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非遗名录
相关文献
相关图片
相关视频
道州龙船赛
道州龙船赛

       道县位于湖南南部,潇水河横贯于县域,洑水、淹水、泡水、泠水、濂溪河等从西、北、南三侧汇入,河网呈扇形,有如水乡泽国。沿河两岸林木葱郁,村庄棋布,地理环境优美。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为湖南省多雨地区之一,这为龙舟竞赛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道州龙船赛主要分布在道县以县城道江镇为中心的周边5个乡、33个行政村之间,南起万家庄乡五洲村,北至上关乡鲤鱼坝村,南北距离16公里,东西相距10公里。县城潇水河段西起含晖岩,东至东洲山,全长5公里水域为主要活动赛区。

       相传道县划龙船,已有几千年历史。《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龙舟竞渡。”历史上统治者多次不准道州百姓划龙船。《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宋太祖在乾德元年(963)和开宝五年(972)间三次传旨,不准湖南、四川一带人民“为龙舟戏”。《道州志》记载,明朝万历二十六年(1598),州守韩子祁革龙舟40艘,改浮桥往来之便。但道州人划龙船的民俗,却历经沧桑,长盛不衰,传承至今。

       道州龙船在民间的流传俗语是“五月五,龙船下水打烂鼓”,这说明比赛的激烈和热闹气氛。过去统治者讲忌讳,“龙”是“天子皇帝”的象征,道州龙船赛民俗活动屡屡遭禁,道县人为避讳忌,把龙船头改成了“虎头”、“凤头”等。“文革”期间,道州龙船赛被视为“四旧”而停赛10年,从1979年开始恢复活动。

       道州龙船赛,是在湖南永州市道县辖区汉民族聚居地域流行的一项大型民间传统竞赛项目。这项活动,起源于民间,传承于民间,发展于民间,千百年来,已成为道州人集娱乐、健身、竞赛、交朋访友于一体的民间习俗,同时也成为湘南地区经商贸易、交流的桥梁和纽带。道县纵横交错的河港,为划龙船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一、独特的风俗。

       道州龙船赛民俗活动除在端午节进行外,每年的八月十五“中秋节”也要进行比赛。

       二、最大的规模。

       道州龙船赛民俗活动的生命力特别旺盛。目前道州龙船已发展到146艘。1979年,营江公社白地头大队农民率先打造了两艘龙船。第二年,上关、水南等村紧接着兴造龙船,中秋节,潇水河上出现了15支龙船队,其中有两支女子龙船队参赛。1984年,全县龙船就发展到73只。1985年,营江乡白地头村龙船队代表零陵地区参加湖南省龙舟协会在株洲渌口镇举办的“洞庭杯”龙舟赛,获第四名。1987年,东门乡东洲山村龙船队代表零陵地区参加岳阳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屈原杯”龙舟邀请赛。1988年上关乡水南村、上关村妇女组成的代表队参加永州龙船赛,荣获第二名。2002年,道县被湖南省人民政府授予“龙舟之乡”称号。

       三、种类最全。

       道州龙船船头有三类:金、黄、赤、白、青、乌龙头为一类;金、黄、红、白、黑虎头为第二类;粉红凤头(称金凤)为第三类。

       四、独特的信仰。

       道州龙船船头,是由“龙生庙,庙生龙”而来,每一个龙头的颜色都有其来历。如道江镇东阳社区东阳坊村有15只金龙头龙船。因东阳村有座供奉“火神爷”的火神庙,所以他们的龙船头是金色的。东门乡东门村有黄龙庙,营江乡阳乐田村有乌龙庙,西洲社区有白龙庙,所以有黄、乌、白龙头船。

       五、精神的寄托。

       掌龙头者,是在村中有威望的长辈,叫“掌龙头”。由众人推选产生,必是富甲精英或名校学子和行孝善人,人们认为这类人能给大家带来好运。掌龙头者一般都自愿提供全船参赛者的烟酒糖水,寓意 “姻久岁长”。数里长街买卖风药,香气四溢。在看龙船赛的五天之内买的药特别灵,有龙肝凤胆之意,治病祛湿,强身健体,药效特别好。

       旧时东阳坊一坊有“九龙二虎”11条龙船(现属道江镇东阳社区),名传千里。而今东阳坊社区“遍地龙孙、龙子”,道县农村凡新打造一条龙船,邻近乡村多来贺喜,杀猪宰羊,摆宴席热情招待。下水时,要请巫师“乐龙”祭祀,锣鼓齐响,鞭炮阵阵。按习俗,新造龙船当年只有在中秋节试划,第二年才能到“端午节”比赛。试划时,邻村的老龙船相伴,意在安龙睦邻,寓团结友好之意。道州龙船下水时,其亲朋好友沿途恭贺,鞭炮声不绝。入水后,必待日落,兴尽方归。如遇刮风下雨,也坚持到底,决不半途而废,体现出道州人粗犷、剽悍、坚强及勇争上游之豪迈性格。

       道州龙船赛沿用器具有大木桶牛皮鼓、小木柞牛皮鼓、铜锣、彩旗,指挥用红色三角小旗。划船木桨(道州叫木桡)。龙头一般用柳树、樟树雕刻制成,因柳树、樟树木质硬而细腻,经久耐用。船身大多用樟木制作,现在也有樟、杉木混用的。划船木桨则用苦楝树制成。

       道州龙船制作传承人主要居住在潇水河一带的五洲村(万家庄乡)和青口村(白马渡乡)。五洲村以刘姓和蒋姓为主,青口村以周姓为主制造龙船。东阳社区有职业木匠制作龙头。龙头以陈斌寿老师傅雕刻的为最佳。梅花镇贵头村制作黄牛皮大鼓、小鼓。

       道州龙船赛代表性传承人是以道江镇东阳社区陈斌寿传至陈龙,阳乐田村由田修武传承至田团吉,东门乡何绩定传至何继文、何继书,上关乡李跃华传至李晓仔,营江乡王志和传至王保辉、姚胜龙等。

       道州龙船赛民俗活动以江南农耕经济为基础,以丰富的水资源为依托,历经几千年传承发展,是永州地区最富特色的民间体育竞技活动。这一活动保存了湖南南部地区以道县龙船船头为代表的原始符号,为崇龙而建龙庙,由敬龙而生龙船头,到见船头而知村知人。它在民族学、民俗学等方面具有较高价值。这项民俗活动还有隐含着的社会人文价值:张口龙寓意伸张正气,呼风唤雨,风调雨顺;抿嘴龙则寓意话到口边留三分,遇事三思,不要祸从口出;闭口龙为饱虎,意为家财万贯;开口龙为食虎,即总总有吃。

       道州龙船的龙头栩栩如生,千姿百态,异彩纷呈,有龙、虎、凤、猫、鹰等各种不同造型。民间雕刻师以大胆夸张的手法,雕刻出各种动物的形态表情,并以鲜艳的色彩粉饰,让人百看不厌,回味无穷,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道州龙船竞赛是很好的体育活动,能够增强群众体质。道州龙船赛具有民族凝聚力,能够加强各阶层交流,营造喜庆、安定、和谐的社会氛围。

       2006年,道州龙船赛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道县文化局为该项目的保护主体。

湘ICP备05011312 版权所有 湖南图书馆 备案证书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