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非遗名录
相关文献
相关图片
相关视频
益阳虾子起拱
益阳虾子起拱

       益阳市赫山区,即原益阳县,自秦置县,已有2200多年历史,1994年地改市时更名为赫山区,是益阳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赫山区历史悠久,夹资水临洞庭,背靠雪峰山余脉,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构成了独特的民俗文化景观和资源。水和竹,鱼和虾,农人和渔民,不可替代地成为孕育和滋润“虾子起拱”这一民间体育竞技、杂耍的温床。

       益阳市赫山区作为有2200多年历史的区县,文化底蕴十分厚重,境内有黄帝南巡登临“会盟、制乐、封禅”的熊湘山,此山又传为当年大禹治水,“登山以观洞庭水势”之处。而据考古发现,炎黄之前,早在旧石器时代,益阳这块土地上就有原始人类生活。新石器时代,益阳先民们开始在洞庭湖滨、资水沿岸依山面水,群聚而居,从事渔猎活动和农事活动。青铜器时代,村落渐趋密集,先人们仗着河流湖泊的滋养,仍旧依山面水而居,渔猎和农耕是先人们生息繁衍的“两条腿”。秦于益阳置县,汉实行“休养生息”政策,而后唐宋明清虽有历史的起伏,但益阳均为全国农耕文化最发达的区域之一,而渔猎之事,特别是捕鱼捞虾,一直伴随着益阳先民的生活之路。农业经济发达,才有地域文化的发达,这是相辅相成的。老艺人们所传言的清朝中叶舞虾在益阳较为流行的景况,与《益阳县志》记载的清朝中叶同治前后益阳城发展为“车船辐辏,物阜人伙,省门以西,无以为比”的史实是相符的,可见,益阳农业经济的发展,滋养了虾子起拱这一民间传统文化项目。

       益阳虾子起拱这一传统文化项目的形成与传承,有其独特的历史渊源。在洞庭湖西南部冲积平原的形成过程中,湖水退去,耕地出现,湖港密布,农耕文化渐丰,人们生活中,耕种、捕鱼捞虾是两件大事。伴随着这些劳作,需要解除疲乏,传统节假日需热闹一番,更重要的是人们要祭祀祈福,便出现了民间竞技杂耍:舞龙、舞狮、舞虾及舞鱼、蚌,舞虾尤盛。水中有虾,水边有竹,取竹制虾,举而舞之,益阳舞虾俗称“耍虾子”、“虾子起拱”。史料上有舞虾起源于汉代之说:魏人孟康所注《汉书·礼乐志》载:“像人,若今戏虾鱼师子者也。”(古以“师”代“狮”)史料见董锡玖、王克芬编著《唐代舞蹈》“太平乐” 部分。益阳舞虾,也就是民间所说的虾子起拱,是否起自魏晋,虽已不可考,清同治年间所修《益阳县志》记载,老艺人听其祖先讲述,也可追溯至同治前后。益阳虾子起拱的流行地域依山面水,是一块有“个性”的地域。正如周扬长子周艾若先生在1998年新修的《益阳县志》序言中所说:“作为文化古城,益阳有着独特的楚文化传统,当屈原苦吟于资水一带,这种重主体、富想象、永不安分、上下求索的个性精神即已确立。”

       抗战时期的舞虾活动,《益阳县志》都有详细记载,称曰:“民国三十五年(1946)元宵佳节,县城为欢庆抗日战争胜利,出动巨虾10多条,城乡男女观灯者如潮,大街小巷尽皆途塞。”又据黄泥湖乡虾子起拱第四代传人鲁运生口述,其曾祖父传艺其祖父,再代代相传。其曾祖父生于1862年,据此可知,舞虾从清代中晚期起就在益阳县。另据老艺人回忆,虾子起拱最先主要是在农历春节玩耍,迎春祈福。特别是元宵佳节,虾子起拱尤受欢迎,有“元宵不闹,年成不好”一说。虾子为吉祥之物,是闹元宵的主角,胜于耍龙舞狮。另据专家考证,益阳虾子起拱还在大旱之年用于祈雨,虾兵虾将求助龙王解除旱象,降福民间。到后来,慢慢演变为重大喜庆活动和其他传统节日也有“虾子起拱”。

       新中国成立初期,虾子起拱在益阳民间时有表演,但到了“文革”中“破四旧”,这一传统项目一度消沉,到改革开放以后才有了复兴。农村实行联产承包,黄泥湖乡有虾子起拱表演;1993年益阳第一届竹文化节,有虾子起拱表演,《湖南日报》也给予了报道;1998年以后,益阳电厂等大型企业开业,有黄泥湖乡的老艺人应邀去耍虾子,以祈红火。20064月,赫山区文化局、文化馆组织黄泥湖乡的老艺人,一起制作了一只会起拱的大虾子,进行表演并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受到省、市有关专家的好评。200710月,虾子起拱被专家评定为赫山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200712月,虾子起拱列入益阳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915,周立波诞辰100周年暨首届中国乡村民俗旅游文化节和928赫山区民俗文化艺术节上,赫山区文化部门和黄泥湖乡舞虾新老艺人制作了一只40余米的巨虾和六只小虾,在立波广场、黄泥湖农家乐广场表演,并有地花鼓、耍蚌壳相伴,观众达万余人,盛况空前,影响极大,群众高兴地说:“老传统又回来了!”提升了群众对本地传统民俗文化的保护意识。

       益阳虾子起拱俗称“耍虾子”,既是一种独具洞庭湖水乡特色和竹乡特色的民间杂耍形式,又是一种强身健体的体育与竞技项目。益阳“耍虾子”有“香火虾”、“对虾”和“大虾起拱”三种形式。“香火虾”用竹篾扎成九节骨架,用红绸裱成虾子,虾头凸眼长须,虾身虾尾能屈能伸,首尾各置一灯台,用布巾拌油点灯,下装一尺多长木柄,供耍虾者舞耍。“对虾”是一种讲究动作对称的双虾舞蹈,篾扎布裱,下装两根木柄,双人舞耍。

       益阳“耍虾子”,大虾起拱,现在见到的都是几十米长的大虾子,竹、木连接为虾骨,外面蒙上布质虾皮。据老艺人回忆,最初益阳大虾起拱虾子没有现在这样大,晚清年间,益阳黄泥湖和大码头、大水坪划为二保和三保,隔江相望,同在资江河里捕鱼捞虾,每年正月都有虾子起拱,后来两岸相比,谁的虾子大,谁一年打的鱼、捕的虾就多。在耍虾子时,你今年超过了我,明年我就超过你,互相“比大小”,虾子越来越大。小虾子则成为相伴表演的陪衬角色。

       起拱的大虾子制作较为复杂。首先要到竹林里精心挑选竹子。所需南竹七八百斤甚至上千斤,其中需两三根上百斤的大南竹剖开作虾筋,需3根长约15左右的黄管竹作虾须,另需几根大木料和上十斤铁丝、扎丝、马达和上百米粗布。制作场地要大。先剖篾、锯木,制作虾筋、虾头木骨架和虾尾木骨架,骨架上凿孔,连接竹筋、篾骨,整体连接,经过艺人们的这一道道工序,虾子整体骨架做成了。再蒙上粗布制作虾皮,并上色,使其逼真。经过上十位艺人几天的精心制作,方能制成一只能“起拱”的大虾子。

       作为杂耍与传统体育竞技,益阳虾子起拱的表演十分独特,一般需3060人操作,有时多达上百人,多在街道墟场、地坪与多种杂耍项目同时进行。耍虾子表演形式隆重:前有水流星或火流星及灯牌开路,正式表演则大鼓大锣助威,围龙及小虾环绕,地花鼓、采莲船、耍蚌壳环而舞之。益阳民间虾子起拱,还用于祈雨,表演形式更为隆重,大虾出来之前,须当地德高望重的老者置香案、供品先行祭拜然后出虾。首先摆开架势,大鼓大锣敲响,虾子昂头,翘虾尾,竖虾须,大虾舞动,虾头高起,虾须高升。小虾子们和大虾子一起玩耍,模拟虾子在水中游弋玩耍逗趣的动作提炼而成,有“车花”、“起花”、“雪花盖顶”、“黄龙缠腰”、“拜五方”、“扭丝”等。

       益阳虾子起拱承载着人们求富足、求平安的心理。以前,一些大的门面老板,总希望行商“起拱”,步步高升,一见玩大虾者,鞭炮齐鸣,虾头和虾须随吆喝声竖起,达三四层楼高,场面壮观,预兆吉利,观者云集,喝彩不断。就是一般百姓,也祈望虾子起拱,一年中风调雨顺,田里五谷丰登,水中鱼肥虾壮,富足度日。

       益阳虾子起拱的伴奏乐器主要有两种一套:

       1.大鼓。鼓面直径两至三尺,其声洪大响亮无比,至少两人抬鼓,后者敲鼓。

       2.大锣。为铜质,锣面直径近两尺,其声洪亮,热闹非凡。大锣亦需两人抬,以大槌敲击。

       3.改革开放以后,伴奏乐器又增加一套京鼓京锣。

益阳虾子起拱的代表性传承人: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文化程度         传承方式   时间     居住地址     第几代
鲁俊杰 男 1862年    不详                       不详     黄泥湖乡     第二代
鲁乐山 男 1883年    不详           拜师学艺    1900年   黄泥湖乡     第三代
鲁直庭 男 1890年    不详           拜师学艺    1916年   黄泥湖乡 
李连宝 男 1903年    不详           拜师学艺    1916年   黄泥湖乡     第四代
鲁运生 男 1939年    初中  李连宝及其父鲁真庭传 1955年   黄泥湖乡 
蔡春林 男 1942年    不详          师承李连宝   1957年   黄泥湖乡     第五代
鲁长根 男 1974年    高中         师承父鲁运生  1993年   黄泥湖乡 


      益阳虾子起拱的基本特征:

       1.祭祀性。虾子起拱来自于益阳市赫山区、资阳区劳动人民的独特生活和劳作。这里的人们世世代代生活在湖洲上(后来才成为冲积平原)和水上,除了耕种,便是捕鱼捞虾,虾给予人们生活的美味,充实着生活,因此人们也崇拜虾,把虾之形体举而舞之,在正月春天祭祀习俗中,祭祈来年风调雨顺。

       2.群体性。虾子起拱最先是在春节期间表演,后演变到其他节日和大的喜庆活动中表演,可见虾子是被人们视为吉祥之物,参与舞者众多,具有群体性。

       3.唯一性。虾子起拱与它的流传区域洞庭水乡关系紧密,是其他地方所没有的,具有唯一性和独特性。

       4.亲和性。虾子起拱因参与人数众多,可增强群体的凝聚力,和睦人群,同时也可增强这个区域内的民众对大自然的亲密、对自然万物的厚爱。

       5.娱乐性。虾子起拱集湖乡民间杂耍和打击乐于一体,众人参与,娱乐功能突出,并且娱乐之中还可锻炼身体。

       益阳虾子起拱的主要价值:

       1.民俗研究的价值。这一区域的人们在水中捞虾,得到自然赋予,而又举着虾的形体舞之,虾子起拱与“舞龙”、“舞狮”一样,成为民间杂耍,并在春节期间与龙灯花鼓一起表演,这一习俗,值得研究。

       2.民间传统文化的研究价值。虾子起拱是一种民间杂耍,但更是一种独特的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表现形式。它起源于生活和劳作,登上年节和喜庆日的殿堂,这中间的心理积淀和形成过程,很值得探讨。虾子起拱用竹制作,又属益阳竹文化的一部分。

       3.民间传统艺术的研究价值。虾子起拱虽是一种杂耍,同时也是一种民间综合艺术,其制作工艺复杂,有木艺、竹艺、布艺,还有音乐、舞蹈成分。

       4.具有实用价值。可丰富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给节假日、喜庆活动增添欢乐,还能唤起人们对自然万物的热爱。

       2008年,益阳虾子起拱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益阳市赫山区文化馆为该项目的保护主体。

湘ICP备05011312 版权所有 湖南图书馆 备案证书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