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非遗名录
相关文献
相关图片
相关视频
荆河戏
荆河戏
    荆河戏历名“上河戏”。1949年以前又称“大台戏”、“高台班”、“汉班子”。1949年后,曾一度改称“湘剧” 、“楚调”。1954年,湖南省对全省民间职业剧团定点安排时,以其早期流行地域在长江荆河段,始定名为荆河戏。为湘、鄂两省地方大戏剧种。

    荆河戏的发祥地,存有两说:一说先在湖南澧州形成,后渐向湖北沙市 、荆州等地转移;一说先在湖北荆州沙市形成,再渐南移到澧州、津市一带。不论何说,均表明荆河戏形成于湖南澧州、津市和湖北沙市、荆州一带。之后,以今湖南澧县为中心,流行于长江中游地区,遍及湖南常德地区的澧县、临澧、石门、安乡、津市;岳阳地区的华容、岳阳;益阳地区的沅江、南县;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区的龙山、永顺、桑植、大庸、慈利;湖北的荆州、沙市、江陵、公安、石首、监利、恩施、鹤峰、鄂西自治州;贵州的铜仁;四川的秀山、酉阳等地区。

    澧县即古澧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因湖南四大水系之一的澧水贯穿其境而得名。

    由于有优良的自然条件和丰厚的历史文化沉积,澧县境内民俗民间文化丰润、博大,世代相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风格。加上水、陆交通便利,澧州民俗民间文化又不断吸收、融合外来艺术特色,逐渐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澧州荆河戏,并在九澧、荆沙一带广为流传。

    据荆河戏已故老艺人许宏海、翦同荣、贺甲龙、王香席、李福枝、孙瑞全、瞿翠菊、潘华林等在1963年常德地区荆河戏遗产挖掘继承工作委员会召开的座谈会上回忆,民国初年在沙市演出时,看到老郎庙内有一块顺治八年(1651)正月初八重修该庙的石碑(现已失落),上有明永乐二年(1404)戏班在沙市活动的记载。1957年,沙市文化局为重修老郎庙给湖北省文化局的报告中,也提到老郎庙的“中梁上有顺治八年重修”的字样。对此,可以作为佐证的还有: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公安人袁小修在沙市,“晚赴……诸王孙之饯……时优伶二部间作,一为吴歈,一为楚调,吴演《幽闺》,楚演《金钗》”(《中国文学珍本•吴小修日记》)。文中的“吴歈”,系指产生于江浙的昆山腔;“楚调”不知为何腔,但系本地声腔无疑。可知最晚在明季世,沙市已有演唱本地声腔的戏班和老郎庙的兴建。又据老艺人代相传说:崇祯十六年(1643),李自成攻占澧州,随军演出的梆子戏班也散落各地,成为荆河戏的北路之始。从上述传说和记载互相印证,荆河戏形成之初,以唱高腔和昆腔为主,以后逐渐为弹腔所替代。

    至嘉庆、道光年间,荆河戏已成为南路、北路合流的以弹腔为主要演唱声腔并兼唱高腔、昆腔的地方大剧种了。

    荆河戏声腔中的弹腔由南路(导板、三眼、三眼垛子、原板、原板垛子、摇板,三流——哀子、滚板)和北路(反北路、南反北——子母调、北反——阴调、导板,一流,慢二流,流水,消眼,二流,三流)组成,有特色的是它们中间独有的[平板]、[高安庆]、[低安庆]和[草鞋板]等。

    清代,荆河戏班以唱“庙台”、“会台”、“草台”为主。据清同治五年(1866)《沙市志略》载:明季以降,沙市有寺庙观宫堂庵41座,其中可供戏班演出的有“九宫”、“十八庙”。清同治十三年(1874),《直隶澧州志•寺观》载,时澧州所属5县境内共有寺观730多座,仅澧州城内就有18座,津市有14座。清末民初,沙市、津市等地行会兴起,成立了许多行帮组织,仅沙市就有13帮,津市有8帮,且多数行帮组织都修建了会馆。这些会馆除了进行生意经营的联络或举行庆典活动外,同寺庙一样,均建有戏台,可供戏班演出。由于寺庙林立,戏台遍布,加上临时草台,荆河戏的演出活动十分频繁。活动在此地的荆河戏班相继建立。清代咸丰、同治间,澧州和沙市等地,已有文化、同乐、长寿、同福、三元、泰寿等十余个戏班从事荆河戏的专业演出,在辛亥革命前后的20年间,专业演唱荆河戏的班社增至30余个,是荆河戏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

    专业戏班的迅速发展,带来了业余演剧组织的蓬勃兴起。据老艺人来泽清1983年回忆,早在清咸丰年间(1851—1861),江口就有了名为“云霞轩”的荆河戏业余围鼓堂。来泽清两兄弟,哥哥在汉剧围鼓堂唱须生,自己则在荆河戏围鼓堂唱旦角。这类业余组织还有挑鼓架、季节性班社和用荆河戏声腔演唱的皮影班子等,相当活跃 。20世纪20年代后,荆河戏日趋衰落,专业戏班逐渐减少,日本入侵后,更加一蹶不振。1949年底,仅存专业演出团体5个,且多时演时停,朝不保夕,濒于绝境。

    荆河戏的传统剧目,现在保留下来的有514个。其中整本戏451个,散折63个。剧目的来源,少数出于元、明杂剧、传奇和民间传说、故事,大多数题材与历史演义、章回小说相似。如:《马踏冀州》、《百子图》、《斩三妖》等约20出与《封神演义》相同;《楚宫抚琴》、《搜孤救孤》、《清河桥》等约40出与《东周列国志》相似;《凤仪亭》、《群英会》、《大会荆州》等50多出与《三国演义》相同;《三兴瓦岗》、《双驸马》、《薛刚反唐》等30多出与《说唐》相同;《沙滩会》、《两狼山》、《天门阵》等30多出与《杨家将》近似;《翠屏山》、《调叔》、《二招安》等20多出与《水浒传》相同;《反武科》、《两狼关》、《疯僧扫秦》等20多出与《说岳》近似。源于传奇的有《赵五娘》、《秦雪梅》、《三娘教子》、《清风亭》、《白蛇传》、《一捧雪》等。还有些剧目是从其他民间艺术形式中移植改编的,如:从围鼓移植改编的有《八百八年》等7本;从皮影戏移植改编的有《诸仙阵》等5本;从曲艺移植改编的有《四下河南》等8本。

    传统剧目中,主要是弹腔戏,只有少数几个昆腔戏和高腔戏。此外还有些剧目是用呔腔和小调演唱的。昆腔戏有《天官赐福》、《大封相》、《小封相》、《祖师登殿》、《玉清观》、《福禄寿》、《古城会》、《薛刚哭城》、《八仙过海》等;高腔戏有《祭头巾》、《尼姑思春》、《双下山》、《薅豆》、《程济赶车》等;呔腔戏有《打跛骡》、《三搜索府》、《三元会》等;小调戏有《小放牛》、《打花鼓》等。弹腔剧目,绝大多数是与其他皮黄剧种大同小异的“江湖戏”。常演的“看家戏” 有所谓“三杀”、“五图”、“十二山”。 此外,还有些连台本戏,如《封神榜》、《西游记》、《薛家将》、《杨家将》、《精忠报国》、《彩楼记》、《粉妆楼》等,长的能演六七天至半个月,短的也可演两三天。

    荆河戏的传统特色乐器主要有以下几种:

    堂鼓: 用牛皮蒙于圆形木框的上、下两方,以竹钉或铁钉固定。早期堂鼓直径约50厘米,框高约30厘米,中间部分略向外突出,重约4公斤。用木质鼓槌敲击发声,一般用于“大堂”或开打。

    成都钹:因原系成都制造,故名。荆河戏早期“单钹路子”时使用。一副两用,每面直径40厘米,中间“奶”高8厘米,直径10厘米,每面重约2公斤。“奶”中间有小孔,以红布带穿过,内打死结。两面的布带相连,演奏时,布带挂在演奏者的颈上,将钹吊在胸前,左右手挽住布带,手握“奶”部撞击。升帐、发兵、行军、射猎、演武、战场、迎宾等场面用之。今则为使用汉钹的双钹路子。

    土锣: 又称大锣,直径约70厘米,重约5至6公斤不等。边缘卷起部分宽约3厘米。锣面平展无“奶”无“脐”,因打击的部位不同,分别发出“汤、浪、淌、光”四种音响效果。锣槌用茶木或杂木车制而成,长约17厘米,头部圆而光滑,尾部略粗,以绳穿之。演奏者将绳套于右手小指或中指上,将锣挂于锣架上演奏。起堂、争战、上下朝、迎宾及各类武戏中用之。

    云锣: 直径约11厘米,卷边高约2厘米,上端有两孔,以细线穿系。演奏时左手拇指穿入线中挂住,右手执小锣片敲击,一击一抛,多为起“笛堂”或走“神仙”时用之。

    马锣: 因常用于洗马、备马而得名。与云锣同属小锣演奏者兼任的乐器。直径约14厘米,卷边高约2.5厘米,重约0.16公斤。因边缘无孔,故不系绳。演奏时左手握锣沿,右手以锣片击之,左手随即向空抛出,以敞其音。一击一抛,一般高0.3米至0.7米,会击者可抛至2米。音色浑厚而凄怆,多用于渲染悲壮气氛,或夹在唱腔中用之,极有特色。

    月琴: 琴盘直径约30厘米,厚约3厘米,中空。琴颈长约8厘米,上有4孔,安4轸4弦,内外弦各两根,分五度“55/22”。琴颈和琴面用胶粘上小竹片以分音阶,用牛骨拨子弹拨。

    唢呐: 木杆铜帽,杆用柏木或梨木制作,正面7孔,底面1孔,杆长50厘米,下端空心直径5厘米,上端2厘米,唢片多用芦苇秆自制。演奏时一般用两支“双吹”,讲究“转气”。音色高昂洪亮,为荆河戏早期使用之乐器。

    荆河戏的乐队称“场面”,旧有“三箱七场面”的说法。乐队六人,分文、武两场。文场一人,演奏胡琴(京胡)兼吹唢呐笛子。武场五人,司鼓一人,操堂鼓、边鼓、开口、牙子;头钹一人,兼操三弦;二钹一人,兼操月琴、二胡、唢呐、笛子;大锣(土锣)一人,最初用于手提锣演奏,不能兼其他乐器,使用锣架以后,仍沿旧习;小锣一人,兼操云锣、马锣,又因兼了半个捡场,没有座位,只能站着演奏。演出时乐队置于台上表演区后面,主胡和头钹坐长板凳,面对观众。司鼓和二钹坐靠背椅,侧向观众对坐。大锣因用左手提锣演奏,左腿蹲在头钹坐的长板凳上,故有坐而不座,谓之“五把椅子”。20世纪50年代后,乐队逐渐扩大,先后引进了二胡(称“反弦”)、中胡、琵琶、扬琴、提琴和钢管乐器等。乐队人数一般为10人左右,有的多至20多人。

    荆河戏早期的科班和戏班,无从查考。据艺人迭代相传,在清咸丰年间(1851—1861),湖南澧州兴起科班、戏班,培养艺徒和从事专业演出活动。至1949年7月止,近百年来澧县境内共兴办了20起科班,20个戏班。

    早期科班有:

    喜字科:代表性演员有陈兴喜(生)、张茂喜(小生)、向凤喜(旦)、许天喜(花脸)、王赛喜(丑)。

    文化班:张春喜、谭三元(生)、田育远、李老五。

    清字班(光绪年间成立):欧清喜(小生)等。

    香字班(光绪年间成立):戴香南(生)、王香席(老旦)、孙香华(花脸)、王香容(旦)。

    林字班(宣统年间成立):唐林明(生)、陶林芝。

    化字班(宣统三年成立):彭化万、杨化富(生)、潘化林(小生)、陈化艳(旦)、揭化太(花脸)。

    乐字班(民国元年成立):杨乐福(生)、黄乐元(小生)、童乐秀(旦)、马乐彩(丑)。

    觉字班(民国二十三年成立):张觉华、彭觉庆(生)、方觉冬(小生)、谢觉玉(旦)、李觉象(花脸)、张觉龙(花脸)、王觉彩(丑)。

    嘉字班(民国三十六年成立):余嘉礼(生)、唐嘉乐(小生)、胡嘉妙(旦)、何嘉菊(旦)、严嘉猛(花脸)。

    早期戏班有:

    同乐班·文化班:清咸丰年间(1851—1861),澧县新洲以“喜”字和文化科班艺人为基础组成的两个戏班。常年在澧县、临澧、安乡一带农村唱“草台戏”。宣统元年(1909),同乐班办“小”字科班,宣统三年(1911)文化班办“化”字科班,出科艺人多加入两班唱戏。主要艺人有生角谭三元、小生熊小福、旦角陈化艳、花脸揭化太等。因洞庭湖滨常遭水患,戏班无处演出,艺人生活困难,两班均于20世纪20年代末解散。

    清华班·中和班·清和班·翊武班: 光绪三十四年(1908),澧县县城成立清华班,多在寺庙、会馆演出。民国五年(1916)县城成立中和班。不久两班合并,改名清和班。主要艺人有生角滕和英,小生陆和飞、张申华,旦角谢福香,花脸任和猛。活动区域遍及澧县、安乡、石门、慈利、龙山和湖北松滋、公安、石首、监利、鹤峰等地城乡。40年代初,生角杨新保、马福金、余未精,花脸唐天炯,丑角王觉彩等相继入班,阵容更为可观。民国三十四年(1945)改称翊武班,1950年改为澧阳剧团。1955年剧团划归石门县领导,后定名为石门县荆河剧团。

    大舞台·公和园·觉民园·永乐班:宣统二年(1910),澧县王家厂“香”字科班满科后,成立大舞台,由山货行老板戴某当本家。民国九年(1920),王家厂“醉”字科班艺徒加入大舞台,改班名为公和园。主要艺人有生角戴香南、任醉碧,小生黄醉容,旦角王香容,老旦王香席,花脸孙香华,丑角胡醉趣等。除在王家厂关庙和附近农村演出外,还流行到石门、慈利和湖北松滋、公安、石首等县城乡。民国二十五年(1936),王家厂“觉”字科班艺徒入公和园,班名改觉民园,本家陈自元、向贞元。生角张觉华、彭觉庆,小生方觉东等新秀崭露头角。民国三十四年(1945),觉民园改名永乐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称永乐湘剧团,1956年定名为澧县荆河剧团。

    天乐班:民国六年(1917),澧县大堰垱“天”字科班期满后成立的戏班。活动在本县和石门、临澧,湖北松滋、公安等地农村。(主要艺人略)

    和胜班:民国八年(1919)在澧县和尚洞成立的戏班。经常在本县西部和湖北松滋一带山区演出。(主要艺人略)

    新华班:民国十四年(1925)由澧县艺人杨化富、彭化万等发起在新洲成立的戏班。(主要艺人略)

    华胜班:民国三十三年(1944),由澧县杨家坊“华”字科班艺人组成的戏班。(主要艺人略)

    大新班:民国三十八年(1949)春,澧县荣家河“荣”字科班期满后成立的戏班。主要艺人有生角熊南云、丑角曾和光等。在本地及附近农村唱“草台戏”。1950年散班。

    于1954年成立的澧县荆河剧团,先后举办了7届小演员训练班:

    第一届:1956年8月在县城蚕桑场开办。招生34名。

    第二届:1963年3月在县城开办。招生32名,集中学习7个月。

    第三届:1970年3月在县城开办。先后两次招生41名。集中学习时间一年半。

    第四届:1976年7月在县城省蚕桑科学研究所(后迁城关一完小)开办,1980年7月结业,学习时间4年。先后两次招生50名。

    第五届:1987年8月在县城(后迁火连坡镇影剧院)开办。集中学习一年。招生19名。

    第六届:2004年9月在县城开办。招生20名。

    荆河戏与其他皮黄剧种一样,角色分生、旦、净、丑四大行。在音乐、表演、服装、习俗等各方面,有一些基本的共同点,但作为荆楚一带的地方大戏,又有独具的特色,除了舞台语言用澧州官话以别于其他剧种之外,荆河戏最大的特色,主要表现在音乐方面:

    1.吠腔呔调,独具特色。荆河戏北路唱腔,无论生、旦、净、丑,至今都保留有由秦腔向弹腔衍变过渡后期的呔腔。据老艺人谈:呔腔是用以刻画晋、陕一带北方籍人物如关羽、赵匡胤、高振等人物的专用唱腔。如《三元会》中高振唱的《这一位状元真出奇》,《打洞》中赵京娘唱的《叫罢一声苦》的呔腔导板,《三搜索府》中施有伦唱的《金牌召来银牌宣》,都不同程度地保留了呔腔,均为其他皮黄剧种所无的特殊唱腔。

    2.南北交融,韵味别致。荆河戏有一种北路唱腔用南路定弦演唱的叫《南反北》,又称《子母调》(母调用5//2定弦,子调用1//5定弦),和北路一样,有导板、一流、慢二流、流水、快打慢唱、三流等一套完整板式,用以表现人物思虑、悲伤、恐怖等情绪,而子调则表现病危、死亡等情绪(又称阴调)。如泣如诉,令人销魂。这在其他皮黄剧种中亦属少见。

    3.特殊唱法,亟待传承。荆河戏南北路唱腔中,还有很多特殊唱法,如关羽、赵匡胤一类人物的“净腔”比一般生腔音域要高四五度,又有十八板、十三板、正八句、龙摆尾,南路有正反《马头调》、正反《老板头》、《八块屏》等等。

    4.锣鼓一响,观众满场。荆河戏的武场以打双钹为其特色。过去多在野地演出(谓之唱“草台”),为了招引观众,必须由武场打一通锣鼓(谓之“闹台”),而这时往往鼓师未到,无人指挥。于是就由操头钹者代理司鼓的指挥,编排了一套相互连接的武场曲牌,看头钹的眼神、握钹的姿势、击法等统一指挥,循序不乱。以后又把打击乐和唢呐结合成为“吹打南路”(或称“打点子”),至今民间婚丧喜事,都要雇请该艺人服务。

    荆河戏的主要价值在于:

    1.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荆河戏历史悠久,名角辈出,音乐与表演均极富有特色,历400余年兴衰更替而幸存。至今仍保留有大量珍贵的原始曲牌、堂曲、打击乐谱以及数百出传统剧目,它在语言学、民俗学、民族音乐研究与中外文化交流史等学术研究方面均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2.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荆河戏行当齐全,表演程式丰富且美,音乐伴奏特色鲜明,与我国其他剧种交相辉映,它不但深受本乡本土观众喜爱,而且受到其他剧种同行推崇与海内外的朋友及国际友人的高度赞赏。

    3.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荆、楚大地久盛不衰的荆河戏,具有较好的美感与教化作用。在不到30平方米的舞台上,艺术地再现了历史的兴衰起落,趣事逸闻,讴歌真、善、美,鞭挞假、恶、丑,成为荆楚人民自觉接受伦理道德教育的大课堂,成为湘鄂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与寄托。

    近年来,荆河戏日益濒危:

    专业荆河戏剧团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5支队伍(湖南4支:澧县、临澧、石门、津市;湖北1支:石首)减少到今天仅存唯一一支具有演出实体的澧县荆河戏剧团。民间业余荆河戏剧团也由原来的40余支减至仅剩荆州市荆河戏围鼓堂、澧县荆河戏围鼓堂等两支队伍。

    2006年,荆河戏被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澧县荆河戏剧团为该项目的保护主体。


湘ICP备05011312 版权所有 湖南图书馆 备案证书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