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非遗名录
相关文献
相关图片
相关视频
沅陵辰州傩戏
沅陵辰州傩戏
    辰州傩戏现存于湖南省怀化市沅陵县的七甲坪镇及周边地区,影响至张家界及常德地区。

    七甲坪乡位于怀化市沅陵县,是沅陵县最边远的乡镇,北邻张家界,东与桃源县接壤,2005年,七甲坪由乡改制为镇,是湘西“五溪文化”流播的重要区域。

    七甲坪镇是一个多民族的乡镇,有土、汉、苗、白族人民居住,其中土家族占80%以上。境内山多田少,群山耸立,溪谷狭长,地形复杂,4条溪流贯穿全乡,注入沅水。

    宋嘉祐三年(1058)辰州曾设池蓬司于七甲坪,至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撤裁,历经600余年,因此,这里民风淳朴,厚重的历史文化对当地居民有较深刻的影响,民俗民间文化也颇具特色。这里群山围绕,重峦叠嶂,交通非常闭塞,进县城只能以步代车,3天才能到达,直至1974年,镇内才通公路。长期以来这里与外界交往受阻,传统文化因而得以保存。

    在长期的农业经济社会,在武陵与雪峰两大山系之间的溪谷带中,这里农业较为发达,七甲坪成为国家级贫困县沅陵县中能够自给自足、较为富裕的乡镇。因此,这里的群众文化活动较为活跃,各类原始状态的民间文化保留得较为完好。

    神秘诡异的巫傩文化在五溪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王逸在《楚辞章句•九歌序》中说:“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祀。其祀,必作歌舞以乐诸神。”五溪文化中的这种古俗,至今在沅陵、特别是七甲坪乡犹存,其中“傩戏”、“辰河戏”、“阳戏”、“傩祀”、“巫祀”等,都还十分风行。辰州傩见诸史籍者甚多: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沅陵县志》记载:“辰俗巫作神戏,搬演孟姜女故事。以酬金多寡为全部半部之分,全者演至数日,荒诞不经,里中习以为常。”清乾隆十年(1745)的《永顺县志》也记载有辰州傩戏的影响:“永俗酬神,必延辰郡师巫唱演傩戏……至晚,演傩戏。敲锣击鼓,人各纸面一:有女装者,曰孟姜女;男扮者,曰范七郎。”清道光元年(1821)《辰溪县志》记述了当时巫傩之盛况:“又有还傩愿者……至期备牲牢,延巫至家,具疏代祝。鸣金鼓,作法事,扮演《桃源洞神》、《梁山土地》及《孟姜女》等剧。主人衣冠,随巫拜跪,或一日、三日、五日不等。其名有三清愿、朝天愿、云霄愿、白花愿之属。”

    “文革”时期,辰州傩被作为“封建糟粕”清扫,沅陵傩戏曾一度销声匿迹,“文革”后虽复苏,但终因断层过度,各地的傩已濒临灭绝,仅沅陵县七甲坪镇及周边乡镇存有少量行傩队伍,他们运用傩戏腔演出新编或移植表演唱、小型戏曲。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对傩又有了新的认识。1982年冬湖南省电视台对外部拍摄傩祭对港澳播放,唤起港澳同胞回归祖国寻根问祖的愿望;1983年春,省艺术研究所派专家学者到七甲坪组织辰州傩老艺人座谈,进行演出,并作了录音、录像;1994年10月,七甲坪的傩技《上刀梯》、《过火槽》两个节目代表怀化市参加省第三届少数民族传统运动,两个节目均获一等奖;1994年4月,湖南卫视台《乡村发现》栏目到七甲坪拍摄辰州傩绝技表演,将沅陵的傩文化向外进一步推广;1998年9月,“沅湘傩戏傩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七甲坪召开,7个国家的127位专家学者在七甲坪镇五家村金氏宗祠观看傩祭、傩戏、傩技表演,与会专家学者认为:“沅陵现存的傩还保持着这样的原汁原味,是很难得的。”会后,七甲坪傩戏得到很大程度的恢复。

    辰州傩戏曾经坛社林立、传承有序。现存于沅陵县七甲坪镇的辰州傩,分为“上河教”和“河南教”两大教派,共有61坛(其中上河教42坛、河南教19坛)。“上河”与“河南”之河,应为流经沅陵的沅水之河。两教的这一称谓,反映出了历史上两教发源和曾经流布的区域。

    第一,上河教,又称上岗教。

    据现存传承谱系记载,上河教坛祖胡法秀,清代初期建坛于沅陵县七甲坪镇远溪峪,距今520余年。他阴阳二教精通,名声远震。清朝初年,沅陵遭受大旱,他被县太爷请进县城求雨,经他打卦行傩,三天后降大雨,从此,胡法秀的县城求雨家喻户晓,老小皆知。主要传人胡法春、胡法真、胡法兴、张法兵、张显道、张应红、张法仙。后分别分为张宅雷坛、全宅雷坛、法靖坛门。民国十九年(1930)传至张道真(张大阶),该坛擅演《孟姜女》、《七仙女》、《洗裙》、《董儿放羊》傩戏,这些傩堂戏剧目,对后来花鼓戏的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张宅雷坛:为法靖坛门之分支,20世纪20年代由张法旺建坛于沅陵县山溪峪,下传全法高、全法明、张法应。民国三十年(1941)传至全法详(全玉辉)。

    张宅雷坛:民国初年,由张法升建坛于沅陵县刘二峪,下传张法应、张法正。民国二十二年(1933)传至张法玄(张光全)。

    全宅雷坛:为胡法秀一脉分支。民国初年由全法胜建坛于沅陵县立溪峪,下传全法应、全法妙。民国二十五年(1936)传至全道清(全兴阶),设坛擅演《孟姜女》和土地戏。

    法靖坛门:为胡法秀一脉分支。民国初由李法龙建坛于沅陵远溪峪,下传张法旺、胡法强。民国二十一年(1932)传至张法清(张刚怀),设坛擅演《孟姜女》、《七仙女》、《捡菌子》、《董儿放羊》、《陈广杰试妻》等傩堂戏。

    第二,河南教,又称河边教。

    据现存传承谱系记载,河南教坛祖田法显,清代中叶建坛于沅陵县蚕忙,下传全法明、邓法显、邓法成、邓显林、全应强。民国十四年(1925)传至邓宗妙(法名邓金堂)。艺人李福国、聂满娥及两个女儿、一个女婿组成的辰州傩戏演出团,深受群众欢迎。

    上河教与河南教两派各有千秋:在法事上的区别就是河南教把“开洞”后所演的傩堂正戏和傩戏都当作法事,这在上河教是不存在的,戏是戏,法事就是法事;再者,两大派系在法器和法衣上也有区别,上河教除牛角、司刀、令牌、竹卦等共同有的法器外,还有柳旗,而河南教在舞司刀的同时另一手舞傩铃,没有柳旗,而上河教没有傩铃;在法衣上,河南教用红色法衣,而上河教则里面穿青长衣,外面套无袖的长红衣。在唱腔上,河南教婉转流畅,上河教古朴大方。两大派系现因岁月更替,几经坎坷,艺人仙逝,傩坛之间相互渗透,吸其精华,同坛演出时,都能接唱对方的尾音“打锣腔”。在“阴功”(又称“傩技”)方面,明末清初时,上河教的“求雨”、“踩铧犁”、“赶尸”等比河南教闻名,而河南教的“上刀梯”、“过火槽”、“滚刺床”等功盖过上河教。

    辰州傩行傩时分为三个部分:傩仪(即做法事)、演傩戏、演傩技。在傩祭中,这三个部分在傩祭中是一个整体;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当傩戏独立于傩祭、成为一种观赏型审美艺术形式时,它就成为我们所说的戏曲,如阳戏、花鼓戏。

    1.傩仪,即法事。

    上河教有37场法事,即:(1)请师。(2)申文。(3)揭盖。(4)迎神。(5)观五岳。(6)扎寨。(7)下马。(8)跳标。(9)开洞(后唱傩戏)。(10)安位。(11)早朝。(12)揭盖。(13)封净。(14)发猖。(15)点兵。(16)出标。(17)午朝。(18)迎神。(19)扎寨。(20)下马。(21)跳标进标。(22)呈牲上熟。(23)勾愿。(24)倒标。(25)进标。(26)和神。(27)迎朝王。(28)接驾。(29)呈牲。(30)买猪。(31)上熟。(32)演戏。(33)勾愿。(34)度关。(35)禳星。(36)封洞。(37)送神。

    河南教有38场法事,即:(1)请师上马。(2)请神。(3)靠师上斩。(4)请神下位。(5)申文。(6)铺位。(7)立寨。(8)接神。(9)传茶。(10)传酒。(11)下马。(12)呈牲。(13)寄朝。(14)买猪。(15)上熟。(16)开洞。(17)打鸡。(18)扛标。(19)和神。(20)发五猖。(21)出标。(22)游标。(23)接驾。(24)扛上、中、下洞。(25)送子。(26)晒衣(傩戏)。(27)下池。(28)教子。(29)跳先锋。(30)勾愿。(31)盗猪。(32)扛皇母标。(33)度关。(34)禳星。(35)封洞。(36)送神。(37)回百神。(38)安香火。

    两教傩祭中部分法事,也有傩戏的成分,如迎神、跳标、发五猖、跳先锋、送子、晒衣、下池、教子、勾愿、盗猪……法事与傩戏不可截然区分。

    2.傩戏。

    傩戏按其内容形式有傩堂正戏、小戏、大本戏之分。正戏是法师请神演变而成,表演剧情简单,小戏已具小型戏曲特征,大戏的戏曲化程度较高,主要剧目有:《孟姜女》、《龙王女》、《七仙女》、《鲍三娘》等,傩技为绝技杂技表演,主要有上刀梯、过火槽、踩犁头等。

    傩戏按其内容和形式有傩堂正戏、小戏、大本戏之分。

    傩坛正戏:是由法师做法事请神演变而成的,带有简单情节及表演的剧目,内容属法师还傩的法事程序,表演往往与掌坛法师及主东家交流,演员大多戴面具,代言体唱词和白口、面具、装扮、唱腔、表演都有一定的代表性,是傩堂戏的雏形,主要剧目有《搬先锋》、《搬师娘》等。

    傩堂小戏:亦称正朝。已具小型戏曲特征,此类剧目来源较复杂,有些是傩坛正戏发展而来,大多存在于法师还傩做法事之中,虽残存还傩痕迹,但情节、表演已较为丰富,另有一些虽从傩坛正戏中脱胎,但已在法事程序中明确为“唱戏”,已有一定的戏剧矛盾与人物性格;还有一部分则属世俗故事。现存主要剧目有:《三妈土地》、《梁山土地》、《蛮八郎买猪》、《姜女下池》、《观花教子》等。

    傩堂大本戏:又称花朝。是长期伴随法师还傩活动演出的,戏曲化程度较高的剧目,此类剧目的文学、音乐、表演诸方面均较完善,但仍存傩坛影响。现存主要剧目有:《孟姜女》、《龙王女》、《七仙女》、《鲍三娘》等。

    傩堂戏的表演呈一定的原始形态,其程式性、虚拟性对中国戏曲的艺术特征发生了重大的影响。

    戏曲程式中最为重要的角色行当,在傩戏中已具雏形。早期的傩堂戏角色,以其面具造型来识别。以后,逐步形成了以生、旦、净、丑四行为主要角色类型。但是,无论是傩堂正戏还是大本戏,均以“对子戏”为主,或小生、小旦,或小丑、小旦,或老生、老旦。

    程式化的表演技法在傩戏中更为突出。傩戏长期在傩坛演出,艺人多为法师出身,其剧目又多具宗教色彩,某些剧中人物亦为傩坛所祀神祇的化身,因此,傩戏表演的虚拟化成为写意性中国戏曲的先导,如台步中的“走罡”能表示角色在天地之间任意行走,手势中的“按诀”以虚代实能表达出各类具体形象,巫师手中的道具柳巾、师刀、师棍的表演,与观众达成某种默契,能代舟代马等等。

    辰州傩戏的音乐即傩戏声腔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法师腔、傩坛正戏腔和傩戏腔这三个发展阶段。

    法师腔是傩坛法师所哼唱的曲调,旋律多口语化,节奏自由,属朗诵体,只是具备了某些戏曲化因素。

    傩坛正戏腔多属法事程序,正戏腔是发展傩戏腔的基础,其旋律和节奏虽简单,但音乐形象已渐鲜明,行当已成形,唱腔结构已渐严谨。

    傩堂戏腔随同傩堂小戏、大本戏的形成而产生。它承袭了全部巫傩音乐的遗产,保持了浓郁的“巫风”,成为湖南省戏曲音乐系统中自成一格的古老声腔。

    傩戏根植于农村,因此也吸收了一些民间歌舞和说唱的表演成分。七甲坪的傩戏,是在清末民初时,傩戏艺人与辰州戏艺人互相交流融会,而形成的今天带有辰州高腔唱腔的傩戏腔。通过交流,也促进了傩戏的表演艺术的程式化,同时吸收了少量袍靠戏程式和点将、起寨、过兵等。

    巫傩艺术有着“封闭式”的历史,互相很少进行横向交流。均以当地语言为其舞台语言。因此,强烈的地方性就成了它的重大特征,虽有局限性,但体现了其丰富多彩的音乐性。沅陵七甲坪辰州傩戏共有21种曲调,常用曲调有[姜女调]、[范郎调]、[下池调],特殊情节中亦有[差兵调]、[过关调],多五声徵、角调式,亦有羽调式和角商交替调式。情调古朴,旋律具山歌特色。

    3.傩技。

    开红山,即用刀砍额头出血,法师用符诀能立即止血。

    过火槽,又叫过火海。法师在符诀的朗诵中,赤脚走过三尺三寸宽、一丈三尺长、燃烧充分的红木炭,能不伤皮肉。

    上刀梯,或上刀树。刀梯用24把锋利无比的钢刀组成,有的刀捆成剪刀形,刀刃向上,刀背朝下,巫师拾级而上。刀树以一根立柱,柱中插若干把钢刀,巫师手攀立柱踩刀上下。

    踩犁铧,又称踩火犁,即24匹犁铧烧得红中透亮,法师赤脚踩过,脚下冒出股股浓烟,而法师毫毛不损。由此发展又形成咬火犁等特技,即巫师以牙咬烧红的犁铧。

    滚刺床,用山上长约一寸的野荆棘扎成刺床,巫师赤膊从刺床滚过而不见血。

    与辰州傩戏相关的制品及器具有:

    1.傩符(即辰州符):傩符由三大部分组成。

    符箓:画在黄纸上的字讳,盖上朱红色傩印,贴于门上或戴在身上。

    字号:用手或令牌在空中指画或直接画在器物上,由汉字和符号组成。

    诀法:分口诀和手诀两种。口诀,即咒语(有的叫诰);手诀,即用10个手指或伸或屈或勾或绞,比画出36诀。

    2.面具:又称脸子或脸壳子。从艺术造型上分,傩堂戏面具主要有正神、凶神、世俗人物三大类。材料一般用樟木雕刻,所绘花纹及色彩因人而异。如:土地公公面具:笑面和善,白须白眉,张口缺牙,面色透红,皱纹深著。土地婆婆:笑面、风流、粉脸红颊,柳叶眉、樱桃嘴,两耳垂肩乌青发。判官:红脸、黑须、浓眉,一派严肃、刚正之气。八郎:古铜面色,因无下巴,故又称“半截脸子”,现出嘴巴,多动舌头,眼微眯,八字胡。张郎:丑角造型面具,歪嘴。另存特制面具一副:双向面具,即同一面具倒戴或顺戴,分别为两个不同角色。

    3.服装:傩堂戏角色的服饰与装扮极不规范。一般傩坛演出仍以日常生活服饰为主,杂以少量的戏装,但装扮亦注重行当与角色的特征。

    4.伴奏器乐:伴奏器乐为打击乐,打击乐以鼓、锣、钹、大鼓为主;打击乐现有乐谱17个,主要有[都府板]、[乐府板]、[苗子头]、[金鸡谱]。

    5.道具:傩堂戏的道具分两大类。一类是以傩坛法师行法事为主的道具;另一类是傩堂大本戏中使用的戏曲道具。

    法事道具:柳旗、牛角、师刀、竹卦、朝牌、令尺、勾刀、剑、傩印、傩铃、傩符;

    戏曲道具:马鞭、锣、鼓、钹、板斧、拐杖、扇子、手帕、书信、佛珠、水桶、刀枪等。

    6.装置(即傩坛的布置):以傩画为主。傩画,又称神图、神像,用于布置傩坛,烘托气氛,营造氛围,主要有坛门师祖、老君、三清等画像,均为工笔画,一般用铁线描,上色彩。现存画像最长达500年。司桌,即神案,桌面后方两边置傩公傩母塑像,前面是已故师傅骑马塑像,香、米、烛等,傩坛为纸糊篾扎,共有三层,均用古代剪纸图案装饰,并画上各种符箓,盖上傩印,整个傩坛美观、神秘。

    傩坛布置大体为正中挂张天师画像,两边依次是四帝五岳,老君玉皇,左边是山魈,桃、柳二将,殷、王元帅,潮水仙娘等六轴;右边是头魈,九面将军,赵、马元帅,天地水阳四祝公曹等。

    傩祭、傩戏、傩技及其面具艺术是中国古老而神秘又极富特色的一种民俗文化,经过漫长岁月的繁衍和发展,辰州傩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征和独特的文化价值:

    辰州傩,在湘西北的民间日常生产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当地人民群众长年生产、生活、文化传承的缩影。辰州傩是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楚文化绚丽浪漫的艺术特征在辰州傩中尚有遗存。传承千年,辰州傩文化中还保存着古代祭祀仪式多姿多彩的风貌,是楚文化、湖湘文化之根,是研究湖湘文化的历史文本。

    傩文化涵盖了民族民间政治、历史、民族、宗教、考古、语言、文学、艺术等诸方面内容,它的仪式、唱本,如现存的《搬先锋》、《搬土地》、《搬八郎》、《姜女下池》等傩戏,都隐藏着一些历史的文化信息,成为不可多得的人类学研究文本。

    傩经过从人的神化到神化的人,从娱神到娱人,形成娱人娱神的双重性特征。辰州傩戏,是一种介于古老的湘西原始戏剧(以毛古斯为代表)与现代戏曲之间的原始戏剧形态,是当地许多地方戏剧种(如辰河戏、祁剧、阳戏、花鼓戏等等)的老祖宗,它能保存至今天,是一份不可多得也是难以再生的文化遗产。作为一种色彩鲜明的古老艺术,其歌舞戏曲,又具有神灵人格化、内容情感化、形式多样化的可剧可唱性的特征,故称是现代戏剧的活化石。

    作为戏剧中的声乐部分而言,辰州傩戏声腔属高腔体系,有着强烈地方性的唱腔成就了它的重大特征,也体现了它丰富多彩的个性特征,以“一启众和”的帮腔形式为其音乐特征。傩祭、傩戏不用丝弦,只用锣、鼓、钹的伴奏又为其一特色。

    傩始终难以禁绝,究其原因,它存在于民间土壤之中,已成为老百姓精神生活和生产、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习俗性特征十分显著。法师在行傩时用的辰州符,具有治病救人、化解心理危机、酷暑尸体防腐等人类未知领域的神秘性特征,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范本。因此,对它的科学研究不容忽视。

    傩戏的面具、傩画等造型艺术,既是傩戏最重要、最为典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间艺术的瑰宝。傩戏的表演,以及傩戏面具、傩技、傩符等旅游产品的开发,是繁荣旅游市场的一条好途径。

    2006年,沅陵辰州傩戏被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沅陵县文化局为该项目的保护主体。

 


湘ICP备05011312 版权所有 湖南图书馆 备案证书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