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非遗名录
相关文献
相关图片
相关视频
湘剧
湘剧
   湘剧,湖南地方大戏剧种,旧时俗称大戏班子、汉戏班子、长沙班子,因用中州韵、长沙官话演唱,故一度曾称长沙湘剧。“湘剧”名称,最早见诸民国九年(1920)在长沙印行的《湖南戏考》第一集西兴散人序“闻之顾曲家,湘剧全盛于清同、光间”。湘剧是湖南历史悠久的剧种之一,流行于长沙、株洲、湘潭、益阳等城市,以及湘、资两水流域之湘中、湘东及江西西部地区。

    长沙的戏剧因子可以追溯到唐代。唐宣宗时,澧州诗人李群玉《长沙九日登东楼观舞》诗其一有曰:“南国有佳人,轻盈绿腰舞。华筵九秋暮,飞袂拂云雨。”唐代诗人李商隐《潭州》诗亦有句“湘泪浅深滋竹色,楚歌重叠怨兰丛”,略窥当时长沙歌舞之盛。宋王灼《碧鸡漫志》记载,安史之乱后(790年前后),唐曲《麦秀两岐》由金州(今陕西安康)传入长沙,俳优能唱,并改歌词“叙其拾麦勤苦之由”,说明唐代大曲传到长沙很快地方化了。到了宋代,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带来文化的繁荣,民间俳优戏剧活动随之兴旺发达。《浏阳县志》卷十六《职官二•政略》载,杨时在北宋绍圣元年(1094)知浏阳县事时,就曾“散青苗钱,凡酒肆食店与俳优戏剧之罔民财者,悉禁之”。浏阳乃长沙郡的属县,当时的俳优戏剧已到“罔民财”的程度,可见演出之盛。元初,北杂剧进入长沙,据成书于元至正十五年(1355)夏庭芝所著《青楼集》载,杂剧演员帘前秀、般般丑、小婆儿及刘婆惜等,均“驰名江湘间”、或“得名湖湘间”,“武昌、湖南等处多敬爱之”,说明北杂剧已深得湖湘人民喜爱。明代成化八年(1472),茶陵人李东阳作有《燕长沙府席上作》一诗,中有句云:“西阳影堕仍浮水,南曲声低屡变腔”,似可作南曲传入长沙之证。以此推论,自宋南渡至元末明初,约250年间,南北曲在长沙一带流传并逐渐衍变为地方声腔。如北杂剧《关大王独赴单刀会》,原为正末主唱的四折本,700年后的今天,湘剧仍保留着这个戏的第四折《单刀会》,仍为生扮关羽一人独唱到底。唱腔虽几经“改调歌之”,但北曲遗音甚为明显,即使在曲牌连缀次序上也趋于一致。明初,大量江西等地移民进入湖南后,移民中原本熟稔戏曲、曲艺的艺人们,将弋阳腔等声腔带入湖南,据老艺人回忆,流传下来的说法是,影响湘剧的最早戏剧样式是木偶戏,名为“目连班”的木偶艺人,被湘剧艺人称为大师兄;传入湘剧最早的剧目,当为《目连传》无疑,至今,湘剧界仍称《目连传》是“戏祖”。

    弋阳腔入湘后,与长沙一带语言、民间音乐以及一些宗教音乐相结合,逐渐形成了流行于湘东北、湘中一带的地方化高腔。当这种锣鼓击节、不托管弦的地方化高腔流行之际,被湘剧称为低牌子的另一种古老声腔也在流行,民国九年(1920)成书的《湖南戏考》称其为“低词”。低牌子源自何种声腔,历来的研究者说法有二:一种认为低牌子是昆腔,因为它的词格、曲格均与昆腔相同,曲牌名称一样,仅唱法上有所差异,低牌子应是昆曲地方化之后的俗称。另一种认为低牌子是不同于昆曲的另一种声腔。因为昆曲进入湘剧是在清初,而在明代高腔的连台本戏中,高腔和低牌子就已混合演出了,故判断低牌子是宋、元以来南曲的遗音,是昆曲的前身。

    弹腔南北路之进入湘剧,约在清乾隆年间(1736年以后)。湘剧早期南路,受徽班影响较大。据老艺人称:四平、吹腔、唢呐二黄传入甚早。而这些声腔,徽剧都在使用。湘剧的北路,受汉剧、巴陵戏影响较大。“皮黄合流”后,影响遍及大江南北,湖南最先受其影响的是巴陵戏,转而影响湘剧,从清代中期开始,二剧种的戏班常常同庙台演出,群众习称长沙班子(湘剧)为上河班子,岳州班子(巴陵戏)为下河班子。

    概而言之,自明初弋阳腔的传入,到清乾隆年间弹腔的进入,经历代艺人400年的惨淡经营,才使高腔、低牌子、昆腔、弹腔等四种声腔比较谐和地保存融合,发展为湖南省会一带久负盛名的多声腔剧种——湘剧。

    湘剧是湖南的代表剧种,因主要流行地区在湖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长沙和邻近地区,视野宽广,与全国各大剧种交流频繁,故能得风气之先,充实丰富,进步改良都比较快,在全国具有较大的影响。

    在湖南省内,湘剧主要流行于长沙、望城、湘阴、浏阳、醴陵、湘潭、湘乡、宁乡、益阳、攸县、茶陵、安化等县市。在这些县市和广大农村中,群众基础深厚,如安化县19世纪80年代初期,全县尚有60多个业余湘剧团。湘剧还经常到沅江、桃江、常德、华容、南县、酃县、桂东、汝城、衡山、衡阳、耒阳等地流动演出。在省外,最早见于记载的是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长沙普庆班曾在广州演出。江西萍乡县芦溪沅南村沅陂福神祠古戏台的后台墙壁上,至今还保留着自清道光二十六年(1848)二月初四起,到民国二十八年(1939)十一月十一日止,前后九十余年湘剧班社在此演出时的题字,其中一条:“民国七年(1918)星沙同春班在此亦乐。”同春班是当时长沙城里最大的湘剧班社。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湘剧曾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的领导下,组成七个抗日宣传队,分赴湘西、湘南和桂北,宣传抗日,时间长达七八年,扩大了湘剧的流行区域。

    1949年夏,湖南和平解放。当时,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指示进步剧人刘斐章、田洪、高百岁、罗元德等串联湘剧艺人彭菊生等组织成立“长沙市戏剧艺术工作者协助会”,私下排演秧歌、腰鼓,准备迎接中国人民解放军。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二兵团应田汉之请,成立洞庭湘剧工作团,一批曾在抗日战争中久经考验的湘剧艺人,如彭菊生、王华运、谭金林、吴淑岩、庄华厚、杨福鹏、董武炎、萧百岁、彭俐侬等参军到该团工作,大大提高了湘剧艺人的政治地位。

    1950年11月,文化部召开全国戏曲工作会议,湖南派湘剧名演员徐绍清出席。随之,长沙市和湖南省相继成立了戏曲改进委员会,湘剧界的田洪、徐绍清、周圣溪等三人被聘为省戏曲改进委员。一时间,湘剧舞台,繁荣活跃,涌现了一批改编的优秀湘剧剧目,如《白毛女》、《血债血还》、《田寡妇看瓜》等。1952年,湘剧《琵琶上路》、《打猎回书》、《五台会兄》等剧目参加中南区和全国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并获奖。1953年1月,湖南省军区政治部所属洞庭实验湘剧(前身是洞庭湘剧工作团)移交湖南省文化事业管理局,改名为湖南湘剧团,后来发展为湖南省湘剧院。

    湘剧的剧目,在清道光、咸丰时,多达千余个,经过百多年演出实践,不断消长更迭,到1949年后,老艺人能演的剧目或前辈演出过,尚存剧本的,共有682个,其中弹腔剧目有500个以上,高腔剧目约100个,低牌子剧目保存在连台大本戏中,有200余折。

    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长沙地区的湘剧表演团体上演湘剧剧目近400余个,《拜月记》拍成湘剧第一部舞台艺术片,《生死牌》拍摄成电影。在历史剧和现代戏的改编和上演中,涌现了一批新剧目,如《山乡巨变》、《文天祥》、《山花颂》等。

    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间,湘剧创作演出现代戏《园丁之歌》并拍摄成电影,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1979年后,湘剧界创作上演了一大批在全国获奖的优秀剧目,如《马陵道》获文华大奖,《琵琶记》、《子血》获文华奖,《布衣毛润之》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奖和电视飞天奖,《铸剑志》、《人间知己》获全国戏剧奖,还有《太白戏权贵》、《山鬼》、《玛丽娜一世》等。以董武炎、刘春泉、曾金贵为代表的老艺术家活跃舞台,为人喜爱;中青年艺术家王永光、左大玢、曹汝龙、王阳娟、贺小汉,获全国“梅花奖”、“文华奖”,受到专家观众的高度赞誉。

    湘剧伴奏乐器分文武场。武场中有大鼓、堂鼓、梆鼓、课子、云板、大锣、大钞、小锣、小钞、云锣、碰铃等。伴奏时按用途的不同而有“长锤”、“击头”、“挑皮”、“梢皮”、“包皮”等锣鼓经(俗称锣鼓点子)百多个。又因不同人物、环境、气氛的需要,而有“大”、“小”、“干”、“湿”等四种不同的器乐配置。

    文场伴奏乐器分四种,高腔用高胡、琵琶、扬琴、中阮、笛子,有时加唢呐;弹腔用京胡、京二胡、三弦、大小唢呐;昆腔用笛子、箫、笙、琵琶;低牌子以唢呐为主。旧时乐队极为简陋,为文武六场面,后来渐渐丰富,直到1966年后,为移植京剧样板戏和新编剧目,曾一度引进西洋乐器,形成以民族管弦乐为主的中西混合管弦乐队,人员增加到二十余人或三十余人。

    湘剧艺术的传承关系,早期均为口授身传,以家族传承和以师传徒的方式为主。相传长沙城内最早的科班,是清乾隆时开办的九麟科班。道光年间又有五云班。同治、光绪年间,办科最盛。据资料记载,有普庆、泰益、福临、三元、桂升、庆升、同升、华兴、福春、凤鸣(江西萍乡)等科班。民国时又兴办女子科班,如福禄、九如等坤班。

    湘剧科班大致分为四种:一是老艺人退出舞台之后,为传授毕生技艺,也为晚年谋求生计而设的科班;二是大戏班为后备人才附设的科班;三是豪门显宦为供家庆宴会娱乐而雇人经办的科班;四是商贾富室为牟利而办的科班。

    江湖戏班学子,有的是出身梨园,从小受到艺术熏陶;有的是家境宽裕、嬉戏好玩;有的是仕途窘迫或生意亏本;也有酷爱艺术而票戏下海的,但大多数是家境贫寒而从艺的。他们虽然基本功不及科班出身的扎实,但他们大多文化水平高及生活经历丰富,故也能成为名流大家。

1950年后由湖南省戏曲学校和长沙市戏曲学校湘剧科培养演员和演奏员进行传承,1953年,湖南省文化局筹建湖南湘剧团附设演员训练班,开始了培训新一代湘剧演员的工作。接着,长沙市及湘潭、茶陵等地都开办了湘剧小演员培训班,对学生的艺术要求、文化学习都很严格,培养出来的演员、乐师,优秀者不少,至今仍是各地湘剧院(团)的主要艺术骨干。如王永光、左大玢等 。1956年湖南省戏曲学校开设湘剧科(后改为湖南省艺术学校湘剧科、湖南职业艺术学院戏剧系湘剧科),形成两年一届或三年一届招生办班的习规,成为湘剧艺术的主要传承形式。

    湘剧艺术的主要传承人代表有:

    清同治以前(1862年以前):王碧麟、熊庆麟、钟林瑞、大法饼、小法饼等;

清同治年间后至清末(1862—1911):言桂云、秦庆廷、李芝云、帅福姣、周文湘、陈绍益、罗裕庭、陈汉章、欧元霞、梁金鑫、彭凤姣等;

    民国年间(1911—1949):帅青云、李凤池、徐初云、廖升翥、罗元德、汤彩凤、徐绍清、吴绍芝等;

    1950年以后:刘春泉、董武炎、吴淑岩、廖建华、彭俐侬、余福星、陈剑霞、曾金贵、左大玢、陈爱珠、王永光、曹汝龙、李开国、唐伯华、颜燕雨、庞焕励、王阳娟、朱米、冯伏强、徐军、汪辉、罗志勇等。

湘剧的基本特征是使用长沙官话作舞台语言,它的高、低、昆、弹四大声腔,有着独特的曲调和风味,它的伴奏有独特的锣鼓经和器乐曲,它的脸谱与众不同。湘剧还有着独特的表演风格和技艺,是湖南特别是长沙地区以及湘中、湘东一带的音乐、语言、舞蹈、民间体育以及民风、民俗的综合体现。

    湘剧虽属地方大戏,但它与民众结合很紧,它能登大雅之堂,行高台教化,又能深入大街小巷,穷乡僻壤,参与婚丧寿筵,围鼓坐唱和两三人茶座清唱,如今长沙市的十里湘江风光带天天飘荡着它的旋律。

湘剧的萌生、发展和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与湖湘民族史、文化史息息相关,它全面、完整、生动地体现了楚民族的文化传承。从它形成至今的500年中,通过历代艺人和观众的共同创造,汇南北曲旋律,集文人墨客精华,得民间艺人智慧,创作了大批精美的传统剧目和优秀现代戏。如数百年后仍能以古老的原词原曲演唱的《单刀会》;现代戏有获中央大奖和中央电视台录制的电视剧《布衣毛润之》;新创作的《马陵道 》、《子血》、《山鬼》都是能臻成艺术精品的不可多得的佳作;改编的《琵琶记》、《白兔记》很受现代观众喜欢,可见其适应性好,可塑性强。湘剧有着空灵的美学品格,写意的艺术智慧,形成了独特的戏曲体系,显示出超凡的舞台神韵。剧作家田汉曾赞道:“湘剧在许多地方剧种中比较完整高级。它的好演员、好戏与评剧(京剧)无多让,而且有独到的地方。如动作的朴素、感情的强烈,都是难能可贵之处。”在剧本文学、唱腔音乐、表演程式、舞台美术等方面,都形成了具有湖湘文化风格和辣椒风味的艺术特色,它不但为湖南人民所青睐,而且足迹遍布大江南北,艺传港、台、朝鲜,是与川剧、豫剧、汉剧、秦腔、粤剧等同样享有国家级声望和影响的地方大戏剧种,有着重要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和研究价值。

    2006年至2008年,湘剧先后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一批和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湖南省湘剧院和长沙市湘剧院为该项目的保护主体。



湘ICP备05011312 版权所有 湖南图书馆 备案证书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