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非遗名录
相关文献
相关图片
相关视频
客家火龙
客家火龙
    “客家火龙”是流传于茶陵县桃坑乡及其周边地区各种“火龙”的总称,是集舞、乐、娱于一体的大型综合艺术形式。

    “客家火龙”(又称“香火龙”)流传于茶陵县桃坑、八团、江口、高陇、秩堂、湖口等有客家人居住的乡镇,尤以桃坑乡为盛。

    茶陵桃坑乡位于茶陵的东南部,东邻江西省宁冈,南接炎陵县沔渡镇,西依湖口镇,北连舲舫乡。该乡地处偏僻山区,山峦重叠,峰回路转,峡长沟深,碧水长流,森林稠密,梯田层层,四季风景优美,最高海拔为1070米,最低海拔155米,总面积86.47平方米,人口1.62万。村民分居在群山起伏的林海之中,村庄之间,多有羊肠小道相连,地势东南高西北斜落偏低。村民绝大多数使用客家语言。

    客家人舞火龙始于南宋淳熙年间,至今已有六七百年的历史。据有舞火龙风俗的客家人介绍,舞火龙习俗源于一个传说:有条火龙飞过这里,它喷火烧过的地方,庄稼长得特别茂盛,五谷丰登;它一路飞过的村庄,家家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从那时起,就有了客家人舞火龙的习俗。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化背景的演变,客家人舞火龙风俗逐渐演变为人民群众祈福纳祥,向往美丽幸福生活的一种民间体育竞技表现形式,寄托了人民群众祈丰收、驱魔邪、祛病灾,祈求百业兴旺,生活红红火火的诸多美好愿望。春节、元宵舞火龙,是祈祷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岁岁平平;天旱时舞火龙,是祈求龙王普降及时雨;结婚、做寿、乔迁新居、祭祖舞火龙,是祈祷财旺福旺人旺,日子红红火火。

    茶陵桃坑乡是客家人聚居的地方,素有“文墨之乡”之称。舞火龙是桃坑乡客家人独特的民间艺术,是一种集娱乐、观赏、体育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活动。舞火龙一般在喜庆节日、乔迁或久旱求雨时,尤以春节、元宵为盛,是一种意在驱除魔邪瘟疫,祈祷年岁吉祥,寄托希望,融洽感情的独有方式。

    客家人对舞火龙情有独钟,它由农民自发组合,自娱自乐。“火龙”制作工艺较简单,舞起来优美而不繁杂。深受当地农民喜爱,只要锣鼓一响,人们就会翻山越岭,从四面八方赶来观看,共享欢乐,场面热烈欢快。几百年来,“客家火龙”代代相传,有漫长的形成和发展历史,具有丰厚的民族文化积淀,故繁衍至今。

    “客家火龙”属于本土的民间文化,经过整合与交融,“客家火龙”已经成为包含音乐、舞蹈、祭祀、宗教信仰等各种艺术成分的乡村市井民间文化的集中代表。

舞火龙前,要在龙头、身、尾密密插上线香,扎上花硝引。舞火龙大多在晚上进行,队伍庞大,有火把队、灯笼队。舞时事先点燃龙身上的线香头,由3人各执一节默契配合,“火龙”在夜里舞动起来只见香火闪烁,花硝四射,香火越舞越旺,象征主人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一)客家火龙的程序

    客家火龙有四个程序:游龙、舞龙、送龙、化龙。

    夜幕初降,“客家火龙”便出动,出阵时鼓乐齐奏唢呐一吹,“客家火龙”便由一名德高望重的老者手提香篮领头,十几名青年男女高举各种式样上书“龙游四境”、“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岁岁平安”等字样的彩纸灯笼紧随,然后是数盏龙灯跟随,7名乐手一路敲锣打鼓,吹着唢呐殿后,在上百只火把的照映下,在一群看热闹的男女老少簇拥下,“客家火龙”摇头摆尾,浩浩荡荡游走在山野小径,走过田垄,走进村庄。每到一户由老者送上一柱线香,主人鞭炮迎接,接着“客家火龙”雀跃而起,迅疾游至厅内,主人把灯一灭,“客家火龙”便在鼓乐声中穿梭腾舞起来,主人不停地燃放鞭炮,围观人击掌助兴。围绕村子走一圈后,来到祭祀的地方,由提香篮的老者摆放好香、纸、蜡烛和祭拜的三牲,点燃第一炷香后,舞龙者再把香火插满龙头、龙身、龙尾,“客家火龙”腾跃而起,在鼓乐、唢呐声中翩翩起舞。

    舞龙的套路主要有五式,五式之中可以自由变化。首先是“龙拜四方”,祝愿福到四方,四季平安,随即是“雪花盖顶”,接着是“团龙献花”、“黄龙缠柱”、“龙跳五门”。表演选择在一个宽敞的场地上进行,举火把和挑灯笼的人围成一个大圆圈,中间点上三堆篝火,击鼓者擂响大鼓,“客家火龙”在密集的鼓点中,随着节奏一条接一条奔跑出场,绕场三圈后变换队形,然后分成3队各自围着三堆篝火再转三圈后,面对神位定位。这时提篮老者在唢呐和锣鼓声中踏着音乐节拍迈着方步上场,同时挑灯笼的人跟随出场站立两旁,老者上场后点燃香纸蜡烛,完成祭拜前的一些祭拜程序工作,然后带领舞龙人拜四方,祭拜完毕由老者高喊“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岁岁平安”等吉祥话语后宣布点火舞龙。翻飞的“客家火龙”随着鼓点、音乐轻重快慢的节拍,时而像潜龙腾空,追星赶月,时而像飞龙在天,喷珠吐玉,鞭炮轰鸣,锣鼓喧天,掌声如雷,在火爆的气氛中,舞龙高潮迭起,时而一条龙呼地跃上一张四方高桌上舞起来了,人们顿时雀跃欢呼。集体舞龙的队形组合,步伐步态,单条火龙的特技表演,形态各异,变化层出不穷。

    舞龙结束后,接着是送龙、化龙,把火龙送到河边沙滩上,设上香案,摆上三牲祭拜,叩谢龙神,然后焚烧火龙,恭送火龙回龙宫。

    (二)客家火龙的制作

    “客家火龙”制作就地取材,非常简便。以竹片当骨,用干净整洁的稻草裹捆,分别扎好龙头、龙身、龙尾三节雏形,在每节下部垂直装上一根便于抓握的50厘米长的竹棍,然后在龙头、龙耳、龙尾处分别粘上用小竹棍和彩纸描剪好的龙角、龙须、龙耳、龙舌等,眼睛用木材做成,用墨笔画成眼睛状,装裱完毕,便在龙头、身、尾上密密插上香头,一条昂首张口、角叉尾翘、海碗口粗、2米来长的“火龙”便制成了。

    同时还有上书“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岁岁平安”、“龙游四境”、“龙跳五门”等字样的红灯笼数个,松枝火把百只,锣鼓队(小锣、大锣、钹、小鼓、唢呐两人)和大鼓一只在游龙过程中配合使用。

    (三)客家火龙的传承

    “客家火龙”源于南宋淳熙年间,至今已有六七百年的历史。曾在茶陵原江口乡、桃坑、湖口、八团、小田、舲舫等有客家人居住的乡镇流传,以桃坑(原江口乡)为中心,辐射到周边有客家人居住的乡镇。它的传承关系带有些家族性,但也有各村组业余爱好者们自愿组合形成。现将保存完整的桃坑乡舞龙队的传承关系作简略说明。

    曾风德:男,118岁(已故),桃坑人,农民,主舞龙头。其学生有曾招福、李日梅、李日华等。

    曾招福:男,95岁(已故),桃坑人, 农民,主舞龙尾。其学生有曾龙祥、谢肇蔚、曾招茂等。

    李日梅:男,94岁(已故),桃坑人,农民,主舞龙头。

    李日华:男,92岁(已故),桃坑人,农民,主舞龙身。

    曾龙祥:男,现年69岁,桃坑人,农民,主舞龙身。是曾风德的孙子、曾招福的儿子,其学生有李长明、曾庆辉、何三余等。

    谢肇蔚:男,71岁(已故)。桃坑乡人,农民,主舞龙头。

    曾招茂:男,70岁(已故),桃坑乡人,农民,主舞龙尾。

    李长明:男,现年31岁,桃坑乡人,农民,主舞龙头。

    曾庆辉:男,现年39岁,桃坑乡人,农民,主舞龙身,是曾风德的曾孙。

    何三余:男,现年43岁,桃坑乡人,教师,主舞龙尾。

    以上是近百年来“客家火龙”传承谱系,其中曾风德为第一代传承人;曾招福、李日辉、李日华为第二代传承人;曾龙祥、谢肇蔚、曾招茂为第三代传承人;李长明、曾庆辉、何三余为第四代传承人。

    (四)“客家火龙”的艺术特点

    1.区域分布的广泛性。“客家火龙”除了主要在桃坑乡客家村民中流传外,炎陵县其他有客家人居住的地方亦有舞火龙的习俗。

    2.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客家火龙”除有固定的程式和招式外,亦可根据需要和场面大小分为单龙独舞、多龙群舞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

    3.表演内容的综合性。舞火龙由诗文(一人祭祀)、龙舞(三人组龙)、鼓乐(鼓、唢呐等、独奏、重奏、齐奏)等形式组成。

    4.舞蹈动作的完整性。舞火龙的大部分动作有着相对规范的结构、曲式,各种套路的旋律、节奏、速度都有一定的规律性、代表性,都表现出火龙的本色和特点。

    5.群众基础的大众性。舞火龙是客家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无论是喜庆节日、乔迁,还是久旱求雨,客家人都有舞火龙的习俗。

    客家火龙是炎陵县文化的典型代表,也是炎陵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萌生、形成和发展对研究炎陵县的民族背景、民俗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它全面、完整、生动地体现了当地民族、地区的文化传统,具有民族学、民俗学价值。

    同时,它反映了当地人们为驱魔邪、瘟疫,祈祷年岁吉祥,是客家人寄托希望、融洽感情的一种独有方式和他们对幸福生活的执著追求,成为当地人体现民族凝聚力和教育培养后代的重要手段,是民族认同的纽带。在节庆日和岁时礼仪聚会上,客家火龙对全县各族人民团结融合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2006年,客家火龙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茶陵县文化局为该项目的保护主体。


 


湘ICP备05011312 版权所有 湖南图书馆 备案证书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