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非遗名录
相关文献
相关图片
相关视频
邵阳花鼓戏
邵阳花鼓戏
    邵阳花鼓戏,旧称“花鼓”或“花鼓戏”,湖南地方小戏剧种。发祥于旧邵阳县境,20世纪50年代始冠以“邵阳”之名。作为戏曲形态,最迟当形成于清道光、咸丰年间,历来有东路、南路、西路之别。东路花鼓戏主要流传在邵东、邵阳市双清区及衡阳、湘潭、衡东等地;南路花鼓戏主要流传于邵阳县、新宁县,广西桂林等地;西路花鼓戏主要流传于隆回县、洞口县、武冈市、城步苗族自治县、绥宁县、新邵县和邵阳市北塔区等地。

    邵阳有2500多年的建城史,各民族文化交融汇合,积淀丰厚,民风淳朴,歌舞戏剧盛行乡间。邵阳花鼓戏就是在底蕴丰厚的文化环境和民间歌舞说唱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1.邵阳花鼓戏的早期形态——花灯舞。邵阳各地的花灯舞历史久远,形式丰富,这是先民在生产劳动中创造的一种自娱自乐、载歌载舞的歌舞形式,有车马灯、采茶灯、花灯舞,据康熙二十四年(1685)修成的《城步县志》记载:“元霄,花灯赛会,唱玩薄曙”,这是关于邵阳花灯最早的文字记载。

    2. 邵阳花鼓戏的形成期——地花鼓。到清嘉庆、道光年间,受祁阳戏的影响,邵阳出现了地花鼓形式。据道光十年(1830)修成的《宝庆府志》载:“有搬优场男女衣饰,暮夜沿门歌舞者,曰花鼓灯 。”这是指在花灯舞的基础上,加入简单的故事情节和内容,使用戏剧服装,男女角色化妆进行表演,民间称其为“地花鼓”。一旦一丑表演的地花鼓已粗具花鼓戏的雏形,戏剧史上称其为“两小戏”或“对子花鼓”。

    3. 从地花鼓发展为花鼓戏。清末,邵阳的民间花鼓艺人吸收祁剧、昆剧、湘剧的特点,形成了以“川调”、“锣鼓牌子”为主要曲调的东路花鼓,多用双唢呐伴奏;以“走场牌子”为主要曲调的南路花鼓,多用高胡伴奏,轻松活泼,欢快热烈;以“小调”为主要曲调的西路花鼓,旧有“阳戏”之称,多用琵琶伴奏,唱腔清婉动人,赏心悦目。据《邵阳花鼓戏志》记载,清同治元年(1862),三路花鼓艺人会聚邵阳城,在著名邵阳南路花鼓戏艺人王春生、元姑娘夫妇的倡导下,组建了邵阳花鼓戏的第一个职业戏班“王家班”,初步实现了东路、南路与西路花鼓的合流演出。这一时期创造出了《磨豆腐》、《打鸟》、《娘送女》、《摸泥鳅》、《送表妹》、《刘海戏金蟾》、《韩湘子服药》、《四仙姑下凡》、《桃源盘洞》、《赶子牧羊》、《二嫂回娘家》、《金钏会》、《洪基逼退》等一大批脍炙人口的传统剧目,形成了今天丰富多彩的邵阳花鼓戏剧目体系和表演体系。

    清末民初,邵阳花鼓戏正式步入生、旦、丑、净的“多行当”阶段,迈入剧种的成熟期。

1950年成立了邵阳市花鼓戏剧团,三路名艺人汇集该团,实现了三派新的艺术融合,人才济济,行当齐全,是邵阳花鼓戏艺术上的繁荣鼎盛时期,产生了独特的艺术风貌。随之,先后成立过7个邵阳花鼓戏专业剧团,300多个农村业余花鼓戏剧团。

邵阳市花鼓戏剧团是邵阳花鼓戏现存的唯一代表性专业表演团体,先后继承、整理、移植和创作大小剧目400多个,其代表性剧目、演员及主创人员多次获省级、国家级大奖。著名演员王佑生主演的《打鸟》,1956年在北京怀仁堂为毛泽东和中央领导演出,1958年又赴武昌为中共八届六中全会演出。田汉曾赞誉王佑生为“湖南的梅兰芳”。近60年来,邵阳市花鼓戏剧团挖掘、整理和新编了一大批优秀的邵阳花鼓戏传统剧目,其中《装灶王》、《摸泥鳅》、《对脚迹》、《磨豆腐》、《送表妹》于1976年由中央电视台录像,同年,《对脚迹》(《破窑记》一折)、《摸泥鳅》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成彩色电影资料。2002年,《打鸟》、《磨豆腐》、《装灶王》、《摸泥鳅》、《送表妹》、《边桃边李》(《刘海戏金蟾》传统演出样式的一折)全部由青年演员继承演出,湖南省文化厅音像公司全程摄像制作成影碟出版。2004年,传统小戏《磨豆腐》,选送北京参加全国第二届“中国戏曲演唱红梅大赛”,男、女演员分获红梅金奖和红梅银奖。

    邵阳花鼓戏的现代戏创作剧目亦颇丰富。其代表剧目参加历届省级会演或全国赛事的获奖剧目有:《张谦参军》、《韩梅梅》、《小二黑结婚》、《队长抬花轿》、《新委员》、《松伢子》、《银杉情》、《儿孙梦》、《祭鸡》、《永恒的丰碑》等。

    2000年,创作剧目《老板何来》参加湖南省第三届新剧(节)目会演荣获演出金奖及13项单项大奖,获省委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和“田汉剧目奖”、“田汉剧本奖”。2003年,创作小戏《翠竹青青》,参加“全国第十一届曹禺杯戏剧、小戏、小品大赛”获演出银奖,男、女演员获“最佳表演奖”。2006年,《儿大女大》重新加工修改,四易其稿,参加首届湖南艺术节,荣获“田汉大奖”及10项单项奖。同年,邵阳花鼓戏列入湖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邵阳市花鼓戏剧团成为保护主体。

    邵阳花鼓戏广泛流传于湘西南和湘中,以及滇黔要道,是深受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地方戏曲形式,传统剧目保留较多,曾有“邵阳花鼓走天下”之说。

    邵阳花鼓戏的剧目内容多反映劳动人民的喜、怒、哀、乐和生活情趣,用辛辣、诙谐、幽默的手法讽刺封建社会的不平等,鞭笞封建礼教及其卫道士,歌颂劳动人民的真、善、美及中华传统美德。如《打鸟》、《磨豆腐》、《兄劝妹》、《卖花记》、《洪基逼退》、《娘送女》、《摸泥鳅》等,该类剧目达230多个。

    邵阳花鼓戏的音乐起源于民歌、山歌、情歌和小调,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吸收了地花鼓中的锣鼓牌子、走场牌子和巫文化、说唱音乐、丝弦音乐、祁剧音乐以及传入湖南的蜀文化音乐。全部曲牌分为“川调类”、“牌子类”、“小调类”三大类,共560多首。“川调”包括东路川调和南北数板,是邵阳花鼓戏音乐的主要唱腔曲牌,其特点是高亢、激越,擅长表达各种人物不同的内心思想感情,极富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牌子”类包括南路花鼓的“走场牌子” 和东路花鼓的“锣鼓牌子”,前者曲调优美、抒情,后者热烈欢快、活泼明朗。“小调”类包括民歌、山歌、情歌和丝弦小调,曲调丰富、婉约、诙谐、清丽,善于表现戏剧人物的欢悦和忧伤感情。

邵阳花鼓戏的打击乐,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受祁剧影响较大,锣鼓点子基本同于祁剧,但演奏风格比祁剧花俏、细腻。演奏技艺概括为“快慢轻重、花硬砍风、单双空实、头尾边巾”16字口诀。

    邵阳花鼓戏的角色主要有:生、旦、丑、净四大行当;主要传统技法有:矮子步、口子功、油纸扇、褂子裙;其脸谱主要有:蛤蟆脸、娃娃丑、阴阳脸、金钱脸等。邵阳花鼓戏的表演艺术极富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歌舞性,传统剧目中的“两小戏”、“三小戏”载歌载舞,幽默谐趣,在浓郁的歌舞气氛中散发出浓烈的泥土气息。

    邵阳花鼓戏的主要乐器有:竹筒胡琴(又称大筒或高胡)、二胡、中胡、唢呐、竹笛、琵琶、月琴、班鼓、低音大锣、高音小锣、中音大钹、牛皮战鼓、钞子、云锣、云板、课子、碰铃等。

    邵阳花鼓戏的服饰行头有四大箱:大衣箱、二衣箱、盔头箱、把子箱 。

    邵阳花鼓戏主要采用以师授徒的办法进行传承,民间艺人分布广泛,其中有许多技艺高超的艺人,现确定有记载的历代传承人有:

    王春生(丑)、元姑娘(旦),清道光年间。

    海春堂(丑)、蒸妹子(旦),清咸丰年间。

    王志谦(丑)、赵瑞生(旦)、孙春堂(生)、一妹子(旦兼小生),清同治年间。

    曾玉生(旦)、唐玉生(净)、何银生(旦)、许静山(丑)、洪连成(生)、肖春秀(旦),清光绪年间。

夏云桂、黎友廷、张洞庭、王佑生(旦)、李鸿钧(旦)、赵凤仙(小生)、陈明生(丑)、谢宝珍(旦),石伯胜(丑)、赵凤鸣(老生)、张卓元(老生)、岳近春(乐师)、金海环(鼓师)、孙友生(旦)、陈桃源(乐师)、姚中尧(丑)、陈仲春、罗林生、廖玉笙、孙松柏等,民国年间。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现在,著名演员及国家二级以上演员有:

唐伟红(青衣)、李明珍(花旦)、雷沛林(小生)、刘安平(老旦)、刘景文(丑、净)、周作彬(丑)、刘湘英(青衣)、陈戊生(老生)、戴立荣(闺门旦)、李蜀邵(小生)、周忠辉(小生、老生)、呙松如(丑、净)、周光荣(导演、小生)、莫新碧(花旦)、聂和平(小生、武生)、李赛俭(青衣、闺门旦)、曹勤业(丑)、刘忠明(老生)。

    从山歌、小调、花灯舞、地花鼓到花鼓戏,邵阳花鼓戏经历了300多年的演变、发展和众多艺人的传承,成为一个独具艺术特色的地方剧种,其主要特点有:

    1.独特性。它载歌载舞,欢快诙谐,非常贴近生活,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运用矮子步、口子功,油纸扇、褂子裙等演技,使邵阳花鼓戏独具特色。

    2.多样性。A.流派多样:有东路、西路、南路三个风格不同的花鼓流派;B.剧目多样:流行的传统剧目中有反映民间现实生活,鞭笞达官权贵及封建礼教的丑恶现象,演绎人文理想神话和民间传说,歌颂真、善、美中华传统美德及男女爱情等丰富的内容;C.音乐多样:曲牌众多,有“川调类”、“牌子类”、“小调类”三大声腔曲牌。

    3.综合性。A.形式的综合性:集歌、舞、戏、音乐于一体;B.风格的综合性:吸收祁剧、昆曲、傩戏、巫文化、湘剧和湖南花鼓戏各地方流派的艺术精华为我所用。

    4.大众性。为邵阳各族人民群众及流传地域观众所喜闻乐见,是不可或缺的文化艺术重要组成部分,很多乡镇都有自办的小型民间业余花鼓戏团体。

    5.传承性。班社传承,师徒传承,现代教学传承。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在邵阳市艺术学校开办了两届中专学历的邵阳花鼓戏专业班,学制四至五年;其他形式的二至三年期的邵阳花鼓戏专业培训班从1950年至今已开办了十几届。

    邵阳花鼓戏作为一种地方戏剧,其价值主要表现在:

    1.人文价值:邵阳是个多民族聚居,多民族文化交融的地方。自古以来,各族人民能歌善舞,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从民间歌舞中直接发展起来的邵阳花鼓戏,经历了300多年的漫长历史过程,与邵阳的文明史、发展史息息相关,它深受邵阳各族人民和省内外观众的喜爱,是因为它全面、完整、生动地体现了邵阳的人文价值。

    2.艺术价值:邵阳花鼓戏集山歌、小调、民间舞蹈、戏曲艺术于一体,与民间歌舞及民族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的传统剧目丰富多彩,曲牌众多,唱腔或高亢热烈或优美风趣,它的“四子”(即矮子步、口子功、油纸扇、褂子裙)表演技艺幽默、诙谐、轻快、自然,生活气息十分浓郁,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和艺术特色极大地丰富了湖南花鼓戏的艺术形式。

    3.社会价值:邵阳花鼓戏自产生以来,无论是历代艺人跨省的巡回演出,还是配合党和国家在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寓教于乐的艺术创作,在1954年治理洞庭湖、1956年在中南海的怀仁堂、在党的八届六中全会期间、在1958年炮轰金门的福建前线,在198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老山前线,在二炮的军营,在繁忙的工厂或城镇乡村的各种庆典活动中,都留下了邵阳花鼓戏的足迹,是邵阳人民与外界沟通、交流和展现的一座桥梁,在邵阳的新农村建设、先进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008年,邵阳花鼓戏被确定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邵阳市花鼓戏剧团为该项目的保护主体。


湘ICP备05011312 版权所有 湖南图书馆 备案证书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