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非遗名录
相关文献
相关图片
相关视频
湘西苗族服饰
湘西苗族服饰
    湘西苗族服饰是最为古老、最为奇异的苗族原生态文化之一。而在我国斑斓的苗族服饰史册中,湘西苗族服饰是其中光辉夺目的一章。

    秦汉至唐宋年间,从有限的汉文典籍记载中可以看出,湘西苗族服饰已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唐宋期间,湘西苗区的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苗族的衣着也就更加讲究和美观。

元、明至清“改土归流”前夕,湘西苗族服饰在继承原有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充实、完善、创新,从而使得自己的服饰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改土归流”后,随着汉、苗交往的日益增多,在苗族沿边地区,苗族服饰才逐渐趋于汉化。而在湘西“生苗”区,即凤凰、乾州(今吉首市)、永绥(今花垣县)三厅,“开辟”之初,清朝统治者曾采取一些措施,企图对“生苗”强行同化。

    湘西苗族服饰的款式繁多,这源于湘西苗族支系的繁多。据同治年间《永绥厅志》卷六记载:“考各志统谓之红苗。”湘西苗区居住的苗族支系主要是红苗,此外还有青、黑等数十种苗族服饰之分。支系不同,服饰各有特色,如青苗,“衣皆用麻”;白苗,“衣尚白,科头跣足,盘髻粗簪 ”;九股苗,“服尚青”;黑山苗,“以蓝布束发”;西溪苗,“女裙不过膝,以青布缠腿”;平伐苗,“男子披草衣,短裙;妇人长裙,绾发”;东苗,“男以花布束首,著浅蓝短衣;妇绿布裳,缘绣,两袖甚窄”;花苗,“所著裳服先用蜡绘于布而后染,既染去蜡,则花见”……以上支系、亚支系苗服,《百苗图》所记基本相同。这便是湘西苗族服饰款式及头饰出现小的差异的根本原因。

    近代以来,据石启贵《湘西兄弟民族介绍》(原抄本存湖南省吉首市档案馆)记载,20世纪40—50年代初,湘西苗族男子衣裳,“崇尚古装,包头系腰,跣足跛行”。“首帕普遍喜爱青、黑色,缭绕头部,至少需挽五六道,亦有挽十余道者,挽戴头上。帕长丈余,前后包成人字形,大如斗笠。放顶露外,悬帕一端,吊其耳边。近于苗汉人杂居处亦有喜戴帽子者”。衣服,靠近汉族地区或汉族、苗族杂居区,“概系短装”,但仍“对襟少而满襟多”。每件衣服一般安纽扣5颗,衣袖长而袖口小,亦有袖口放大的。下摆喜宽,过腰喜大。“有一般青年好奇者,在胸前、袖口、衣领处滚边绣花,色彩鲜艳。民国以来,较为进化,对此滚边绣花服似少见之”。裤子短、裤头大,裤脚亦大,疏松异常。“近有剪发、习汉装、穿长衫套马褂者。但为数较少,不上百分之一。男子均以黑帕缠腰,青布裹头腿,也有喜色花裹脚的”。

    这一时期,湘西苗族女子,“喜用青黑头帕包头,发不外露,平正不偏斜,末挽一道要齐额上”。“此乃乾、绥、古、保之苗俗,惟凤凰妇女爱花帕,男子亦同,头帕缭绕,褶叠极多。若遇严寒,加包短帕一节,长约一米,由前额包向脑后中部。帕之两端,紧箍两旁,连两耳都包在内,不透风寒。女子发型尚古式,不剪发,绹独辫”。“衣服腰大而长,袖短无领,袖口大约尺许,袖长齐过长腕而已。胸前及袖口照例要滚绣花边,加栏杆花瓣于其间。还有开岔及放摆,前后两面之边缘,都刺绣及安云钩。衣全是满襟,无对襟式”。“纽扣部位例安五颗,腰系红、绿或黄色之湖绉细帕,帕两端吊悬于右方。间有无此绉帕,是系花带和腰裙。裤子短,裤脚大,绲绣花边或数纱边。此是今日苗族妇女服装也。有礼裙,长而宽。缝成褶叠,下脚边沿满绣花纹,缀花瓣,五光十色,鲜艳美观。此裙苗乡仍存,只是在吃牛、接龙盛大祭典方穿之,故称礼裙。鞋子绣花,头尖口大,后跟上耳”。布袜喜好蓝色,要上船底,边钩三针。每缝制一双袜需二三天至五天,更精者需七天。此袜喜庆穿之。“平日是色布裹脚,穿草鞋。还有银饰披肩等多种佩饰”。

据实地考察,上述苗族男女传统服装和银饰,在湘西凤凰、花垣、吉首、古丈、保靖等县(市)的苗族聚居区,至今依然流行。但所发生的变化是:现多为中老年人穿着,年轻人穿着者少;节日喜庆时穿得多,平时少穿或比较简单;在家生活的人穿得多,出外工作或读书的苗族人士一般已改穿汉族地区流行的时装。伴随着时代变迁,传统苗族服饰艺术已显出衰落的态势。面对这种状况,唯一可做的是对之多一些关注、研究和保护。

    一、湘西苗族服饰的类型

    湘西苗族服饰的主要类型:按性别分,有男装和女装;按面料质地分,有棉布衣和蚕丝衣;按年龄分,有老年装、中青年装和儿童装;按时序分,有春秋装、夏装和冬装;按制作工艺的繁简分,有常装(便装)和盛装;按裁剪缝制的形式分,有满襟衣和对襟衣(对胸衣);按有代表性的地区分,有花(花垣)保(保靖)型、凤凰型和吉(吉首)泸(泸溪)型三个款式。

    1.花保型:花保型衣饰主要流行于花垣、保靖、古丈、吉首等县市。妇女穿圆领大襟右衽衣,习于卷袖,以露白色挑花袖套为美。上衣无盘肩花纹,衣襟纹饰多。佩戴绣有龙、凤、花、草、虫、鱼等纹饰的围裙,戴黑、白布帕或丝帕。头帕层层环绕呈螺旋状,额前绕成平面,脑后盘成梯形,末挽一道,平整于额眉。下着宽脚裤,裤下方有两道滚边,一道花纹,两道水纹或花带。穿花鞋。

    2.凤凰型:凤凰型服饰流行于凤凰、花垣等县。特别为上衣有盘肩花及两道滚边,衣襟纹饰较少。戴绣花胸围兜及银片胸围兜。下穿绣花裤。着绣花鞋。还佩戴银披肩及云肩。头缠花格布帕或丝帕,层层盘绕呈圆筒形,以高大为美。

    3.吉泸型:吉泸型服饰流行于泸溪、古丈、吉首等县市。妇女穿海蓝色立领大襟窄袖短衣,无纹饰,戴挑花胸围兜,男女均包白布帕,帕角绣青蓝白色蝴蝶,朴素美观,独具风韵。

    上述三种类型的衣饰款式基本相同,其基本特色是圆领右衽大襟衣,下穿栏杆裤。上衣的腰身和袖口部分肥大,胸前、托肩、袖口等处喜欢绣花滚边,裤脚较宽,裤筒下面至裤脚一般有三道纹饰。传统盛装着红色大褶绣花裙(也叫礼裙),裙长而宽,裙下沿边绣满花纹图案,并饰栏杆﹙即机织花边﹚等,五光十色,美观而富丽;穿绣花鞋,并喜欢佩戴银饰。

    二、湘西苗族服饰的基本内容

    从头到脚有头帕、披肩、上衣、围腰(女)、腰带(男)、花带、裤、绑腿(裹脚)、布袜和鞋。下面就其常装的头帕、上衣、围腰、花带、裤和鞋等做逐一介绍:

    1.头帕:湘西苗族的头帕,就色彩分,有青黑帕、青底白花帕、挑花帕和白帕等;从质地分,有布帕和丝帕。头帕长度一般在一丈二尺以上,长的达三丈六尺。包头帕是苗族人民普遍的传统习俗,男女青少年长到十二三岁时,必须掌握包头帕的技艺。平时是自己学包,有的是同辈或长辈教包。在包法上,有后方多层次的倒梯形,前额顶部圆平,后顶左右成角的女式青、白帕;有紧贴两耳、齐额向上缠绕多层次的顶凹边凸的女式长条花帕;有内包圆、前包平正、后方缠绕成粽角形的老年女式青帕;有以“人”字形显边,多层次折叠的男式帽帕;有内用家织青帕缠底,丝帕绕包外层的青年男女各式绣球帕;有折叠白帕板,线条明细,包帕上下圆边,以“人”字形连排构图式的男女青年凤冠帕;有构图精巧、勾花绚丽,包至额前分成“人”字形、所有穗须的尾部垂留于右耳上方的女式挑花帕等十余种。不管包哪种帕式,在包法上各有各的章法,但必须做到构图精巧,脉络清晰、折叠有致、平正不倚。苗族男青年总是戴上自己包的头帕去赶场、走亲和参加歌会,看去很是俊俏,显得分外精神;有的还把自己的头帕作为礼物,送给心中的情人,以示爱慕之情。

    苗族人民喜爱包头帕的原因,是因为非常重视头部的保护,认为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如果谁的头部被人随便乱摸,那便是一种极大的侮辱。

    2.上衣:湘西苗族男子的上衣,一般是对襟衣,衣袖长而小。衣服布料多为家织的棉布或棉纱与蚕丝混织的布。其色彩多为自家印染的青、蓝、花条格等。其中青年后生所着的花条格衣最富特色。纽扣用布条绞成,有五颗、七颗、九颗之分。平时劳动只穿两三件。每当节庆、赶集、做客等社交娱乐场合,有的青年后生,特别是未婚而家庭富有的,为使人羡慕其富有,把新衣都穿上,最多时达七件。在扣衣服时,最外层那件只扣最下面一颗纽扣,第二层扣下面两颗,依此类推,直到第七层才全扣。一眼看去,七层新衣显露无遗,极富特色。

    苗族妇女的衣饰显得丰富多彩。就其款式来分,有琵琶襟、四叉式、叠摆式、云襟式、四角挖云式等,特别是过腰大而长,衣袖宽而短,没有衣领。袖口最大的达一尺二寸以上。

    3.裤裙:湘西苗族妇女的裤裙,有绣花裤、绣花长裙、贴花红百褶大摆裙。裤子大都较短,裤脚肥大。裤筒边缘滚边,绣花或挑花。

    4.围腰:湘西苗族妇女喜佩围腰。其种类有满襟围腰和腹围腰两种。满襟围腰又称高胸围腰,腹围腰又称矮围腰。无论哪种围腰,上面都绣有花鸟虫鱼、龙凤蝴蝶等图案,给人以花团锦簇、富丽堂皇之感。围腰左右两耳缀上两条花带用来系结。

    5.花带:湘西苗族花带是一种小巧精致的民间工艺美术品。花带色彩鲜艳,图案纹样丰富多彩,在苗族工艺美术的百花园里是一朵柔媚多姿的奇葩。

    织花带的材料有棉线、丝线两种。工艺程序是将经线预先固定在特制木架上,根据要织的图案,安排中间花纹丝线的蓬数(对数),按奇数排列组合,一般为21~29蓬,多可达到百余蓬。花带的宽窄取决于其蓬数的多少,蓬数越多则花带越宽。花带纹样的衬边经线多少可视其花带的宽窄而定。全部经线固定后,用一根扁长牛肋骨,长5~8寸,两头翘起,一头滑尖的铜挑,挑数经线,后穿纬线来回编织打紧。常见图案纹样有双龙抢宝、双凤朝阳、喜鹊闹梅、蝴蝶采花等。图案纹样可二方连续进行变化,也可一样连续到底。总之,图案纹样变化无穷而小巧精细。     花带是苗族女子智慧的结晶,它除了用于一般的装饰外,还具有联系青年男女爱情的纽带作用。当一对青年男女相爱之后,女方送给男方的定情信物常常是花带。男方得到花带之后,心情特别愉快,随时都将花带系在贴身衣服上,并有意露出花带的须头,以便让人们知道已经有一个年轻姑娘爱上他了。

    6.鞋:湘西苗族所穿的布鞋,以女鞋、童鞋最有特色。鞋面均绣有各种图案,工艺精湛,样式古朴。女式花鞋有船头鞋、气筒鞋、鲇头鞋、圆口鞋、瓮鞋(蚌壳鞋)、钉钉鞋等。童鞋有虎头鞋、猫儿鞋、兔儿鞋、长统鞋等。这些花鞋的共同特点是正底,不分左右。

    最为精美的是船头花鞋,头尖底窄,开口较大,后跟上耳,以便穿着。这种鞋式又分老人的和年轻人的两种。鞋面同样是由两块小鞋面合缝而成。年轻姑娘的船头花鞋,鞋面分两节,鞋尖一头用淡红绸底,一般绣上“蝴蝶闹莲”,即鞋尖上有一只蝴蝶栖于莲花上,花瓣向两边铺开。后一节使用蓝底或绿底,上绣六瓣花朵,形似桃花。鞋口用约五分宽的青绸镶边,绣各种花纹。后跟有耳,绣有蝙蝠或花朵,有的是挑花。鞋底有一层沿边,头尖底正,尖处挑梅花针。下一层底,须切边。老年妇女的船头鞋与青年姑娘的制作方法一样,但鞋面不分节,只是一层青绸底,鞋尖只绣蝴蝶或花球。

    三、湘西苗族服饰中的纹饰部位及式样

    湘西苗族服饰分盛装和便装。盛装为节庆的礼服,便装为日常生活中的穿着。一般来说便装的制作较为简单,装饰较少,而盛装就大不一样,除了质地讲究、制作精细以外,其部位的装饰十分突出,如衣袖、衣领、盘肩、衣襟、衣背、衣摆、裤脚等都要挑绣各种图案和纹样,有的还缀上银饰,显得非常华美。各部位装饰的式样有100多种。纹饰部位有衣袖、套袖、盘肩、衣襟、衣摆、裤脚等。

    衣袖:有两道滚边,绣有花、鸟、鱼及人和树。其花纹精美,是展示技艺的重要之处。

    套袖:套袖亦称假袖,长约一尺,是套在外衣的里面,由内向外翻,露于外衣衣袖外。它一般以白布为底,上有两道滚边,绣有蝴蝶、花鸟、人和树。套在衣袖外,显得美观雅致。

    衣襟:是服饰的重点装饰部位,有两道滚边,绣有喜鹊登梅、锦鸡高鸣、双龙抢宝、蝴蝶起舞、梅花盛开等图案。在色彩和内容上都颇为别致,耐人寻味。

    盘肩:有三道滚边,绣有石榴、牡丹、梅花等花纹,绣工精细,构图匀称。

    衣摆: 盛装衣摆有滚边,其绣品有蝴蝶、水波、六耳格等花纹图案。

    裤脚 :有两道滚边,其绣品有水波纹、六耳格纹、人犁田、鲤鱼跳龙门等图案。

    四、湘西苗族服饰的刺绣工艺

    湘西苗族黛帕(姑娘),心灵手巧,经过辛勤的艺术劳作,制成精美的花衣,用来装点自己美丽的青春。苗族服饰,富有代表性的是胸前花、衣袖花、裤脚花、围裙花、白衣袖花等。这些花边是经过剪花、描花与绣花等多种工艺制作完成的。

    剪花,湘西苗族习惯叫凿花、扎花。它是绣花的底样,其制作方法有用剪刀铰成的;有用蜡油盘拓纸,小刀仔细戳镂而成的。两种方法需用细针在纸面上刻扎许多针孔或刀痕路线,提示绣法和重点。这样制作的花纸,造型古朴、浑厚。它的表现手法常见的是花中有花,花中有鸟,鸟中有花,即把鸟的造型与花的形状结合起来,生动地描绘出鸟在飞翔与花在迎风飘荡的一瞬间,简练概括,装饰性极为强烈。

    在场头市尾,卖剪花的苗族妇女支开弯把黑布伞,倒铺于地,摆上精致、洁白的花纸,在黑底布的衬托之下,花纸显得格外明晰、醒目,吸引着苗家姑娘们争相选购。在湘西,要算泸溪县踏虎的剪纸花样最为出色,家传数代而成为专业艺人的黄靠天是佼佼者。在全盛时期,剪花还行销到邻近的川、黔边境乡村。

    湘西苗族描花是基于剪花后用于服饰的工艺,同时又是绣花的底样。由于剪花底样在绣花时不易保存,容易破损,纹样又受剪刻工艺的限制,没有描花来得自由便利,因此,在19世纪末,原古丈县葫芦坪的石老二开始描花。石老二早年在北京从学,后专学画花。返回湘西后,在当地为苗族服饰描花,颇受欢迎。后来,花垣县腊尔铺王正文(1979年春病逝)年轻时在石老二家学画三年,之后就以此为艺,走遍了古丈、保靖、花垣、吉首各县苗区,串乡赶场,推广、传授服饰描花,成为专业艺人。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王正文定居花垣县麻栗场,授徒秧初成(原湖南省美协会员,已故)、秧初新(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湖南省美协会员)。新中国建立后,王正文从1954年至1974年常年为花垣县民族贸易公司描花出售。他所绘的花鸟雅致、纤细,结构严谨。秧氏兄弟在此基础上又有所发扬。他俩借鉴民间剪花、石刻、古本书籍纹样,所画花鸟柔媚多姿、生动活泼,表现手法十分浪漫。描花艺人们匠心独具,不用起稿,从某一局部起笔,匀称自然,可以发展成一个完整的构图,把画面安排得天衣无缝。除了这些专门描花的艺人外,苗族妇女也有不少描花能手,自绘自绣。描花是执小号手笔,蘸上山里掘来的赤石磨成的颜色,描绘于蓝、青(圆羽绸等)深色布料上。

    剪花、描花目前仍在湘西苗区流行,凤凰苗区多采用剪花,风格以碎小、连续纹样为主;其他苗区多采用描花,以粗犷、饱满著称。两种艺术所表现的题材多是民间熟悉的传统纹样,如反映家庭幸福愿望和发展生产的“喜鹊噪梅”、“双凤朝阳”、“五谷丰登”、“反秧绵绵”、“双狮滚球”、“双龙抢宝”等;反映青年男女爱情的“鸳鸯戏荷”、“鱼水相怜”等;植物中常用荷花、牡丹、百合、草卉等;动物喜用蝴蝶、喜鹊、蝙蝠、龙、凤等。取材不仅丰富多彩,而且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艺人们大胆地运用夸张概括的手法,巧妙地把所要表现的对象加以必要的变形处理,着重刻画动物、花卉的精神,以神传真,不受自然形态的拘束,从而使主题更加突出,造型更加完美和富于装饰性。

    苗族少女自小就学习绣花,准备自己在结婚时的盛装和走亲时的礼服。若某一苗家女子不会绣花或不穿花衣,她的伙伴及多情的男子都不屑于亲近她。她们制作的钱板袋、烟口袋,多是送给丈夫或赠予情人的,一针一线的彩丝,交织着她们的爱情。因此,绣花就必然满怀各种快乐的感情与愿望,使绣品格外精美。绣花丝线现有工厂生产,丝摊销售,但苗族仍保持着自家养蚕结茧,煮丝纺线的习惯。绣花用色,常是深色底布绣以大红大绿。将深浅相间的色丝,鲜艳明快、对比强烈的色丝,用在深色底布上,有着调和、稳定的色彩效果,花也显得华丽而沉着。年老妇女多用单纯、素雅的花边,有庄重、朴实的感觉。绣制前,把底样粘贴或描绘在布面上,绷在小竹架上。分段铺成,用挑压法处理枝叶,用结子锁丝或齐针法处理花朵及鸟兽,有的还采用当地俗称“东洋栏杆”(栏杆即机织花边)的单色平铺绣法,具有绘画平涂的装饰趣味。

    五、湘西苗族服饰的特征

    湘西苗族服饰的特征是:衣带尚红。湘西虽有红、黑、青、花、白等多种苗族支系,但以红苗最多。红苗跟其他苗族支系的区别在于衣带的颜色,“其衣带用红者为红苗”(清严如煜《苗防备览》“风俗考”)。按日人鸟居龙藏《苗族调查报告》,以着红色衣服者为红苗。经考二者均无差错。衣带尚红,这是红苗的主要标志;而喜着红衣,这亦是红苗的一大服饰习俗。如居住在沅水中游一带的红苗,特别喜爱制作和穿精致的红衣、红裤、红鞋、红百褶裙,戴红帽子(男装),甚至旧时苗巫师的法衣也是紫红的。凡苗族姑娘的嫁衣和老年妇女的寿衣,必有一件红棉衣。妇女们对红棉衣十分珍惜,出嫁后穿一段时间就换掉,以后寒冬腊月走亲、赶场、喜庆节日才穿上它,以此为荣耀。老年妇女满花甲后,又制一件,作为寿衣,以此为满足。他们说这红衣是用“辰砂”(辰溪出产的朱砂)染成的,用之能防虫毒、防疾病,还能除鬼祛邪,因而积久成习。因红苗在湘西居多,所以在清代的各地方志中将湘西各个分支的苗族“统称之红苗”(同治版《永绥厅志》卷六),红色也就成了湘西苗族服饰的主色、标志色,直至如今。

    “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强调了服饰的实用价值。湘西苗族服饰即起到了御寒防晒、掩形遮羞的功能。为了适应湘西高寒山区的气候环境,他们“当暑用葛,夏土绢,隆冬御寒羊裘居多”(同治本《永绥厅志》卷六)。为了方便山区行走和从事劳动,他们由裙而裤,且裤仅齐膝,“短衣跣足”,因而能练出攀缘如猴的本领;出于原始的宗教信仰,为了除怪驱鬼,他们用“辰砂”染衣制裳,充分体现了苗族服饰的实用价值。

    沈从文在《湘西苗族的艺术》一文中写道:(湘西苗族服装)使用的材料,尽管不过是一般木机织的深色土布,或格子花,或墨蓝浅绿,袖口裤脚多采用几道美丽的边缘,有的是别出心裁的刺绣,有的只是用普通印花布零料剪裁拼凑,加上个别有风格的绣花围裙,一条手织花腰带,穿上身就给人一种健康、朴素、异常动人的印象,再配上些飘乡银匠打造的首饰,在色彩配合上和整体效果上,真是和谐优美。并且还让人感觉到,它反映的不仅是个人爱美的情操,还是这个民族一种深厚悠久的文化, 体现了传统、朴实的美术价值。

    2008年,湘西苗族服饰被确定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事务委员会为该项目的保护主体。


湘ICP备05011312 版权所有 湖南图书馆 备案证书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