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非遗名录
相关文献
相关图片
相关视频
麻阳花灯戏
麻阳花灯戏
    湘西花灯戏的前身是“花灯”,因脱胎于灯节赛会而得名。麻阳、凤凰水田一带因在演唱《十二月采茶》、《采茶调》时,主人必须送茶,故叫“玩茶灯”,而吉首叫“调花灯”,桑植叫“打花灯”,永顺叫“地花灯”,会同一带称“地故事”,也叫“玩调子”。湘西花灯戏初步形成,首先出现在今麻阳、凤凰一带,后逐渐流传到整个湘西地域,并影响邻近的湖北、四川、贵州等省的周边县市。

    麻阳花灯歌舞历史悠久。民间艺人口传:早在盛唐时期,民间花灯歌舞已十分流行。麻阳民间传说:古代武宣王好淫,欲征天下女色,百姓皆藏匿少女,武宣王即诏令举国闹花灯,并派爪牙混杂于观灯人群,趁机抢夺美艳民女入宫。花灯歌舞因此一度衰落。后来,一些民间花灯歌舞艺人为谋生计,每逢新年往各家各户“送灯”。由此,花灯歌舞扎根民间。至清乾隆年间,花灯歌舞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普及。1765年修《辰州府志》载:“元宵前数日,城乡多剪纸为灯,或龙或狮及鸟兽状,十岁以下童子扮演采茶、秧歌诸故事,至十五日夜,笙歌鼎沸,盈于达旦,仕女聚欢,统曰‘闹元宵’。”

    清代咸丰、同治年间(约1851—1865),湘西花灯戏最早成形于麻阳、凤凰一带。这主要是与当地历史背景和文化交流有关。清中叶,设辰、沅、永、靖兵备道于镇筸(今凤凰县城,见严如煜《苗防备览》),自此,镇筸成为湘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当时,阳戏、傩堂戏、辰河高腔、常德汉班已在湘西的一些地方演出,给花灯以一定影响。于是,以歌舞演唱为主的花灯在内容上有了新的发展,即将民间故事和其他剧种的剧目改编成花灯演出,如《香莲闯宫》、《山伯访友》、《尼姑思凡》、《莺莺自叹》等,虽然演出形式仍是边唱边舞,但歌词内容已是叙述故事,且情节完整,形象鲜明,颇受欢迎。在此基础上,艺人们又进行了一次大的突破,开始把民间生活与男女爱情等内容改编为有歌舞,也有表演,有唱,也有说白的花灯小戏,如《上茶山》、《捡菌子》、《扯笋》、《单盘花》、《双盘花》等剧目,从形式上开始了歌、舞、剧的结合,成为粗具规模的花灯小戏。与此同时,靖疆营(今凤凰县长坪)出现了阳(阳戏)、花(花灯或花灯小戏)同台演出的“半台班”。

    花灯戏虽为封建士大夫所不齿,但却广泛地流传于民间。新中国成立前,每逢春节,麻阳各村寨皆竞相组班,到临近村寨逐户“送灯”。光绪二十七年(1901),麻阳花灯戏艺人聂榜榜用阳戏《刘海砍樵》的套路,表演花灯戏曲目《癞蛤蟆拜年》,麻阳花灯戏始有“灯戏”之称。

    新中国成立后,麻阳花灯戏才登大雅之堂。除大力扶持发展民间“灯班”外,1961年,在原县文工团的基础上,组建了“麻阳花灯戏剧团”,聘请民间艺人举办“麻阳花灯戏艺术培训班”。从1964年开始,麻阳花灯戏艺人大胆创新,在弘扬发展花灯戏歌舞艺术的同时,把一丑一旦两把花扇表演扩展到八人十六把花扇表演,并创作、移植《喜迎亲》、《贴画》、《战地黄花》、《沙家浜》、《浮石魂》、《孟姜女》等106个花灯戏剧目。“麻阳花灯戏”是流传于麻阳全境每个村寨的花灯歌舞和花灯演唱、花灯戏的总称,是集歌、舞、乐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它从外域传入麻阳,在其形成过程中,吸收了江南小调的柔美,与麻阳盘瓠文化的粗犷、神秘等艺术个性相交融,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苗乡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文艺形式。

    流行于麻阳的花灯戏按表演内容分,主要有:

抒情型曲目,又称花灯歌舞。代表曲目有《采茶》、《采花》、《观花》、《观灯》、《送寿》等,内容大多为歌颂大自然、歌颂爱情、祝福吉祥平安、祈祷人寿年丰等。

    2.叙事型曲目,又称花灯演唱。代表曲目有《香莲闯宫》、《山伯访友》、《三娘自叹》、《玉堂春》、《双拜月》等,内容大多是演员以第三人称向观众叙述一个故事或一个生活片断。

    3.抒情、叙事交融型曲目,即花灯戏,主要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代表性曲目有创作剧目《喜迎亲》、《贴画》、《战地黄花》、《湘山民兵》、《浮石魂》等,移植剧目《沙家浜》、《孟姜女》、《玉堂春》、《打渔杀家》、《红灯记》等,集花灯歌舞、花灯演唱于一体,讲述历史、现实故事,揭示社会实质。

    按表演形式分,主要有:

    1.单人套子。内容多为少女闺怨、思春,男子郁闷、抒怀等,由“灯姑娘”或“癞花子”单舞单唱。代表曲目有《香莲闯宫》、《三娘自叹》、《尼姑思春》、《姊妹观灯》、《玉美人》等。

    2.双人套子。内容多为调侃、抒情、劝告、送福等,由“灯姑娘”、“癞花子”一旦一丑双舞联唱,或双旦舞唱,代表曲牌有《四季观花》、《打金钗》、《唱四季》、《干妈拜年》、《卖花》、《送报》、《娘教女》、《婆教媳》等。

    3.多曲牌联套。内容为叙说人物故事,反映历史、生活事件等。代表曲目有《喜迎亲》、《沙家浜》等花灯戏,剧中根据戏剧表演内容需要,套用或创新固定花灯曲牌调子,形成多个曲牌联用的格式,表演戏剧化,人物角色更为丰富。

    按地域差异分,主要有:

    1. “跳花灯”,又称“武花灯”。分布于麻阳上山区,多为大人唱大人跳,侧重于舞蹈表演,动作跳跃性强,表演灵活,唱词以爱情、社会生活为主,表现为快节奏的粗犷风格。

2. “摆花灯”,又称“文花灯”。分布于麻阳下山区,多为小孩唱小孩跳,侧重演唱,舞蹈动作柔和细腻,较为抒情,唱词以唱古人、风俗生活、婚姻为主,表现为慢节奏的柔美风格。

    流行于麻阳地域的花灯戏,优美、欢快、热烈,多为一丑一旦表演。但由于区域发展的差异,形成了麻阳上山区粗犷、下山区柔美的风格差异;并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柔美为主兼容粗犷的表演风格。

    麻阳地域的花灯戏在表演时域上的区别是:

    1.正月玩花灯。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出灯,多为携带乐队班子的旦、丑二角表演,也有旦角独演节目,演出内容为单人套子和双人套子,或本村寨艺人,或不同村寨艺人举行“比灯”竞赛,并往所到村寨各家“送灯”祝福,接受主家相应的馈赠。整个活动延续到正月十五。每隔三年,闹完元宵后,各灯班各举行“烧灯”仪式,次年重做花灯道具。

    2.五月演花灯。每年农历五月初一至十七,是麻阳“盘瓠龙舟节”,麻阳各村寨灯班多赶赴节会,登台献艺,演出内容多为多曲牌联套的花灯戏。

    3.日常唱花灯。麻阳乡村百姓平常喜以山歌抒情,也常以花灯套子清唱心事,此类表演纯属自娱,也有艺人间即兴唱调比试的。清唱花灯多为单人套子,也有自摹角色唱双人套子的。

    麻阳地域花灯戏的装扮用品分为:

    1.头饰。癞花子(男用),用黑丝帕长6尺,宽1尺5寸,折成五叠包头,前额头巾嵌上“太极图”。太极图用薄竹片削成1公分宽,越薄越好,用沸水加温制成,再卷成螺旋状。在表演时伸缩自如、滑稽可笑。灯姑娘(女用),用黑丝帕长约一丈,宽随幅面而定,用以扎头,后脑处留余四尺拖于背后,头上两边插花,双耳垂挂耳环。

    2.服装。灯姑娘,上着右胸开布纽扣桃红色衣,左胸前绣有花,衣下角摆绣约4公分宽的花边。下着绿色大摆裙,裙摆角及前中心均绣有花。癞花子,上着对襟布纽扣黑色或深蓝色衣,衣领沿至前纽扣处钩有花边,衣袖口处也钩有花边。下着大红色裤子,裤左右两侧沿至裤腰下均制有宽约3公分的白色图案,裤脚口制有宽约6公分花边。

    灯姑娘鞋子为大红色鞋面,鞋口制有黄色花边,鞋前绣有绿色球花。癞花子鞋为黑色鞋面,白色花边绕鞋口,鞋前绣有白云状图案。

    3.道具。花扇:竹骨架,多以红、绿、白、黄相间色彩丝绸制成。扇口用大红色绸子,宽约10公分,粘成荷叶形,扇面涂有银色点状。手帕用绸、缎制品制成,呈方形,一般比生活中常用的手帕大约一倍。颜色不一,中间及四角边绣有花纹图案,四周边沿还用丝线吊成须线状。花扇与手帕,是花灯表演的主要道具。

    花灯戏的表演乐器。民间花灯主要以清唱为主,即一老艺人领唱,众人接着呼和伴唱,以打击乐作为间奏和渲染气氛。打击乐器为:大桶鼓,单面,鼓面用牛皮制成,鼓面宽度约50公分,桶高80公分,队伍行进时由2人抬着,一人双锤敲击。小鼓,有小脸盆大的双面牛皮鼓,也有25公分直径单面鼓皮的斑鼓。大锣,铜制,50公分宽。小锣,铜制,大小不一。有碗锣、云锣。钹二副,分为头钹、二钹,均为铜制。

打击乐在演奏时,一个不同的特点就是:上山区表演跳花灯时,所有打击乐均“大打出手”,显现出热烈红火的场面,以便烘托剧情。下山区的摆花灯在表演时,一小鼓、一钹、一小锣演奏,清新典雅而细腻,比较抒情。花灯打击乐极负盛名的曲目叫“翻钹”,雅称“一(yao)二三”,即头钹、二钹、大锣、小锣共同演奏,时急时缓,时轻时重,有张有弛,颇为动听。

    花灯戏除了运用传统的打击乐器外,根据剧情需要,加入了京胡、二胡、胡琴、扬琴、古筝、唢呐等传统戏曲乐器,以及钢琴、萨克斯、葫芦丝、芦笙等现代和苗族特色乐器。

    麻阳地域花灯戏,其承传以师徒口授身教、自发组班为主要特征。其传承谱系和现已确定的传承人名单如下:

    一代:唐帮思,麻阳拖冲乡人,已故。陆发雄,麻阳拖冲乡人,已故。

    二代:张冒冒,生于1882年,师从唐帮思,麻阳拖冲乡大酉村人,已故。聂榜榜,生于1887年,师从陆发雄,麻阳拖冲乡拖冲村人,已故。

    三代:黄昌海,生于1928年,师从周紫龄,麻阳锦和乡人,已故。向阳,生于1940年,师从聂榜榜,麻阳锦和乡人,已故。贺子尊,生于1940年,师从聂榜榜,麻阳县文昌阁乡人,已故。王学亮,生于1942年,师从聂榜榜,麻阳兰里苍冲乡人,小生行。彭正富,生于1938年,师从聂榜榜,麻阳县锦和乡人,老生行。郭长友,生于1938年,师从聂榜榜,麻阳石羊哨乡人,武生行。肖昌兴,生于1942年,师从聂榜榜,麻阳县高村镇人,丑行。王碧仙,女,生于1945年,师从聂榜榜,麻阳高村漫水村,老旦行。瞿腊英,女,生于1947年,师从聂榜榜,麻阳吕家坪姚湾村人,彩旦行。

    四代:滕美珍,女,生于1955年,师从黄昌海,麻阳县谷达坡乡人,花旦行。张晓玫,女,生于1955年,师从黄昌海,麻阳岩门镇人,青衣、旦。张继胜,生于1950年,师从黄昌海,麻阳高村镇人,小生行。

    五代:舒秀群,女,生于1972年,师从黄昌海,麻阳舒家村破敌墟人,花旦行。张锦方,生于1971年,师从黄昌海,麻阳高村镇人,小生行。第五代传承人主要是县花灯戏剧团在职青年演员。民间自发族传、家传唱跳花灯的现象较为普遍。余未列。

    六代:宋林成,生于1986年,师从张锦方,麻阳高村镇人,小生行。廖丹,女,生于1989年,师从舒秀群,麻阳高村镇人,花旦行。张华,女,生于1988年,师从舒秀群,麻阳高村镇人,花旦行。

    现已确定的代表传承人是:

    王学亮,苗族,现年66岁,擅小生行,代表作品有《湘山民兵》、《捉泥鳅》、《贴画》等。

    彭正富,苗族,现年70岁,擅书生、老生行,代表作品有《捉泥鳅》、《朝阳沟》、《湘春街》等。

    张继胜,苗族,现年58岁,擅小生、净行,代表作品《战地黄花》、《孔雀胆》、《龙江颂》。

    舒秀群,女,苗族,现年36岁,擅彩旦行,代表作品《刘海戏金蟾》、《浮石魂》等。

    张锦方,苗族,现年37岁,擅净行。代表作《浮石魂》、《刘海砍樵》、《盘丝洞》等。

    麻阳地域花灯戏的基本特征有:

    1.分布的广泛性。花灯遍及县域各村寨,每逢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各村寨必自发组班“送灯”、“比灯”,几乎每个村寨都具备随时组班的人员、乐器及制作相应道具的技艺。

    2.形式的多样性。花灯曲调繁多,大致有灯调和山歌、傩戏、苗歌等杂调,而灯调又以徽调、羽调格式为主,兼有宫、徽交替,羽、商交替等多种调式。花灯舞蹈套子多样,有单人套子、双人套子、多曲牌联套等;花灯戏题材广泛,有本土题材自创剧目,也有传统戏曲移植剧目、流行戏曲移植剧目。

    3.体裁的综合性。花灯戏集歌、舞、乐于一体,表演时,或旦、丑载歌载舞,乐队伴乐;或旦、丑舞蹈,乐队伴乐伴唱;或旦、丑主舞,集体伴舞伴唱,乐队伴乐,体现出歌、舞、乐三类艺术体裁的高度和谐统一。

    4.创作的即兴性。当花灯调吸收麻阳山歌、苗歌的调式时,也吸收了山歌、苗歌的即兴创作特征,在花灯的“比灯”、日常清唱中,其创作的即兴特征体现得尤为突出。

    5.传承的自觉性。除县花灯戏剧团规范的师生传授外同族师徒口授身教、家传技艺的现象也很普遍,尤其是组织过几次花灯戏普查、采集及全县性花灯戏调演等活动后,花灯戏传承的自觉性更为加强。传承的自觉性还体现在春节各村寨自发组班玩灯,五月自发组班赶盘瓠节,以及日常清唱释怀的自我即兴创作上。

    麻阳地域花灯戏有其独自的价值。

    1.历史文化价值。花灯戏传自域外,在吸收江南小调的柔美,麻阳山歌的直率、傩愿歌的悲壮、苗歌的泼辣后,形成了自己优美、热烈、欢快的独特风格,其发展流程,实际是麻阳盘瓠文化形成轨迹的缩影。探索研究花灯戏,就从一个侧面把握了麻阳盘瓠文化地域性特征的内涵和实质,了解中国大西部支柱文化——盘瓠文化发展脉络和底蕴。

    2.艺术审美价值。花灯戏词曲丰富优美,唱腔高亢悦耳,节奏舒疾相间,动作多姿多态,仅花扇舞蹈动作就有300余种之多,创省内同类艺术表现形式之最,让人叹为观止。麻阳花灯戏表演道具制作独特,如“太极头”就是民间艺人长期演出实践的智慧结晶,它是用经高温沸水泡软且富有弹性的竹篾片制成、伸缩自如的表演道具;主要表演道具花扇常饰以苗族特色的绣花图案,数把花扇排列,堪称一幅苗乡民俗画卷。麻阳地域花灯戏吸收了江南小调、本地山歌、傩愿歌、苗歌等音乐养分,剧目集歌、舞、乐、剧于一体,实际是麻阳苗乡民族传统文艺之大成。

    3.社会实用价值。麻阳地域花灯戏是麻阳花灯多年的发展成果,其艺术价值已为社会承认,是湖南省地方保留小剧种之一。保护花灯戏,也就保住了一个地方小剧种;花灯戏遍及麻阳每个村寨,弘扬花灯戏艺术,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网络基础支点,促进麻阳整个农村文化建设;花灯戏拥有大批民间艺人、300多首花灯戏曲目、106个花灯戏剧目,加以组织规范、整理,可以在短期内形成高质量的花灯戏特色演出队伍和节目,进入文化市场演出,打造文艺演出品牌,快速形成文艺演出产业,实现文化生产力的转化,带动地方文化产业发展,推进地方经济增长。

    2008年,花灯戏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麻阳苗族自治县花灯戏剧团为该项目的保护主体。


湘ICP备05011312 版权所有 湖南图书馆 备案证书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