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非遗名录
相关文献
相关图片
相关视频
汝城香火龙
汝城香火龙
    汝城香火龙是传统龙舞的一种。流传于汝城县23个乡镇,309个村,而以城郊乡益道村范家、津江村、厚坊村,土桥镇广安所、永安村,三星镇西黄村、星村、仙居村、南水村、殿华村、秀溪村,马桥乡石泉村、外沙乡外沙村等120多个村的舞龙盛会最为热闹。这些村落不仅所造香火龙气势威猛、结构精美、香火明丽,而且仪式热烈,场景壮观,因独具特色、影响深远而声名远播。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具有多重属性。有时它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图腾的象征,有时它是帝王的象征;有时作为雨神它能带来滔天洪水,有时作为旱神它又能止住泛滥的江水,使人类摆脱水患的威胁。而汝城人元宵节晚上所舞香火龙的民俗仪式,正是南方水灾频发地区的人民在历史上形成的靠舞香火龙来抗拒水患威胁的一种季节性民俗活动。

    据民间传说,相传在唐高宗弘道年间,汝城洪水泛滥,民不聊生。老百姓采纳了当地一位风水先生“以火龙降水患”的建议,用稻草扎制成12条草龙,对着滔滔洪水烧化,终于将洪水降伏。从此,汝城人民逐渐形成了扎制香火龙以祈求降伏水患的习俗,并于每年的元宵节期间举行舞龙盛会。年复一年,一直传延至今。如果从那时算起,这一习俗至少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千百年来,汝城的历代先民对龙都怀有一种非常特殊,非常虔诚的心情,并以各种艺术形式来表达对龙的顶礼膜拜。以至于直到今天,在这里的许多古建筑上还可以看到雕刻精湛的龙的形象,还在八九个乡镇留下了历代修建的龙王殿、龙王庙、龙母宫等建筑或建筑遗址。作为一种活态传承的民俗活动,历史上从古到今一直没有中断过。如在民国年间的《汝城县志》就有明确记载:“元宵扮演龙灯,花爆、管弦、钲鼓喧闹城乡以乐升平,谓之年消。”又云:“汝民耐劳,无他娱乐,为演剧为社会,唯一有兴趣事其关于团体者,则迎神忏仙,宴谱招龙之属,莫不演剧,累日浃旬,远近聚观……”招龙,即指“舞香火龙”。而这种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预祝丰收而祈求风调雨顺,无水旱之灾。经过上千年的发展,当年的招龙仪式如今已发展成为一种内涵丰富的民俗活动。1995年11月,以舞龙闻名的土桥乡,还荣获了湖南省文化厅授予的“群众文化艺术之乡”、“香火龙艺术之乡”的光荣称号。汝城县也多次以香火龙为题材,创作了大型民俗舞蹈,为汝城县的社会主义新时期文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汝城香火龙的造型基本取法于传统的庙宇壁画、雕刻等,并在这个基础上夸大夸张。为突出香火龙的夜视效果,插在香火龙身上的线香主要以勾画轮廓、突出要点(利用多插线香以增加眼睛的亮度)为主,从而勾画出了夜间香火龙威武轩昂的气度。从长度上看,香火龙最长者可达80米~90米,最短者也有20米~30米;从高度上看,最高者达4米,最矮者也有2.5米以上。其长度一般可分为五拱、七拱、九拱不等。香火龙制作技术最高的部分是龙头。高昂的龙头,前突的两眼,后伸的双角,大开的龙口,前伸的龙舌以及摇曳下垂的鼻须,呈火焰状向后舒展的龙尾,张开的四脚,坚利的五爪,贴在龙额上的“王”、“寿”、“福”等字样,无不展现出制作者们独具的匠心。

    汝城香火龙一般有两种类型。县城之南以扎制圆龙为主,县城以北以扎制扁龙为主。有的村庄还保留有扎制磺龙的技巧。这些香火龙的扎制技术各异,体现了我国扎制工艺的多样性。这些扎制工艺历史悠久——至少已有近千年左右的历史,堪称中国扎制工艺史上的一块活化石。

    汝城香火龙的制作工艺有其独特之处。

    先用理顺的稻草扎成长数百米,直径4厘米粗细的“赵公鞭”待用,按照设计图分节扎制。扎扁龙则依次用赵公鞭扎成龙头、龙颈、龙身(每节一拱)、龙尾,再在规定位置上扎上龙足、龙爪、龙脊和龙鳞,从侧面看是一条扁龙的图案;扎圆龙则先用赵公鞭盘成一个个圆圈,然后用“赵公鞭”和细篾片固定在四边将一个个圆圈等距离连接起来,形成龙身,再添置龙头、龙尾等构件,圆龙不现脚;将扎成的所有构件搬到祠堂门连成一个长长的整体,每隔一定距离用竹竿作支柱抬杆或用于连接固定;再按水平方向于龙身两侧每隔2厘米~3厘米,插上龙香,并用细篾片连接每支龙香形成连线,构成威武雄壮、精美华丽的龙的线条造型。每支龙香长60厘米(又叫罗汉香),一支龙香可燃烧2~3小时。整条龙体插龙香4万支左右,密密匝匝,十分壮美。整个制作过程需要20天到一个月。都是由“龙灯会”组织,村民自觉义务参与,不但不计报酬还要争先捐钱物,共同完成这一年一度的舞龙工程。

    按传统习俗,舞龙的时间选定在每年元宵节前后的夜晚,或因天雨顺延至整个正月之内。一般在晚上七时正,用三眼炮鸣放招揽远近观众。七时半以后,全村男女老少纷纷持松明火把为香火龙点火,“龙灯会”主要成员到祖祠内设香案祭品祭拜祖宗。待祭拜完毕,香火全部点燃后,“龙灯会”会长一声令下,20支三眼炮争先轰鸣,紧接着鼓乐喧天,鞭炮齐鸣。一百多位青壮年头顶草帽,身穿旧衣(防止香火烧破),一齐上阵。舞龙头

    每8人一组,舞龙尾3人一组,其余龙身各段每2人一组,霎时间将一条3000多斤重的香火龙抬将起来,舞将起来。先绕祖祠大门舞三周,一旋一拜,三拜之后,尾巴先退,再退龙头,沿村内主道及村旁水田边游走,浩浩荡荡,气势恢宏。特别在水田边的景象尤其动人,此时,天幕黝黑,微

    风拂煦,在一片无边的夜幕之中,由数十盏烛光闪闪的龙灯引路,依次是三眼炮鸣放队、双狮、双鱼、生肖吉祥物、特定时事标语队(一人一字)、吹打乐队、鞭炮、焰火队,居中是威武雄壮的香火龙,之后又有鼓乐队、龙灯队、三眼炮队以及前呼后拥的长长的观赏人流。三眼炮声震天鸣响,鼓乐声节奏铿锵,鞭炮焰火此起彼伏,五彩缤纷,欢笑声、赞叹声不绝于耳。此时,香火龙两头热烈沸腾,中间却出奇的安静祥和。远远望去,香火龙身上有万点红光闪烁,龙态毕现。龙头高昂临风,上下舞动,两只龙眼特别明亮,两旁鼻须上下晃动,龙身、龙尾、龙脚、龙脊全由万点香火连接成形,一派庄严肃穆、雍容华贵的气象。整条香火龙既像在水面上翻滚摆动,又像在腾云驾雾。香火龙将万点香火倒映水中,晶莹剔透,叹为观止。香火龙依次向整个村道及村周围主要道路和有关店家门口游去,每到一户人家,都有人插香点火放鞭炮迎接,叫“接龙”、“接福”、“接平安”。在较重要的地点,香火龙还要叩头致礼。等到走完了规定的线路,香火龙又旋归祖祠前,叩头三次。龙香已经快要燃尽,舞龙者将香火龙盘拢三圈放在地上,龙头居中朝向祖祠方向。这时,众多观龙人争先恐后上去扯龙香,把扯来的龙香插在自家神案上或畜栏门边,祈求家庭平安、六畜兴旺。龙香扯去后就开始化龙了,在一阵阵鼓乐鞭炮声中,舞龙人将龙点燃,熊熊的火焰直指青天,意味着龙归天。第二天龙灯会人员将焚化的龙灰装好,在阵阵鼓乐鞭炮声中把龙灰送到河边,装香烧纸钱后将龙灰倒进河里,叫“送龙”归大海。

    汝城香火龙相关器具及制品有:

    1.乐器。

    武场乐器两套:堂鼓、大钹、小钹、官锣、堂锣(小锣)。

    文场乐器两套:双号(苏号)、唢呐、竹笛、小锣、钹子、官锣、钻锣。

    2.舞香火龙曲牌。

    武场曲牌:点火用曲牌:《一阵风》。

    行走用曲牌:《普天乐》、《长春》、《龙头》、《凤尾》、《快流》、《倒脱靴》、

    《死老鼠翻生》、《水淹金山》。

    化龙用曲牌:《三吉》、《四更鼓》、《普天乐》等。

    文场曲牌:多以《将军令》、《高山流水》、《一枝花》、《夜深沉》、《前三后四》、

    《大开门》、《小开门》为主。

    3.附属物。

    特别扎制的香火牌坊,形制特大者高15米、宽12米、进深1.6米。

    双狮滚球(香火狮、香火球),游鱼2~8条(香火鱼)。

    单龙(小香火龙)、龙灯数十盏(纸扎点蜡烛)。

    汝城香火龙舞龙活动纯属宗族性散传,其代表性传承人有:

    范才林,男,1933年8月出生,城郊乡益道村范家人。10岁起跟随祖父学徒扎制香火龙。每逢元宵节扎制香火龙时,他是不可或缺的一分子,也是益道范家龙灯会主要牵头人之一。

    范相福,男,1939年1月,城郊乡益道村范家人。自幼喜欢看老一辈人扎制香火龙,1986年开始学徒,并参加香火龙鼓乐队,担任大钹手,是益道范家龙灯会的会首之一。

    范国雄,男,1945年10月出生,城郊乡益道村范家人。自幼跟着村里长辈们学习扎制香火龙,并参加香火龙鼓乐队,担任小钹手,是益道范家龙灯会的会首之一。

    范钦,男,1942年4月出生,城郊乡益道村范家人。自幼跟随老一辈学习扎制香火龙,至今已是益道范家龙灯会会首之一,在香火龙鼓乐队中担任堂锣手。

    范忠茂,男,1949年出生,城郊乡益道村范家人。自幼跟随老一辈学习扎制香火龙,至今已是益道范家龙灯会会首之一,在鼓乐队中担任堂鼓手。

    何其祥,男,1935年2月出生,土桥镇永安村人,自小跟随村里的前辈学习扎制香火龙,现已是永安村龙灯会会首之一,在香火龙鼓乐队中担任堂鼓手。

    何广会,男,1927年2月出生,土桥镇永安村人,自小跟随祖父扎制香火龙以及学习香火龙鼓乐队的任何一种器具,至今已是龙灯会会首之一,在鼓乐队中是全能者。

    何会珍,男,1936年4月出生,土桥镇永安村人。自小跟随村里老一辈扎制香火龙,现已是龙灯会会首之一。

    何如祥,男,1931年8月出生,土桥镇永安村人,自小跟随祖父学扎制香火龙,现是永安村龙灯会会首之一。

    李浩隆,男,1937年出生,土桥镇广安所人,学过武术,自小跟随村里老一辈学习扎制香火龙,是广安所龙灯会会首之一,在香火龙鼓乐队中担任大钹手。

    李茶彬,男,生于1926年11月,土桥镇广安所人。自小跟随村里前辈学习扎制香火龙,是广安所龙灯会会首之一,在香火龙鼓乐队中是堂鼓手。

    汝城香火龙价值体现在:

    1.历史价值:湖南汝城是我国客家文化的重要集散地。这里在东晋穆帝升平二年(358)建县,唐、宋、明、清都有移民迁来。从各代迁至这里的移民家谱、残留在这里的方言土语以及这里每逢元宵节所举办的各种大型招龙仪式看,这里的土著文化基本上都是从中原经安徽、江西、广东等地迁来的客家文化。有族谱显示,落户汝城的一支是在唐朝末年第二次大迁徙(880—1126)时从皖赣迁来的。因此,在他们中间所传承的招龙仪式,至少也有近千年的历史。这对于我们了解1000多年前的唐代客家人的历史与文化,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以说,汝城的招龙仪式是研究客家文化的一块活化石。

    2.艺术价值:汝城的香火龙与江西、广东、福建的香火龙在制作工艺、表演程式、功能作用等方面都具有较多的一致性。但由于这里山高地远,交通不便,客家人又相对集中,所以这里的香火龙制作传统保存得也就更古朴,更原始,更宏大,也更精湛。这里的人们不仅在上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原汁原味地保存了一千多年前的客家制作香火龙的工艺技术,同时,也保留和传承下来大量的与之有关的远古音乐。可以说,招龙仪式是汝城人民艺术修养的一个集中体现,在艺术方面具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

    3.工艺价值:香火龙的制作尽管不为汝城人所独有,但制作技术最复杂,花样最多,工艺最传统者,当属汝城。此外,由于香火龙的制作技术基本上只在家族内部传承,因此,各家族的制作工艺都会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如汝城范姓以扁龙为主;朱姓、何姓、胡姓以圆龙为主,而李姓则以圆头扁身为主,文化的多样性在这里体现得相当好。

    4.教育价值:其实,最初的舞香火龙仪式只是一种止雨祈晴的季节性巫术仪式,尽管其中不乏巫术成分,但仪式所体现出的人不能向困难低头的核心精神,无论如何都是应该得到社会继承的,特别是在一个靠天吃饭的农业社会中,这种精神显然十分重要。此外,仪式上,万众上阵,齐心协力的氛围,不但可以增强宗族乃至整个社区的凝聚力,同时也更有利于当地和谐社会的建设。调查显示,与无舞香火龙传统的地方相比,有舞香火龙传统的地方,人际关系一般都很和谐。在客观上,舞香火龙的仪式,已经成为当地社会调整人际关系,增强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

    2008年,汝城香火龙被确定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汝城县文化局为该项目的保护主体。


湘ICP备05011312 版权所有 湖南图书馆 备案证书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