剧团。1956年,邵阳木偶剧团与湖南省皮影队合并,成立湖南省木偶皮影艺术剧团。1961年,祁阳县创办了一个木偶剧团,接收民间艺人18人,青年学徒7人,“文化大革命”中被解散。

    属于祁阳派的武冈木偶戏,当地群众称为观音戏。20世纪20年代后期,武冈县马坪、法新、大井、清溪、石牌坊等地均有民间木偶戏班。节目、唱腔用祁剧,有《魁星点斗》、《三星庆寿》、《文王访贤》、《双拜寿》、《天门阵》、《三气周瑜》、《长坂坡》、《三请樊梨花》等200来个剧目。少数剧目为祁剧所无,如《全家义》为菩萨上寿,须斋戒沐浴上演。近年来,已无演出活动。

    2.溆浦派:溆浦是辰河戏的发源地之一,木偶戏(低台戏、矮台班)则是辰河戏发生的先导。木偶戏是由地方巫傩娱神而逐步演变过来的。溆浦的低台戏,又称“木脑壳戏”,历史悠久,木偶造型栩栩如生,表演生动活泼。辰河高腔矮台班的木偶演出,多由半职业艺人组成,剧目、音乐、排场与高台班相同。有时两种演出形式同时在民间的祭祀娱乐活动中出现。辰河高腔白河路子,以永顺县王村为中心,包括永顺、古丈、龙山等地,艺人们多兼演木偶戏,戏班有舞台演出和木偶表演两套用具,唱腔、道白多用当地的方音。至今木偶戏班活动较少,部分地区在冲傩还愿中尚有木偶戏的演出。

    辰河戏木偶,新中国成立前在湘、鄂、川、黔等省边区十分流行。清朝道光年间传入贵州铜仁地区,其境内有“泰洪班”、“太平班”、“兴隆班”、“天福班”、“杨本家班”等五六个著名的木偶戏班,演出十分活跃,演出剧目有《过五关》、《古城会》、《九龙山》等30余种。

    3.衡山派:衡阳地区唐时就有木偶戏的演出记载。清代时班社发展迅速,演出形成高潮,衡山县、衡阳县更是戏班林立。衡山木偶戏艺人身兼巫师,以衡阳湘剧唱腔和师公腔为声腔,常演出《目连》、《岳王》、《香山》、《大盘洞》、《杨春龙》等剧目,对衡阳湘剧的发展和衡州花鼓戏的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衡州花鼓戏在自己的成长阶段,因受城乡观众欢迎,累遭官方禁演。许多艺人为了生存,常常既演木偶戏,又唱花鼓戏。如衡山县的白果、新桥,衡阳县的狮子桥、富田、金溪等地的艺人,大多如此。

    辛亥革命之后,衡州花鼓戏兴盛,木偶戏逐渐衰微;至今,衡山派木偶戏已少见踪影。

    4.常德派:常德木偶戏的起源与傩愿戏有很大的关联。常德汉剧最古老的剧目是《傩头戏神》,而这个剧目最早是由木偶班在冲傩还愿中演出。据《湖南地方剧种志》载:“《傩头神戏》所唱的土俗巫腔,并非来自弋阳,[驻马听]是元杂剧常用曲牌。南宋淳熙五年(1178)荆州佥判韩子雍诗,有‘村村搬演赛江神’之咏,《傩头神戏》产生的年代可能很早。”(《湖南地方剧种志》第四卷,湖南文艺出版社1990年出版)但至民国年间,常德木偶戏逐渐衰落。新中国成立初期木偶戏得到复兴,全市木偶戏班达到31个,常德县木偶队参加湖南省第一届民间艺术会演演出《定军山》获得演出奖;1982年,全市有木偶演出队33个,桃源县太平铺木偶班保留的剧目就有《目连传》、《观音传》、《三国演义》、《岳飞传》各12本。然而,在现代艺术的冲击之下,木偶戏演出逐渐停止活动,近年来,木偶戏演出几近消失。

    5.长沙派:长沙木偶戏俗称 “木脑壳戏”。远在汉代长沙就有木偶戏,至清代更为盛行。长沙杖头木偶戏又称“举偶”,长于表演传统剧目,尤其是传统喜剧。其表演特点是:操作稳重细腻,水袖和翎子功十分优美,丑角与小生尤有特色。唱腔一般唱湘剧,也有木偶班演杂戏时唱花鼓戏调。民国初期,长沙成立老郎庙永定会,出了“活木脑壳戏班”。长沙木偶戏唐万和班曾因演出大型木偶戏《顺治操兵》名噪一时。

    长沙木偶戏有众多常年活跃在乡村的民间木偶剧团。至今,在湘乡市中沙镇一带,已传承数代的莫家戏班尤为有名,莫家戏班仅有六七个人的戏班,能在操控三把二胡、两支唢呐以及大小锣鼓等几种乐器的同时,还负责木偶的动作、唱腔和对白,演出忙而不乱,备受群众欢迎。目前他们演出的《拦马》、《鸿门宴》、《盗仙草》、《水漫金山》等,都是很有艺术特色的剧目。新中国成立以后,湖南杖头木偶戏再度兴盛。1956年湖南省木偶皮影艺术剧团成立,成为湖南木偶艺术的重点保护和实验基地。湖南杖头木偶戏继承发展了包括祁阳木偶戏、长沙木偶戏在内的表演艺术传统,革新了木偶制作,音乐在民族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创新,创作了一批适合儿童观看的新节目。

湖南木偶戏继承发展了包括祁阳木偶戏、长沙木偶戏在内的表演艺术传统;革新了木偶制作,引进了一批专业舞美制作人员;音乐在民族民间音乐的基础上革故鼎新;台词上变使用地方方言为普通话,创作了一批适合儿童观看的新节目。现在的湖南杖头木偶戏,通过木偶的身段、步法和动作,特别是一些嘴技,扮演各类人物惟妙惟肖,使杖头木偶戏别开生面,获得了新的发展。

    湖南杖头木偶戏曾以擅长表演传统剧目著称,老一辈艺人擅演短小精悍的折子戏,《拦马》、《鸿门宴》、《芦花荡》、《盗仙草》、《水漫金山》、《打面缸》等都是很有艺术特色的剧目。湖南木偶戏的继承者发扬木偶戏的优秀传统,借鉴革新,使湖南木偶戏更上一个新台阶。他们创作的《金鳞记》、《白蛇传》、《八百里洞庭》、《马兰花》等剧目,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近年来创作的《火云鸟》、《猎人海力布》、《青蛙王子》、《石三伢子》等剧目在国内外木偶艺术节中屡次获奖;其中,《火云鸟》、《石三伢子》等剧目荣获“文华新剧目奖”。

湖南木偶皮影艺术剧院木偶艺术团曾参加历届全国木偶艺术节,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观看他们的演出并接见演员。剧团也曾多次出访亚、非、欧、美各国,在国内外享有盛名,曾到苏联、蒙古等国家访问。1958年赴京演出,刘玉生饰《追鱼记》中的“鲤鱼精”,毛泽东主席观看后,与演员合影。同年12月在汉口演出,受到陈毅副总理和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称赞,并被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

    湖南杖头木偶戏源于民间,一副行箱(又名箱担)即为一个班社,班社的命名,一般以行箱主人的名字而命名,亦有另取个吉利名号的。行箱主人称为“本家”,自己参加演出,其余人员系自由组合,一般是七至九人,每年更换,亦有长期合作而成为某班社的台柱。

    湖南杖头木偶的表演,是由演员举着木偶,在一人高的帷幕内进行表演,故又名“举偶”。湖南杖头木偶的偶身一般是二尺四寸至三尺长,头部用木料雕刻而成,内空,眼鼻均能活动,在颈部下面,接上一节木棒或竹棒,称为“杖杆”,两手无臂,仅有一对手掌,上装操纵杆,无足,通过穿戴服装和盔帽,即可连成一个木偶人物,演员右手举着杖杆,左手掌握两根操纵杆,藏在幕下,模拟人的各种动作。它不单独进行活动,而是由七至九人组成班社(包括演员及演奏员),支起一个专用的舞台,演唱完整的剧目。

    木偶戏班系私人带徒,学习内容甚广,举(即操纵)、打(打击乐)、拉(胡琴)、吹(喇叭、笛子)、唱(包括各个行当)等,样样要学。没有规定的学徒时间,一般的两三年,亦有四五年的,什么时候能演唱经常上演的剧目,什么时候就可以出师。出师后随师父跟班演出,继续学艺。

    湖南杖头木偶的一个班社,过去一般只有一副行箱。一副行箱的头像,依常规有十六至十八个,计净头五个至六个,生头四个至五个,旦四个,丑三个。头像多采用樟木雕制。其雕刻工艺刀路清晰,轮廓鲜明,一般脸形较短,额平颚宽,下颚较尖,眼大耳垂,人中较长,保留了神像的痕迹。它根据各个行当人物的特点,予以艺术夸张,如净行的头如巴斗、眼似铜铃;旦行的柳眉杏眼、嘴似樱桃等形象,均可在头像上表现出来,显示了木偶造型艺术的独特魅力。

    一副行箱,盔头最多五顶,即金幞头、银幞头、铁幞头、二龙叉、帅霸盔,谓之五顶头。另外勒子二个。巾帽有一字巾、抓子巾、员外巾、它帽、和尚帽、手下帽(即衙役帽)。服装一般只有一件红蟒,两件开氅,最多三身靠子(红、白、黑三色),一件箭衣。其余还有男女披、打衣、折子、四页袍等。

    湖南杖头木偶戏根据剧目的需要,除人物造型外,另外还创造了许多的动物形象,如老虎、乌龟、田螺、虾子、鲤鱼等。

    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湖南杖头木偶的造型在传统基础上有了较大的发展,头像、肢体、服装盔帽及其他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改进。

    湖南杖头木偶戏的舞台有竹制和木制两种,结构相同,一般有八尺宽,九尺高,七尺深,它的骨架是以36根棍架起来的,称之为“三十六天罡”,各有专门名称和作用,计有:天平棍,4根,作架顶四周用;四大金刚棍,4根,作四个柱头用;花瑙棍,6根,前、左、右交叉棍;扯台棍,2根,后天平棍下交叉架起,使舞台不致松散;夹子棍,4根,齐台口高的四周,作挂帷幕用;间台棍,1根,横在舞台中间,区分前后台;吊筒棍,4根,在间台棍旁,作插桌椅之用,中一根,左右各一;撑棍,2根,作舞台之用;穿顶棍,2根,舞台中间左右各一,伸出天平棍之上,作挂布篷之用;梁棍,3根,作挂布篷之用;帽架棍,3根,作放盔帽之用;忙中棍,1根,间台棍之下,作挂偶之用。

    以上36根棍棒,均有隼头、楔子,需搭台之时,将棍棒部位摆好,一合即成。骨架搭好后,前台从夹子棍处挂上一人高的帷幕,后台从天平棍处挂上长幕布,遮住后台,上面盖上布篷,中间挂上一块底幕,如戏曲舞台的“守旧”,讲究一点的班社,上绣花纹图案,左右有出将入相两张布门,作为木偶上下场之用。

    湖南杖头木偶造型上的主要特征为:木偶的头大身小,体扁身宽,臂短肩窄,不像人的体形,不同于人的体形比例。木偶的服装图案花纹,粗犷朴实,颇具乡土气息。在木偶的制作中巧妙地运用一些机械原理来举行特殊的制作。如:《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中“孙悟空”金箍棒的旋转和骤停等;《盗草》中“仙鹤”的脚爪,脚提则爪收,脚放则爪张,活动自如,极大地丰富了表演。木偶表演中不同的手扦子的安装方法更加有利于演员的表演,如翻腕、舞扇等表演技巧。木偶制作原是采用民间流传的纸扎工艺,后改进为用金属丝扎的工艺,从而使木偶形象更逼真,更结实。木偶表演手的制作有独到的特点:最开始木偶是使用拳头手,又叫板板手,是动一个关节的抓手;后经改造制作成能动多个关节的抓手,更加灵活而且适应于表演。后期的木偶创作、制作了一批可折叠、可撤卸的大型道具、造型和动物。

    湖南杖头木偶表演上的主要特征为:细腻传神。演员要赋予木偶以“生命”,使木偶在舞台上“活”起来,故在表演节奏上必须准确鲜明,使木偶的每一个形体动作细腻传神。湖南木偶表演夸张性。木偶戏不论表演、造型、音乐各个部分,均可大胆夸张,使美的更美,丑的更丑。虚实结合。木偶戏的表演动作,一方面有虚拟的,如开门、关窗、起霸、趟马等;另一方面有写实的,如抽烟、打斗及一些动物的表演。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二者有机地糅合在一起,上天入地,表演空间十分自由,这正是木偶戏独特的表演风格。木偶表演行当齐全,特点鲜明,一专多能。木偶形象从生、旦、净、末、丑等传统形象,逐步改变为符合剧中人物性格的形象。举偶本身无脚,老艺人李才一创造性地将打脚的表演技巧融入木偶表演之中,使木偶表演的艺术更加丰富多彩。

    湖南杖头木偶戏有着自身杰出的价值:

    1.艺术发生学价值:在历史上,湖南杖头木偶戏与傩戏相辅相成。它推动和辅助了地方戏曲艺术的发生,是研究湖南地方戏曲艺术发展的珍贵的历史资料。

    2.文化人类学、民俗学的研究价值:湖南杖头木偶戏无论是从唐时“倡卒”手中的木偶,还是当代农村在傩愿演出中的木偶戏,从诞生之日起,就与祭祀戏剧结下了不解之缘。它与生活习俗的关系、与民间宗教的关系,在文化的层面上有着较为重要的研究价值。

    3.独特的艺术价值:湖南杖头木偶戏综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杂技、雕塑等各门类艺术,而以操纵(表演)为中心,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综合艺术。它是刻木为人形,由人来操纵,模拟人的动作,表演故事。它是由演员操纵着各种不同的木偶,运用操纵技巧,配上音乐和说唱,惟妙惟肖地模拟各种人物的动作,表达各种人物的思想感情。所以,它既是一种傀儡艺术,又是一种模拟艺术,因木偶本身是雕刻工艺品,可供人欣赏,故它又是一种雕刻艺术和具有儿童趣味的玩具艺术。

    4.中国木偶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全国木偶戏艺术中有着自己独特的地位。湖南的杖头木偶戏,在全国首屈一指。在当代,湖南杖头木偶戏有了更长足的发展,木偶造型和制作的革新,使操纵表演艺术更为丰富;富于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音乐、布景、灯光、音响和特技的运用,使湖南杖头木偶戏更具风采。湖南剧本创作的优势更使湖南杖头木偶戏在全国大赛和国际演出中屡创佳绩。它是中国木偶文化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006年,湖南杖头木偶戏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2008年,被确定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湖南省木偶皮影艺术剧院为该项目的保护主体。


湘ICP备05011312 版权所有 湖南图书馆 备案证书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