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非遗名录
相关文献
相关图片
相关视频
辰河高腔
辰河高腔
    辰河高腔是辰河戏这个多声腔剧种所使用的主要声腔。研究者认为,它是弋阳腔传入辰河地域后,经过与当地语言民歌、号子、傩腔及宗教音乐等的长期结合,并受到青阳腔的影响,逐渐演变而形成的。

    辰河戏在民间旧称辰河班、高腔班。“高腔戏”名称最早见于道光元年(1821)修成的《辰溪县志》。1955年始定名为辰河戏。1820年以前,辰河戏以高腔为其主要声腔,兼有昆腔和低腔,清末,弹腔方才进入,形成多声腔剧种。故在19世纪初叶,往往以辰河高腔指代辰河戏班所演出的剧种和剧目,辰河高腔遂又成为一个地方大戏剧种的指称。

    在沅水中上游的崇山峻岭里,流淌着五条支流,辰河便是其中一条。辰河又名辰溪(锦江),发源于贵州的梵净山,经麻阳流入辰溪,注入沅水。这是一条古老的河流,千年古镇辰阳以及历史上的辰州府、现在的辰溪县皆因此而得名。这又是一条文化的河流,辰河文化在五溪文化中独具特色,由此孕育而出的辰河高腔更是五溪文化的魁首。

    辰河高腔广泛流传于湖南省怀化市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及毗邻的贵州省的铜仁、松桃、印江、思南、玉屏、镇远,重庆市的酉阳、秀山、黔江、彭水等县。怀化市的辰溪县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泸溪县浦市是辰河高腔的发祥地之一。

    辰河高腔形成发展的源流沿革可以追溯到明初“扯江西,填湖南”的大规模移民时期。江西移民中谙习弋阳腔等戏曲、曲艺的艺人,在五溪地区演出并传播了弋阳腔及其剧目《目连传》。浦市既是自明代到清中叶间沅水中、上游较为繁盛的商业口岸,也是演唱高腔戏《目连传》的重要基地。据当地老人回忆,在浦市浦兴古寺前,曾有明崇祯四年(1631)所立石碑一块(已毁于1958年),碑刻内容大意为:浦兴古寺为阖市礼佛圣地,每年中元节内修盂兰盆会,超度伤路亡魂,因果圆满之日,高挂郗氏幡旌,预期演唱48本《目连》戏剧,忠孝节义,普劝善缘等语。辰河高腔这种演唱《目连》的传统,直保留到20世纪40年代。

    清康熙间,随着吴三桂叛乱的平息,辰河地域社会日趋安定,经济也相应得到发展,各地先后修建了大量配有戏楼的庙宇、会馆、祠堂,为辰河高腔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名目繁多的祀神祈赛活动中,演唱高腔戏,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于是,演唱高腔戏的班社纷纷兴办,如浦市的大红班,溆浦的大洪班、天乐班等,都是红极一时的班社。洪江的艺人甚至在塘头冲修建了规模宏大的老郎庙(据嘉庆年间修成的《会同县志》)。

    辰河高腔在沅水中、上游沿江口岸盛行的同时,也向少数民族聚居的边远山区渗透。据《永顺县志》载,清雍正间“改土归流”后,永顺即按汉族地区规制修建府城隍庙、县城隍庙和关帝庙,均配有戏台。随之,辰河高腔在永顺、保靖、龙山,以及四川的酉阳、秀山,湖北的来凤、咸丰等地相继流行。之后,又流传到乌江流域今贵州省的印江、思南、德江和沿河等地。据道光四年(1824)《凤凰厅志》载,辰沅永靖兵备道傅鼐,在凤凰苗区亲自主持修建和重建了9处庙台,强行以汉族的唱戏酬神,取代苗区盛行的椎牛延巫。祭祀习俗的改变,致使辰河高腔在苗区广泛流传。约在道光年间,沅水沿江口岸的辰河高腔艺人,已经将人声帮腔改为唢呐帮腔,而在侗民居住区的贵州黎平杨寨、湖南通道县地角等地,至今仍保留着人声帮腔的唱法,说明辰河高腔在道光以前就已进入侗区。清同治年间,辰河高腔传入溆浦龙潭、两丫坪,辰溪黄溪口的瑶族地区。

    据传辰河高腔演出的团体和方式俗习称“先有矮台,后有高台”。其实,矮台班即木偶演出,多由半职业的艺人组成,演出的剧目、音乐、排场与高台班(即舞台演出)完全相同,一般7~9人成班,轻装简便,戏价低廉,无场地要求,适合于交通不便的大山区,这在辰河地域十分普遍。与此两种样式不同的是“围鼓堂”的演出活动,更为普及。据道光元年(1821)《辰溪县志•风俗志》称:“城乡善曲者,遇邻里喜庆,邀至其家唱高腔戏,不妆扮,谓之‘打围鼓’,亦曰‘唱坐堂’。士人亦间与焉。”一批知识分子参与围鼓堂的活动,为艺人校勘剧本,订正曲牌,对发展辰河高腔艺术和提高艺人的社会地位都起了积极作用。三种表演形式的并存,互为推动,促进了辰河高腔艺术的发展。

    由于辰河高腔难学,自清中叶弹腔传入辰河流域后,多数艺人和戏班改唱弹腔。至1940年代末,由于经济萧条,辰河各口岸职业班社,多行头破烂,艺人生活困苦,戏班散班者甚多,辰河高腔从此衰落。1949年后,辰河高腔在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恢复了生机。1950年代,湖南省的溆浦、辰溪、泸溪和贵州省的铜仁、思南等地先后成立了16个高腔专业剧团。1955年,湖南省文化部门派遣戏改干部,对辰河高腔艺术遗产进行了初步挖掘和整理,《破窑记》等8个有特色的剧目在湖南省第二届戏曲观摩会演中引起广泛关注。1956年,《破窑记》和《李慧娘》第一次登上首都北京的舞台。1963年,黔阳专区(即今怀化市)又组织了辰河高腔艺术遗产挖掘工作组,对辰河高腔进行了较全面的挖掘整理,计搜集自道光二十三年(1843)以来历代抄本125个,记录校勘传统剧本142个,记录了高腔曲牌203支、锣鼓牌子72支。1980年后,编印辰河高腔等剧本14集,对《捞月》、《判奸》等14个有特色的单折戏进行了教学录像,先后编演了较有影响的高腔剧目《金玉记》和《寡妇链》。1998年10月,泸溪县辰河高腔剧团应邀赴法国巴黎、西班牙巴塞罗那分别参加秋季国际艺术节和国际木偶节,演出《目连救母》,引起轰动,被誉为“东方戏曲艺术的瑰宝”。2003年4月,泸溪县委、县政府发文,县剧团扩招19人,剧团由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改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因在国外演出目连戏的影响,凡来泸溪旅游观光的客人都要求看目连戏。现在,当地正努力将辰河高腔和目连戏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点,使辰河高腔艺术得到了保护与传承。

    辰河高腔音乐属曲牌体,由“腔”和“数板”两部分构成。腔,即唱腔、唢呐帮腔、锣鼓配节的旋律性很强的基本定型乐句。数板,是无管弦伴奏,只用尺板或课子击拍,字多腔少,吟、唱较为灵活。辰河高腔音乐有七宫八调之分,唱腔曲牌有200多支,曲牌规范严谨,但又可互为串变,即由一支母调,变化成若干曲牌。如《驻云飞》母调,就派生出《驻马厅》、《马不行》、《半天云》、《月儿高》等。辰河高腔曲牌名,基本上和宋词元曲中的名称相同,但也有些是在演唱实践中命名的,如《一枝花》、《二郎神》、《三学士》、《四朝元》、《五供养》、《六幺令》、《七贤宾》、《八声甘州歌》、《九腔》、《十样锦》等。辰河高腔最撩人心扉、动人情感的音乐是“哀子”。哀子几乎全袭了辰河流域民间小调《娘送女》中的音乐。唱腔婉转缠绵、悲戚幽怨;加上唢呐如泣如诉、细若游丝的哭泣模拟声,淋漓尽致地显示了辰河高腔音乐的艺术魅力。

    辰河高腔整本剧目有300多个,且擅演目连戏, 有“48本《目连》”之习称,通常包括《前目连》、《后目连》、《花目连》、《封神》、《梁传》、《香山》、《金牌》等剧目。一天一本,可以连演一个多月,俗称“大戏”、“大愿戏”,每年的盂兰盆会必演。辰河高腔艺人称目连戏为“戏娘”,不仅是因其古老,更由于它演唱的48本剧目几乎包括了辰河高腔的所有原型曲牌和大鼓的锣鼓点子,以及念、唱、做、打许多特技表演,演出场面异常丰富。艺人们在编演条纲戏时,往往从目连戏中借用曲牌、唱词和排场。

    辰河高腔艺人常将演出剧目分为大愿戏、小愿戏、堂会戏、神会戏、市卖戏五类。大愿戏,指本地村镇民众集资唱戏还愿酬神,请戏班露天搭台演唱,俗称唱大戏。一般秋收后开唱,到入冬为止。唱大戏一般都以演48本《目连》为主。小愿戏,又称唱禾苗戏。即由一家或联户,一村或数村集资,傍村搭台,请辰河高腔戏班,其目的是酬神赐泰、五谷丰登。另小康之家为求子还愿,也请班唱戏。堂戏,指境内富户或官僚,喜庆时请戏班至家中演唱辰河高腔,称之为唱堂戏或彩堂戏。神会戏,又叫会馆戏,指各神庙、会馆所供奉的神,在其生日或祭日,请戏班演娱神的辰河高腔剧目。市卖戏,是辰河高腔戏班为维持生计,在庙内开台唱戏,于庙门桌子上口置一个竹筐,任进入看戏者随意丢钱,这种形式的演出,称为“卖唱戏”。民国时出现买戏票,无座位,站着看戏。

    辰河高腔的乐器主要是吹奏类、打击类、拉弹类3大类别。

    1.吹奏类。主奏乐器是唢呐,是本地制造的“土唢呐”。由哨子、气盘、芯子、杆子和碗等组成。杆子长31公分。必要时加笛子伴奏。唢呐制作材料和规格:哨子,用芦苇制作,嘴为扁形,两个哨面,长1.7公分;芯子用铜制作,插在哨子与杆子之间,长5.4公分;杆子,用千年矮或枣木或枇杷木制作,共8孔(背一个孔);碗,用铜或锡制成,高15.9公分,碗口直径13.5公分。

    2.打击类。有大锣、小锣、云锣、钹、碰铃、小鼓、大桶鼓、旗子鼓、边鼓、课子、尺板等。

    3.拉弹类。辰河高腔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演出中,为了增强气氛和效果,加进二胡、三弦、琵琶、月琴、扬琴。

    辰河高腔的传承谱系,19世纪80年代中叶后方有记载,之前的传承关系仅据老艺人回忆。现据记载,择其要者记录如下。

    (一) 辰河高腔围鼓堂班

    协义堂:成立于清光绪五年(1879),地点在浦市堤上,班主蒋裕生,全班25人。

    信义堂:成立于清光绪九年(1883) ,地点在浦市堤上,班主张春老,全班23人。

    会义堂:成立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地点在浦市太平街,班主李享太,全班25人。

    义合堂:成立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地点在县城东门一带,班主文子雅,全班23人,1949年因土匪劫城而停止。

    仁善堂:成立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地点在县城上街,班主龙卓章,全班25人,1949年因土匪劫城而停止。

    全义堂:成立于民国十五年(1926),地点在浦市下湾,班主舒承金,全班22人。

    双胜堂:成立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地点在浦市后街,班主宋桂卿,全班29人,会弹腔。

    信义堂:成立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地点在浦市堤上,班主宋子凡,全班15人。

    一曲堂:成立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地点在浦市街口,班主颜邦兴,全班22人。

    合义堂:成立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地点在浦市下街,班主李银生,全班25人。

    双清院:成立于民国二十九年(1940),地点在县城十字街,班主文开煌,全班25人。

    汉成堂:成立于民国三十年(1931),地点在县城东门头,班主陈先武,全班24人,会唱弹腔。

    浦市业余剧团:成立于1953年,地点在浦市堤上,全班40人,有时上台彩演。

    (二) 浦市辰河高腔高台班

    大宏班:成立于清雍正、乾隆年间,班主向光前,人数不详。

    大庆班:成立于清雍正、乾隆年间,班主向光前,人数不详。

    四喜班:成立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班主向梅峰,人数不详。

    人和班:成立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班主向梅峰、杜凤鸣,全班28人。向梅峰去世后,其子向代健与人另组班子。

    双少班:约成立于光绪末年(1908),班主向代健、康少伯,全班55人,散班时间不详。

    得胜班:成立于宣统二年(1910),班主李正常,全班31人,散班时间不详。

    (三)浦市辰河高腔艺师谱

    姚金榜(?—1919),浦市人,丑,活动于浦市一带。

    姚祖轩(?—1951),浦市人,丑,长于滚灯。

    安启家(1848—1920),浦市人,净,人称“花脸王”,活动于浦市、洪江、贵州榕江一带。

    米殿臣(1862—1933),浦市人,净,湘西黑头大王,活动于浦市、辰溪、溆浦一带。

    米寿生(1911—1950),浦市人,继承其父米殿臣之业,活动于浦市、辰溪一带。

    陈德生(1887—1947),浦市人,丑,活动于浦市、沅陵、辰溪、溆浦一带。

    谢德基,浦市人,生卒年月不详,旦,活动于浦市一带。

    陈盛昌(1928—),浦市人,陈德生之子,先丑后净。深得其父、名师米寿生真传。

    陈依白(1921—2004),浦市人,辰河高腔名旦。师从石玉松,多次参加地、省、全国戏剧会演并多次获奖。

    (四)向荣四代家传

    祖父向开甲(1877—1957),第一代传人,12岁学戏,生行。

    二祖父向开榜(1870—1952),第一代传人,16岁学戏,武生。

    伯父向福昌(1905—?),第二代传人,司鼓。旦行。

    父向敦厚(1908—1952),第二代传人,司鼓。生行。

    向荣(1934—),第三代传人, 鼓师。7岁跟随祖父、父亲、伯父学辰河高腔,能背出许多戏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怀化市联合演出16本目连戏,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主职司鼓,亦能导演、圈腔,现已将司鼓技艺传给其儿子。

    向敏谦(1974—),向荣之子,第四代传人,辰河高腔鼓师。

    (五)辰溪高腔演员

    向代健(1880—1938),字少康,辰溪杨梅坳人。自幼从父向梅峰(著名正旦)学戏,先习小生后改正生。他唱腔委婉清雅,做工细腻柔媚,拿手戏有《金精戏仪》、《姐妹双拜月》、《百花赠剑》、《月下来迟》、《陈姑赶潘》等,可去世太早,于民国六年(1917)病逝,年仅37岁。

    杨学英(1867—1952),字杰卿,辰溪杨梅坳人。父亲杨长泽,因屡试不第,愤而投身梨园。杨学英少时随父学艺,习小生,中年改唱主角。他在辰阳、浦市一带“双少”、“德胜”、“双合”等戏班从艺并曾与余配卿等人自办四喜班,粉墨生涯达70年之久。他擅长武生戏,与擅长文戏的向代健齐名。

    余配卿(1884—1954),辰溪城郊余坊人。幼年学艺,师承不详,习花脸。光绪二十五年(1899)15岁时,曾与杨学贵等人组建四喜班,是辰河戏历史上最年轻的本家。他身体高壮,眼睛大,鼓眼吊睛,尤其是“獠牙”功,为其绝技。

    陈良相(1896—1924),别名陈老五,辰溪县小龙门人。幼年曾读私塾7年,他的外祖父尤家良,旦行艺人,是小龙门大红班的本家,使他从小受到辰河高腔艺术的熏陶,少年时就名声大振。他嗓音甜润,扮相俊美,人们誉之为“乌脚杆”(即山中锦鸡,羽毛美丽,脚杆呈乌色),可惜因为替师父报仇,英年被人枪杀。

    石玉松(1901—1984),小生演员,鼓师,辰溪县田湾人,幼时随养父在戏班受艺术熏陶,9岁时即在武场上打二钹,10岁扮演《迎母》中礼成,被名生角向代健收为徒弟。15岁变嗓倒呛改习场面,18岁即成为独当一面的年轻鼓师。28岁时嗓音恢复,应聘到双少班任当场小生。擅演《目连传》中的傅罗卜,50余岁还能当场,辰阳、浦市一带观众誉称其“上了网筋的老萝卜”。

    杨锡涛(1901—1963),辰溪人,著名中医。与其父杨廷阶均系辰溪县城围鼓堂的倡导者和组织者,工旦角,并拜名生角向代健为师。他熟谙剧本,精通音律,嗓音甜润悦耳,唱功造诣较高,录有《放千》、《投江》的旦角唱段,在辰河高腔艺坛享有较高声望,其终身将传播辰河高腔艺术作为第二职业,去世前几小时,还在病榻上为辰河高腔青年演员刘玉珍订正唱腔。去世后,辰溪县围鼓堂为吊唁他,连续坐唱围鼓十昼夜,在辰河高腔围鼓史上属空前之举。

    张盛峨(1915—1983),辰溪人,旦行、生行演员。少喜辰河高腔,参加围鼓堂演唱,18岁始参师学旦角,成为双少班的主要旦角演员。30岁参师改学生角。旦角上他艺术功底较厚实,戏路较广,正旦、小旦、闺门旦、刀马旦均有一定造诣。表演上唱做俱佳、含蓄内在。代表剧目有《贵妃醉酒》、《金盆捞月》、《昭君出塞》等,为辰河高腔艺术的挖掘整理和传承作出过积极贡献。

    辰河高腔在数百年的发展中,形成以下基本特征:(1)韵味缠绵:融汇了当地宗教音乐、民间小调、放牌号子和民俗等因素,形成高亢、粗犷,具有湘西地方特色的“浦腔浦调”,在地方戏剧种中独树一帜。(2)声腔串变:音乐有七宫八调之分,曲牌音乐由《驻云飞》、《风入松》、《锁南枝》、《汉腔》、《红衲袄》、《锦堂月》、《汉入松》、《新水令》八大母调组成。一母调可衍化出若干曲牌。(3)独特“四八”:即行当有生、旦、净、末、丑、贴、粘、外八角,打击乐有班鼓五块,加云板三块,合称八块,古戏台铺有8块木板,戏台顶棚有木板凑成八卦图。(4)圈腔点板:辰河高腔是地方剧种声腔中用各种独特符号“圈腔点板”的代表之一。旋律音最低在f1,偶尔出现d1,高的可达d3。音域较宽(d1~d3),“宫”音的位置(高音)极为明确。(5)独运打叉:特技有“打八叉”。分别用渔叉、鱼钩、锥子、剪刀、镖、杀猪刀、菜刀、斧头八种道具开打;“打叉”的演技,有打三叉或打六叉,在目连戏中用叉分别钉在刘氏头顶、颈子两边、腿边。每把叉为重约10斤的真钢叉;“金鸡独立”,即一只脚站在椅背上,做各种身段,其绝技有30多种。 (6)舞台语言,宗法中州音韵,在湘西浦市官话的基础上提炼而成。(7)戏俗味浓:演出习俗有盂兰盆会大愿戏、皇醮大愿戏、灵官扫台、老郎庙演出、祭祀、打加官、围鼓堂祭鼓等。其中以《目连传》正式演出前的“开城”和“开台”仪式最为庄重、威严。辰河高腔的基本特征,构成了地域文化特殊的文化事象。

    辰河高腔的主要价值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 唱腔的独特价值

    辰河高腔是以“浦腔浦调”为正宗,它最大的特色是改弋阳

    腔的人声帮腔为唢呐伴奏,而又保留弋阳腔的音乐元素。以“浦腔浦调”为基础,辰河高腔形成了艺术风格各有特色的四条路子:1.下河路子,以泸溪县浦市为中心,包括沅陵、辰溪等地,围鼓堂盛行,讲究唱功,多唱传奇本高腔,擅演《目连》;2.中河路子,以溆浦为中心,包括县境城乡,以高台演出为主,保留一些木偶表演的痕迹,剧目演出既有传奇本高腔,又有矮台班演出的高腔剧目,随意性大,表演艺术粗犷、诙谐,与祁剧在表演艺术上多有交流;3.上河路子,以洪江为中心,包括黔阳、芷江、铜仁等地,在演出高腔剧目的同时,演唱弹腔剧目,表演艺术严谨规范;4.白河路子,以永顺县王村为中心,包括永顺、古丈、龙山等地,艺人多兼演木偶,唱腔、道白多操当地口音。至今,受弋阳腔、青阳腔和海盐腔影响的地方剧种,已基本上没有弋阳腔的音乐成分。而辰河高腔在不少的唱腔音乐中还直接保留弋阳腔的声调,如《桂枝香》、《南点绛》、《北点绛》等曲牌。有的还在辰河高腔曲牌中成为骨干音。

    (二)剧目保留价值

    《目连》是辰河高腔的“母戏”,其内涵博大精深,极具学术研讨价值和实用价值。该剧融汇了当地许多民俗风情和宗教文化现象,值得深究。目连戏不仅集辰河高腔戏曲艺术之大成,还有积极的一面,即劝人为善、恪守孝道。

    (三)剧种创造与发展的价值

    辰河高腔流布于沅水一带及川、黔、滇、鄂等省的周边地区,是一个地方大剧种。在发展过程中既吸收了地方文化特点,又影响了地域文化。如巫傩戏和民间习俗,辰河高腔目连戏开台祭祀就直接借用过来,傩愿戏又将辰河戏的打击乐和有关剧目学习过去。

    2006年,辰河高腔先后被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和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辰溪县、泸溪县辰河高腔艺术剧团为该项目的保护主体。

 



湘ICP备05011312 版权所有 湖南图书馆 备案证书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