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非遗名录
相关文献
相关图片
相关视频
湖南昆曲
湖南昆曲
    湖南昆曲,简称湘昆。系指流传在湖南省境内、至今尚能演出的具有湖南地方特色的昆曲,是湖南地方大戏剧种,与苏昆、北昆同源,在湖南的专业表演艺术团体是湖南省昆剧团。衡阳湘剧、祁剧、辰河戏等湖南地方大戏剧种中至今尚能演出50余个昆曲折子戏。

    湘昆流行区域主要在湖南的郴州、衡阳、永州、邵阳、怀化等地。湖南省昆剧团位于郴州市,故其常年演出的地域主要集中在桂阳、嘉禾、新田、宁远、蓝山、临武、宜章、郴县、永兴、耒阳、常宁等地。

    昆曲传入湖南,约在明代万历年间。武陵(今常德)人龙膺于万历年间在家乡写的《诗谑》中,就有“腔按昆山磨嗓管”之句。他曾著有《蓝桥记》、《金门记》等传奇,由家班用昆腔演唱。清代以来,昆曲在湖南流行更广:刘献廷《广阳杂记》中谈及康熙年间在衡阳看过昆曲《玉连环》。乾隆年间,专唱昆腔的长沙普庆班和桂阳集秀班以湖南戏班名义在广州演出。杨恩寿《坦园日记》中,记有同治初年在长沙、衡阳、郴州看过《蝴蝶梦》、《活捉》等不少昆曲剧目。至今,湖南的湘剧、祁剧、辰河戏、武陵戏、荆河戏、巴陵戏等地方大戏剧种中,不同程度地保留有昆腔剧目和曲牌。

    昆曲在湖南扎根最深、专业班社最多且持续最久者以旧桂阳州为甚,仅从光绪初年至民国十八年之间,就有昆文秀班等15个班社进行昆曲演出。经过长期演变发展,结合当地人民生活、语言和民间音乐,并受地方戏曲影响,变吴歈为楚声,形成具有山野气息的地方昆曲,盛行于以桂阳为中心的湘南一带。

    桂阳地处五岭山区,紧靠湘江上游,水路通衡阳、长沙,陆路经南岭山脉通广东,自古为两粤咽喉、三湘锁钥。清顺治以来,桂阳设直隶州,辖临武、蓝山、嘉禾三县。辛亥革命后,桂阳改州为县,今属郴州市。

    清初,湖南的铸钱业几乎集于桂阳一州。盐运业自广东连州经桂阳入湘,带动了桂阳一州发达的手工业,推动了巫觋歌舞的风行旺盛,民间戏剧活动也日渐兴旺。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重修的《桂阳县志》载:“农务既毕,秋乃赛神,各乡村皆醵金立会作平安,演大戏,或浃旬,约是几年一举,动费百金至数百金。”明清两代,桂阳州城附近建有子龙、蒙泉、石林、鹿峰、锦湖、忠义六大书院,文章才华,人才辈出。政治、经济、文化如此集中,为昆曲在桂阳生根开花,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湘昆如何在桂阳形成,目前尚无确凿史料可考。据清末民初昆班创始人萧剑昆说:“桂阳最早有集秀班,到过广东演出。”乾隆五十六年(1791)广州所立《梨园会馆上会碑记》,亦载有湖南集秀班。桂阳一带昆腔班,多用“秀”字命名,相继有昆文秀班、老昆文秀班、福昆文秀班、胜昆文秀班以及昆美园、昆文明等15个班社,当地民众习惯称昆曲班为“文秀班”。

    光绪三十一年(1905)“合昆文秀班”、民国六年(1917)“昆美园”到广东连州演出,且到过广东星子、坪石、乐昌、韶关等地,至今粤北人民对昆班仍有记忆。桂阳桥市天堂村,光绪元年(1875)新春佳节,请昆文秀班演戏5天,至今戏台上仍留下墨迹。光绪二十一年(1895)桂阳樟市太平村约八胜昆文秀班到十户,新建戏台,请昆文秀班登台演出,还有福昆文秀班又连演半月,至今戏台仍在,所留字迹清晰醒目。宣统二年(1910)四月,临武县香花岭的甘溪坪村演出,昆班艺人在戏台木板上用白粉写有:“宣统二年四月十一日,胜昆文秀班到此亦乐也。”湘昆流行区域,城镇乡村出现许多业余昆曲社组织,湘南农村“打八音”(唱坐堂戏)的都会唱昆曲。

    湘昆与湖南地方大戏有密切联系,尤以祁剧为甚。老艺人萧剑昆曾说过,桂阳昆班子弟,因受祁剧影响,也晓得唱弹腔,场面与祁剧相近。昆弹子弟相互接触,昆班艺人学习了不少弹腔戏。民国元年(1912),湘昆名旦张宏开与祁剧名净唐三雄在桂阳合演弹腔剧目《王庆卖武》,珠联璧合,传为佳话。民国十九年(1930),湘昆名净萧文雄与祁剧名净邓汉葵在临武牛头汾打串台,各演《醉打山门》,台上互争高低,台下师友相称。湘昆之所以能成为地方化的昆曲,与祁剧艺术的结合,是重要的因素。其后,湘昆逐渐衰落,多以昆、弹参半演出。到专业昆班无法组织时,艺人如谢金玉、张宏开、萧剑昆、萧云峰、萧文雄等都转到祁剧“泰和园”谋生。1954年,萧剑昆、萧云峰、匡升平、彭升兰、李升豪等加入嘉禾祁剧团工作。

    湘昆与衡阳湘剧在艺术交流上也过从甚密。光绪年间,衡阳湘剧著名生角刘礼祥在桂阳昆文秀班从艺多年,并传授其拿手昆曲《程济赶车》(即《千钟禄•搜山打车》)。衡阳湘剧名丑谭贵昌曾说,他拿手的昆曲《渔家乐》是他师公向桂阳昆班学来的,1962年,他受聘于湖南昆剧团为艺术指导时,亲授了昆曲《打碑杀庙》。

清末民初,昆曲在各地普遍走向衰落。民国十八年(1929),萧剑昆带头办起了昆舞台,时仅一年,终难支撑。至此,昆班历尽艰辛,艺人多已衰老,后继乏人,急剧衰落。民国十九年(1930)建立的“胜舞台”只能以昆、弹对半演出,从此即无专业昆班组织,余下的昆曲艺人转到祁剧或衡阳湘剧班社,改唱南北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浙江昆剧团演出《十五贯》,《人民日报》发表社论《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周恩来总理赞誉昆曲是“社会主义文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1956年夏,嘉禾县人民政府正式派新文艺工作者李楚池到该县祁剧团组织昆曲老艺人萧剑昆、彭升兰、匡升平、萧云峰、李升豪及昆曲爱好者谢宏基等,全面发掘昆曲遗产。老艺人匡升平主演的《武松杀嫂》参加湖南省1957年戏曲汇报演出,获得奖励和好评。1957年11月,省文化局委托嘉禾县举办昆曲演员训练班。1960年以嘉禾(1959年嘉禾县与蓝山县合并为蓝嘉县,1961年复置)昆曲演员训练班为主,从临近县的祁剧团和衡阳湘剧团抽调部分优秀演员组建郴州专区湘昆剧团,1964年成立湖南省昆剧团,1972年称“郴州地区湘昆剧团”,1984年湖南省文化厅批准改名为“湖南昆剧团”,2000年4月20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函,将“湖南昆剧团”定名为“湖南省昆剧团”。从此,湘昆有了专业表演团体。

湘昆的剧目,因历代艺人多在农村演出,故以情节完整、戏剧性强的大本戏为主。江湖大戏有“三钗十八记”之说,即《荆钗》、《鸾钗》、《钗钏》和《浣纱记》、《八义记》、《白兔记》等以“记”命名的18个剧目,外加《一捧雪》等23个明清传奇剧目共44个。小戏有《单刀会》、《思凡》和吉庆戏《赐福》、《上寿》等13个。还有从祁剧引进的大戏《牛头寨》、《夺秋魁》等昆腔剧目。湘昆自1956年发掘、1960年建团以来,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先后整理演出了《浣纱记》、《钗钏记》、《连环记》、《白兔记》、《渔家乐》、《牡丹亭》、《荆钗记》、《彩楼记》、《武松杀嫂》等近30个传统剧目,创作了《苏仙岭传奇》、《莲塘曲》、《腾龙江上》、《烽火征途》、《雾失楼台》、《湘水郎中》等新戏,移植改编了《还我河山》、《宝莲灯》、《紫金锤》、《逼上梁山》、《海防线上》、《女飞行员》等大戏,不断充实和丰富了湘昆的演出剧目。从《武松杀嫂》、《荆钗记》、《苏仙岭传奇》获得省级会演奖后,湘昆的获奖剧目络绎不绝。

    1994年,新创作的大型昆剧《雾失楼台》在省新剧目会演中荣获优秀剧目奖。1996年赴北京参加全国昆曲新剧观摩演出,获优秀演出奖。

    1994年,参加首届全国昆剧青年演员交流演出,以《游园》、《见娘》、《痴梦》、《剪发》、《出猎》、《挡马》等折子戏,张富光等9名演员获兰花最佳、优秀、表演等奖项。

    1997年,新编小戏《埋玉》参加湖南省新剧目会演,获田汉新剧目奖等奖项。

    1999年10月,剧团参加湖南省第三届优秀青年演员折子戏大赛决赛,演出《牡丹亭•春香闹学》、

    《义侠记•游街》等折子,取得省青年演员大奖赛三连冠的好成绩。

    2000年,改编剧目《荆钗记》参加“首届中国昆剧艺术节暨优秀古典名著展演”获优秀展演奖。同年12月参加湖南省第三届新剧(节)目会演,获优秀新剧目奖等十余项奖。

    2001年,《荆钗记》获省委宣传部全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同年,参加第七届中国戏剧节(南宁),获“中国戏剧曹禺奖优秀剧目奖”等多项奖。

    2002年,张富光、傅艺萍获文化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全国昆剧优秀中青年演员评比展演“促进昆剧艺术奖”。老艺术家雷子文、余懋盛获文化部颁发的“长期潜心昆曲艺术成就显著奖”。2003年,新改编剧目《彩楼记》参加第二届中国昆剧艺术节演出,获优秀剧目奖。同年,在湖南省艺术节上获银奖等多项奖。

    2004年,曹志威主演的《醉打山门》代表市民委参加湖南省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博览会暨湘西第二届民族民间文化生态保护艺术节,荣获优胜奖 ,并获“蚁力神”杯(即梨园杯)全国艺术院校戏曲、戏剧表演比赛戏曲青年组主角一等奖。

2006年,第二届湖南艺术节上,创作演出的昆剧《湘水郎中》获田汉优秀剧目奖。

    湘昆至今保留有400余支曲牌。由于地域的差异,语言的不同,在昆腔腔系中,虽是“腔调略同”,但“声各有变”。因受祁剧音乐的影响,一变传统典雅、柔丽的风格,掺以紧缩节奏、加滚加衬等手法,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俗谱”。并在唱腔里广泛吸收湘南民歌小调和市井俗声,如《醉打山门》中的[山歌],《绣襦记》中的[莲花落]和叫花子的乞讨声,各剧中吟诵诗文用的乡音土调等。因受当地宗教音乐的影响,拍曲点板与佛曲“点点蹦”极为相似。伴奏乐器,至今还保留有明代相传的“怀鼓”和“提琴”(也叫提胡)。锣鼓场面与祁剧相通,既有古朴之气,又有山野之风。唱腔伴奏,以雌雄曲笛为主,雌管较小,发音清脆,雄管较粗,发音沉郁。配器讲究浓淡相同,色彩有变。小口腔(小生、小旦)伴以雌笛,轻柔宛丽;阔口腔(老生、花脸)伴以雌雄双笛,显得浑厚深沉,另加小唢呐,增其勇猛;出兵会阵、喜庆宴请时的合唱,以一对大唢呐伴奏,场面热闹,气氛热烈。

    湘昆的服装道具分大衣箱、二衣箱、盔头箱、把子箱等,与祁剧、京剧近似而有不同。湘昆传统服装,颇具特点的有:(1)蟒的前襟、后摆和袖口周围都镶有大边,绣有花纹。(2)靠与京戏不同,靠肚较小,内衬棉絮,显得厚实而便于踢靠肚。靠旗呈四方形,中间绣“福”字,旗杆成弓形。(3)当场变(类似宫装),两肩至前襟用两层双面绣花料子以活扣连缀而成,演员一扯,变为另一服色。(4)水袖全用圆口罗袖。(5)盔头最有特色的是紫金冠,后壳是挖空的,扎在头上能前后活动。

    湘昆的传承在清末以前,较少文字记载,无法显示其谱系;清末民初,湘昆一度走向衰落,连班社都不能独立存在,湘昆艺人大多只能到祁剧或衡阳湘剧班社去搭班演出,谱系十分紊乱。故只能从1956年嘉禾昆曲训练班的老师开始:

    嘉禾昆曲训练班教员:

    李楚池 (作曲)、萧剑昆(鼓师)、匡升平(小生)、彭升兰(旦)、李升豪(净)、李兴儒(文场)。

    第一代演员(嘉禾昆曲训练班毕业生):

    雷子文(花脸)、唐湘音(老生)、李忠良(小丑)、左荣美(老旦)、梁淑玲(闺门旦)、陈丽芳(刀马旦)、文菊玲(青衣)、宋信忠(老生)、郭静蓉(小生)、孙金云(闺门旦)、唐湘雄(小丑)、肖寿康(主笛)、刘景荣(二胡)、李元生(司鼓)、雷纯明(司鼓)。

    第二代随团学艺演员:

    张富光(小生)、邓建桃(贴旦)、周洛夫(主笛)、王永生(笙、唢呐)。

    第三代省艺校1980届毕业生:

    傅艺萍(青衣)、崔美芳(闺门旦)、罗艳(武旦)、伍少娟(青衣)、夏国军(花脸)、张小明(小生)、刘建武(主笛)、李幼昆(二胡)。

    第四代省艺校1990届毕业生:

    雷玲(闺门旦)、王艳红(贴旦)、唐飞(武生)、谢华(小丑)、汤军红(老生)、李力(主笛)。

    第五代省艺校毕业上海戏校委培生:

    王福文(小生)、刘娜(闺门旦)、彭锋林(老生)、曹志威(花脸)、史飞飞(武旦)、左娟(老旦)、李雁(贴旦)、张璐妍(贴旦)、刘礼乐(武丑)、刘瑶轩(花脸)、董超(武生)、陈林峰(司鼓)、鄢辉亮(主笛)、蒋锋(主笛)。

    湘昆,比较起苏昆、上昆、浙昆和北昆来,其显著特征就是湖南地方化。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在剧本文学上,

    虽然大多数演出本都来自传奇剧本,但多有删节。如《荆钗记》原著48折,而湘昆演出本却只有20余折,一天可以演完。一些折子戏如《西厢记•游寺》、《荆钗记•改书》,湘昆演出本在宾白上对原著增添不少,产生了富有情趣的戏剧效果。同时参用弹腔白口,虽副、丑不再作吴语,一律用湘南地方语言。这是昆曲在湖南走向地方化通俗化在剧本文学上的标志性反映。

    第二,在声腔音乐上

    形成了具有湖南地方特色的“俗伶俗谱”。因受祁剧高腔、弹腔音乐和佛曲的影响,对传统昆曲的曲调抽眼缩板、

    紧凑节奏是湘昆的常用手法,产生滚唱和滚白加衬;为了求得曲牌的色彩变化与对比,在一支曲牌中,运用移位手法,乐句与乐句之间上下四度近关系转调;还用吹腔(即安春调),唱词为七字或十字的上下句式,曲调中间有过门,笛子伴奏,虽不属昆曲曲调(是祁剧弹腔曲调),也与昆曲掺和演唱,如《赠剑》、《打店》等戏。湘昆传统有“两眼板”的点板方式,即点三眼板之曲,头眼不点,只点第二眼和第三眼,老艺人说,这是从佛曲“点点蹦”法器点板里吸收过来的。

    历代湘昆艺人对曲牌只点板眼,不记工尺,死板活腔,除主腔不变外,小腔不受束缚,使“善歌者自能生巧”。湘昆吐字行腔,以

    湘南官话为基础与中州韵相结合。传统昆曲,上声字调出口宜低,为历来曲家、伶人严守不渝,但湘昆却出口高唱,音调高而亮,字、腔之间,与湘南当地语言吻合贴切。由于字调不同,旋律产生差异,遂形成地方特色。湘昆曲调不尚雕琢,较少运用装饰,显得高亢质朴。锣鼓伴奏中使用了祁剧常用的战鼓,鼓声脆而刚,发音高,传声远,唱武戏以此领奏。并且使用着明代相传的怀鼓和提琴,这是别的昆曲所未用过的。

    第三,湘昆表演艺术的特征是优美细腻中显出粗犷豪放的风格,善于吸收当地戏曲、民间歌舞、曲艺习俗等有用成分,使表演

    艺术更具地方特色,更易适合农村演出。如《渔家乐•藏舟》,根据湘南山区河流行舟的特点,邬飞霞不用桨而用长篙撑船,表演中遂产生许多优美的撑篙舞蹈;《十五贯》中娄阿鼠杀人不用斧,改用当地屠夫卖肉的尖刀;《访鼠测字》中,娄阿鼠手上玩的不是骰子,而是湘南盛行的纸牌,在头上还要插上几张;《醉打山门》中的击拳,运用从祁剧《打蜈蚣岭》演变过来的“罗汉衫子”,塑造出十八罗汉不同的形象等。湘昆表演,极重唱做,有“死戏唱活”之说。如生角的《弹词》、《夜奔》,小生的《拾画叫画》,旦角的《思凡》,丑角的《拾金》等独角戏,全凭吃重的唱腔和繁复的身段来表达人物复杂的矛盾心态,至今盛演不衰。

    湘昆有特色的表演程式是:角色出场“亮相”是在整冠、抖袖、理须之后;下场须跳“马门”(即小跳,从祁剧吸收而来);“开衫子”(即起霸)分全衫子和半边衫子两种。衫子出手,各行有别,花脸用虎爪,双手盖头;老生平眉;小生平肩;旦角平胸;丑角平腹。穿靠开衫子,要踢靠肚,伸脚一踢,落在肩上,以不打脸为美。以颤动手指表现激动、愤恨的心情,激烈愈盛,则左右食指同时颤动,两指保持平衡,方显功夫到家。讲究头颈功、脸子功和眼功,头颈功以甩软帽和挝活动紫金冠为最有特色;花脸和丑角有动脸工夫,脸部肌肉松紧随意,可两面颤动,也可单面颤动;眼功中以“滚眼”最见功夫,一双眼珠能反顺迅速转动,也可左眼闭,右眼转;右眼闭,左眼转。

    昆曲剧目丰富多彩,文辞华丽典雅,曲调清逸婉转,表演细腻优美,载歌载舞,武功技艺卓绝,富于诗的意蕴、画的风采,熔诗、乐、歌、舞、戏于一炉,在中国文学史、戏曲史、舞蹈史上都有重要的地位。尤其对后来的京剧和众多的地方戏曲产生过深远而直接的影响,被称之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昆曲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具有崇高的声誉,欧美许多学者将中国昆曲称之为最能体现东方艺术美的典型代表,故最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湘昆是昆曲奇葩中富有地方特色的一支,它的传承价值在于艺术的流变性、地方性和通俗性,保护它、传承它,就是为了实现一个美学原则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同为昆曲,因地域、语言的差异,也会产生唱法没变,演法不同,都需要得到传承和发扬。

    2001年,中国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首批国际级“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2006年,湖南省昆剧团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的保护主体。

 


湘ICP备05011312 版权所有 湖南图书馆 备案证书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