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非遗名录
相关文献
相关图片
相关视频
衡阳湘剧
衡阳湘剧
    衡阳湘剧是湖南多声腔的地方大戏剧种,主要唱腔由昆腔、高腔、弹腔组成,也使用一些杂腔和小调,是保留昆腔剧目较多的剧种。

    早期的衡阳湘剧以班社命名,如“老天源班”、“老吉祥班”等,民间统称为“衡州班子”或“衡州大戏班子”。清末民初,弹腔剧目兴盛后,又被称为“衡阳汉班”。“衡阳湘剧”的称谓始于抗日战争时期,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定名为“衡阳湘剧”。

    衡阳湘剧主要流行于湘南东部一带,包括今衡阳市的衡阳、衡南、衡山、衡东、耒阳、常宁,郴州市的桂阳、安仁、永兴、桂东、宜章、汝城、北湖区,株洲市的炎陵县、茶陵、攸县等县(市、区)。活动区域及于赣南西部的北起莲花、吉安,南至大余、南康等县,粤北的坪石、岐门、乐昌、桂头、犁市、韶关等地。至2007年,仅存衡阳市湘剧团和桂阳县湘剧团两个专业表演团体。

    远在南宋,衡阳就已盛行百戏歌舞。咸淳十年(1274),文天祥撰写的《衡州上元记》就详细记载了是年正月十五“州民为百戏之舞”的盛况。至迟在明嘉靖年间(1522—1567),衡阳一带已有戏曲活动。关于衡阳湘剧的起源,有老艺人代代相传的两种来源说,即苏籍官员带来的戏班说和江西商众邀来的戏班说。苏籍官员带来的戏班说,指陈明代有个姓苏的江浙人,来衡阳做官,带来了戏班,并在衡阳收徒传艺,是为衡阳本地有戏班之始。明万历年间,徐复祚《曲论• 附录》载:“衡州太守冯正伯,名冠,邑人,少善弹琵琶歌金、元曲,五上公车,未尝挟策,唯挟《琵琶记》而已。”另据明嘉靖刊《衡州府志•郡邑职官表》载:“冯冠,直隶苏州府常熟县人,由进士嘉靖二十三年(1544)任(衡州知府)。”可证当年确有其人其事。江西商众邀来的戏班说,是指由在衡阳经商的江西客商邀约江西唱高腔的戏班来衡阳演戏,经由吉安、永新、界化垅(江西莲花、湖南茶陵二县交界一村名)传入衡阳,演出的主要剧目为《观音》和《目连》。清乾隆刊《衡州府志•食货卷四》载,当时江西客商云集衡阳,财力雄厚,“半占市廛”,民谚有“无江西人不成口岸”之说,可知江西客商邀约家乡戏班来衡演出诚属可信。

    衡阳湘剧的昆腔,源自桂端王府的昆腔班。桂端王朱常瀛于明天启七年(1627)就藩衡州,其王府“府邸南边,附建有花园一座,戏楼在花园西南”(冯玉辉《桂王府拾零》),“笙歌之盛,不减京畿”(清乾隆刊《衡阳县志》)。直至明崇祯十六年(1644)张献忠部迫近衡阳,“孔全斌副将先于城外劫典铺,桂藩即偏要妇乐并宫女二千余人,聚而燔之,号呼震天,并宫殿付之一炬”(明•史惇《痛余杂录》)。至清康熙、乾隆之际,衡阳湘剧已有高昆间唱剧目的演出,清乾隆年间刻刊的《清泉县志》记有:“十五日中元节……用浮屠设盂兰会,放焰口,点河灯。市人演《目连》、《岳王》、《观音》诸剧。”《岳王》即衡阳湘剧中的《岳飞传》,是传统的高、昆间唱剧目。

    衡阳湘剧的弹腔,何时进入,尚无史料可考。据传在清咸丰年间,衡阳适为湘军建造水师战船的重要基地,一些湖北汉班艺人辗转来到衡阳,组班或搭班演出,带来了许多皮黄腔剧目。20世纪50年代发现的衡阳老郎庙碑记载,清同治、光绪年间,衡阳湘剧曾吸收了湖北汉班和本省湘剧、祁剧许多弹腔剧目和板式唱法,故衡阳民间有称衡阳湘剧弹腔为“衡阳汉剧”者。衡阳湘剧在其数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同湘剧、祁剧均有过深远的艺术交流关系,对发展衡阳湘剧的弹腔艺术、丰富衡阳湘剧的弹腔剧目,都作出过贡献。近百年来衡阳湘剧中盛演不衰的弹腔剧目《陈济赶车》、《取成都》、《三国归晋》、《大征北原》、《首阳山》、《六月雪》、《盘貂》、《落花园》等,皆为湘剧艺人所传;衡阳湘剧中弹腔的[九腔十八板]、多数[三眼板]据传也来源于湘剧;清光绪初年的湘剧艺人黄福泰、黄长美等,为衡阳湘剧艺人传授了不少弹腔剧目,并在行腔、表演上口传身授。祁剧对衡阳湘剧的艺术影响流传着许多佳话:1861年,衡阳湘剧艺人将昆剧本《混元盒》赠予祁剧艺人陈玉官,陈则以《目连》楷本回赠;衡阳湘剧中的弹腔保留剧目《大审龙标》、《仁圣会》、《盗草》等,就是祁剧艺人传授的;两剧种艺人同台演出,历代相沿,不绝如缕,1947年,祁剧名旦筱玉梅与衡阳湘剧名净谭保成同台演出弹腔剧目《闹严府》,更是轰动一时。至清咸丰、同治年后,弹腔在衡阳湘剧已成后来居上之势。同治元年(1862),长沙名士杨恩寿曾先后在衡阳、郴州观看老天源、义合、老吉祥班演出,他记载了所观剧目近三十出,除两出高腔、三出昆腔剧目外,余皆为弹腔剧目(《坦园日记》)。迄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衡阳湘剧上演的剧目,除连台本酬神大戏仍以高腔、高昆间唱外,整本和散折戏则有三分之二以上是弹腔。高腔或高昆间唱剧目平时尚有整本演出,而昆腔则多只唱散折而已。

    一、剧目

    衡阳湘剧传统剧目繁多,以篇幅长短计,包括连台本戏6个,整本戏113个,散折戏465个;以声腔计,包括昆腔戏41个,高腔戏97个,高昆间唱戏47个,弹腔戏418个,杂腔小戏10个。

衡阳湘剧中不同声腔剧目的文字脚本,各有其不同的艺术特色。昆腔剧本多为明清传奇本,曲牌联套,格式严谨,文字典雅。高腔剧本多源于弋阳诸腔本,在保留了长短句曲牌词格的同时,加入了地方口语化的“数句子”(即“滚调”),增添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加强了剧本文学的语言魅力。弹腔剧本,多取材于话本(演义)小说,唱词为齐言体,注意念白,文字通俗易懂。高昆间唱的剧目,即在一个连台剧目中既有高腔整本又有昆腔整本,或在一个整本剧目中既有高腔散折又有昆腔散折,甚或在一个散折剧目里既唱高腔曲牌又唱昆腔曲牌。

    1949年以后,大量的传统剧目经整理、改编,在内容上和艺术上都有所提高。其中如昆腔散折戏《醉打山门》、《芦花荡》、《打碑杀庙》、《水漫金山》、《侠代刺梁》等,弹腔散折戏《雁门提潘》、《审假旨》、《张飞滚鼓》等,高腔整本戏《职田庄》、《贺府斩曹》、《衣带诏》等数十出,已成为衡阳湘剧的代表性保留剧目。

    二、音乐

    衡阳湘剧音乐包括昆腔、高腔、弹腔、杂腔小调四种声腔,过场曲牌和打击乐曲等。历经演变和消长,仍保留有昆腔曲牌100多支;高腔曲牌100多支;杂曲小调50多支;弹腔则保留有南路弋板、垛板、慢板、散板、北路慢板、快板、二流、慢二流、垛子、散板等板式。

    昆腔曲牌体声腔,分“细牌子”和“粗牌子”两类。“细牌子”字少腔多,行腔细致绵密,清柔委婉,用两支笛子伴奏。“粗牌子”字多腔少,行腔较为粗犷平直,有的用两支笛子伴奏,有的用一支低喇子和一支笛子伴奏,有的用两支大唢呐伴奏。“粗牌子”和“细牌子”又都有南曲、北曲之分。南曲都是五声音阶,北曲都是七声音阶。衡阳湘剧昆腔,虽然源于苏昆,但已经完全不用吴音演唱,而是依中州韵衡阳地方语音咬字。明沈璟说“(度曲)上声当低唱”,衡阳湘剧昆腔与此相悖。

    高腔亦属曲牌体声腔,“锣鼓干唱,不托管弦”。其唱句包括曲牌中规定的腔句和穿插在腔句中的“数句子”(即“滚调”),因此又有“正句子”和“数句子”之分。“正句子”每一句末尾皆用人声帮唱;“数句子”则用云板或课子击节,唱来明白如话。高腔曲牌亦有南、北之分,艺人称之为南高、北高,凡属北高的曲牌,牌名旁注一“(北)”字,以示区别。“南高”较平缓、委婉;“北高”较激昂、悲壮。但从总体上看,无论南、北,皆不脱高亢粗犷、气势奔放之风格。

    弹腔为板腔体声腔,包括南、北路。南路,相当于皮黄声腔的二黄,主胡定弦为“5Ⅱ2”。北路,相当于皮黄声腔的西皮,主胡定弦为“6Ⅱ3”。南北二路风格迥然不同,南路低回委婉,适于表现凄凉沉郁之情。北路奔放高亢,适于表现激昂雄壮、活泼欢快之情。

    杂曲小调来源不一,结构形式也各不相同。有的只用于某些弹腔剧目,有的则属于杂戏唱腔。

    过场曲牌分为唢呐牌子和丝竹牌子。

    唢呐牌子,源于古典戏曲和民间传统打击乐曲,一般与打击乐器配合得多,通常用于喜庆、祭祀、大宴、仪仗、点将等激烈、热闹场面。曲牌有:[新水令]、[步步娇]、[折桂令]、[江儿水]等40余种。丝竹曲牌,源于民间小调、时调、弦索小曲和古曲等,通常由竹笛和丝弦乐器配合演奏,有时加上云锣、碰铃,多用于伴奏表演身段,或作为唱与做之间的间奏音乐。主要曲牌有:[傍妆台]、[月月红]、[四接旨]等30余种。

    三、表演

    衡阳湘剧的表演艺术,亦按昆腔、高腔、弹腔分为三种不尽相同的表演风格:昆腔戏,动作细腻、舞蹈性强,以动作身段紧密配合唱腔;高腔戏,动作较为古朴,泥土气息较重,更多的是运用“唱”、“念”手段;弹腔戏,动作规范程度较高,多运用准确的程式动作,大段富有板式变化的唱腔或整段念白等手段。

衡阳湘剧在昆、高、弹戏的传统分行形式和各行戏路的长期演出的过程中,已归于统一,都是按“九人头”的方式分为老生、正生、小生、大花、二花、三花、老旦、正旦、小旦九行。老生偏重靠把戏和拐杖戏路,要求嗓带沙哑,神呈老态,十分讲究功架气度,且要求应能工各路正生戏。正生则靠把、官衣、褶子、箭袍、罗帽、袍带、趿鞋各种戏路并重,讲究嗓音宽厚,气口满足,神态庄重洒脱;一般不要求应工老生戏,但应工老年三花。小生要求能演好穷、文、富、武各类角色,亦即烂衣、褶子、袍带、扎靠、箭袍、袴衣各种戏路都能通晓,唱念时本嗓、仄嗓交替使用,尤须注重眼神的运用,讲究眉眼传情,还须能工二路正生和子花脸。大花偏重袍带,靠把和短打戏路,嗓用霸音、虎音、炸音三种;霸音要求出声高洪,虎音要求声同虎啸,炸音要求爆若炸雷;出手文戏用龙爪,武戏用虎爪,面部肌肉要能自由掣动,眼球要能快速旋转,且十分讲究步伐的沉稳;本工以外,还须工摇旦和二路三花。二花用嗓,出手皆类似大花;戏路偏重袴衣、箭袍、靠把,武功见长,重翻打跌扑;本工以外,也须工摇旦和二路三花。三花,即丑行,要求文武兼长,文重白口,武重翻打,以褶子、官衣、短打戏居多;嗓用本音,特别讲究音淳字正;面部器官皆能灵活掣动,各种特技步法和随手小型道具的运用都要求灵巧自如。老旦戏路较窄,以黄布摆帔戏为主,音用本嗓,要求宽亮,形态步法讲究庄重稳健;本工以外,常应工二路小生。正旦偏重褶子戏,嗓用仄音,忌尖偏宽,举止讲究端庄凝重。小旦戏路很宽,文武并重,蟒袍扎靠、褶子、帔戏皆工,动作举止较正旦花俏、灵巧;本工以外,须应对一些大脚婆戏,属特殊戏路,演来逼真自然,生活气息十分浓厚;此外,还须工文武小生。

    四、相关器具形制

    1.服饰。

    衡阳湘剧的服饰,包括戏衣、盔帽冠巾、髯口鼻须、鞋靴网发及伞扇手帕等随身小道具。服饰历来就有行箱制,分设大衣箱、二衣箱、盔头箱。各箱数量多少不一,一般戏班都有大衣箱、二衣箱各3口,盔头箱4口;著名戏班各箱有多至三四口以上的,有专人管理。其颇具特色的传统服饰有如下几种:

    黄布摆:生行中的家院、贫生和旦行中的贫老旦所穿戏衣。大领大襟,长及足,用黄色粗布制成。

    荷叶盔:生花二行中元帅、先行等武将所戴的盔头。盔前成圆形,后似如意高竖,分金银两色,皆有花纹,并缀有绒球、珠子。演员戴此盔时,在盔身两边竖插一两翅,形若大鹏展翅。

    一皮瓦:三花行和生行中年角色常戴的一种髯口,形似瓦片,约10厘米长,8厘米宽,只将口部遮住。

    2.砌末。

    砌末现称道具。衡阳湘剧临场扎制颇具特色的砌末有:

    石狮,用彩桶一担扎狮身,铜锤一对扎狮头,云帚两把扎狮尾,靠把子两副,软扎中两块扎彩桶做狮耳,另取两个面具扎狮脸,再用绸子两条四周固定即成。琴剑书箱,用琴、剑和椅搭一块、带槽的短木棍一起扎成,再用扁担挑起。

    五、戏班

    衡阳湘剧戏班的历史,自明代活动于衡阳的昆腔班、高腔班起,至19世纪50年代初已具有多声腔的衡阳湘剧戏班止,延续达300多年。惜囿于史料,早期的戏班只能从有限的记载中证知它们的存在,其活动情况乃至名称皆无从查考。迄今为止,有名可考的最早戏班是清乾隆、嘉庆、道光年间活动于广东的瑞麟、天福等班。这几个戏班,因曾先后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嘉庆十年(1805)、道光三年(1823)捐款修葺“粤省外江梨园会馆”馆宇乃得以勒名碑石(《粤省外江梨园会馆上会碑记》、《重修会馆各殿碑记》、《财神殿会碑记》),但有关它们在广东的演出活动仍未发现文字记载。

    老天源班:清咸丰年间起班于衡阳。班主莫志伦,乃一代名旦,技艺精湛。该班名角云集,各有所长,因此,该班无论高、昆、弹、连台、整本、散折,都能演得各尽其妙,班誉长盛不衰。迄至光绪十九年(1893)班主莫志伦老至不能主持班务,戏班乃散。

    老吉祥班:清咸丰年间起班于永兴县。班主系永兴一刘姓(佚名)大富。时莫志伦在衡阳组织老天源班,衡阳一路名角尽聚老天源,刘则组织此班以高薪网罗郴州一路名角,与老天源争雄。名净谭松月即出自此班。

大春台班: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起班于衡阳。首场演出即声名鹊起,嗣后,衡郴两路名角相继而入。不出10年,全班人数增至60多人,行箱添置17口之多。抗战时期,在田汉主持下,于1939年将3个戏班组建为湘南抗敌衡阳湘剧总队。1951年,与老春花、大吉祥合并组成衡阳统一湘剧团。

    老春花班: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起班于衡阳。名角云集。抗战时期,改编为湘南抗敌衡阳湘剧一队。

    新华班:民国二十年(1931)起班于郴县。艺人多为后起之秀,声誉甚好。

    新春台班:民国三十四年(1945)起班于郴县,班主为衡阳湘剧著名鼓师陈旭初和名丑谭贵昌。全班人数近50名,阵营可观。谭保成即自此班而出。

    又据现有资料可考者,从清代乾隆五十六年至民国十八年(1791—1929)的130多年中,桂阳一带专业的昆曲戏班就有:

    集秀班:清中叶在桂阳创办,曾以湖南集秀班之名活动于广州。

    文秀班:嘉庆、咸丰时期成立于桂阳,有“鹤立鸡群”之誉。

    昆文秀班:清末,湘南一带极负盛名,同治十三年(1874)创办人肖吉。成立于桂阳,演出范围广,名角云集。

    福昆文秀班:光绪二十六年(1900)在桂阳江里郑家成立,本家郑光福。

    老昆文秀班:光绪二十七年(1902)在桂阳组成,创办人桂阳人本家肖老四。

    合昆文秀班:光绪三十年(1904)成立于桂阳古楼久长侯家,班主侯文保。

正昆文秀班:光绪三十二年(1906)在桂阳组成,本家肖晓林、肖仁秋。

    1949年后,改戏班为剧团。定点衡阳市的改为“衡阳市统一湘剧团”。1953年8月,湖南省文化事业管理局批准该团为民营公助剧团,始定名为衡阳市湘剧团。该团本剧种以昆腔为主,高腔弹腔并重的传统,在继承和提高传统艺术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骄人的业绩。

    1952年《醉打山门》一剧经整理加工进京参加全国第一届戏曲观摩会演,主演谭保成获演员一等奖。1955年《雁门关》、《芦花荡》、《职田庄》、《审假旨》、《水漫金山》参加湖南省第二届戏曲会演,全部获奖。《醉打山门》剧组1953年随中国人民解放军赴朝慰问团远赴朝鲜为志愿军、朝鲜人民演出,连演117场,深受朝鲜人民欢迎。

    1950年衡阳湘剧长期活动于郴州一带的新华、新春台两个戏班进入郴州联合演出,挂牌为湘南前进湘剧团。1951年,桂阳县“七属会馆”商众邀剧团至桂阳县演出,极受欢迎。桂阳县人民政府乃挽留剧团艺人定居桂阳,组建桂阳县前进湘剧团。1955年,经桂阳县人民政府批准,定为民营公助剧团,定名桂阳县湘剧团。该剧团重点整理和改编了一大批优秀昆腔传统剧目,其中《藏舟刺梁》、《打碑杀庙》、《佳期拷红》、《思凡》、《秦琼卖马》、《昭君出塞》等昆腔散折,《上瓦岗》昆腔整本戏均获省奖。

    1949年以来,衡阳湘剧演员有全国一等奖获得者谭保成,湖南省演员一等奖获得者谭松月,湖南省演员二等奖获得者罗金城、王桂枝,湖南省三等奖演员获得者何寿生、梅淑芳、卜咏纯。有被评为湖南省优秀中年演员的李振湘,有被评为湖南省优秀青年演员并获得湖南省演员二等奖的刘军。

衡阳湘剧的重要价值显而易见。

脱胎于昆曲艺术,植根于湘南大地的衡阳湘剧,拥有昆曲艺术的所有价值,并将高雅艺术与区域文化浑然结合,把高雅艺术本土化,从而较好地解决了雅俗共赏这个难题,进而传承数百年,在戏曲史上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2.谭保成、谭贵昌等艺术家的表演艺术价值。谭保成、谭贵昌先生是我国戏曲艺术界不可多得的戏曲表演艺术家,是衡阳湘剧谭派表演艺术的奠基人。谭派表演艺术在昆曲的传统表演基础上创造性地发展了武打戏、花脸戏、丑行戏,既丰富了衡阳湘剧的内涵,又拓展了昆曲净行和丑行的表演艺术。

    3.高、昆、弹多声腔共存的艺术价值。衡阳湘剧虽以昆腔为主,但高腔和弹腔兼而有之,并能在同一个剧目中,用多种声腔进行演唱,产生不同声腔的演出本,这在其他剧种中亦不多见。

    2006年至2008年,衡阳湘剧先后被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和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衡阳市湘剧团和桂阳县湘剧团为该项目的保护主体。

 



湘ICP备05011312 版权所有 湖南图书馆 备案证书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