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非遗名录
相关文献
相关图片
相关视频
巴陵戏
巴陵戏
    巴陵戏,原称“巴湘戏”,因艺人多出自巴陵、湘阴和临湘而得名。又因它形成和主要活动的地区是岳阳(旧岳州府),民间称为“岳州班”。1953年始定名为“巴陵戏”,为湖南省地方大戏剧种。流行于湖南省岳阳市辖各县区、湖北省通城县、江西省修水县等地。

    岳阳市位于湖南省东北部,

    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积淀深厚,自晋代以来,即为历代县、郡、州、府所在地,是湘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岳阳乃湘北门户,鱼米之乡,物产丰饶,绾毂南北,贯通东西,水陆交通便利,为地方戏曲的形成、发展、流行,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

    有史可考,自东周以来,文化艺术活动就十分繁盛,元杂剧时期就已有杂剧的创作和演出。但巴陵戏的历史只能从明末算起。

    明末,巴陵人杨翔凤于明崇祯十六年(1643)在《自牧园集》中有《岳阳楼观马元戎家乐》一诗云:“岳阳城下锦如簇,历落风尘破聋瞽。秦筑楚语越箜篌,种种伤心何足数。” 史载马元戎系明末左良玉的部属,镇守岳州多年。这首诗表明其家乐随军活动,即用楚语演唱种种伤心事。另据巴陵戏历代艺人传说,明代末年,岳阳曾有洪胜班,该班生角大王洪玉良是巴陵戏的始祖。

    明万历年间,昆山腔风靡全国后,岳阳也有了昆腔演唱活动。据清代嘉庆、道光年间人杨懋建在《梦华琐簿》中载述:“(道光十八年)夏,余到岳阳,小住十八日,得识徐三稚青(庶咸),佳士也……复工度曲,与余交莫逆。”周贻白《戏剧论文选》第381页注释:“至于徐三稚青居岳阳而‘工度曲’,是岳阳亦有昆曲之证。”直到今天,巴陵戏还存有纯用昆腔演唱的传统剧目《天官赐福》、《打三星》等,而且有大量的昆腔曲牌用于舞台演出之中。

    清乾隆年间,我国戏曲出现了诸腔杂陈现象。据《中国戏曲通史》(主编张庚、郭汉城)载述:乾隆时,由于地方戏之随着商业活动流布,有“很多大工业城市便往往成为各种声腔的汇集点,出现了昆腔、乱弹诸腔并奏,彼此竞争的局面……成都、长沙、岳州等大、中城市也是如此”。巴陵戏现有[罗罗腔]、[银纽丝]、[劈破玉]、[倒扳桨]及丝弦小调等散存于20多个剧目中,多系一剧一腔;此外,《杨妃醉酒》一剧中却有[昆腔]、[渭腔]、[西宫词]等几种腔调。这种现象,从一个侧面印证了自清乾、嘉以降,各剧种的交流,促使岳阳当地剧种得以博采众长,迅速发展起来。

    巴陵戏的弹腔,分南、北路,受徽剧和襄阳腔的影响而形成。清道光二年(1822)刊行的《汉口丛谈》载:李翠官幼习时曲于岳郡,居楚玉部,名噪湖之南者数年,赴汉口后,与荣庆部艺人同台演出。每妆饰登台,观众咸啧啧称赏。周贻白认为:“李翠官所歌时曲《杨妃醉酒》,当已为四平调。”(周贻白《戏剧论文选》第468页)稍后,人和班艺人高秀芝赴汉口演出时,叶调元作《汉皋竹枝词》称赞:“曲中反调最凄凉,急是西皮缓二黄。”所以周贻白在《谈汉剧》一文中说:“汉剧与岳阳戏发生交流,早在初有二黄之际。”(周贻白《戏剧论文选》第464页)足见巴陵戏弹腔形成的时间较早,以后伴随剧目、表演艺术的日益丰富,逐渐成为一个以弹腔为主的多声腔剧种。

    巴陵戏经历了明末清初的形成期,清代中、末叶的发展、兴盛期,民国中、后期的衰落期。1949年以后,经过抢救,再次复兴, 1966—1976年期间,历经劫难,仅存一个专业剧团——岳阳市巴陵戏剧团。1979年以来,省、市人民政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对岳阳巴陵戏大力扶植,1992年,岳阳市巴陵戏剧团被文化部誉为“天下第一团”。目前,剧团自力更生新招的一批小演员正在培训中,剧团必将迎来繁花似锦的春天。

    巴陵戏以弹腔为主,兼唱昆腔、杂腔、小调,中州韵、湖广音结合湘北方言为其舞台语言。表演粗犷朴实,雅俗共赏。剧目以反映历代政治、军事斗争题材为主,是湘东北地区地方戏曲的代表。

    巴陵戏传统剧目比较丰富,据岳阳市巴陵戏剧团统计,共423个。习惯分整本、半本、折子、小戏4类,以半本戏居多。整本戏系指有完整的故事,演出时间在4小时以上,计有《苏艳庄》、《钟无盐》、《伍子胥》、《闹花灯》、《二度梅》等。如《伍子胥》就可演两天半时间。三国、水浒戏则有串演数月的。半本戏指有完整故事,演出时间为2~4小时,经常上演的有《烧棉山》、《清河桥》、《上天台》、《淮河营》、《凤仪亭》、《收姜维》、《审刺客》等。折子戏则为原有的整本或半本戏中保留下来的散折,如《幽闺记》中的《抢伞》,《麒麟阁》中的《打擂》、《见姑》,《西厢记》中的《跳墙•围棋》,《烂柯山》中的《夜梦冠带》,《红梅记》中的《打花鼓》等,虽无完整故事,但表演细腻,艺术性强,多为生、旦、丑行重工戏。还有反映民间生活的小戏,如《皮庆滚灯》、《打灶分家》、《万病一针》、《胡文叫差》等。按声腔分,有昆腔戏2个,南路戏88个,北路戏231个,南北路混唱的戏76个,小调戏16个,安庆调戏4个,七句半戏5个。

    传统剧目内容多与历史演义和话本大同小异。一部分剧目系移植,如《打更》、《打面缸》、《打王英》、《打金冠》等多源于徽剧的老“十打”戏。一部分剧目系自编,如熊集凤的《三国演义》,丁爱田的《岳飞传》、《粉妆楼》,龙普喜的《化血刀》等及牵桥串演的大部分连台本戏。这些戏多继承了“说话”、“讲史”的传统,又长期植根于民间,因而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农民和城市贫民的生活,如《打杠子》中的村妇,《打灶分家》中的李三春等,塑造了鲜明的劳动妇女形象。

    在巴陵戏历史上,有编、演不同时代现实生活内容剧目的传统,清代中叶,曾因演出《顺治门》,班社遭到查禁。清朝末年,又演出了揭露清统治者腐败昏庸的《失徽州》,影响颇大。抗日战争时期,岳舞台抗敌化装宣传队,编演了唤起民众抗日救亡的《亡国恨》、《雨花台》、《桃花江》等剧目。1949年后,编演新戏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移植演出了《白毛女》、《三里湾》等50多个剧目,创作演出了《胡马啸》、《弃花翎》、《血沃秦川》、《清明》、《圆满之梦》等30多个剧目。

    巴陵戏的音乐,分声腔和伴奏音乐两部分。声腔又分昆腔、弹腔和杂腔小调。

    昆腔分为“套曲”、“正、青合套”和“散牌子”三类。昆腔剧目仅存两个,多数曲牌已逐渐成为唢呐吹奏曲牌。现存套曲有“九腔”一堂、“粉蝶一堂”等,“正、青合套”为世人习惯称呼。一些曲牌分为独立的两部分,前部分为正曲叫正板、三眼板;后部分为副曲,叫青板、一眼板,常连接吹奏,先正后青,也可单独使用。一正一青的曲牌有《风入松》、《一江风》。

    弹腔分南、北路,又各有其反调,叫“反南路”与“反北路”。同时还有一种特殊的唱腔形式“西二黄”,即唱腔是南路,胡琴把位用北路指法,其过门能巧妙地将南北路融合一体,也就是南唱北拉,因而风味特别。还有一种南拉北唱的形式。弹腔具有较完整的各种板式,以板式变化来表现人物的各种情绪。各种板式都有其固的定过门衔接唱腔。

    杂腔小调生动活泼、节奏明快,多见于丑角和跷子戏中,如《打花鼓》、《亲家母进城》、《滚灯》等。

    伴奏音乐包括唢呐牌子、丝弦牌子和锣鼓经等。弹腔的伴奏,习称“九根弦”,即胡琴、月琴(用4根弦弹双音)和小三弦,还有唢呐、笛子、长杆子。月琴有“满天飞”的伴奏特技。过场曲牌分唢呐和丝弦两种牌子,多无唱词,为配合剧情和人物感情而用。打击乐的主要乐器有:板鼓、课子、堂鼓、大锣、小钞、云锣、马锣等。有一套完整的锣鼓经,它可分为衔接唱腔和配合身段两大类,成为唱、做、念、打等表演程式组成一体的纽带。

    巴陵戏的表演艺术,长于人物性格的刻画,以一套较为完美的传统表演程式作为表现生活的特殊手段,形成了既粗犷朴实,又细腻生动、雅俗共赏的风格。它分行比较细致严格,各行的戏路不同,表现风格各异,一般要求演员唱、做、念、打全面发展。自清末以来,尤以武戏著称于湘西、北。表演有“内八功”、“外八功”、“浮沉吞吐”等技巧。“内八功”是舞台表演情绪的总结归类,是演员刻画人物心理、表达人物情感的八种基本技巧。历代艺人很重视眼神配合“内八功”的使用。“外八功”是外部身形和道具扎扮,运用于人物的塑造。“内八功”和“外八功”的运用配合默契,又靠“浮、沉、吞、吐”四法的掌握和调节。

    巴陵戏的武打历史悠久,与民间武术、杂技有深厚的渊源关系。历代艺人创造了不少绝技,如轻功、软杠、抛叉、抛椅、钻刀圈、翻桌、叠罗汉、顺风旗等,与剧情紧密配合运用,塑造人物形象,再现典型环境。如清代光绪年间的三花黄升福演《火烧翠云楼》,一个窜毛窜过离地四五尺高的凭空吊起的四个火圈,用于表现时迁在大火中飞身下楼,勇武矫健,极见功力。

    巴陵戏道白除常用的韵白、戏白外,也有京、苏、川、淮、晋、沔阳、通城等方言白口,用以表现人物不同的地域、身份和性格。道白素重口风、口劲的训练,因唇齿音多,常以“西厢小姐要酒钱”练口齿,别乡音。各行均有白口重工戏。

    巴陵戏的行当习称网子,清道光前称十顶网子,即一末、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八贴、九夫、十杂。道光后发展成十五顶网子。分生、旦、净三大行。生行有老生、三生、靠把、小生、贴补;旦行有老旦、正旦、闺门、跷子、二小姐 ;净行有大花脸、二净、二目头、三花脸、四七郎。大部分行当,需文武不挡,唱做兼工。

    巴陵戏的舞台美术,在艺术手法上有其特有的手段。舞台美术含脸谱、服饰、砌末。常用脸谱近百个,专用脸谱40多个,如京剧的专诸勾“紫三块瓦”脸,巴陵戏勾“黑四块玉”;汉剧的马武勾“绿花脸”,巴陵戏勾“红花脸”,风格较为古朴。脸谱用色不仅表示人物的肤色,而且提示其品格个性。同样用的红色,因其构图有异,有的是夸张肤色,如关羽、高行周等;有的是表示忠义,如姜维、杨幺等。同样用的是黑色,有的是夸张肤色,如尉迟恭、薛刚等;有的是表现性格的刚直,如专诸、张飞等。当然,也有几种含义兼用的。虽图形较多,变化复杂,但其颜色、构图的依据不外是人物的肤色、形貌、品格、武艺和惯用的兵器等方面,还有人们对角色的善恶评价以及对其内心、外形特点的分析,将设色、构图统一起来,与其表演风格协调而自成一体。巴陵戏的服装,艺人相传,原系布质水袖,较短小。后妃等角色的专用戏服,上身有如宫装,袖大而无水袖,下身由大小不同的绺状绣花飘带叠成裙状,中页较宽,很是华美。清末民初,官办家班在武汉、上海等地购买新服装,引起了服饰的变异,沿袭至今。巴陵戏的砌末,虽与兄弟剧种有相似之处,分捡场、长把子、短把子三箱,但盔头箱因陋就简,有的道具就地取材,其装饰性很强,很有特色。如《举狮观图》中的石狮,利用太监帽或驸马套及蓬头做狮头,面具做狮面,纱帽翅做狮耳,小水桶做狮身,尘拂做狮尾,再裹以下鸾(靠腿),就构成一座形象十分夸张的石狮。又如《下河东》中的龙形,也是利用牙笏、排席衣(龙套服)、髯口等扎成。这些砌末,类似工艺品,与脸谱服饰、表演风格相当协调一致。巴陵戏以往演出场景的体现和转换,全靠台词和表演交代,特殊场景则以桌、椅、军帐等物代替,如山、石、城、楼等。清末之贴万班,开始使用软片,如城门城楼之类。民国年间,为适应连台本戏的演出,曾用过“飞人”、“鹊桥”、“空中彩龙”等机关布景。新中国成立后,剧团逐步增设舞台美术专业人员,演出条件逐步改善,服饰、道具不断革新,舞台美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

    巴陵戏的戏班组织,分江湖班、官班、案堂班、六人班及围鼓串堂五种。江湖班,由乡绅或艺人合股经营,工资分配采用包账(固定工资)和分账(按月计算分红)两种形式。人员由掌班(即起师、老板或代理人),内、外管班40人组成,行当齐全,设备较好,常年演出于城乡戏台,多演神戏、愿戏。官班,由官绅或官家子弟主办,类似“家乐”,演员系选聘江湖班中的著名艺人,工资固定,主要行当均配两人,行箱砌末齐全,旨在为官府商绅迎宾宴客,唱喜庆寿戏,有时也唱神庙愿戏。案堂班,多为艺人合伙,分账经营,所谓案堂,即以一个地方信奉的一个菩萨为一案,抬着菩萨游傩,唱神案戏为主;一班多不过20人,少则十一二人,故有“七紧八松九偷闲”之说,演员必须一专多能;演出场地简陋,几张方桌拼拢即可演出。这类班社多活动于湖南平江及湖北通城、江西修水等县的山区。六人班,俗称围鼓戏,由艺人组成,无正式班名,不要粉墨登台演出,只需一堂乐器,围鼓演唱,每人能兼奏文武场乐器,专为乡绅堂会服务,接送客人或开宴时为之吹奏。围鼓串堂,多为业余演唱形式,其成员以官绅子弟、小商小贩及手工业者居多,也有文人学士参与演唱,以一二人为首邀集,日间从业,夜间演唱。

    巴陵戏流行于湘北的岳阳、湘阴、汨罗、平江、临湘、华容,湖北通城、监利,江西修水、铜鼓等地。清代中末叶是巴陵戏的兴盛期,著名科班、班社有“巴湘十三块牌”、“巴湘十八班”的称谓,并曾到武汉、南昌、长沙、宜昌等城市演出。近代巴陵戏班“岳舞台”在湘西、鄂西南、赣西的38个县市,颇负盛名。

    周贻白《戏剧论文选》载:“巴陵戏与汉剧的交流,早在初有二黄之际。”“在清代末年,岳阳又有一个人和班,都是湖南人,曾在沙市、宜昌一带演唱。班主倪春美,唱工老生名贺四,其声调极为动人。汉剧名老生余洪元……最佩服贺四,私下辄仿其声调,后来余洪元克享大名,成为汉剧泰斗,走的便是贺四的路子。”《汉剧志》载:余洪元曾拜贺四为师学艺。

    清咸丰十年(1860),巴陵戏艺人戴胜凤带领楚南楚胜班往长沙演出。以后,与湘剧艺人长期交往,经常同庙演唱,各演半日,分居庙内东西科楼。民国初年,湘剧仁和班与巴陵戏宝华班同演于汨罗新市街的城隍庙。同时两班中艺人相互插班学艺。清光绪年间,湘剧艺人黄升福、方福秀,末出科即插巴陵戏升平庆科班学艺,并带来高腔《锄豆》一剧。抗日战争时期,岳舞台与湘剧福喜坤班于沅江的草尾等地同台演出《天宝图》、《斩三妖》、《鹿台恨》、《反五关》、《访白袍》、《打猎回书》等。艺人文笑十曾戏作一联曰:“湘班子,汉班子,班子合班子,多情的戏子;新难民,老难民,难民救难民,仗义的游民。”此即两剧种艺人休戚与共的写照。

    巴陵戏进入赣西后,受到当地群众的欢迎。修水当地戏班经常有人到巴陵戏班学艺。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修水艺人赵春普、金春锦等,在岳阳春台科班学戏而成名。后宁河戏名宿徐福生,拜师巴陵戏艺人单金林学靠把,所学《秦琼表功》一剧成其拿手好戏。今宁河戏的声腔、剧目和戏路,也与巴陵戏大同小异,因而两剧种演员常同台演出。

    巴陵戏在演出时除通用的一般道具外,另有个别戏中所需标志性和装饰性道具,须临时制扎。制扎以捡场人为主,三箱协作,经常制扎的有20多种。如又红又专头,用竹制玉带做头骨,牙笏两支做嘴巴,刑签缠红纸当舌头,红抓做龙髯,小额子做牙齿,马鞭做龙触须,挂九套子做龙角,黑罗帽两顶,帽坨周围贴金纸做龙眼,上覆红雪帽即成。若将布枕于牙笏间,龙嘴还可自由开合。还有千斤鼎、七星灯等。

    巴陵戏科班,班社始于何时,无确凿史料可考。艺人相传,明末清初岳阳有“洪胜班”,并推该班“生角大王”洪玉良为始祖。见诸史籍,有《汉口丛谈》记述的清代乾隆中叶岳州的“楚玉部”;《汉皋竹枝词》载嘉、道年间岳州的人和班。据艺人们回忆,确知科班、班社名称和学艺、从艺人员姓名的,以清代嘉庆年间岳阳人和班、汨罗大湾杨家“楚南楚胜班”和道光初年岳阳兴办的“九余科班”为最早。清代中末叶,是巴陵戏的兴盛期,著名班社、科班有“巴湘十八班”、“巴乡十三块牌”之称谓。自明末清初至1949年,艺人们能回忆出班名、艺人和活动地点、时间的班社、科班共有48个。

    巴陵戏传承,一为科班,一为跟师,也有业余爱好,瞟学成材半途出家的,无论何种途径,必须拜师、参师学艺,才能“乘行当”,即扮演所有传统剧目中该行当应工、兼工的全部角色。巴陵戏而今仅存一个剧团,故其传承谱系,就只能按其主要行当、知名艺人的师承关系来分代记叙了。

    第一代:洪玉良,老生,明代末年,洪胜班。

    第二代:李翠官(1751—?),旦,清乾、嘉年间,楚玉部。

    第三代:高秀芝,清乾、嘉间,旦,人和班。杨吉林(1827—?),清乾、嘉间,老生,楚南楚胜班。

    第四代:陈胜美,清道、咸间人,大花,楚南楚胜班。周玉龙,小生,秀才,清道、咸间人,人和班。李余意,小生,清道 、咸间人,九余科班。熊斋公,司鼓,清道、咸间人,小春和班。

    第五代:贺四,老生,清咸、同间人,人和班。

    第六代:活跃在清同、光年间。代表人物有:熊同春,二净,小春和班。易尧和(约1853—?),老旦,小春和班。黄瑞清,旦,天胜班。

    第七代:活跃在清光绪年间。代表人物有:杨和凤(1868—?),小生,小春和班。马元泰(1867—?),老生,三元班。彭普贵(1871—?),小生,普天庆班。任班玉,三花,玉和班。熊永春,大花,永和班。周凤池,琴师,洪升泰班。刘欺发,司鼓,家传,瑞升平班。

    第八代:活跃在光绪末年至民国六年(1917)间。代表人物有:胡永发(1882—?),小学文化,大花,永和班。唐凤生(1880—?),小生,洪叶泰班。喻启明,靠把,瑞升平班。罗少秋,闺门,文华班。任一新,老生,十成班。芦树庆,生,潇湘班。吴会早,旦,宝华班。许生云,小生,永升平。王净生,二净,老三胜。

    第九代:活跃在1918—1938年间。代表人物有:易春生(1896—?),正旦,春台班。张太喜,大花,天泰班。姚国喜,正旦,国字班。姚德和,小生,贴万班。邓忠林(1907—?),三生,十成班。余仙桃(1893—?),老生,新舞台。皮汉林(1890—?),三生,湘舞台班。文笑十(1907—?),中学文化,三花,岳舞台班。胡应朋(1906—?),跷旦,六合公岳舞台班。

    第十代:活跃在1939—1959年间。代表人物有:丁艳香(1920—?),小学文化,正旦,岳舞台班。周岳狮,小学文化,大花,国庆班。吴小南,三花,凤舞台班。

    第十一代:大多出生在1943—1945年,活跃于1960—1980年间。均来自巴陵戏小演员训练班。代表人物有:陈英才,大花。赵远林,老生。盛希恒,三花 。陶武钧,三生。袁冬保,小生。钟幼儒,小生。陈湘源,靠把。彭世猛,二目头。方小桃,司鼓。高小林,女,正旦。喻应香,女,跷旦。冯小云,女,跷旦。张国忠,女,闺门旦。杨继芳,女,闺门旦。涂文斌,女,三生。刘其生,小生。傅一如,大花。何建奇,生。傅秋元,女,老旦。陈波源,女,旦。何其坚,生。万立永,生。陈正生,小生。薛瑞兰,女,旦。余振清,女,旦。苏琴琴,女,旦。张胜利,女,旦。徐雪珍,女,老旦。

    毕业于湘专戏校的有:朱显栋,生。吴顺煌,武乐。赵蒿云,武乐。李自力,女,旦。刘茂林,琴师。黄忠信,生。黄忠义,生。

    湖北通城巴陵戏剧团的代表传承人有:何月志,大花。朱小兰,女,旦。魏辉春,生。钟清明,琴师。余福予,琴师。

    第十二代:约出生于1950—1956年间,文化程度:初中至高中,活动时间在1981—2005期间,属于岳阳巴陵戏剧团的主要传承人有:熊岳刚,三生。彭正社,小生。曹依燕,女,旦。

    谭容娟,女,老旦。杨露辉,女,旦。杨慧,女,旦。余志湘,女,旦。司马红,女,旦。陈湘华,女,旦。丁红萍,女,旦。刘燕辉,靠把。程万里,小生。彭贡军,生。胡学军,三花。余青云,三花。吴三元,大花。谭爱湘,女,琵琶。詹才顶,琴师。

    由湖南省艺术学校巴陵戏科毕业的,生于1967—1970年的代表传承人有:甘学红,大花。喻存远,大花。方利,司鼓。陈新,靠把。黄文革,生。宋卫东,三生。黎成,小生。李政红,女,闺门旦。李源,女,正旦。邹青,女,跷旦。黄小宝,武生。刘忠,三花。张岳生,生。

    还有通过各种不同途径来巴陵戏剧团的传承人代表:宫平,女,旦。李玲,女,花旦。张岳生,生。羿四郎,三花。何艺光,小生。周志林,大花。

    巴陵戏自明末清初形成以来,至今已有近400年历史。经过了30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如下一些特征:

    (1) 伴随民俗活动的产生和发展而形成的对民间习俗的依存性。

    (2) 在早期的祭祀和民间婚寿喜庆活动中,形成了根据活动需要的一批特定剧目和祭祀形式,参与礼俗活动的规范性。

    (3) 剧目取材,既有反映历代政治、军事事件的历史故事剧,也有反映百姓日常生活的小戏,还有艺人、文士创作的针砭时弊的时装戏,演唱题材具有多元性。

    (4) 共有各类剧目670余出(折),具有传统剧目的丰富性。

    (5) 既继承了昆曲声腔的细腻,又发扬了皮黄腔的粗犷;既有对杂腔小调的广泛吸收,又有对高腔艺术的引进,因而具有声腔的多源性。

    (6) 运用地方语言演唱,吸收民间艺术、武术杂技表演,既引起了声腔艺术的变化、发展,又丰富了表演艺术程式,为当地群众喜闻乐见,因而形成了声腔和表演艺术强烈的地域性。

    (7) 表演注重“内八功、外八功”的锻炼修养,形成了严谨、规范的表演程式,同时积极吸收民间艺术如杂技、武术的精髓,更有历代艺人创造了不少特技绝艺如阴阳脸、冲冠发等用于塑造人物,形成了表演艺术细腻生动、粗犷质朴的共存性与独创性。

    (8) 在剧目、声腔、表演中,既保留了一批独有剧目和共有剧目中的一些独特处理方式,也保留了一些独存的声腔和早期传入的原始声腔,还保留了一些独特的表演程式,因此,形成了剧目、声腔、表演的稀有性。

    (9) 既有官班、江湖班的城镇演出,也有案堂班专为乡村酬神的演出,又有六人班的堂会演唱,还有围鼓堂的围鼓坐唱,因此,具有组织形式的多样性和演出形式的灵活性。

    具有以上特征的巴陵戏,其价值主要有:

    1. 学术价值。

    由于巴陵戏形成、发展、流行于湘东北地区,深深地植根于岳阳民间,因此,巴陵戏的舞台语言、剧目、声腔、音乐、表演,乃至演出场所和演出习俗,都承载着大量的岳阳历史文化信息,是研究岳阳历史文化和民风民俗的“活化石”。

    2.文化价值。

    巴陵戏保存的丰富的传统剧目、声腔、音乐和表演艺术,是研究中国戏曲流变、地方剧种成形与发展的宝贵资料。发掘、抢救和保护巴陵戏,可以丰富和完善中国戏曲发展史,推动区域性地方文化的健康发展。

    3.历史价值。

    巴陵戏剧目大多取材于历史演义和话本,也有编演贴近时代,反映现实剧目的传统,因此,大批巴陵戏的剧目能反映一定历史时代的生活,时代的变迁,传统习俗,人们的情感和审美意识。

    4. 实用价值。

    发掘、抢救、保护巴陵戏,对岳阳地区及周边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的素质,促进旅游事业的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将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2006年,巴陵戏被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岳阳市巴陵戏剧团为该项目的保护主体。


湘ICP备05011312 版权所有 湖南图书馆 备案证书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