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非遗名录
相关文献
相关图片
相关视频
嘉禾花灯戏
嘉禾花灯戏

湘南花灯戏,嘉禾曾习称“花灯”,郴县叫“地花鼓”,桂阳称为“对子调”。因别具特色的嘉禾民歌、伴嫁歌等民间艺术形式对湘南花灯戏的形成影响颇大,故以嘉禾花灯戏为湘南花灯戏的主要代表。

 

  湘南花灯戏流布于舂陵河流域的嘉禾、桂阳、宁远、蓝山、新田、临武、郴等县市的广大城乡。

 

  嘉禾花灯戏是嘉禾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戏剧艺术。1949年前,县民就有“腊月学灯调,正月闹花灯”之习。1950年后,据县文化局1962年统计,全县230个行政村,有516个业余剧团,大部分以演花灯戏为主。

 

  嘉禾花灯戏因流行各地的风俗人情、方言土语的差异,以及受政治、经济、外来文化的影响,形成两大流派,分布在县境两大区域。一是舂陵河以东,即该县的大岭、龙潭、小街田、袁家、普满、肖家、行廊等地的四季班,该区域的花灯戏受外来文化影响少,纯系地方花灯,其特点是粗犷、高昂、山野味浓。二是舂陵河以西,包括石丘、石富冲、田心、大塘等地四季班,其特点是表演细腻、文雅、委婉。

 

  嘉禾花灯戏最早起源于田间歌舞,与农耕文化有着密切的渊源。据《衡湘稽古录》载:“《管子》曰:神农种谷于淇田之阳,九州之人乃知谷食。”“淇田即骑田岭也,桂阳北有淇江,其阳有禾仓嘉禾。炎帝之世天降嘉谷,神农拾之,以教耕种,于其地曰禾仓,后置县,因名嘉禾。”农耕文化的发展,孕育出了嘉禾丰富的民间文化艺术。同治《嘉禾县志》载:自明清以来,“凡正月元旦,少年子弟列队为鱼龙、狮子、竿僮、角抵诸戏,或杂秧歌,饰童男女相对跳唱,金鼓喇叭与身手相奏。昼则装演故事,夜则往来迎灯,鼓乐喧闹不绝,其风至十五日止……”花灯起源于田间歌舞,以后受地方大戏和外来剧种的影响,同时进一步融进本地的民歌、小调,花灯由相对跳唱(一旦、一丑)的对子调发展到对子戏和有小旦、小丑、小生的“三小戏”,再逐步发展到有生、旦、净、丑各行当齐全,故事情节更完整、更丰富的地方戏曲,其间经历了漫长岁月。到清代,开始出现职业性的花灯班社,较盛名的有大岭、石丘、小湖、石富冲、虾塘、田心、龙里等地的四季班。他们串乡走村演出,并到邻近的桂阳、临武、新田、郴县、宁远、资兴、耒阳、永州、衡州、江西的赣州、广西的梧州及粤北等地交流演出,吸收和借鉴外地剧种(特别是祁剧)艺术,更加促进了花灯戏的发展。民国年间,花灯戏班迭起,据民国二十六年(1937)统计,全县有四季班(常年演出的职业戏班)12个、新年班(从正月演到谷雨)31个、龙灯班(龙带调,只演正月)78个,较负盛名的班社有大岭四季班等,足迹遍及湘南各县及粤北、赣南、桂北等地。

 

  传统花灯戏是先民集体创作的成果,它为后人留下了数以百计的剧目和曲目,据新中国成立后搜集整理民间艺术脚本时统计,有剧本170个,曲调200多首。

 

  花灯戏剧本分对子调、小戏、中戏、大戏。戏的内容几乎都是反映劳动人民及下层人物的生活,有表现对统治阶级、豪强贵族的不满与反抗,对封建社会丑恶现象的控诉和批判的《蓉姑舂碓》等;有表现惩恶劝善、善恶报应的《下洛阳》等;有反映劳动人民人民婚姻爱情生活的《柳莺晒鞋》、《九连杯》等;有反映劳动人民生产生活的《打铁》等;有讲情重义、褒扬美好道德的《情义相会》;有插科打诨、嬉笑逗趣纯属娱乐性的《大闹屠》、《瞎子闹店》……综观花灯戏剧目,爱憎分明、诙谐风趣,在丰富老百姓文化生活的同时,起到了陶冶情操、启迪民智的作用。

 

  花灯戏剧目中,属于对子调的有:

 

  《十月花》、《接妹子》、《送花》、《小冤家》、《纺棉花》、《正月拜年》、《盗花》、《盗笋》、《捶背》、《一把扇子》、《同年妹》、《探亲》、《送芙蓉花》、《送玉石圈》、《三杯酒》、《佳人饯行》、《十团花》、《倒贴》、《正月比古》、《庚妹相配》、《打开东门》……

 

  属于小戏的有:

 

  《都来看》、《劝兄》、《父劝女改嫁》、《男女情》、《送友》、《假报喜》、《双裁剪》、《卖杂货》、《起班子》、《补皮鞋》、《王婆骂鸡》、《郭巨埋儿》、《卖耕牛》、《满百忍》、《诊酒病》、《毛根亭接老婆》、《陈良帮工》、《赎纱》、《王爷讲礼》、《王小二过年》、《瞎子观灯》、《哑子背疯》、《寡妇上坟》、《蓉姑舂碓》、《文春耕田》、《扫地挂画》、《柳鸯晒鞋》、《接女婿》、《补瓷缸》、《丑人计》、《单怕妻》、《双捡菌》、《小打铁》、《鬼打贼》、《讨学钱》、《打鸟》、《盗花》、《娘送女》、《单看相》……

 

  属于中型戏的有:

 

  《五更劝夫》、《阴阳宝扇》、《阴阳助子》、《双别窑》、《大打铁》、《刘海砍樵》、《双打店》、《田神仙》、《双看相》、《情义相会》、《梁氏改嫁》、《三看亲》、《秋良砍柴》、《王氏投井》、《瞎子闹店》、《文公子抢亲》、《打瓜园》、《蠢子卖纱》、《作文过江》、《双合配》、《李大打更》、《打狗劝夫》、《石山盗墓》、《双下山》、《留抬架》、《唐二试妻》、《土地送子》、《观花偷桃》、《王麻子接姐姐》、《大闹酒楼》、《男反情》、《嫂送妹》、《马府退婚》……

 

  属于大戏的有:

 

《下洛阳》、《下云南》、《下北京》、《下南京》、《蝴蝶媒》、《王祥卧冰》、《大修行》、《二女争夫》、《阴阳报》、《贫富拜寿》、《苦茶记》、《瓦盆记》、《壶瓶记》、《大娘送女》、《大私怀胎》、《买臣卖柴》、《二夫争妻》、《小姑贤》、《咬舌记》、《放火救夫》、《大闹屠》、《卖罗裙》、《打安徽》、《大黄斗包》、《九件衣》、《罗氏采桑》、《双怕妻》、《借妻拜寿》、《阴阳错》、《阴阳扇》、《白布吊郎》、《晒龙图》、《花园失子》、《九连杯》、《金钏会》、《春秋记》、《兰举子打青砖》、《卖纱劝妹》、《山伯访友》、《祥氏行孝》、《赶子嫁媳》、《服药》、《汪三磨豆腐》、《磨房产子》、《五人头》、《安安送米》、《卖身葬父》、《乌金记》、《王猛抢亲》、《大闹花灯》、《思娘》、《刘兰芝打布》、《付伯龙赶妻》、《赶春桃》、《卖花记》、《杨子荣过五关》、《霸田》、《霸亲》……

 

  嘉禾花灯戏总共有曲调200多首。花灯戏音乐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融进了嘉禾民歌小调,同时吸收和借鉴其他地方剧种的音乐,使花灯戏曲调更加完善、丰富、优美。200多首花灯音乐按其腔源、结构、表演形式及音乐风格划分,有小调、正调、过场曲牌三大类。

 

  小调(包含灯调、民歌小调、丝弦小调和风俗音乐)共有109首。其中灯调戏剧化程度小,歌舞性强,曲调欢快活泼。它在群众中广为流传,日常劳动中也可哼唱,有《十月花》等40多个。

 

  民歌小调有《正月里正月花》等30多个。丝弦小调有《小冤家》、《四季相思》等19个。风俗音乐有《打起锣鼓闹起台》等20多首。

 

  正调(包含串调和路调)共95首。路调是对子调向花灯戏过渡时期的唱腔形式,主要用于出场、走场、行路场合。载歌载舞,曲调欢快热闹,有《走马调》等20多首。串调有专用曲调和通用曲调(川调、数板、夹板、哀调、骂板、散板),共75首。它是花灯戏进入戏曲化后逐渐发展而成的比较完整的唱腔形式。专用曲调源于广为流传的传统剧目,为某戏或剧中某人物专用而得名,如《马老三调》、《韩湘子服药调》、《刘海砍樵调》等等。

 

  过场曲牌共有20余首。根据演奏形式的不同分为两大类。一是丝竹牌子(用丝竹乐器伴奏),用于开门、整衣、游园、观灯、扫地、洒水等小过场。其曲牌有[水落音]等。二是唢呐牌子(即吹打曲牌,用唢呐主奏),用于戏剧开台、迎宾送客、摆酒设宴、官员上下场、拆书观信、婚丧喜庆。其曲牌有[二道开场]、[一条龙]、[天鹅过岭]等。

 

  花灯戏源于民间,相关器具、制品来源于生活,就地取材,朴实无华、经济实用。道具上,有丑角常用的纸扇,摇旦用的蒲扇、烟斗,旦角用的手巾和腰带。

 

  花灯戏的演奏乐器主要有:

 

  嗡琴,主奏乐器,近似于二胡。旧时多为艺人自制,琴筒用金黄色老竹筒制作,筒口成喇叭形,琴皮多用菜花蛇皮蒙制;琴杆用2尺长6分大的上节老竹;琴弓用2尺长的细竹,系上马尾成弧形状;琴轴用桐木或楠木制作。

 

  唢呐,是花灯戏吹奏曲牌和舞龙舞狮伴奏的主要乐器。唢呐颈部、合口由铜匠手工敲制,呐杆多为艺人用梨树杆自制。

 

  道州鼓,是乐队中的领奏乐器,形同祁剧战鼓,因产于道州而得名。

 

  还有大锣、大钹、小钹、木招鼓、匀押、大鼓等,除大锣、大钹、大鼓等外,大部分产于衡州、武汉外,其余自制。

 

  花灯戏深受群众欢迎,文艺工作者和业余文艺爱好者在民间演出传统花灯戏的同时,创作和改编了一批反映现实生活的花灯戏剧目,其中参加省地会演或出版的剧目有27个。主要剧目有:

 

  《家娘磨媳妇》、《下南京》:黄益善于1924年整理改编,并由作者饰小旦登台演出,宣传男女平等,妇女解放。作者曾任红十二军政治部主任等职。1935年壮烈牺牲。

 

   《喜夺丰收年》:彭水生、黄承贵创作,1972年参加全省文艺会演,获好评。

 

   《管天姑娘》:贺加林创作,1973年参加省专业剧团文艺会演,获好评。

 

   《鱼塘风波》:廖德运、骆正南创作,1974年石富冲业余剧团参加省业余文艺会演,获好评。

 

   《搬瓜藤》:李纯琪创作,1976年参加省专业剧团创作节目调演。

 

   《铁牛奔春》:古华创作,1976年参加全省专业剧团文艺会演。

 

   《红花曲》:李沥青创作,1978年,在嘉禾举办的全省民歌演唱会演出,获好评。

 

   《十月花》:曾运成、刘典平创作,1979年,参加全省业余文艺会演获创作演出三等奖。

 

   《蓉姑舂碓》:曾祥昌创作,1985年参加省专业文艺会演,获集体演出三等奖、伴奏二等奖等。

 

   《十月小阳春》:曾祥昌、李万杰、张宏刚创作,1987年参加首届“洞庭之秋”艺术节获奖。

 

   《望郎花》:曾祥昌创作,1987年参加省湘曲大奖赛,获创作奖、编曲奖、伴奏奖等。

 

   《三杯酒》:曾祥昌创作,1996年载《戏剧春秋》杂志第3期。

 

   嘉禾花灯戏的传承主要靠家传和师传两种方式,粗略分列如下:

 

   李刚林传承谱系。一代:李昌汉,嘉禾新屋场人,已故。李宗明,1920年生,1935年师传。嘉禾新屋场人,已故。二代:李刚林,1942年生,小学文化,1962年家传,嘉禾新屋场人。三代:李正陆,1954年生,初中文化,1986年师传,嘉禾新屋场人,已故。四代:李伟东,1983年生,初中文化,1999年师传,嘉禾新屋场人,是当今该传承谱系中最年轻的嘉禾花灯戏传承人物之一。

 

   胡武威传承谱系。一代:李孝生,1904年生,师传,宁远县人,已故。胡士先,1922年生,小学文化,1937年师传,嘉禾石丘人,已故。二代:胡武威,1946年生,初中文化,1961年师传,嘉禾石丘人。三代:李孔德,1957年生,初中文化,1981年师传,嘉禾茂林人。四代:王二芳,女,1975年生,初中文化,2003年师传,嘉禾新罗人。五代:胡光明,1976年生,高等师范文化,2004年师传,嘉禾石丘人,是当今该传承谱系中最年轻的嘉禾花灯戏传承人物之一。

 

  廖由生传承谱系。一代:胡士先,1922年生,小学文化,师传,嘉禾石丘人,已故。二代:廖由生,1937年生,高小文化,1951年师传,嘉禾石富冲人。三代:廖小毛,1964年生,初中文化,1980年师传,嘉禾石富冲人。四代:廖五娘,女,1965年生,初中文化,1992年师传,嘉禾石富冲人。五代:黄小雄,1985年生,高中文化,2003年师传,嘉禾石富冲人。

 

  2007年确定的代表传承人有:

 

  李刚林(传承谱系一),65岁,嘉禾城关镇新屋场村人。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家跟随本村老艺人李昌汉、李宗明等学演花灯戏,每年春节期间到附近村子演出,擅长丑角表演走矮子步。

 

  胡武威(传承谱系二),嘉禾莲荷乡石丘村人。从小喜欢文艺,1961年初中毕业后跟随本村胡士先、胡云生等师傅学唱花灯。能演唱花灯小调60多个,吹拉弹唱都行,先后到嘉禾县茂林、白觉、白步岭、上泥田、平世等地传授徒弟百多人,擅长剧目有《下洛阳》、《大黄斗包》、《苦茶记》、《壶瓶记》等。

 

  廖由生(传承谱系三),嘉禾坦坪乡石富冲村人。1951年师从胡士先等前辈老艺人学艺,有一定的创作能力。曾参与《蓉姑舂碓》音乐的创作,收集整理花灯戏剧本《赶子牧羊》、《夫妻观灯》、《打鸟》等十多个。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代表嘉禾县参加省地会演,演出新编花灯戏《鱼塘风波》、《深夜擒敌》等剧目且获奖,并参加省电视台、广播电台的录音、录像;1980年后,由于年纪偏大,主要从事后台乐队和教授学徒,先后到嘉禾县石桥乡岛石村、上坪村,广发乡白觉村,坦坪乡莲塘村,西车村和蓝山县土市等地传艺。1989年曾被省曲艺家协会评为“优秀民间艺人”。

 

   嘉禾花灯戏有其个性特征:

 

   1. 来自民间,土生土长,主要是“三小戏”,演老百姓,唱老百姓,反映的是老百姓的各种生活现象,非常贴近生活,通俗易懂,容易引起群众共鸣。像《下洛阳》、《韩湘子服药》、《二嫂嫂回娘家》等曲目,在嘉禾境内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2.花灯戏音乐优美且很有特点。常用的许多小调乡土气息浓厚,加上艺人口头加工,更显特色。花灯戏的各类唱腔常加入虚词衬腔,如“那嗬嗨“、“呀衣哟”、“花鼓龙咚”等,使花灯更“花”,更具地方特色。花灯戏的路调结尾大部分有“丢包”,即用锣鼓、唢呐演奏的大梢腔,用以烘托气氛,使曲调喜则更喜、悲则更悲。1984年嘉禾专业剧团正式改为嘉禾花灯剧团后,在音乐上更是做了精心研究,采用扩腔、加花、紧缩、加腔等手法,运用独唱、重唱、伴唱、齐唱等形式,使花灯戏音乐更加丰富完善。

 

  嘉禾花灯戏的打击乐有特点,音比祁剧的打击乐略低。闹台锣鼓“一道开场”、“二道开场”夹有唢呐牌子,还有许多过场曲牌很有特色,其气氛热烈、音乐优美、可长可短,用以召集观众,安顿剧场。

 

   花灯曲调的演唱以湘南官话为吐字标准,多用本音,上口、好懂,无需幻灯字幕。

 

  1.花灯戏乐队一般由45人组成,每人能兼两种以上乐器。乐队设置在舞台中央后部,放一张四方桌,供乐师陈放乐器和演奏使用。乐队设置简洁、便捷,适于乡间草台演出。

 

  2.嘉禾花灯戏以舂陵河为界形成两大流派,河东派吸收了临武、桂阳的一些特点,自成一体,乡土气息较浓,唱腔粗犷。河西派则吸收了蓝山、宁远的一些曲调,特别是受祁剧影响,有戏带调的风格,音乐曲调更为完整,剧目比河东多。

 

3.花灯戏的表演自然活泼诙谐,富有生活气息。丑角的矮子步别具特色,双膝微并,下部分开,两脚内侧着地,上身挺直,怀里像抱着娃娃,两脚并蹲,一步一步,显得沉稳。扇子讲究耍得平,与旦角对脸时吐舌、耸肩、动脸,颇有挑逗感。摇旦有个程式,两手背叉腰,扭腰的幅度大,手拿长烟杆或蒲扇,出左脚右手指出,出右脚左手指出,还拍屁股、跺脚,非常形象。

 

  4.花灯戏角色不多,一人可代多角,不需要很宽的舞台和很复杂的布景导具,只要一个三五米见宽的地方便可演出,大大方便了群众。

 

  5.通过多年搜集整理,嘉禾花灯戏搜集比较完整,有一部分还经过了整理、改编加工,再创造,如《蓉姑舂碓》、《下洛阳》、《三讨亲》、《丑人计》、《花园失子》、《九连杯》、《李大打更》等等。

 

  嘉禾传统花灯戏曲是嘉禾劳动人民集体创作的一种民间表演艺术形式,突出体现了民主性、教育性和娱乐性三个方面的积极意义。

 

  民主性。不少花灯戏曲真实而深刻地揭露阶级社会的矛盾,展示了旧社会的丑恶现象,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表达了劳动人民对阶级压迫和剥削的反抗与控诉。如《秋莲砍柴》,描写一个贫家女子被迫沦落为富家之妻,遭到百般折磨,吃尽辛酸苦辣,在大雪纷飞,吃不饱、穿不暖的境况下,还被逼上山砍100斤柴,少一斤要割的肉来填秤,一针见血地揭露了财主婆的残忍和毒辣。《蓉姑舂碓》中长工唱的“不平歌”唱出了天、地、人间的不平等,表达了对封建社会的强烈不满。

 

  冲破封建婚姻制度和封建社会的束缚,追求婚姻自由的剧目很多,如《双合配》、《小冤家》、《双捡菌》、《三讨亲》、《扯猪草》、《男女情》等等。这些剧目反映男女青年在劳动生产中,建立感情,相互倾吐爱慕之心,生动活泼,热情洋溢,幽默风趣。

 

  教育性。嘉禾传统花灯戏剧目,热情地歌颂了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道德,宣扬正义,抑恶扬善,规劝人们为人正直,忠厚诚实,勤劳进取。《打铁》、《蠢子卖纱》、《汪三磨豆腐》、《罗氏采桑》、《十月花》、《十绣》等,赞美了劳动的成果,洋溢着劳动的芳香。《五更劝夫》、《打狗劝夫》、《壶瓶记》、《打安徽》等剧目,则通过对嫖赌的揭露和批判,教育人们要珍惜幸福家庭。《金钏会》、《情义相会》表现重情义、讲义气、拾金不昧、助人为乐的美好品德。

 

  娱乐性。嘉禾传统花灯戏曲以热烈欢快、幽默风趣、泥土气息浓厚、娱乐性突出见长。如《大闹屠》、《瞎子闹店》,把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事物,东拉西扯,说唱逗乐,气氛热烈,看了叫人捧腹大笑。

 

  2008年,嘉禾花灯戏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嘉禾县花灯戏艺术团为该项目的保护主体。

湘ICP备05011312 版权所有 湖南图书馆 备案证书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