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非遗名录
相关文献
相关图片
相关视频
瑶族长鼓舞
瑶族长鼓舞
    瑶族长鼓舞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的民族民间舞蹈。流传在江华瑶族自治县及邻近瑶族地区。江华的大圩、两岔河、未竹口、贝江、湘江、务江、花江等10多个乡镇均是长鼓舞的分布区。

    瑶族长鼓舞种类繁多,流传面广,风格各异,在湖南、广东、广西等地,越南、老挝、泰国,东南亚及欧美等十余个国家,均见分布,形成了一个约322.74万讲瑶语的瑶族文化圈。江华是全国瑶族人口最多、居面积最广的瑶族自治县,因而瑶族长鼓舞在江华最为流传。

    长鼓,在瑶族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有人曾称瑶族文化为“长鼓文化”。瑶文化离不开长鼓,民间文学有《长鼓的来历》,歌谣有《长鼓的出身》,婚姻喜庆、节日、祭祀要舞长鼓,甚至到州府告状、集结起义也要舞长鼓。《评皇券牒》云:“秋冬祭拜盘王,伊十二姓子孙,摇动长鼓,吹笛笙歌,引出大男小女,托手把臂,身着花衣,花裙,惊天动地,歌唱不绝。”“敕许今后三年一庆,五年一乐。养活猪只成财,不许变卖,婚姻喜庆,宰杀成牲。聚集一脉男女,生熟表散,将来迎散,摇动长鼓,吹唱笙歌、鼓乐,务使人欢神乐,特阜财兴。”宋人沈辽在《踏盘曲》中亦写道:“湘水东西踏盘去,青烟云雾将军树,社中饮酒不要钱,乐神打起长腰鼓。”宋人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也说:“瑶人之乐,有卢沙、铳鼓、胡芦笙、竹笛。……铳鼓,乃长大腰鼓也:长六尺,以燕脂木为腔,熊皮为面;鼓不响鸣,以泥水涂面,即复响矣。”宋人范成大《桂海虞衡志》:“瑶人乐,将如腰鼓,腔长倍之,上锐下侈,亦以皮鞔植于地,坐拊之。”瑶族民间传说,清道光时赵金龙起义就是用舞长鼓给“江兰厅”长官拜年,而一举攻下“锦田江兰厅”的。如此事例,在瑶族民间中比比皆是。

    瑶族长鼓,源远流长。不少研究者常以宋人沈辽《踏盘曲》为依据,认为瑶族长鼓始于宋代。其实这是不确切的。瑶族长鼓的产生比这久远得多。关于瑶族长鼓的来源,瑶族民间有一个非常动人的故事:相传瑶族始祖盘王非常喜爱打猎。一日他独自上山打猎,忽然发现一只羚羊。追着追着,羚羊到了一个悬崖峭壁,为逃命跌落山崖。盘王因追赶过急也一同跌落山崖,结果羚羊和盘王同时被梓木叉死。太阳落山了,盘王子女不见父归,于是就满山遍野地寻找,结果在山崖梓木树上找到了盘王与羚羊的尸体。盘王子女悲痛不已,含泪将其父尸扛下山崖,并把其父之死归罪于梓木与羚羊。于是将梓木砍下挖成长鼓身,剥下羚羊皮蒙在鼓的两端,遂有了长鼓。做成长鼓后,盘王子女手拿长鼓拼命敲打,边敲边跳边呼喊:“回来吧!回来吧!”一方面泄心中之恨,另一方面以招其父之魂。从此瑶族就有了舞长鼓。据史载和瑶族民间资料,盘王就是盘瓠乃高辛氏宫中畜犬,后因为国立功招为驸马。显然盘瓠乃高辛氏同时代的人,起码是高辛氏的后辈,即原始的狩猎时期。现在长鼓的许多动作亦是反映狩猎生活的,也可为证。

    从考古发掘看,瑶族长鼓起码在春秋战国就有,殷墟出土过木鼓,河南楚墓出土过绘漆木鼓,战国秦汉画像资料中即有大小、种类、形制不同的木鼓,所以,楚国大诗人屈原在其《楚辞》中记述:“扬抱兮拊鼓,疏缓兮安歌。”这种且歌且舞的情形与今瑶族舞长鼓的形式完全一样。东汉王逸在《楚辞章句》中亦写道:“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男女并舞。”沅湘之间正是瑶族先民居住的地方,其俗与今瑶族“还盘王愿”,“度戒”完全一样,这充分说明了在春秋战国之时,瑶族先民就用长鼓娱人与乐神。

    瑶族长鼓舞是瑶族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发展起来的一种民族民间舞蹈,它是抒发瑶族人民情怀和反映瑶族人民生活的精神产品,它所表现的内容,都是瑶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在艺术上的真实写照。

    据史料记载,瑶族人民大量迁入江华等地是在元末、明初,他们来到江华等山区之后,根据山区自然条件,多是以林为业,垦山土种杂粮,同时植树,每当一处垦种成片杉林之后,就不能再种杂粮,于是举家迁移,长期过着游垦式的生活。他们每到一处,都要建造木屋安家,因此建造木屋的劳动生活就成了长鼓舞的主要表现内容之一。长鼓舞中有一组二十多个专门表现造屋的动作,从寻屋地开始,到找树、砍树、锯树,直到上梁、盖屋,真实而又形象地反映了瑶族先民频繁迁徙的生活。

    长鼓舞是瑶族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既是他们主要的自娱形式,也是表现他们生活的一种艺术手段。甚至去官府告状也打着长鼓,以此作为原告人身份的证物。长鼓舞与瑶族人民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所以制作长鼓的活动,也被列为舞蹈的主要表现内容之一,而且表现的动作粗细并蓄,有着朴实的美感。

    瑶族人民世代生活在山区,经常接触到自然界的一些有趣的东西。他们通过观察,模拟它们的动态,形成了长鼓舞动作的又一内容。如表现禽兽的有金鸡展翅、画眉跳笼、山羊反臂等;表现植物的有大莲花、小莲花、古树缠根等。这些动作形象生动,富有想象力,舞蹈性强,丰富了长鼓舞的艺术表现力。

    其他还有一些表现日常生活细节的动作,如舂米、筛米、扎腰带等,也有生活气息,增添了舞蹈的生活情趣。再就是过去在特定的祭祀礼仪中跳的一些动作,如作揖、伏林、矮拜等也都具有它们的特点。

    长鼓舞有四人(二男二女)合舞、两个男子对舞等表演形式。舞时屈膝,稳健有力是长鼓舞动作的特点之一。长鼓舞一般都在堂屋中表演,观众伫立四周,中间剩下余地不大,由于表演场地的限制,特别是在方桌上表演,每一次地位的变换都必须拧身而过,每一个姿态都必须保持曲的线条,因此,长鼓必须贴身而舞,动作不能过大,要非常紧凑严谨,因而形成了长鼓舞“曲”、“拧”的又一特点。

    长鼓按其形状分小、中、大三种。小长鼓亦称短鼓,长70~90厘米,鼓腰直径为4~5厘米,两端鼓面直径为8~10厘米;中长鼓亦称长腰鼓或黄泥鼓,长110~130厘米。鼓腰直径15~20厘米,两端鼓面直径25~30厘米;大长鼓亦称赛鼓,长180~200厘米,鼓腰直径20~25厘米,两端鼓面直径30~40厘米。

    长鼓通常用沙桐木做材料,牛、羊皮蒙鼓面。1.2米左右长,中间小,两头大,其中一头又略大三分之一。木心挖空,两头喇叭蒙上精制的黄羊皮,然后用6至8条染色麻绳拉紧两头黄羊皮,再涂上红、黄、白等色彩,绘上龙凤图案,美化鼓身。随着音乐节拍,即发出“噼啪蓬平”的浑厚激昂之声。若配之牛角、芒罗、唢呐伴奏,则如古代列队排阵厮杀,鼓角喧天,山鸣谷应,振奋人心。

    主要作品有《盘古长鼓舞》、《锣笙长鼓舞》、《桌上长鼓舞》、《芦笙长鼓舞》、《羊角短鼓舞》等。以此为基础创作的群舞《瑶族长鼓舞》于1962年至1983年,先后六次为新西兰、芬兰、越南、阿尔巴尼亚及日本等国家的贵宾做专场演出,并在出访法国、芬兰、土耳其等国时表演。瑶族舞蹈《长鼓风韵》1992年在沈阳获全国民间舞蹈大赛二等奖,并于1995年获全国第四届“群星奖”银奖。2001年中央民族歌舞团瑶族青年舞蹈家赵湘以此为题材,在中央电视台举办了《我从瑶山来》专场舞蹈晚会。2006年9月,江华瑶族长鼓舞参加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中国民族民间歌舞盛典》。

    江华瑶族自治县长鼓舞跨越近千年,传承谱系十分复杂。既有家族性的传承,也有社会性松散型的传承。在传承过程中,都以自愿为特征。学艺之人是因爱好而业余参加活动,以自娱自乐为目的。由于舞蹈的内容是他们生产、生活的艺术再现,也是他们情感和心理的一种主要宣泄手段,故瑶家儿女想学、愿学者不乏其人。

    这里仅以盘三、李永渊在江华瑶族自治县及邻近瑶族地区的传承脉络作简略说明。

    盘 三:男,江华岭东人,生卒不详。擅长盘古长鼓舞、芦笙长鼓舞、羊角短鼓舞。其主要弟子有李永渊、盘文财等。

    李永渊(1865—1938):江华大圩人,在江华培养了大批长鼓舞新人,并在传承过程中演化出桌上长鼓舞、锣笙长鼓舞等。

    李根普(1921—):江华大圩人,现被誉为“长鼓王”,师承李永渊,曾多次到中央电视台献艺。

    盘财佑(1920—2006):江华湘江人,师承李永渊,精通锣笙长鼓舞等。

    赵天贵(1903—1999):江华蔚竹口人,师承李永渊,精通盘古长鼓舞、芦笙长鼓舞、桌上长鼓舞等。

    盘银凤(1908—1997):女,江华蔚竹口人,精通盘古长鼓舞、锣笙长鼓舞等。

    赵  贵(1901——1989)香:女,江华贝江人,擅长羊角短舞。

    在以上长鼓舞高手的熏陶或直接传授下,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各名家又培养了一大批二至三代弟子,这些人活跃在江华瑶族自治县及邻近瑶族地区,有盘天奉、盘永明、周德成、赵庚妹、冯茂林、黄文贵、赵明发、蒋丙莲、王一冰等。

    瑶族长鼓舞在艺术上的特点主要表现以下两个方面:

    1.多样性。瑶族长鼓舞种类多样,瑶族长鼓舞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丰富,由于瑶族内部过去分成各种族系,各个族系在长鼓舞的动作上有所不同,故而在发展过程中有所变化,并出现了“锣笙长鼓舞”、“芦笙长鼓舞”、“羊角短鼓舞”等许多新的形式。音乐多样,过山瑶音乐潇洒、热烈欢快、粗犷雄健,常用虫壳唢吹奏,各曲定调以各自的唢呐为准;平地瑶音乐平缓低沉。表演形式多样,瑶族长鼓舞是瑶族人民的主要自娱形式,有桌上长鼓、祭祀长鼓、庆丰收长鼓等,有“武打”、“文打”之分,有高桩、矮桩之别。

    2.综合性。在体裁上集歌、乐、舞于一体;在风格上,因瑶族是一个迁徙的民族,分支较多,音乐文化复杂多样;瑶族长鼓舞是瑶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舞长鼓是瑶族人民最常见、观众最多的文化娱乐形式,无论建房、祭祀、结婚、庆贺丰收等都要表演长鼓舞,村上寨上、堂屋桌上都飘荡着优美的旋律和展现朴实的舞姿,具有大众性;同时还具有叙事性,长鼓舞表现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每项内容前后衔接,独立成章,动作都比较朴实真切,情趣盎然,可以说全套长鼓舞就是一首内容丰富的瑶族人民生活的叙事诗。

    瑶族长鼓舞是瑶族人民宝贵的艺术遗产,是瑶族千年历史的活化石,千百年来,它经历了不断发展的过程。它以自娱性的艺术形式,反映了人民的生活意愿,振奋了民族精神,陶冶了人民的情操,是瑶族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民族团结的纽带,具有重要的价值。

    1.艺术价值

    瑶族长鼓舞是瑶族代表性的民间舞蹈,是他们主要的自娱形式,是他们生产、生活的重要体现,是他们情感和心理的一种重要宣泄手段,与其他民族民间舞蹈相比有蹲、屈、拧、贴、奏等几大独特之处。不论从表现,还是表现的内容,它都是艺术瑰宝,富有希望之美、阳刚之美、柔和之美、综合之美等特殊的美。

    2.社会价值

    瑶族长鼓舞是源于瑶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深入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是用独特的形式反映瑶胞生活习俗和精神风貌的一首叙事诗。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也反映多种文化交融的深厚。体现和传承着该民族的文化传统,同时也是研究瑶族传统音乐、舞蹈、歌谣等艺术发展历史的重要依据。

    3.经济价值

    长鼓舞之乡——江华是全国最大的瑶族自治县,也是瑶族聚居最集中的地方,这里物产丰富,人杰地灵,民风纯朴,瑶文化底蕴深厚。尤其是制作长鼓的基本原料十分丰富,开发系列文化旅游工艺品十分便利,长鼓舞的推介和发展,将会产生不可估量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008年,瑶族长鼓舞被确定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江华瑶族自治县文化馆为该项目的保护主体。


湘ICP备05011312 版权所有 湖南图书馆 备案证书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