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非遗名录
相关文献
相关图片
相关视频
黑茶制作技艺
黑茶制作技艺
    安化千两茶制作技艺

    安化是黑茶原产地。该县位于湘中偏北,雪峰山脉北部,资水中游,是一个山区县,又位于水库库区。境内群山连片,丘、岗、平地分布零散,山体切割强烈,溪谷发育,水系密度大。这种高山坡地,可开辟成熟土,栽种茶树,建成茶园。土壤以板页岩风化发育的土地面积最广,约占总面积的71.1%。茶园土质较好,酸碱度适宜,养分含量较高。茶园土壤以酸性和弱性为主,氮、钾等有机质含量丰富。县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严寒期短,年平均气温为16.2℃。茶树的生长期长达7个多月。降雨量年平均为1687.7mm,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1%,足以满足茶树生长发育的要求。资江横贯县境中部,流程120.85公里,支流48条,流域面积占全县土地面积的98%。在柘溪库区,由于大水体效应的影响,无霜期平均长达300天,冬暖夏凉,更适宜于茶树的生长。

    安化黑茶制作技艺主要分布在县内的小部分区域,即沿资江流向的黄沙坪、酉州、江南、洞市、白沙溪等地。

    安化是梅山文化的中心发源地,历史悠久,文化独特,底蕴深厚,为世人所瞩目。黑茶是梅山文化中生产方式、生活习惯的一种很具代表性的载体,经过了产生、发展、鼎盛、衰落、复兴五个曲折而辉煌的历史时期。

    安化有“先有茶,后有县”之说。唐朝中期,此地所产“渠江薄片”茶成为朝廷贡品。唐朝末年,统领湖南的马殷称王建楚后,大力鼓励农民种茶,既增加收入,又用黑茶向西北游牧民族交换战马,安化成了当时湖南黑茶的主产地,黑茶便是后来千两茶精制加工的原料。宋朝熙宁五年(1072)设置安化县,朝廷对安化的认识就是“唯茶甲于诸州市”。当时,官方就已建立茶马交易的茶马司机构。熙宁七年(1074)设有收购茶叶的茶场司和向西北少数民族买马的买马司。元丰四年(1081),合两司为一,称为茶马司。朝廷司茶机构的设置,极大地促进了安化黑茶业的发展。

    安化的黑茶,分散茶、紧压茶两大类。散茶类中有引茶、天尖、贡尖、生尖等多种;紧压茶类中有花卷、花砖、茯砖、黑砖茶等。见于文献记载的《明会典•茶课》说:“弘治三年(1490),令今后进贡番僧该尝食茶…… 不许于湖广等处收买私茶,违者尽数入官。”番僧,指西藏喇嘛。他们常组成上百人的朝拜团至京师礼服朝贡。回藏时,绕道湖广收买私茶。这种私茶就是黑茶,而湖广黑茶又主产于安化一带。安化黑茶滋味浓厚醇和,而且产量多,价格又便宜,在吸引西藏僧人绕道来收购的同时,还吸引了陕西、山西等地的茶商争相前往安化收购,以至引起了朝廷的注意,形成弛禁之争。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御史李楠以湖南茶叶行销西北妨碍茶法马政为由,请朝廷禁运。另一御史徐侨则提出相反的意见说:“汉川(汉中和四川)茶少而值高,湖南茶多而值下。湖茶之行销,无妨汉中。汉茶味甘而薄,湖茶味苦,于酥酪为宜。”认为安化黑茶对西北游牧民族有利,不宜禁止。万历皇帝采纳了这个建议,批准颁布《黑茶章程》,安化黑茶正式定为销往西北的官茶。

    安化黑茶定为官茶后,便畅销牧区,茶商曾有“无安化字号不买”之说。邻近安化边境的桃源、沅陵、溆浦、新化、桃江等地也仿制黑茶,而外地茶商只认安化黑茶,邻县黑茶因品质较次都运至安化县各埠出售,称为“外路茶”。安化本县所产则称“道地茶”。那时,前来安化采购黑茶的茶商,有晋、陕、甘、鄂及本省商人,并各形成一行帮,建公屋,设茶行或茶庄,当地人都概称这些茶商为“西客”,可谓茶商云集,热闹非凡。

    道光元年(1821),陕西茶商委托驻益阳的茶行汇款在安化收购黑茶。受委托的又转雇人员下乡收购,并将茶踩捆成包,当地人称这种捆包茶为“澧河茶”。为了便于运输,当地人又把收来的黑花茶踩捆成小圆柱形,每支定量为100两(16两老秤),故称“百两茶”。到同治年间,资水河畔的江南镇对河的边江村,几家刘姓茶农在“百两茶”的启示下,独创出千两花卷茶,重量为老秤1000两。

    千两茶创制成功后,由于封锁技术,只能在小范围内生产,没有形成规模。大约过了三四十年,千两茶发源地的正宗茶艺传人开始收徒授术,把这项传统手工技艺逐步向四周扩散,再代代相传,才未被历史长河所湮灭。

    1917年10月11日《大公报》所载《安化县署茶业调查报告》称:“丁巳年(1917年)产红茶12万箱(每箱30公斤左右),黑茶(花卷)2万卷,引茶800票(每票2400公斤),以上折合共116900担(6971吨)。自后因欧战爆发,茶叶外销受阻,景况趋向衰弱。”文中提到的花卷,就是千两茶。又据1946年9月11日湖南《金融汇报》称:安化1926年运销陕、甘花卷31620支。抗日战争时期,千两茶因交通受阻,滞销压库。

    新中国成立后,湖南省白沙溪茶厂引进千两茶制作工艺,使生产得到了一定规模的发展。上个世纪90年代,茶叶市场严重滑坡,千两茶产量甚微。近几年,随着茶叶市场的重新启动,受到党中央、国务院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的影响,千两茶生产呈现出生机,大有重振雄风之势。据初步预测统计,2007年全县产千两茶2万支,将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

    一、黑茶制作的基本过程和用具

    1.性质:千两茶属于黑茶类别,以单体重量(老秤1000两)命名。其包装呈圆柱形,紧压而成。整个工艺流程系手工操作,大都在家庭作坊生产。

    2.用料:精深加工千两茶所采用的原料是黑毛茶,以黑毛茶三级为主,拼入部分二级下堆。

    3.采摘:黑茶的采摘,在谷雨前后细茶采摘过后,茶农又忙春耕,一时采摘不过来,一些未采摘的茶芽,在夏初暖阳下蓬勃生长,等忙过春耕,再上山采摘,嫩枝蔓延几寸长了。有工夫的就一叶一叶摘下,没有工夫的就连枝带叶采摘,通称“老茶”,只能用于制作黑茶。

    4.黑毛茶制作:

    杀青。炒茶之前,茶叶洒水灌浆,一般每5公斤鲜叶加水0.5公斤,炒时产生高温蒸气,利于杀青。杀青工具为用油桐树桠制成的茶杈。

    黑毛茶的制作工具有:

    茶杈:一般用油桐树枝丫制成,用于茶叶杀青。

    湿布:普通粗布,用水将其浸湿,用于茶叶渥堆。

    灶炉:一般为七孔灶,烧柴火,用于茶叶烘焙。

    筛子:用竹篾制成,可将黑毛茶的灰屑筛出来。

    风车:用木制成,通过风车的风力作用,能把黑毛茶的轻重分别开来。

    千两茶的加工工具有:

    篾篓:用竹篾制成,将黑毛茶置于其中紧压。

    抽屉:在黑毛茶入篾篓前,置于木制的抽屉内汽蒸。

    棕丝片、蓼叶:棕丝片、蓼叶置于篾篓内,以防茶叶风化变质。

    木棒:黑毛茶置于篾篓中后,用木棒敲击篾篓,使之紧缩。

    扎篾:用篾扎好箍,并封好口。

    千两茶制作技艺始于清朝同治二年(1863),至今已有140多年历史。初始,其技艺传内不传外,后才收徒授术,历时已久,且史料没有传承的详细记载,因而,对其传承关系及具体情况不甚清楚。但通过调查,还是了解了这项技艺传承的基本脉络。

    二、千两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刘向瑞,男,现年79岁,安化县江南镇边江村人,其父刘坤山于1947年正式将千两茶制作技艺传授给他,成为正宗第五代掌门人。新中国建立后,老人打破了祖宗订下的千两茶技艺不外传的规矩,在白沙溪、江南、黄沙坪、洞市等地带了一大批徒弟,使千两茶制作技艺的普及范围得到扩大。

    李华堂,男,现年80岁,系安化县滔溪镇窖溪人。他最后一次踩千两茶是60多岁的时候,白沙溪茶厂将退休了的师傅请回去,一次踩500多支。

    刘新安,男,现年39 岁,安化县白沙溪茶厂厂长,安化县茶业协会副会长。自从事茶业生产经营以来,致力于千两茶的开发,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

    三、黑茶制作技艺的主要特征

    1.历史悠久:清代道光元年(1821)制作的百两茶,就是千两茶的前身,以此为起点计算,至今已有186年的历史。正宗千两茶产生时间晚于百两茶40多年,足足超过140年,源远流长的历史,孕育着博大深厚的茶文化。

    2.民俗独特:千两茶源于梅山腹地,这里的民俗淳朴而独特。千两茶一旦面世,就与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制茶、饮茶蔚然成风,一直延续至今。当时,土著居民“不求大碗吃肉,唯求小碗喝茶”,尤其爱喝本地特产千两茶,达到淡泊清新、甜中略苦的生活境界。喝前,用铁锯将千两茶切片,然后用茶刀将切片再切细,放于茶具中,最后加开水沏泡。可见,千两茶茶俗是安化最具特征的民俗。

    3.工艺精深:制作千两茶,使用简陋的工具,进行手工操作。其外观并不华美,土乡土色。然而,它的制作工艺很讲究。选茶准、烘茶干、装茶满、踩茶紧……这些流程,一环紧扣一环,以质优取胜。只要细细研究,就能发现千两茶工艺的博大精深。

    4.传承顺畅:千两茶制作技艺确实藏有奥秘,产生一段时期来,从不向外泄露半点机宜。而在内部,总是一代接着一代地传承下去。数十年后,正宗传人才向外传授技艺。新中国成立后,千两茶制作技艺打破了禁锢,开放式地传播,从此发扬光大。

    5.效益可观:古往今来,千两茶以其自身的优势和无法替代的作用,赢得了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按现行市场价,去年产品每支销价为3000元左右,利润率高。特别是有人称誉安化千两茶为“世界茶王”(见台湾茶学专家曾至贤《方圆之缘——深探紧压茶世界》)。

    6.保健功能:千两茶的成分是茶复合多糖类化合物、儿茶素和氧化产物黄烷醇类氧化基合物,能促进血液循环、控制动脉硬化、帮助消化、防治糖尿病、平衡血脂。这些特殊功能,是其他茶类难以替代的。

    安化千两茶的科技含量很高,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踩制千两茶的原料是做工纯正的二三级本地黑毛茶。安化崇山峻岭,山脉绵绵,云缭雾绕,拥有非常适宜于茶叶生长的自然条件。采摘成熟度较高的鲜叶,用独特的工艺加工而成的黑毛茶,具备了千两茶特殊的品质内涵。二是千两茶的加工工艺在所有食品中具有独一无二的奇特性,它的包装和加工同时完成。包装用篾片捆压,篾片在捆压紧缩的过程中逐步缩小,至最后形成定型的竹篓。用篾都有讲究,要一丈九尺二至一丈九尺八的新竹,韧性弹性俱佳方可。千两茶的茶胎用经过处理的蓼叶包裹,能保持其独特的茶香和色泽。蓼叶以外衬棕丝片,可防水防潮,保护品质。三是千两茶压制工艺奇特,可以说,集数百年黑茶加工工艺之大成。粗制形成黑毛茶,有杀青、揉捻、渥堆、烘干等多道工序。精制过程更具有技术含量,蒸、装、勒、踩、凉置,水分的高低、温度湿度的控制,都有极其精确的物理化学指标。其中一项处理工序,毛茶要在七星灶上用松木烘烤,造成独有的浓香。历史上最早用于茶马互市和以茶制边的四川茶和汉中茶都是黑茶,但加工工艺相对粗糙。即使现在的普洱茶,直至上世纪70年代才运用安化黑茶粗加工里的渥堆技术。可见,安化千两茶为推进中国茶叶制作传统工艺作出了杰出贡献。

    2008年,黑茶制作技艺被确定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安化县茶叶协会为该项目的保护主体之一。

    茯砖茶手筑工艺

    益阳茯砖茶属黑茶类,中国六大茶类之一。茯茶是以优质黑毛茶为原料,经渥堆、发酵、筑制成型和发花等工艺产生冠突散囊菌。

    益阳茯砖茶手筑工艺主要流传于益阳市以及安化、桃江等县地域。

    数百年来,大部分安化黑茶只能作为原料,运至陕西泾阳压制成砖,销售西北市场。1939年,在彭先泽的研制下,湖南第一片黑茶砖压制成功,继而第一片手筑茯砖茶试制成功,从而结束了在陕西泾阳手筑茯砖茶的历史,开辟了湖南茯砖茶筑制的历史先河。

    茯砖茶是中国所有茶类产品中加工工艺最复杂、加工周期最长的一种茶,先后经过毛茶采制、杀青、初揉、渥堆、复揉、干燥加工成黑毛茶,然后经破碎、筛分、祛砂祛杂、除尘、拼配成清茶,再经炒茶、渥堆发酵、加茶汁、称重、汽蒸、散汽、关梆子、安封壳、开叉口卷边、灌封、杵筑、折封、捆扎、戳孔、插导茎、叠码、覆盖、发花等三十多道工序。

    茯砖茶手筑传统工艺流程包括:

    (一)黑毛茶加工

    1.原料

    鲜叶原料要求根据所生产的黑毛茶的品类等级来确定:一级黑毛茶:一芽三叶初展;二级黑毛茶:一芽三叶、一芽四叶初展;三级黑毛茶:一芽五、六叶(驻芽,成熟新梢);四级黑毛茶:成熟枝梢为主(红梗、木质化枝条)。

    2.加工工序

    (1)杀青:杀青是利用高温破坏酶的活性,以抑制多酚类物质的酶性氧化。杀青前先洒水,俗称打浆或灌浆,一般每5千克鲜叶洒水0.5千克,露水叶、雨水叶和较嫩的原料,可以不洒水。杀青翻炒时产生高温蒸气,有利于杀匀杀透。

    (2)初揉:杀青后趁热揉捻,使大部分粗大茶叶初步揉捻成条,且茶汁溢附于茶叶表面,细胞破损率达20%以上。

    (3)渥堆:初揉的茶叶,选择背窗、洁净和避免阳光直射的地面进行渥堆。堆高约66~100厘米,上盖湿布等物,借以保湿保温。

    (4)复揉:因渥堆后的茶条有回松现象,需复揉使茶条卷紧,进一步整饰外形,破损细胞,使其破损率达30%以上,从而增进内质改进外形。

    (5)干燥:黑茶传统的干燥方法明显有别于其他茶类,采用特制的七星灶,以松柴明火烘焙,分层累加湿坯和长时间一次干燥法,烘茶时分七次加入湿坯,待上层有八成干时翻焙,上下互换,烘干下焙。毛茶色泽乌黑油润,有独特的松香烟味。

    (二)清茶加工

    首先将毛茶原料拼配后剁碎或破碎,并不分别新引包和陈包,一律倾在长方形的特大木板上,板的两边成对坐着(或跪着)簸工,众多簸工双手举起铁刀(除刀柄外长约33厘米、宽约16.5厘米的钝口无锋的刀)反复不停地砍剁茶叶,另外有3个簸工拿起方形篾筛(眼大约1.3~1.7厘米)打分筛,筛面的茶头反复剁碎过筛,筛下的碎茶就是“清茶”,倾在堆上作副料之用。

    (三)筑茶成封

    1.炒茶烹水:从清茶堆上称茶6斤2两(旧时老秤)倒进烧红了的铁锅里,随即用手把茶扒开使锅底露现一个“窝”,舀三瓢“茶汁”烹进锅里,即见白气升腾,这时炒茶人快速用双手分拿两根木杈翻炒,先由两边向中心,再由下方向上方,使茶和水拌匀,炒到茶叶变软时,很快由“灌封”的工人用软口篾撮箕把茶铲出锅外,送去灌封。

    2.筑制:灌封的工人坐“梆子”(木模)侧边,双手捧起撮箕,一边簸茶散气,一边灌茶进纸封使之饱满。另一工人站在梆子的正面,双手提起“棍子”一下一下地杵筑,边灌边筑,约经3分钟,6斤茶恰恰筑进封壳里,不满也不浅。筑制的时候需3个人操作,除灌封、提棍的两个人之外,还有一人坐在梆子的另一边,名叫“扶棒”,他的责任是帮助扒匀封口的茶,帮助“扦门”(筑封口)及开关梆子安放封壳和取出茶封等。一封茯茶一般情况下约筑170~300棍,即“提棍”(高提重筑)100~120下,“拐棍”(低提轻筑)50~80下。棍分“四路”(从梆子前到梆子后排列4棍)不能错乱,成封后折紧封口,开梆出封用麻绳捆扎,以便定型。随后用铁钎在封口戳一个孔(深约茶封的1/2处),插进1~2根丝茅茎以导出茶封中的水分。

    (四)发花

    筑制好的茯砖茶按顺序叠码于空间较小的架空房内,整齐叠码,并加棕片覆盖,以保持一定的湿度,这时,茯砖因发酵而自然升温,待砖片裱纸的表面出现白色霉状物时,即时调整砖片的上下、左右位置,10天左右,发花过程完毕。

    发花是茯砖茶所特有的工艺,其他所有茶类都没有发花这道独特的工序。发花,是通过对筑封成型的茯砖茶进行温度和湿度的有效控制,从而使砖内产生一种对人体非常有益的金黄色颗粒“金花”,即冠突散囊菌。温度和湿度的掌握是发花的关键技术所在,只有在适度的温湿度条件下才能形成“金花”,即冠突散囊菌的生长和繁殖,发花茂盛与否也作为衡量茯砖茶品质的最主要标志之一。

    茯砖茶主要制作工具及设施:

    (1)锅及茶杈:用来对茶叶手工杀青以及筑封前茶叶的炒烹;(2)七星灶:用于渥堆揉捻后茶叶的干燥;(3)刀和篾筛:用来进行茶叶的破碎和筛分;(4)撮箕:装茶叶;(5)梆子:即木模,筑封茯砖茶的模具;(6)封壳:茯砖茶包装;(7)提棍和拐棍:筑封茶叶;(8)麻绳:捆扎茯砖茶;(9)架空房:为茯砖茶发花。

    主要产品:饮用或收藏的茯砖茶。

    益阳茯砖茶的传承情况,因其生产历史悠久,也无人作专门历史记载或建档。目前,只能凭健在的老传承艺人回忆,对部分已谢世和健在的传承艺人作如下介绍:

    彭先泽,男,1902—1951年,大学,从师年不详。

    封福寿,男,1920年生,小学,从师年不详。龙塘封家村人。

    陈先敬,男,1930年生,高中,从师年不详。益阳茶厂。

    周铁安,男,1932年生,初中,从师年不详。益阳茶厂。

    文建辉,男,1954年生,大专,1975年从师。益阳茶厂。

    益阳茯砖茶的主要特征有:

    茯砖茶有着数百年的生产加工历史,其独特的生产加工工艺是祖祖辈辈几十代人通过长期的、无数次的实践、探索、改进发展的结果,是几百年的经验总结。茯砖茶属后发酵茶,是所有茶叶中生产工艺最复杂、生产加工周期最长的茶类产品,发花是茯砖茶所独有的加工工艺,发花所产生的两种活性物质——茯茶素A和茯茶素B,是其他茶类不具备而茯砖茶所独含的。

    茯砖茶有着数百年的饮用历史。茯砖茶对西北各少数民族,特别是从事畜牧业的游牧民族而言,他们居住在草原、沙漠、戈壁等荒凉和气候干燥的地区,主食牛肉、羊肉、奶酪等,缺少蔬菜、水果,长期饮用茯砖茶,能够帮助消化、有效促进调节人体新陈代谢,对人体起着一定的保健和病理预防作用。因而,在中国西北地区有“宁可三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之说。数百年来,茯砖茶以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功效,与奶、肉并列,成为我国西北地区各少数民族的生活必需品。1988年,日本丰茗会理事长、著名茶道专家松下智先生在中国河西走廊考察时,发现茯砖茶的独特功效,惊叹茯砖茶为“中国古丝绸之路上神秘之茶,西北各少数民族生命之茶”。

    茯砖茶是我国西北地区各少数民族的生活必需品,确保其长期稳定供应,关系到落实国家民族政策、维护民族团结、边疆地区社会稳定的大局,因而茯砖茶又成为了加强民族团结、增进民族友谊的桥梁与纽带。

    茯砖茶饮用价值与收藏价值共存。茯砖茶的饮用价值还体现在其独特的保健功效方面,通过湖南农业大学的教授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和召开的相关学术报告会,以及动物实验、人体临床实验、毒理学研究、安全性评价、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茯砖茶经过分离鉴定的化合物约有500种,其中有机化合物450种以上,经最新的研究发现茯茶中独含有两种新的活性物质——茯茶素A和茯茶素B。茯砖茶具有显著的降低人体类脂肪化合物、血脂、胆固醇、甘油酯、血糖、血压等功效,并且能有效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增强体质、延缓衰老等。此外,茯砖茶在确保通风、防潮、无异气味的环境下可长期保存,其收藏价值主要体现在陈年茯砖茶方面。自从科学研究得出结论:茯砖茶具有独特功效之后,人们发现饮用陈年茯砖茶的口感以及所产生的功效更甚。因而,许多饮茶爱好者和收藏爱好者对茯砖茶的收藏情有独钟。

    益阳茯砖茶手筑工艺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茯砖茶是一种集饮用(实用)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收藏价值于一体的茶类。

    饮用价值。茯砖茶的饮用价值体现在其独特的保健功效方面,并且已经通过了相关专家教授的动物实验、人体临床实验、毒理学实验证明。因而,茯砖茶是一种非常具有实用价值的健康饮品。

    文化价值。茯砖茶有近500年的生产历史,具有非常丰富的茶文化底蕴,在中国西北地区有“宁可三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之说。数百年来,茯茶以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功效,与奶、肉并列,成为我国西北地区各少数民族的生活必需品。17世纪前,西北、蒙古等地区,尚不流通中国的银两和铜钱货币,交易都处于以物易物的状态,最为主要的一种方式就是以砖茶砌片充当货币进行交易,“羊一头约值砖茶十二片,或十五片,骆驼十倍之”。“行人入其境,辄购砖茶,以济银两所不通”(摘自黄鉴晖著《山西商人明清研究》)。砖茶充当货币的历史一直延续到清代嘉庆、道光年间,但是只流通银两而不流通铜钱。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中,主人公头顶烈日,在戈壁沙漠中的骆驼古道中,栉风沐雨、足履灼沙行走的艰难情景,讲述的就是山西商人几代人自乾隆年间开始行销茶叶的历史,成为一个时代的浓缩背影。

    1988年,日本著名茶道专家、丰茗会理事长松下智先生在中国河西走廊考察时,发现茯砖茶的独特功效,惊叹茯砖茶为“中国古丝绸之路上神秘之茶,西北各少数民族生命之茶”。1989年,全国侨联前主席、著名华侨教育家张国基回到家乡益阳,视察了益阳茶厂,兴致盎然,泼墨挥毫,写下“益阳砖茶香万里”七个大字。

    艺术价值。茯茶也是一种具有相当高艺术价值的黑茶类产品。茯茶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茯茶饮用方面。在西北地区,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饮茶风情和做成不同饮用方式的茶,主要有酥油茶、奶茶、盐茶、佛茶、摆头茶等,不同的民族就有不同的茶和茶礼、茶具、茶会,更有不同的茶艺。

    收藏价值。黑茶是中国独有的茶类,黑茶又是所有茶类产品中唯一可以长期存放的一种茶,且越陈越香,功效作用也越强。茯茶又是黑茶类中唯一具有发花工艺产生有益菌的产品,功效较其他黑茶更独特。茯茶是非常具有升值潜力的黑茶类产品,已成为茶叶爱好者的收藏珍品,尤其是目前具有历史价值的茯砖茶孤品已成为收藏爱好者的首选。

    益阳茯茶有近五百年的生产历史,源远流长,但是,其生产加工工艺没有系统的文字记载。当前,茯砖茶的生产完全是凭传承艺人的经验。即使目前形成的文字记录,也是有关专家通过实地考察、搜集有关文献资料和相关物件进行历史考证,或通过传承艺人的口头描述、现场演示等方式完成的。

    茯砖茶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而且具有非常重要的饮用价值、收藏价值。益阳茯茶工艺作为国家二级机密,其重要的科研价值,已引起国内外专家教授的高度重视。

    2008年,黑茶制作技艺被确定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益阳茶叶有限公司为该项目的保护主体之一。


湘ICP备05011312 版权所有 湖南图书馆 备案证书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