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非遗名录
相关文献
相关图片
相关视频
汨罗长乐故事会
汨罗长乐故事会

       长乐位于湖南省汨罗市东北部,地处风景秀丽的智峰山下、闻名遐迩的汨罗江北岸,是“湖南省群众文化艺术之乡”、“湖南省百强镇”,2004年被国家六部委定为“全国重点中心镇”。

       长乐是一个千年古镇,南朝梁陈时(504)为岳阳郡治,迄今一千四百余年,古称岳阳郡。据《一统志》载,元顺帝流居江南,后迎归登基时,行经此地小憩,时蛙声如鼓,令传禁,并登高台北望京都,故后人又称“望京镇”,今境内尚有望京台、息蛙池等古迹遗址。相传当初战乱时,江西移民至此安居,取“长久安乐”之意,故称长乐,旧称长乐街,流传至今。古镇旧有北门、正阳、青阳、启明、钟灵、毓秀、挹秀、迎秀等10门,普庆、同庆、吉庆、北庆、永庆等5街,还有鲁家、照壁、大庆等8巷,规模宏大,素有“小南京”之称。镇内现有一条古老的麻石街,宽4.5,长约600,两边古建筑鳞次栉比,保存较好,颇具民俗特色,尚隐现历史的沧桑与昔日的繁华。街口有一名胜古迹“回龙门”,据传是为纪念沿江打捞屈原遗体的船由此回航而建,距今已逾千年。

       据《湘阴县志》载,长乐镇原属湘阴县治,1965年划湘阴县为湘阴、汨罗两县。春秋时期长乐属罗子国辖,到战国属楚。楚人信天,每遇灾荒,人们为祈求上苍消灾解厄,赐福降祥,于每年正月,按天之五方,地之五行,阴阳演化定初五、初十、十五(元宵)为祭日,由巫师和童男童女装扮成天神、地神和掌管五谷六畜诸神,抬着草扎的图腾至汨水边祭天、地、鬼、神,而后游集、游乡。

       到南朝梁大通年间岳阳县城设在长乐,至此时便有了城镇的规模。隋文帝开皇十一年(591)划湘阴县,县衙也设在长乐。由此以降,一千五百年来长乐便成了湘北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唐朝建立后,经贞观之治,百业兴旺,仓廪充盈,人民安居乐业,唐太宗为示太平盛世天子与万民同乐,于贞观二十年(646)昭示天下,每年上元节(元宵节)大放花灯,这样便使得正月举行的祭祀活动与上元闹花灯相结合,慢慢演变成了故事会。

       长乐故事会起于隋唐,盛于明清,20世纪80年代已达顶峰。由此以来,千百年间每逢太平年景,从正月初起至元宵节,长乐人自发分成上市街和下市街两个团体,举行故事会竞赛,内容为历代忠孝节义和民间传说故事,表现爱憎与忠奸,渗透幽默与讽刺,显示技巧与新奇,传递友谊与祝福,祈求吉祥与和平,一年一年演绎,一代一代传承,技艺越传越精,故事越传越多,影响越传越远。

       汨罗长乐故事会主要分布在长乐镇的二岳寺居委会、回龙门居委会、长新村、长南村、佑圣村、隘口村、 水合村、双旗村、水府村和赤马村。

       长乐镇原主街长约600,为南北走向,靠北一头称为上市街,靠南临汨罗江称为下市街,确定一个界点,街道长短、居民户数、人口基本相等,相应组成上下街两个故事会。同时对临近村落也进行划分,如靠北的周、杨、陈、鲁(即大屋周、官门杨、陈家门、鲁家段)诸姓氏协助上市街,靠南头的余、王、杜、李、丁、傅、荣(即隔江紧临的平江王家巷、李家河和长乐的丁家河、傅家河、荣家段诸姓)协助下市街,其余乡邻不得参与。

       各故事会设正会长、副会长、顾问、财经、保管、委员若干人(也将会长称为首士或头人),并分为组导、戏剧、服装、道具、化妆、后勤等组,统一调度,分工负责。故事会成员均为业余,不计报酬。故事会所有经费均系自筹。每年春节从正月初至大闹元宵节结束。

       长乐故事会分为地故事、地台故事、高彩故事、高跷故事四大类。再以会旗、彩旗、横竖牌匾、彩灯、油筒、威风锣鼓、乐队等为辅,并配以玩龙(分为彩龙、火龙两种)和舞狮、采莲船等。近年将一些现代科技手段用上,使表演的故事既有传统色彩,又有时代精神,更具新、奇、巧。

       1.地故事:不依附载体,直接在地上行走,由一个乃至多人组合表演。如老汉驮妻:由一人表演,表演者上半身化装成女性,涂脂抹粉,云髻高盘。下半身作老汉状,足穿草鞋,高挽裤脚,将一个化好装的傀儡老头上半身捆于胸前,弯腰驼背,头戴草帽,腰部装上女人下半身,尖尖小脚穿一双绣花鞋,老汉再装一双假手抱着女人臀部。表演者一手拿小手帕,一手拿蒲葵扇,边挥边舞,扭腰摆臀,时俯时仰,左顾右盼,做出各种滑稽戏谑动作,活生生一个老汉驮娇妻。

       此类故事均在地上作哑剧表演,二人如刘海砍樵,多人如唐僧取经,还有大脑壳、小脑壳,头大者如巴斗,头小者如拳头。还有穿胸官,即一根竹竿,从胸前穿过,由两人抬着竹竿表演,奇巧滑稽。

       2.地台故事:地台故事又称矮故事。用木料制成1.5宽、2长、1高的平台,由4人肩抬,也可置于车上推着行走。平台四周饰以彩色绸布,也有用其他物件装饰,如将红枣一个个用线穿好,结成各种图案,装饰四周;也有用粉丝扎成一把把,也有用彩色丝线,也有用大、小、方、圆的镜子,还有用各类药材等,别出心裁,无奇不有。平台上面根据所表现内容布景,有山石、树木、亭台、桥梁、船舶等。例如《桃园结义》,即布成桃园景象,桃树下设一长桌,桌上陈设香、烛、果、酒等。人物即着戏装,勾脸谱,装成刘备、关羽、张飞等,立于案前作盟誓状。又如《许仙游湖》,即将整个平台扎装成一艘乌篷船,许仙撑雨伞同白娘子、小青立于船头,梢工立于船尾作摇橹状。

       3.高彩故事:高彩故事又称高故事。用木料制成长、宽、高均为1的基台,由四人肩抬,也可置车上推着行走。用长约2 圆钢,根据所表现的内容弯曲成形,下端固定在基台中央,由上下两人装扮。如《三打白骨精》,即由白骨精居下,双手持双剑向上交叉,悟空手持金箍棒,棒击双剑交叉处。悟空悬空执棒端,头下脚上,利用服装、剑棒等道具,将中心支撑圆钢遮住。而悟空整个身体实际靠圆钢支撑,看上去浑然天成,奇巧动人。又如《李靖与哪吒》,李靖居下,右手托着一座高约40厘米的玲珑宝塔,哪吒左脚立于塔尖,右脚向前凌空跨出,脚下风火轮快速旋转,两手一执混天绫,一握乾坤圈,做出各种动作。

       4.高跷故事:高跷故事简称高脚。用两根长杉木制成,高度从1(脚踏板距地净距离为准)、23,最高至4不等。用布条捆绑于小腿,脚踏于踏板上,徒手直立行走。技艺高超者可以做出扭、跳、弯腰、后仰等各种惊险动作。根据所表现的内容,同样由一人乃至多人组合。表演者勾脸谱着戏装,手持刀、枪、剑、戟、马鞭等各种道具。如《三英战吕布》,即由吕布、刘备、关羽、张飞等4人组合,吕布头戴双翎冲天冠,着白战袍,手持方天画戟;刘备头戴帝巾龙勒,着黄龙马褂,手持双股剑,挂青三;关羽头戴绿扎巾龙勒,着绿战袍,手握青龙偃月刀,挂过腹青三;张飞头戴黑扎巾龙勒,着黑战袍,挺丈八蛇矛,挂青吊。又如《水泊群雄》108将各具形态,成双列队前进,前面一人高举杏黄旗,上书“替天行道”四个遒劲大字,后随两人,也各执一旗,一书“山东呼义保”,一书“河北玉麒麟”,再配以彩旗、号角、威风锣鼓等,只见旌旗猎猎,衣甲鲜艳,浩浩荡荡,非常壮观。

       5.锣鼓:锣鼓分为威风锣鼓和小锣鼓两种,是故事会中必不可少的打击乐器。

       威风锣鼓:由1鼓(直径1.2)、1锣(直径1)、1钹(直径40厘米)组成一套。打击套路为节节风、转四季头、抽头、催锣鼓、炮锣等六个套路。上下故事会总共一次可出动20套,特别是玩龙舞狮的时候,打击起来,配合舞步,时轻时重,时快时慢,时而似行云流水,时而似万马奔腾,时而似雨打芭蕉,时而似金蛇狂舞。轻击时,如风摆杨柳;重击时,如滚动春雷,震天动地,十分热烈。

       小锣鼓:由1鼓、1锣、2钹、1小锣等5人组合打击。锣鼓套路分为狮子滚球、长鼓溜子、喜鹊噪梅、金蛇狂舞等,这些套路极具地方特色,为长乐独有。一次故事会最多可出动小锣鼓40套,给故事会增加了喜庆、热烈的气氛。

       长乐故事会相关制品及作品有:

       1.头饰。

       冠:正皇、平天则、草皇、尔步文、紫金冠、帅盔、枪盔、二龙盔、三札盔、狮子盔、太监盔、中军盔、金部头、银部头、铁部头、相斗、花相、正纱、花纱、团纱、尖纱、太子头、文凤冠(女用配霞帔、珠子)、武凤冠(女用配霞帔、绒球)、头面(女用);

       帽:八角陀帽、元陀帽、花陀帽、遮阳帽、卦巾;

       勒:龙勒扎巾、大龙勒、小龙勒;

       巾:小生巾、公子巾、帝巾、披巾、一字巾、员外巾、扇子巾、道巾;

       髯挂:青三、麻三、白三、青满、麻满、白满、青吊、麻吊、白吊、红吊、八字须、鼻须、一字龙。

       2.服装:蟒袍(配玉带朝简,分青、黄、蓝、紫、红、绿、白七色);靠 (分分青、黄、蓝、紫、红、绿、白七色);官衣(配玉带朝简,分青、黄、蓝、紫、红、绿、白七色);素箭(配板带,分红、白、青三色);龙箭(配板带,分红、白、青、绿四色);开张(分青、黄、蓝、紫、红、绿、白七色);开台(分、青、黄、蓝、紫、红、绿、白七色);折子(分分青、黄、蓝、紫、红、绿、白七色);下褴马褂(分分青、黄、蓝、紫、红、绿、白七色);豹衣(配板带,分分青、黄、蓝、紫、红、绿、白七色);卦衣(分青、蓝、紫三色);打衣(分青、蓝、白三色)。女装:女蟒(红色)、女靠(红、绿色)、宫装(红、绿色)、古装(红、绿色)、女披(分青、黄、蓝、紫、红、绿、白七色)、裙(又名扫脚,分青、黄、蓝、紫、红、绿、白七色),其他彩衣彩裤有去肩三角下栏(配套)、苦衣苦裙、雪披雪斗、披风。

       3.兵器: 剑有尚方剑、佩剑、双股剑、鱼肠剑;枪有三尖两刃枪、钩镰枪、虎头枪、双枪、火尖枪;刀有青龙偃月刀、定唐刀、双尖两刃刀、朴刀、七星刀、虎头刀、腰刀、匕首;戟有方天画戟、单戟、双戟、短戟;矛有丈八蛇矛;棍有齐眉棍、狼牙棍、哨棍、盘龙棍、三截棍、金箍棍、囚龙棍;斧有月斧、开山斧、板斧、双斧;鞭有单鞭、双鞭、竹节鞭;锏有金装锏;锤有震天锤、八棱锤、雷神锤;杖有龙头拐杖、禅杖;铛有流金铛;杈有双股杈、单股杈、托天杈;钯有九齿钉耙;铲有方便铲、月牙铲;箭有弓箭;尺有量天尺 挝有毕燕挝;篙有铁篙。

       4.脸谱:描画施色均与戏剧脸谱相同。

       5.其他:挽手(即马鞭,按马色)、掸帚(即拂尘,又名云帚);花翎、念珠、遮阳伞、遮阳牌、签筒、笔架;羽扇、折扇、团扇、蒲扇;箫、笛、琴、琵琶。

       长乐故事会表现的作品有:

       商:纣王进香、伯邑考抚琴、陈塘关、子牙下山、子牙摆课、三进碧游宫、太公把钓、哪吒闹海、黄飞虎反关、文王访贤、五岳归天、斩三妖。

       周、春秋:马陵道、临潼斗宝、樊城下书、青龙桥比箭、弄玉吹箫、完璧归赵、将相和、重耳游列、子胥混关、庄子试妻、西施游湖、专诸刺僚、伯牙抚琴、屈子行吟、独醒亭、程婴救孤、火焚绵山。

       秦:荆轲刺秦、孟姜女、苏秦背剑、张仪游说、始皇称帝、指鹿为马、大泽龙蛇。

       汉:鸿门宴、乌江逼霸、霸王别姬、月下追韩信、登台拜将、高祖斩蛇、董允卖身、七仙织绢、独木桥送子、孟宗哭竹、王祥卧冰、上天台、斩姚期马武、班超回汉、李广征西、昭君出塞、文姬归汉、桃园结义、二十八宿下凡、刘秀走南阳、神亭酣战、马跃檀溪、徐母骂曹、风凌渡、横槊赋诗、古城相会、辕门射戟、击鼓骂曹、三顾茅庐、徐庶荐贤、凤仪亭、三英战吕布、屯土山、五关斩将、青梅煮酒、五虎将、白门楼、长坂坡、对卦、舌战群儒、群英会、蒋干盗书、灞陵桥、单刀赴会、陶公祖三让徐州、黄鹤楼饮宴、甘露寺、七星台借风、草船借箭、黄盖献苦肉计、孟德献刀、华容释曹、张辽救主、王允献貂、张松献图、牧牛山、骂王朗、夜战马超、芦花荡、献空城、收姜维、关公取长沙、取定军、挥泪斩马谡、汉阳院、带孝伐吴、禅台报、拦江夺斗、赵氏描容、窦钧五子、纪信替死、苏武牧羊、捉放曹。

       隋唐:临潼关救驾、劫皇扛、贾柳店结盟、夜打登州、十八条好汉、程咬金探地穴、麻叔谋探地穴、锁五龙、卖马当锏、太宗游地府、李淳风摆课、四平山、御果园、三鞭换两锏、敬德装疯、斩雄信、程咬金拜旗、薛仁贵回窑、丁山射雁、太白醉酒、五家坡、取摩天岭、白虎关、寒江关、抛球招亲、薛刚反唐、徐策跑城、王彦章摆渡、法场换子、鸡爪山买头、大闹淮安、重台分别、落花园、昭君庙进香、朱买臣卖柴、沙陀颁兵、贵妃醉酒、打金枝、三哭殿、击鼓催花、马嵬坡、怒贬牡丹、杨广观琼花、十三棍僧救唐王、子仪庆寿、夺印、朱砂配、大闹天宫、桃园戏仙女、大闹兜率宫、蟠桃宴醉酒、花果山、闹龙宫、闹地府、孙猴出洞、三打白骨精、盗长生果、借芭蕉扇、真假猴王、唐僧率入盘丝洞、流沙河、收红孩儿、观音坐莲、十八罗汉斗悟空、金水桥。

       宋:三下河东、赵匡胤问前程、千里送京娘、龙虎斗、杨衮交枪、假设阴曹、沙滩赴会、李陵碑、陈琳拷寇、狸猫换太子、落帽风、包公铡美、陶三春、杨延嗣杀四门、刘金定杀四门、辕门斩子、穆桂英下山、赤桑镇、破天门阵、一鼠闹东京、五鼠闹东京、十二寡妇征西、围城报仇、襄阳会、贺后骂殿、盗降龙木、穆桂英挂帅、令婆挂帅、四郎回营、盗令箭、八姐闯幽州、高旺背鞭、宋江杀惜、收卢俊义、野猪林、拳打镇关西、武松打虎、狮子楼、武松杀嫂、酒醉桃花宫、醉打蒋门神、百单八将、李逵杀虎、真假李逵、时迁盗甲、浔阳楼题诗、时迁盗鸡、燕青买线、燕青打擂、沙滩饯别、大闹东京、高平关、打鱼杀家、三打祝家庄、泥马渡康王、枪挑小梁王、水泛汤阴、岳母刺字、周仝传艺、岳飞收杨再兴、梦里传锏、八锤大闹朱仙镇、梁红玉击鼓、高宠挑车、花园比武、岳云解粮、大战陆文龙、三打陶三春、风波亭、胡迪骂阎。

       元:弯弓射雕、关汉卿、六月雪。

       明:金沙滩、刘伯温访主、访常遇春、大战鄱阳湖、二进宫、马芳围城、永乐观灯、闯王访谷城、闯王兵败九宫山、陈圆圆、目莲寻母、梅龙戏凤、苏三起解、三审玉堂春、王金龙探监、独占花魁、正德遇饭、郑成功、生死牌、拜月记。

       清:贾元春归天、黛玉葬花、十二钗、九盗玉龙杯、窦尔登盗马、黄三太闯山、虎门销烟、镇南关大捷、金田起义、垂帘听政、打差算粮。

       杂剧:许仙游湖、断桥会、状元拜塔、水漫金山、盗灵芝、嫦娥奔月、刘海砍樵、兰桥会、送友、访友、湘子化斋、湘子试药、湘子度妻、铁板桥、八仙过海、八仙庆寿、蔡昆山耕田、七品芝麻官、徐九京升官记、蔡玉龙打鱼、鹊桥会、仙女散花、断机教子、观画游楼、济公戏郭真人、三捉华云龙、济公、徐瞎子闹店、杂技英豪、神舟升天、女排夺冠、打铜锣、拾玉镯、江姐、斗智、柳瑞追踪、红灯记、杨林保镖、奇袭白虎团、红梅赞、杜丽娘、杜十娘沉宝、五女拜寿。

       长乐故事会配套打击乐曲牌:威风锣鼓有节节风、转四季头、抽头、催锣鼓、闷拨、炮锣;其他锣鼓有狮子滚球、长鼓溜子、喜鹊噪梅、金蛇狂舞。

       长乐故事会其他器具:

       地台:木制,长2,宽1.5,高1,用来扎装地台故事。高彩台:木制,长、宽、高均为1,用来扎装高彩故事。高彩:铁制,用长约2钢材根据所需表现内容经锻压弯曲成形,用来扎装高彩故事。高跷:杉木制,长度1234不等,用来扎装高跷故事。捧叉:木杆(竹竿)长约23,顶端装一直径40厘米的半圆形作为高彩和高跷的安全保护用品。会旗、会徽、彩旗。牌、匾:用作书写有关标语口号,故事解说。油筒:用直径3厘米长约1的竹竿制成,用草纸卷筒插入竹筒一端,灌入煤油,晚上照明用。

       长乐故事会的主要特征是:一个“比”字贯穿着故事会的始终。因为“比”使故事会有了生命,有了传承,有了发展。通过故事会比知识、比智慧、比趣味、比技艺、比数量,看谁出的故事新、深、奇、巧。因此,通过比故事给小镇带来了欢乐、祥和,也促进了发展。

       正月初,上下街首先各出几副高跷,相互拜年,共祝升平,恭贺新禧。一来二往便从多个方面“比”起来。

       比数量:你出两副高跷表演《和合二仙》,我便出三副高跷表演《福、禄、寿》三星。你出五副高跷表演《五女拜寿》,我便出八副高跷表演《八仙过海》。越比劲头越大,越比数量越多。1968年春节,双方最多一次共出高跷400多副,地台故事300余台,高彩故事达100多台,共出动人数近3000人。各地来看故事者更是数以万计,真是盛况空前,整个小镇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比高矮:高跷有很强的技巧性,需要胆大心细,更需要一个健康的体魄。长乐人从几岁起便开始学踩高跷,首先用两根一米多长的小竹竿,离地几寸到一尺许的地方横捆着一根三寸来长的小木棍,权当脚踏板,双脚各站一根,手提着竹竿,慢慢行走,等踩稳了,胆大了,再上高跷。从一尺起,步步加高。20世纪80年代以前长乐的许多小孩会踩高跷,其中还有一部分是女孩,只是高度和技艺程度不同而已。

       高跷主要是比高,你来的是1,我就踩2,你踩2,我就踩3,最高者可达44高度确非儿戏,人在上面晃晃悠悠,飘飘然然。4的高跷重达20来斤,加上路面不平,难度更大,一不小心随时有跌倒的危险。因此不到“比”的高潮,不棋逢对手,就不出这样的高度。

       比智慧:即比各种知识的综合发挥,即兴发挥。如这方出了两三趟故事,而对方未应战,即出一个姜太公,背着鱼篓,手挥钓竿,左晃右晃,意即“愿者上钩”。如果对方还不“应战”,即出12个赤膊大汉,满脸涂黑,擂动12面牛皮大战鼓,鼓声隆隆,声势赫赫。对方这下急了,如何应战,智囊团即出新招:用一副高跷,装成平民模样,背上背个大竹篮盘,手中提着一只芦花公鸡,优哉游哉,意即你打烂12面战鼓,而我只当鸡啄篮盘。又如,一方出《杨门女将》,踩高跷的全是十六七岁的妙龄少女,12女将头戴双翎扎巾凤勒,身穿一色新的各式绣花战袍,背上四面三角威武旗迎风飘动,真个是英姿飒爽,巾帼不让须眉。而另一方积极应战,即出《十三棍僧救唐王》,13个年轻帅小伙,剃了光头,颈挂念珠,手执齐眉棒,凛凛威风,好一支武僧队伍,意即你方出12个女孩,我方即出13个和尚,以此相戏谑,占上风。

       上下街故事会各有一大批人充当智囊团,刺探“军情”,商量对策。纵是父子、翁婿,如果分居在上下街,也视同“敌我”,高度保密,各为其“主”。

       比新奇: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形势的发展,故事会把一些新内容、新科技手段运用到故事上,使这一古老传统艺术焕发出新的光彩。

       一次“比”故事,一方将《神舟升空》扎上高彩故事,只见一枚约4高的巨型火箭凌空而起。火箭通体呈银灰色,五星红旗图案和“中国航天”四个红色大字分外夺目。火箭尾部还喷出团团彩色烟雾,两个系红领巾的少年儿童,坐在舱内向观众频频挥手致意。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尤其到了晚上,饰以霓虹彩灯,更是似真似幻,奇巧动人。火箭上奏出的《东方红》乐曲,亲切和谐,使观众听了无不为之喝彩叫好,无不感到欢欣和自豪。

       这台高彩故事一出,顿使对方感到惊服,又鞭策和激励自己要创新,要胜出。这也许就是我们中华民族一种既虚心求学又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经智囊团紧急筹划,也出了一台突破性的高彩故事——《杂技英豪》。只见一彪形大汉虎背熊腰,头扎英雄巾,腰系红缎武生打带,足蹬麻履,八字形立于高彩台基上。右臂抬出,臂上竖起一根长约4的竹竿,竹竿顶端及四周有四个健壮的小伙子表演着倒立、横卧、翻转等高难度的杂技动作,其惊险处不亚于国际杂技大赛。此台一出,万人空巷,使成千上万的观众,无不目瞪口呆,叹为观止,特别是突破了高彩故事历来只由上下两人表演的传统,而成为一下四上的新格局。

       “比”是全方位的。比知识、比速度、比风格也是故事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比故事,要熟悉各类历史典故,要有丰富的历史知识、戏剧知识。一台历史故事有几个历史人物,姓甚名谁,身上穿什么,头上戴什么,手中拿什么,勾什么脸谱,或站或坐,或跪或卧,胡须或青或白或红,或长或短或吊口,都有一定规则,马虎不得,大意不得。如果有错,一旦被对方发现,马上给你“立竿见影”扎一台同样内容的故事,帮你“纠偏”。有时还挂上“打假”的牌子,出你的“洋相”。这其中也就包括速度问题,就是快反应、快决策、快出台,抢占先机,以快制胜。

       比故事是两军对垒,龙争虎斗,针锋相对;比风格、比友谊却是长乐人高尚品德的表现。有一次一方的故事出到另一方时,扎故事的小孩突然发了病,对方人得知,马上帮助小孩卸妆、洗脸,叫来医师急救,关爱之情胜似亲人。同时将自己已化妆好的小孩,如式穿戴,抱上台去,使故事圆满结束,事后被传为美谈。

       如此事例,不一而足。纵观千百年来长乐故事会,就是在这种“比”的氛围中演变、成长、发展、完善。“比”是长乐故事会的生命。“比”是长乐故事人的精、气、神。

       故事会的基本特征除了“比”之外,还有场面的热烈壮观,制作工艺的构思奇巧,“高彩”、“高跷”的高难惊险,手段内容的诙谐滑稽等,无不淋漓尽致、恰到好处地展示出来,充分体现了长乐故事会融历史典故、民俗风情、戏剧艺术、杂技竞技于一体的民间传统团体大型行为艺术的特色。

       长乐故事会的重要价值表现在以下方面:

       1.寓教于娱乐之中:比故事的过程,也是对人们进行一次爱国主义、传统伦理道德教育的过程。故事所表演的内容都是历代忠臣义士、孝子、节妇的忠、孝、节、义的故事。忠奸分明,善恶分明,是非分明,人们喜闻乐见,容易接受,往往收到潜移默化和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2.净化社会风气:春节期间实属农闲,一年到头亲友相聚,特别是青年人三五成群,游手闲逛,于是打牌聚赌、聚众斗殴之事时有发生。民事纠纷、刑事犯罪往往在春节期间是高发时段。在玩故事期间,事事要人做,人人有事忙,大家都集中精力扎故事、玩故事、比故事,无闲暇之人,无闲散之心,所以无人打牌赌博,更无人聚众闹事。

       3.牢记历史,传承文明:我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文化底蕴之深厚,历史典故之丰富,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无法比拟的。长乐故事会,就是从这些尘封的典籍中,从已逝的几千年的历史长河里,摘取前人耀眼的朵朵浪花、件件成功的历史经验、处处失败的历史教训,讴歌忠孝节义,贬斥奸侫贪邪,使文明得以传承,社会得以进步。

       4.文化艺术价值:历史上长乐故事会产生于祭祀与上元闹花灯中,特别是在扎高故事的制作中,场景与情节的选择、道具的制作,包含着很深的组合艺术,故事表演中的“悬、险”,渗透着平衡技巧与力学原理,在人物脸谱的绘制中,融合了古装戏曲中所表现的喜怒哀乐,突出了人物的个性,是人性的直观剖析,很有美学价值。其作用与戏曲、杂技同工,更是二者的完美结合。这对深入研究湘楚文化,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5.拉动消费,增进商机:故事会从正月初一起至元宵节止,半个月时间中四乡八邻、外县外省的,省亲者、看热闹者,人数不下10万人次。仅以每人消费50元计算,也可拉动消费500万余元。所来之人,工农商学各方面人士都有,其中也蕴藏着无限商机。因此说,一次玩故事的过程,也是一次拉动消费、增进商机的过程。

       6.旅游开发价值:长乐故事会的表演充满古老神秘、奇特狂欢的氛围,是一种比杂技更为热闹、更有精神价值的行为艺术。虽是一种无声的哑剧,但每台(组)故事表演的直观性,都是每个历史时期场面最壮观的聚集,常把观众带入特定的历史时期发挥丰富的联想,给人以启迪和教育,故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特别深受海外侨胞、港澳同胞以及外国友人的青睐。近年来长乐故事会先后20多次应邀赴外地表演,对交流、传播中华文化、和谐社会的构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06年,汨罗长乐故事会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汨罗市长乐镇人民政府为该项目的保护主体。

湘ICP备05011312 版权所有 湖南图书馆 备案证书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