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非遗名录
相关文献
相关图片
相关视频
桃江马迹塘扎故事
桃江马迹塘扎故事

       马迹塘镇位于益阳市西部,西北与安化、常德、汉寿等县紧密相连。距县城45公里,是桃江县面积最大、人口最多、享有“桃花江西大门”美誉的重镇之一。这里历史悠久,物产丰富,水陆交通便利,市场活跃,商贾云集,是中外客商经商的风水宝地。

       马迹塘地名源于三国时期关公赤兔千里马飞越沂溪,金甲铁蹄踏石跃过留下马迹而来。至今关公神像置于金龙山关帝庙,香火不断,受人们顶礼膜拜。这里素以传统技艺“故事”闻名,俗称“奇事、巧事”、马迹塘的“故事”。

       桃江马迹塘扎故事,流传于桃江县马迹塘镇一带,全国范围内与扎故事同类的高台艺术有:南京高台、广东飘色、山东芯子、浙江抬阁、山西提篮与背篮等。

       相传1853年洪秀全率领太平军在益阳大败清军向荣部,集万艘民船下洞庭,攻岳阳、取武汉、下九江、破南京,定都金陵,号为“天京”。庆祝胜利时,有人别出心裁,扎数十高台以迎“天皇”,从此高台艺术成为天京军民同乐的一种艺术形式。1864年太平天国失败,天京陷落。太平军中的马迹塘将士将高台艺术带归故里,从此高台被移植到马迹塘,更名“故事”,此即扎故事之由来。

       故事的扎法,是首先将一预制的故事木座放置空坪中,木座为宽1.2、长1.4、高0.85的木柜,内放5060公斤的石块或铁块以稳定重心;再将一根长3.5、经过造型制作的铁轴插入木座中心加以固定,轴端扎一抱腰,然后上装,将轴套入衣服内,安上出手。当出发时,便将化好妆的故事演员一一抱上木座就位,轴端演员需用绑腿、棉花齐腋窝加以捆扎,再安假脚,或前或后,或左或右,或提或踢,必须自然。上装时还要注意两点:一是检查是否稳当,二是要求保密,不让外人看上装。一切停当后,方可出行。四人抬座,四人保镖,一对保杖,左右保护,确保安全,以防意外。对于故事扮演角色,十分讲究,每台故事通过两三名59岁的男女幼童造型,生动活泼,惟妙惟肖。所选孩童必须健壮、身轻、俊俏、聪明、大胆活泼、具有耐力。由于定点高空,凌空虚步,显露神秘和鬼斧神工的感觉,令人心旷神怡,如临其境,信以为真。其艺术追求必须与美学、力学、造型互相协调统一。

       故事的扎法十分讲究,需要精细的制作和十分巧妙的造型,扎一台故事需按下列步骤进行:首先是人员,即选小演员2名,上装、化妆师2名,保叉2名,抬故事人员5名,剧目招牌2名。其次是道具,道具根据故事内容和不同剧目的需要而定,剧目不同,表现内容不一,道具配备也不同。一台故事需要的道具其一是演出的木柜,其二是铁轴座,其三是节目“出手”,其四是抱腰,其五是假脚,其六是捆绑演员的绑带,其七是上下演员的服装,其八是演员的衣帽头饰(按不同角色配备),其九是抬故事木柜抬杠、保叉各2根,其十是播放每台故事演出主题歌的录放机,其十一是根据故事剧中演出所需的其他道具。

       如扎湖南花鼓戏《打铜锣》这一现代剧目,除按上述要求步骤外,另外,按剧情林十娘手提竹篮和搭盖毛巾、活鸭子及蔡九的扁担、箩筐、铜锣、锣槌等。按上述道具材料配备后,经扎制艺人用巧妙方法,按结构装点修饰,本台故事就可正式出场演出。

       马迹塘扎故事流传至今,演出数万场,由过去的庙会、赶集扎神汉巫婆,到适应时代,贴近生活的演绎,反映出马迹塘扎故事的发展,深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其典型的代表作有:表现神话故事题材的,如“三打白骨精”、“牛郎织女”、“许仙游湖”、“张羽煮海”等;反映古典戏剧场景的,如“小将军打猎”、“击鼓骂曹”、“穆桂英挂帅”、“王伯当招亲”等;再现近代历史变迁的,如“重庆和谈”、“土地改革”、“抗美援朝”、“人民公社”、“计划生育”等;表现现代戏剧情节的,如“沙家浜”、“红灯记”、“普天同庆”、 “江姐”、“打铜锣”等。还有为搞活经济流通的“丝绸之路”,鼓励发展私营经济、体现党的富民政策的一些原创节目。

       马迹塘扎故事艺术,源于1864年太平天国失败后,当时任太平天国文员的黄春林(1816年生)、金世才(1814年生)两人解甲归田后移植于本地,当时单传其子孙,后来因影响逐渐扩大而收下弟子,至今已传到第六代传人。由扎故事派生出高跷、地花鼓、土地财神、划旱船、土台子戏、把戏等演艺形式,形成体系,在本地开花结果。

       扎故事的代表性第一代传人:黄春林,出生于1816年,马迹塘镇泥溪宫人。幼时读过几年私塾,1855年加入了太平军,当时任太平天国文员,跟从太平军南征北战。随着太平军的节节胜利,各地人民欢呼雀跃,奔走相告,利用各种形式庆祝胜利,于是别出心裁,扎数十高台以迎天皇。黄春林觉得这种高台十分有趣,与当时另外一名马迹塘籍同乡金世才留意上这种高台戏,他们仔细观察,虚心学习,默记于心。太平天国失败后,他们二人将这种高台戏带回故里,更名为“扎故事”,从此就在本地生根、流传。

       第二代传人:黄立生,生于1845年,系黄春林之子。1870年师从其父学习扎故事技艺,与其父的两名徒弟蔡科云、薛善方,加上金世才的儿子金贡山、其侄金八爷五人一起,成为第二代传人。

       第三代传人:黄和清,出生于1870年,系黄立生之子。黄和清自幼习文好武,练就一身轻功,在当地颇具名气,因擅长跟斗空翻,故从小随父练就虚步凌空的故事,加之自小与李旭林、莫长生、钟吉生等人亲如兄弟,故由其父收下学艺,深得宗师之传,成为一代传人。

       第四代传人:刘鹏俊,生于1904年,系李旭林外甥。因扎故事及花灯戏所需小演员,他扮相及身材颇为适合,故自此与扎故事结下不解之缘,深得舅父真传。长大后,一直与街邻金淑才、赵坤辅、薛少益等从师学艺者合作。

       第五代传人:钟汉朝,生于1920年,系刘鹏俊妻侄。自小练就琴棋书画,尤以表演技艺见长。在过去乡村文娱生活枯燥的时代,地花鼓颇受青睐,他一直出演旦角。钟、刘属其姻亲,故认姑父为师,继承扎故事演艺,后他与占庆升、李运昭等形成一系。

       第六代传人: 詹儒珍,生于1945年。自幼喜欢表演,喜与同龄者结为兄弟,见扎故事艺术深得人们喜爱,百看不厌,故与其兄弟何长福、汪萼贤、莫赞庭拜师学艺,深得真传,流至今日。

       桃江马迹塘扎故事具有神秘色彩,立意、造型、扎法显露出新、奇、特、险、巧、美的特征,令人瞠目结舌,叹为观止。

       新:由于扎故事的取材不同,且结合时宜的不同创作,代有佳作,推陈出新;

       奇:故事的扎法定点高空,人物造型惟妙惟肖,且扎法颇为巧妙,令人拍案称奇;

       特:因为扎故事属一种高台艺术,戏剧中的剧情反映出不同时代的内容,人物的造型、表现形式不拘一格;

       险:故事中的人物凌空虚步,飘飘洒洒,表现形式生动逼真,让人捉磨不透;

       巧:巧于设计中不可外泄的“机关”,也叫“出手”,外行人无法理解;

       美:扎故事的艺术形式,必须是力学与美学的相互协调统一,举止端庄、大方,令人心旷神怡。

       具有神秘色彩的扎故事,对丰富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主要价值为:马迹塘扎故事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它以独特的色彩、奇妙的手段、新颖的制作方法颇受人们青睐,集历史、现代的不同特点,体现不同时期文化,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深厚的地方群众基础,人们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扎故事,对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建设和谐社会,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2006年,桃江马迹塘扎故事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桃江县马迹塘镇人民政府为该项目的保护主体。

湘ICP备05011312 版权所有 湖南图书馆 备案证书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