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非遗名录
相关文献
相关图片
相关视频
湖南皮影戏
湖南皮影戏
    湖南皮影戏源远流长,是中国最古老的舞台艺术——中国皮影戏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涵盖了中国南方皮影的主要特征。在长期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独具魅力的艺术风格。

    湖南皮影戏历史悠久,据传起源于汉代,现有的史料可考为北宋(960—1127),保留的传统剧目有数百种,流派有长沙皮影、澧县皮影、衡山皮影、常宁皮影等。

    湖南皮影戏主要流行于湖南省长沙市和衡阳市,益阳、常德、湘潭等地也有演出。现仅遗存于长沙、衡阳两地。主要演出于长沙、浏阳、望城、宁乡、衡阳、衡山、衡东、常宁等县市。

    衡阳,位于湖南省中南部,湘江中游,衡阳盆地之中。辖南岳、珠晖、雁峰、石鼓、蒸湘5区,常宁、耒阳2市,衡南、衡阳、衡山、衡东、祁东5县。根据出土文物考察,五六千年前,这里的先人就使用石器等原始工具种植水稻,饲养猪、牛,过着定居的生活。衡阳作为郡名始于三国,作为县名始于唐,作为市名始于民国。

    长沙与衡阳,均为湘江干流上最主要的城市,在水路交通发达的农业时代,它的经济、文化在湖南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们在经济、文化上对湖南的影响显而易见。

    皮影戏,是光和影的艺术,它是城市夜生活的产物,是城市休闲文化的必然结果。因此,它首先出现在古代的长沙和衡阳,并非偶然。

    皮影戏,湖南旧时称“灯戏”、“影子戏”或“灯影戏”。湖南皮影戏历史悠久,但确凿史料尚未发现。据衡阳皮影艺人传说,湖南皮影戏是宋仁宗时艺名叫“陈锄头把”的艺人创立的。

    前清时期,皮影戏就已遍布长沙城乡。南门里仁坡有“凤凰班”;北门头卡子有“连兴班”;黎家坡有“菊兴班”;府正街有“同兴班”,共有60多个戏班,500多名艺人。民国初年,长沙有天益、秀雅、连升、舞凤、贵和等5个皮影戏班;不久,增至40余班,从艺人员多达400余人,并向浏阳、宁乡等地扩展。长沙皮影原是用牛皮镂空制作的,花纹粗糙,也无色彩;这一时期经过艺人努力,改用七层皮纸做的衬壳来制作,并雕刻出各种花纹,着色上彩,同时根据故事中的影人形象,配有人物脸谱,使湖南皮影艺术得到普及和空前的发展。

    皮影戏何时传入衡阳不详,但起源较早。明代多为一人班,用渔鼓伴唱。清代为两人班,增加锣鼓、课子、胡琴。节目多达2000多出,由民间传说、历史故事、戏曲剧本改编的“桥路”等组成。民国二十七年(1938)戏剧家董每戡等曾在衡山县试用废胶片代替牛皮、驴皮做影型,用电照明代替牛蜡、桐油灯,促进了皮影艺术的提高。

抗战时期,田汉曾组织皮影戏艺人参加抗日救亡宣传。长沙、望城县全境各乡遍布皮影戏班,共计100余个,良好的艺术氛围造就了一批在国内外颇具影响的皮影艺术家。

    新中国成立以后,湖南皮影戏获得了振兴。1949年秋,湖南省军区成立了湖南省洞庭湘剧工作团灯影队;1953年改名为湖南皮影队;1956年与邵阳木偶剧团合并,成立湖南木偶皮影艺术剧团,并落户长沙。皮影艺术家何德润、夏少春、谭德贵、吴菊生等与其他艺人一起,改进皮影人物造型,扩大窗幕,创造移动布景,改用多个光源,使窗幕上不见操纵杆。以他为主创作的《龟与鹤》、《差不多》等剧目,1956年在布加勒斯特第三届国际木偶节上荣获最佳演出奖。随着艺术事业的不断发展,湖南木偶皮影艺术剧团于1996年改为湖南省木偶皮影艺术剧院,成为一个省级有代表性的木偶皮影表演艺术团体。经过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创新与改革,该院创作了很多在国际、国内荣获大奖的优秀剧目,其中《龟与鹤》、《两朋友》、《狐狸与乌鸦》、《三只老鼠》、《两个县官》、《梁红玉》、《采蘑菇》、《肥猫哥儿》、《会摇尾巴的狼》等寓言短剧更是独具特色。特别是动物寓言剧、童话剧更是深受广大现代观众的赞赏,也特别受到少年儿童的欢迎。

    与此同时,衡阳市、衡山县、常宁县也组织了职业皮影队,致力于皮影艺术的全面革新,在内容、形象、布景、音乐、表演上都有很大发展和提高。1955年4月,经过整理的传统戏《史忠演武》参加全国皮影木偶戏观摩会演获演出奖。《哪吒闹海》、《天柱与芙蓉》、《稻田案件》、《老鼠告状》,1980年在全省民间皮影戏交流演出中获一等奖。1995年,衡山县福田乡被批准为湖南“皮影戏艺术之乡”。1980年,衡东全县皮影戏班子就有200多个,艺人400多个,能演出2800多个剧目。该县白莲乡亦被誉为湖南“皮影艺术之乡”,至今全乡仍有民间皮影队33个,遍及24个村。从1997年开始,衡东县、乡两级政府确定每年6月28日为白莲乡“皮影艺术节”。在财政较为紧张的情况下,每年都挤出一部分资金和引进民间资本筹办艺术节,使皮影戏演出规模越来越大,档次越来越高,影响越来越深远。2005年7月30日举办的第九届衡东白莲皮影艺术节,12台制作精美、编排精致、表演精湛的皮影戏相继上演,使这一古老的传统艺术得以发扬。湖南省木偶皮影艺术剧院参加并支持了这一艺术节。

    长沙地区曾流行一句谚语:“河西班子,浏阳鞭子。”班子是指皮影戏班,鞭子是指花炮。这句话是说长沙河西(今其地多在望城境内)的皮影戏班社如浏阳鞭炮一样,都很闻名。

    长沙皮影戏在音乐上使用湘剧或长沙花鼓戏唱腔,一般为三人班,三人都具有吹打弹唱的艺术能力。演出方式有整本和散出之别。整本必加登场戏;散出必加杂戏。新中国成立前,长沙庙宇甚多,大庙及会馆都建有戏台。在这些地方,长沙皮影戏常演寿期戏,如二月初二的土地戏、三月十五的财神戏等。另外,在街巷乡间,如某家失火后,就演两本影子戏以祭祀火神;农村秋收后,就演“禾苗戏”庆祝收成。农闲时,就演整本还愿戏,一家一本,一个屋场连一个屋场,连续演一个多月。整本的节目主要有《封神榜》、《水浒传》、《岳飞传》、《杨家将》等。散出的剧目有《五更劝夫》、《山伯访友》、《小姑贤》、《哪吒闹海》等。艺人在演这些散出时,必加演杂戏,即选取一些发生在观众中的趣闻轶事,编排成戏,插在中间演出。由于长沙皮影戏制作和演出简单,戏中内容又多为老百姓喜闻乐见,因此深受城乡群众欢迎。目前,长沙地区尚存有皮影戏班在乡村活动,逢年过节,或家有喜庆,人们常请皮影戏班演出。

    衡阳皮影戏在音乐上使用衡阳湘剧或衡州花鼓戏唱腔,明代演出为“一套锣鼓一人打,一台菩萨一人耍”,至清代多为二人班。新中国成立后,衡阳皮影戏多在农村发展。近年来,曾多次派人到湖南省木偶皮影戏剧院学习、交流,使两地皮影戏在艺术上大有长进。

湖南皮影戏在传统的基础上,对皮影艺术进行了大胆的系统的革新与创造,把以说唱为主的古老影子戏改造成为造型优美,表演与说唱并重的艺术,创作音乐逐步替代了传统的戏曲音乐,在布景、灯光、音响效果方面不断革新与创造。特别是皮影动物戏的创作表演,更是丰富了皮影戏的表现手段,开拓了皮影戏新的表现领域。以《龟与鹤》、《两朋友》、《采蘑菇》、《狐狸与乌鸦》、《三只老鼠》、《两县官》、《梁红玉》等为代表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优秀剧目,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皮影戏表演有其特定的皮影制品,如影人、布景、道具等,它们是我国民间流传千百年的精美皮雕手工艺品。湖南皮影的造型颇有独特之处,“靠子”大都是前脚短后脚长,长沙、望城、浏阳、益阳、宁乡、衡阳等地都是如此,操作表演起来,武将更显威风凛凛,且能触到台板而达到双脚摆动的目的;其他地方皮影脸谱大都采用“五分式”,只能看到脸谱的一只眼睛,而湖南皮影脸谱大多是可看到一只半眼睛的“七分式”,故而人物表演更加逼真;目前湖南只有常德地区有五分式皮影。湖南皮影戏偶制作及艺术特色,包括描画、剪裁和装嵌皮影戏偶等技术都有独到之处。民国时期,湖南皮影改用七层皮纸做的衬壳来制作,并雕刻出各种花纹,着色上彩,同时根据故事中的影人形象,配有人物脸谱,使湖南皮影艺术得到普及。

    皮影戏表演还有特定的舞台:皮影戏演出时通过灯光照射影人所产生的影子,体现在近似透明的白色屏幕上,俗称为“影窗”或“影幕”。

皮影戏表演时的伴奏乐器一般是使用传统戏曲的演奏乐器,包括笛子、唢呐和打击乐器等。

    湖南皮影戏的传承体系,从20世纪30年代起始有记载,以长沙的易富梅与华容的曾师傅为代表,40年代以长沙的何德润、夏小春、谭德贵、吴菊生等人为代表;50年代到70年代有长沙的翟翌、王福音、刘小建、刘建新、李飞跃、周金秀、黄湘玲、邓幼农、刘杰、罗旦典等,80年代以后,基本上均由省艺术学校设专科进行培养,先后有三批四十余人入湖南省木偶皮影艺术剧院工作。代表性传承人为: 易富梅、曾师傅、何德润、王福生、吴菊生、廖少云、翟 翌、李桂香、李建新。

    湖南皮影造型生动夸张、优美洗练;雕刻刀法丰富,虚实结合,简繁映衬,美学风格与中国北方迥然不同。其表演细腻传神,动作性强;角色行当齐全,各行当又有细分,各有各的皮影表演程式。湖南皮影戏的创作历来有注重角色性格的塑造,强调戏剧冲突,剧目中蕴含中华文化的思想内涵的传统。具体表现在:

    1.保存了古代皮影制作方式。据宋时耐得翁所著《都城纪胜》一书所载:“凡影戏乃京师人初以素纸雕镞,后用彩色装皮为之,其话本与讲史书者颇同,大抵真假相半。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与之丑貌,盖亦寓褒贬于市俗之眼戏也。”这里,有一点可以注意:“初以素纸雕簇”,之后才以“彩色装皮为之”,可见皮影戏的发展是从“纸影戏”开始的。皮影戏艺术发展到今天,很多地方使用牛皮、羊皮、驴皮等材料来制作,而湖南较多地方保持了以皮纸加厚来进行雕刻的原始技术。

    2.皮影表演行当齐全,行当分得较细,如旦角分为青衣、花旦、闺门旦、摇旦等,各行当不但具有自身独特的造型特点,而且还有各自特色鲜明的表演程式,表现形式丰富多彩。

    3.在皮影表演中,穿插于正剧之间的短剧表演,逐步发展成为表演性极强、没有台词唱腔的童话、寓言剧目。

    4.皮影夸张、风趣、幽默的表现形式,富有湖湘文化内涵。

    5.擅长表现动物形象。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有一批新文艺工作者加入到皮影艺术队伍中来,使湖南皮影在艺术上不断创新,《龟与鹤》、《两朋友》、《贪心的猴弟弟》、《狐狸和乌鸦》、《采蘑菇》、《猩猩与天鹅》、《会摇尾巴的狼》、《三只老鼠》、《肥猫哥儿》等一大批以动物为主人公的皮影戏不断涌现,在中国皮影戏界独树一帜,受到了普遍的赞誉和嘉奖。

    6.首创儿童皮影戏。湖南皮影戏注重动物戏、童话戏、神话戏的创作,《哪吒闹海》、《聪明的伊敏》、《差不多》、《火焰山》、《盘丝洞》等,拓展了儿童皮影戏市场,使皮影戏在新的时代仍然在自下而上地发展。

    湖南皮影戏在整个皮影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湖南地区的优秀民间戏剧,是古老湘楚文化的遗承,其价值主要有:

    1.学术价值:中国的皮影艺术在北方比较常见,主要分布在河北、陕西、山西一带,而南方的皮影戏却比较少见。长江以南具有一定规模,形成一定特点,产生较大影响的皮影戏是湖南皮影戏。它的丰富内容和基本特征及传承历史在中国皮影艺术中实属罕见。发掘、抢救和保护湖南皮影戏不仅丰富和完善了中国戏剧史,同时对世界艺术史的丰富和完善都将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2.艺术价值:著名剧作家田汉曾说:“影子戏是我接触戏剧的起点。”在广大的乡村,皮影戏正是普通农民观赏艺术、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艺术形式。发掘、抢救、保护湖南皮影戏,对湖南地区乃至全国的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艺术文化素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将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3.收藏价值:由于皮影造型古朴典雅,民族气味浓厚,既具有艺术欣赏性又具有收藏价值,所以国内外很多博物馆、收藏家、艺术工作者和皮影爱好者都藏有中国皮影。在国际交往中,也常有国人以中国皮影为上等礼品赠送给国际友人。

    2008年,湖南皮影戏被确定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湖南省木偶皮影艺术剧院和衡山县福田乡为该项目的保护主体。


湘ICP备05011312 版权所有 湖南图书馆 备案证书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