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非遗名录
相关文献
相关图片
相关视频
湘西苗族鼓舞
湘西苗族鼓舞
    湘西苗族鼓舞,是我国苗族地区独特的舞蹈艺术。流传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的吉首市和凤凰、泸溪、保靖、花垣、古丈等县。

    在湘西,苗族鼓乐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强大的社会功用。每逢春节或苗族盛大节日,村村寨寨的男女老少都要集中到坪场进行鼓舞表演赛。鼓舞是湘西苗族运用最为普遍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它以鼓乐指挥生产劳动,以鼓乐传播民族文化,以鼓乐娱乐身心,它把音乐、舞蹈、表演等艺术种类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其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它不但反映苗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劳动习惯,还表达男女爱情及审美情趣,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溯其鼓源,我们发现苗族的鼓同汉族的鼓是有区别的。据许慎《说文解字》记载:“鼓,郭也,春分之音。万物郭皮甲而出,故谓之鼓。”《易》则载:“鼓之以雷霆”,把鼓作为雷神的化身,意指祭祀祭神的“神器”。以此断言,鼓在古代不是作为娱乐之物,而是祭祀通神、威镇鬼邪的神器。苗族的鼓乐在古代可能也只有这样的功能,后来随时代演进而有所变化。根据考证,苗鼓最先为掏空的树干和竹子,以后又发展为铜鼓,到后来才用兽皮作响器,最终才产生了类似现代的苗鼓。两千多年前,屈原在《礼魂》中道:“成礼兮会鼓,传芭兮代舞。夸女猖兮容与,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它表达了当时祭祀时打击苗鼓的欢乐之情。唐朝段安节的《乐府杂录》中记载有“鼓乐手、葫芦笙”,其鼓乐就是指苗族的鼓乐,现在部分苗族仍在使用。

    湘西的苗鼓有庆年、庆神两种,随着苗族人民审美情趣和鼓乐承传的变化,一般在农历“四月八”、每年春节前后、赶秋、椎牛、丰收喜庆、婚嫁、迎宾客等重大活动时,他们都以鼓乐相迎,以鼓乐作为抒发自己情感的特殊方式。苗鼓溯源,笔者赞同苗族学者石启贵的观点,石启贵在《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中论述:“苗人在环境上,苦于种族、政治、经济之压迫,无以进展,故文化知识较落人后,而所居之地,又在荒山峡谷之间,出作入息,少与汉人接近,坐井观天,孤陋寡闻。若不寻求一种娱乐,则不足以资人生乐趣、提高思想、活跃精神、促进健康,而有裨益于人身者,仅鼓乐一项。”此时,苗鼓的社会功用得以充分体现。

    湘西苗族鼓舞历史久远,在与外来势力的争斗和反抗封建朝廷的过程中,苗鼓号角起到了号召与激励民众的作用,形成巨大的民族凝聚力,苗鼓更是成了湘西苗族的圣物。自古以来,苗族鼓舞的表演即包含了苗族人民的虔诚信仰和勇于创造、顽强拼搏的民族精神。保护和开发湘西苗族鼓舞对研究苗族的历史、战争、宗教、迁移、生产、爱情、民俗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湘西苗族鼓舞的种类多达几十种。常见的有:花鼓舞;猴儿鼓舞;女子单人鼓舞;男子单人鼓舞;团圆鼓舞等。

    苗族鼓乐最具有舞蹈特色,因为苗族鼓乐常常伴随着舞蹈,它是音乐、舞蹈的完美结合。在湘西苗族鼓乐称为鼓舞,有很强的地域性。由于苗族文化、历史与审美的因素,苗鼓舞通过叙事性的表演方式,构成了湘西苗族鼓乐的独特个性;它通过一个个生动的舞蹈动作,再现了湘西苗族人民生活、劳动的场景,可以说它是一幅湘西苗族人民的历史画卷。

    这些舞蹈动作的特点是:打鼓起舞,节奏明快,动作舒展大方,双手交替击鼓,两脚轮换跳跃,全身不停扭摆。猴儿鼓舞灵巧多变,风趣诙谐,挑逗戏耍,时而打鼓、时而离鼓,表演协调。花鼓舞温婉妖媚,轻盈柔软,身态柔美,极富表现力。男女鼓舞多为屈膝矮桩,全身舞动,动作粗犷,豪放刚健。女子鼓舞双脚轮梭,步伐灵活,头稍摇动,腰随扭摆,含蓄抒情。团圆鼓舞场面宏大,时而边歌边舞,柔慢抒情,时而激情狂舞,轻松活泼。

    湘西苗鼓演奏最突出的形式为打鼓和打边,这是其他民族鼓乐所没有的表演方式。打鼓和打边是鼓点和鼓边相互配合的演奏方法,一人打鼓,一人打边,鼓点为主奏,鼓边为伴奏。在打鼓面时,在鼓点节奏中可以找到其基本规律,鼓点的基本节奏型有“一点鼓”、“三点鼓”、“五点鼓”、“七点鼓”、“九点鼓”、“十一点鼓”及“六槌”,所有苗族鼓乐基本演奏形式就是这样。苗鼓鼓点有时会有些变化,但其节奏大部分还是属于其基本节奏型。打边是一种固定节奏,起着指挥鼓乐的作用,打边分为单打和双打,它能渲染整个鼓乐的情绪和气氛。湘西苗鼓技法独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就体裁形式而言,有单人鼓舞、双人花鼓舞、四人跳鼓、团圆鼓舞。就击鼓槌法而言,可分为握槌、卡槌、抓槌、松槌等多种击法;在与舞蹈动作的配合中,苗鼓具有规范的套路,它能模仿猴、鸡、雀展翅等动作,体现了苗族鼓乐的表演性和叙事性。

    鼓舞动作的内容主要分为生产劳动、生活习俗、武功拳术和动物动作四大类。生产劳动动作如犁田、挖土、种地、插秧、挑谷、晒谷、挑煤、扯炉、送粮、上山、下山等;生活习俗动作如打粑粑、梳头、挑花、织布、纺织、推磨、洗菜、淘米、煮饭、洗衣等;武功拳术动作如雪花盖顶、舞挡、背箭、拳术等;动物动作如猴子上树、猴子打包谷、抓痒、猫儿洗脸、抖痒、狮子滚绣球等。

    湘西苗族鼓舞的节奏各地不同,如花垣、保靖、吉首等县市和古丈的一部分地区,鼓点和鼓边打法独具特色,伴奏常在双边,以双手一快一慢来调节节奏。即左手打两拍,右手打一拍,打到高潮时,敲边鼓也随之加快。在花垣县境内还有一种鼓点,节奏极为复杂,敲边左手节奏为2/4拍,右手则打3/4拍,即左右手同时打第一拍,右手第二拍,左手停,右手打第三拍与左手打第二拍同时进行。这种千变万化的节奏主要用于鼓舞表演中的拳术动作。因动作复杂,会打这种鼓舞的人不多。

    苗族鼓舞节奏复杂,用不同的节奏可以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常见的节奏有3/4、2/4、4/4三种,极少数人能打出3/8的节奏来。表演时动作明快,如行云雷电,似高山流水,鼓手两手不弯曲,节奏重且有力,如精武表演。

    鼓舞的基本步伐有四种。

    三步:即左右脚在前面交叉替换,用来表演生产劳动动作,如插秧、挑谷等动作。

    小踢腿步:小踢腿步分为前面小踢腿步和两边跳小踢腿步,此步伐为女子鼓舞动作,其动作幅度不大,柔软优美。此步伐源于古时女子因无镜照面,借水显影,故而形成小踢腿动作。

    滚翻身:即打鼓时身体滚翻,方向不一,旋转打鼓,灵活轻快,变化多端,用于表演上山、下山、过坳等动作。

    踩三角走三步:此类步伐主要用于表演武术动作,表演时眼扫两边,挡住刀枪,防御袭击,动作干净,出手有力,变幻无常,最高境界打出3/8节奏,这种打法现今仍然用于锻炼身体。

    表演鼓舞的男女均穿节日盛装。

    男装:男子上穿合身满襟衣短衣,无领,胸部及下边滚花边,下着长花裙(巴裙)或大口花裤,脚穿男式船头花鞋,夏天多穿麻草鞋,头戴丝绒大黑头帕或花帕,耳挂碗口大小银耳环,颈部配一至三根银项圈,手戴银手镯。

    女装:女子更为隆重,头戴银帽或重叠大黑头帕或花帕,耳饰龙头耳环、瓜子耳环,颈部配三至八根银花项圈,手戴二至四副银手镯。胸挂银链、银花、银牙签、银铃、银蝴蝶、银牌、银披肩等装饰品,身穿镶花大肩衣,下穿百褶裙或镶花大花裤,腰系绣花围腰,脚穿女式绣花鞋。

    男女服装色彩艳丽,耀眼夺目。一场鼓舞表演,就是一场别开生面的苗族服饰展示会,更是一道精美的苗族文化大餐。

    湘西苗鼓是由鼓框、鼓皮、鼓钉、鼓槌等部件制作而成,框是用黄桑树干或杉木树干制成,皮是牛皮,钉是铁钉,槌是杉木干。为营造更为活泼的气氛,苗族鼓舞除敲边伴奏外,还配上了铜锣、唢呐、土号等乐器,大型活动时还加二胡、三弦等乐器伴奏,场内气氛十分热烈火爆。

    湘西苗族鼓舞因形成的历史久远,对研究苗族的历史、战争、宗教、迁移、生产、生活、爱情、民俗等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1.历史价值:湘西苗族虽然长期生活在刀耕火种、自主自立的氏族部落状态,但是对于他们来说,与外来势力的争斗也时有发生。特别到了明朝,由于对当时朝廷政策的不满,苗族人民被迫多次揭竿而起,反抗朝廷,据史料记载,苗民起义大大小小有近百次,其中历时最长的一次达16年之久,明朝廷调集京城及四省十余万兵力的征剿就有数次,像明朝始建的湘西南方长城就是直接镇压、限制苗族的历史见证。苗族人民在与外来势力的争斗和反抗朝廷的斗争中,需要一种巨大的民族凝聚力,以形成强大的战斗集体,使他们这个民族生存下去。在这样的民族力量的凝聚过程中,在民族的生死关头,苗鼓和号角一样起到了巨大的号召与鼓舞作用。鼓声能够穿山越岭,唤醒沉睡于深山幽谷中的古老苗寨,苗族鼓声与苗族人民的心脉跳动早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2.民族精神价值:苗鼓是湘西苗族的圣物,自古以来,苗族鼓舞的表演包含了苗族人民的信仰和民族精神,保护苗族鼓舞这一艺术形式,对提高苗族人民的思想文化素质,构建和谐社会,培养苗族人民勇于创造、顽强拼搏的精神,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3.文化艺术价值:苗族鼓舞产生于苗族的祭祀活动中,常与傩歌、傩戏交替表演或联合表演。更深入地对苗族鼓舞进行发掘、抢救,对中国舞蹈、中国音乐、中国傩文化的深层次研究,将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4.对外交流价值:很多国内外舞蹈专家观看苗族鼓舞表演后都认为,“这种独特的击鼓表演是舞蹈国宝”。波兰、新加坡等国及中国香港地区曾邀请进行苗族鼓舞演出。

    5.旅游开发价值:因苗族鼓舞的表演朴素、热情、大气,深受游客喜爱,成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很多景区的表演项目。吉首市德夯、凤凰县山江已经形成了苗族鼓舞品牌。

    2006年,湘西苗族鼓舞被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化局为该项目的保护主体。


湘ICP备05011312 版权所有 湖南图书馆 备案证书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