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非遗名录
相关文献
相关图片
相关视频
土家族织锦技艺
土家族织锦技艺
    土家族织锦技艺主要存在于龙山、永顺、保靖和古丈四县的酉水河两岸地区。酉水河自北转东经流四县后注入沅水,被称为“土家民族的母亲河”。

    土家族织锦技艺在龙山、永顺、保靖、古丈四县40余个乡镇都有不同层次的分布。主要包括龙山县苗儿滩、坡脚、靛房、隆头、岩冲、里耶、洗车;永顺县对山、和平、西岐、大坝、泽家、首车、勺哈;保靖县的拨茅、龙溪、普戎、涂乍、仙仁;古丈县的茄通、断龙。原生态保存和传承最好的是龙山捞车河流域(酉水支流)的叶家寨、捞车村等4个村寨。

土家织锦历史源远流长。从湘西北酉水流域的考古发现,即龙山县苗儿滩及永顺县不二门商周遗址中,都有大量陶纺轮、网坠、骨针及印有麻布纹的彩色陶片等与原始织造有关的文物出土。

    元明清以来,酉水土家地区实行土司制度,以“土”呼族的名称出现,于是“土锦”的名称被普遍使用。清《龙山县志》载:“土妇颇善纺织,布用麻,工与汉人等。土锦或经纬皆丝,或丝经棉纬,用一手织纬,一手挑花,遂成五色,其挑花用细牛角。”这时,土锦的织造技艺已趋成熟。“改土归流”以后,清政府禁止土家人“男女服饰不分”。原五彩斑斓的土家传统衣裙受到限制,从而使土锦在服饰中的主导作用丧失,不得不向被盖饰品拓展,由成衣的细布演化为被盖的粗质,色彩绚丽、纹饰粗犷,继而发展成为土家族最具代表性的标志——土家族织锦。

    民国时期的土家织锦已远近闻名,并走出国门。据1939年《龙山县志》记载:土家织锦“近有征往长沙、南京及东西各国备品列者,惜千数百年来不知改进……”

    新中国成立以后, 1957年土家族被中央确定为单一民族,土锦随之被称为“土家织锦”。随后土家织锦被推向全国,为世人所关注。

    土家织锦民间俗称“打花”、“土花铺盖”,土家语称“西兰卡普”。

土家织锦技艺,采用“通经暗纬,断花纬挑织”的工艺。分为“平纹织”和“斜纹织”两种织造方式:平纹(俗称“数纱花”或“对斜”)素色织锦是在经面上,以纬线(喂线)挖花而成,色彩不多,图纹受土家民间“十字挑花” 的数经纬工艺影响,成品明暗对比强烈,起花部分呈浅浮雕感。斜纹(俗称“上下斜”)彩色织锦是土家织锦中的主导品种。它是由平纹素色织锦发展而来,质地较厚,非常结实。

    一、土家族织锦的主要工艺流程

    1.纺捻线:利用纺车纺轮将脱籽棉花纺成棉纱,再将棉纱两或三根并捻成棉线。棉线用于经(俗称“站线”)和加固用的暗纬(俗称“棱罗线”),而不捻的棉纱染色后,做花(纬)线。

    2.染色:棉线经碱水(或石灰水)煮沸脱脂,清洗晾干后染色。土红、茜草根染红色,苋菜染玫瑰红,狗屎苞染紫色,黄栀子或椿树皮染黄色,马桑树叶或板栗球壳染黑色等。染色时添加碱性的石灰水或草木灰水固色,其浓度以手试感觉到打滑即可(PH9—10),染色后的纱线需露天放置2~3天。

    3.倒线:利用纺车将棉线倒在竹筒上,便于牵线。

4.牵线:用3根以上的光滑竹、木杆插入地下,将倒在竹筒上的经线固定排列,竹筒不少于16个,然后反复牵线。用“花岔岔”(8字套)分组。如果按32根/手为单位计算经线,一尺二幅宽的织锦(40厘米),需牵经线数为:40厘米×3道厘米×4根/道=480根(480根÷32根/手=15手)。

    5.装筘:依牵线时经线的顺序分组,依次将经线用挑子穿入筘眼。

    6.滚线:将已装筘的经线进行梳理,卷上滚棒。该工序要求梳线及卷棒时张力均匀。

    7.捡综:将综杆一端分开,用长约8厘米的竹条撑开综杆。将一棉线用近8字形的套结,循环缠住综杆和经线。该工序要求按穿筘时经线顺序进行,一根也不能错位。

    8.翻篙:将综杆和花岔岔互换位置。

    9.捡花:将经线分为三层,把准备挑花的一层清理出来。

    10.捆杆上机:经线用分经杆分组,用绳索捆扎联动机构,调整综杆与杠杆及踏杆的位置。经线头端打结上滚棒,调试撑子力度。

    11.织布边:试织一段平纹布头,以固定织锦面。

    12.挑织:挑织时先将束腰的绊带(一般多用宽布带或牛皮绊带)套腰后,拉紧经线,凭心所记或参照现成的纹样,选各色花纬线,用挑子挑起成束的经线,喂进花纬线,用布刀(俗称“梭罗”)打紧花纬线(含暗纬)。织造时身体微微后靠,脚踏分经杆,一手提综,另一手插布刀,再挑花织纬,如此循环织造。

    土家织锦的手工技艺、工艺程序和技巧决定着织锦水平的高低。土家妇女能充分利用材料、工具和熟练掌握工艺制作过程的规律与特征,发挥技艺的灵性,展示出织锦艺术特有的美感。

    二、土家织锦的传统图纹

    土家织锦的传统图纹样约有150种。纹样涉及动物、植物、生活生产用具、天象地属、文字、几何勾纹及其他综合类等,被称为“高度浓缩了的土家族文化”。

    《四十八勾》是土家织锦中最具代表性的古老纹样之一,由中心部位近似菱形的八个勾组成,以此对称地向外逐渐展开,勾勾相连,层层变色,从而形成一种强大的向外张力。四十八勾有驱秽避邪、消灾纳吉、祈子求昌、兴旺种族的含义,亦是“生殖信仰”和祖先崇拜的另一种表述方式,渗透着超自然的神灵幻想,成为万物有灵的物化形态。所以当地民间有“四十八勾名堂大”之说。

    《台台花》则是最具有民俗性的典型纹样。地方语“条”即“台”,这种呈长条状的纹样,由“补毕”(小船)、“泽哦哩”(水波浪)和“面纹形”组合而成。整体以桃红、浅绿、淡黄等娇嫩的色彩为主,小块而艳丽的锦条包围着大面积的黑色,素雅中显出几分生机。它常用于小孩“窝窝背笼”(摇篮)的盖裙及包裹婴儿的襁褓,含有保护小生灵的意味。

    在土家织锦的各类纹样中,最有魅力的是“美不过的岩墙花”,其色调变化丰富,冷暖转化自然,造型取其意而得其神。多种组织结构在同一织物中互相穿插排列。

    “扎土盖”(万字格)是土家织锦中最常用的纹样之一。“万字流水”以卐纹为主体,表示源远流长、永不衰竭,将万字纹分解成为各种勾纹,大量作为陪衬和填充使用,成为土家织锦突出的装饰特点。

    土家织锦所用的是一种古老的纯木质结构的腰式斜织机。机身长约5尺,宽2尺多,高约3尺。其主要构件有:

    1.滚板:为一厚木板,左右对称开槽,相当于现代纺织机械中的整经轴,作用是缠绕经线,在织的过程中边织边放经线。

    2.综竿:为一竹杆,杆上缠有均匀的提综线,作用是反复提起经线,以形成开口,便于进纬线。

    3.踩棍:由“鱼儿”的杠杆作用连接综杆,双脚踏动压经提综,以完成经线的提升开口。

    4.竹筘:是用许多根纤细的薄竹片制成。竹片间距相等,一般每寸25眼左右。筘主要是控制经线密度,亦有打紧布面的功能。

    5.梭子:俗称“布刀”。采用杂木制成,横截面为三角形,呈30?左右,两端削成手柄状,梭口长度比布幅略宽。梭背开有深槽,内装加固的纬线竹管。梭子的主要作用是穿纬线和打紧纬线。

    6.滚棒:为开有细槽的两端正方形的木件。主要作用是卷收成品及绷紧经线。滚棒的绷紧程度由操作者的腰身控制。

    7.篙筒:竹筒,用于经线的分组,有斜织花综的功能。

    8.挑子:用竹、牛骨或铜制作,一端方正,另一端尖而微翘起。用于挑经线进花纬线。

    9.撑子:又称竹绷,南竹片制成,用于织造时撑开绷平织花面。

    10.鱼儿:又称“布鸽”,木质,织造时提起经线的杠杆连动装置。

    土家织锦所用的材料一般是棉纱(线)、绒丝、麻等。

    三、土家织锦技艺的传承

    土家织锦的传承是靠口传心授的“模仿记忆”,主要以家庭(家族)传承为主。现代亦有师傅授徒,也有集中学习培训等方法。

    土家族织锦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

    叶玉翠(1908—1992),女,土家族,龙山县苗儿滩镇叶家寨人。7岁由母亲开始教她学一些简单的挑花。1917年,9岁时正式跟伯母向水花学习织锦,又虚心请教于当地一位江尼姑学织“扯扯花”(即数纱花) ,向教书先生的族叔叶成本学习挑花、剪纸、刺绣和描绘花样。

    1957年,她应邀到省城长沙表演技艺,达7个月之久,并被吸收为中国美术家协会湖南分会会员。同年,她与湖南省美协民间工艺研究、收藏家李昌鄂先生合作,创作了《开发山区》等5幅土家织锦。作品被送到北京展出,接着又参加了英国伦敦国际博览会,受到国内外专家的一致好评。

    1984年,龙山县民族织锦厂聘请她为终身顾问。到1991年间,她先后培养了50多名艺徒,并亲自动手,抢救及创作了近百种土家织锦纹样。1985年轻工业部一次性收藏了她亲自设计和制作的土家族织锦珍品62件。1988年6月12日,她被轻工业部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

    叶水云(1967— ),女,土家族,龙山县苗儿滩镇叶家寨人。现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民间工艺美术家”、中国艺术研究院民间艺术创作研究员,2007年被国家发改委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她12岁时就跟随姑婆叶玉翠学习土家织锦技艺,耳濡目染,得益匪浅。2001年毕业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师进修学院美术专业,主要从事土家织锦的研究和制作工作。2000年其土家织锦作品《岩墙花》等在湖南省首届民间工艺美术大奖赛中获金奖。2001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委、州人民政府授予她“文学艺术创作突出贡献奖”。2007年6月,她被文化部命名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土家族织锦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 。

    刘代娥(1956— ),女,土家族,龙山县苗儿滩镇捞车村人。12岁便跟母亲梁三姐及胞姐刘代玉学习土家织锦技艺。1990年,其土家织锦作品《岩墙花》在湘西自治州织锦传统图案评比中荣获一等奖。

    她在20世纪80年代先后被周边的张家界等许多地区聘请担任织锦指导。她整理了百余种传统纹样。她是目前民间土家族织锦织造技术水平相对最高、色彩搭配最出色的土家族织锦艺人。2007年6月,她被文化部命名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土家族织锦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 。

    四、土家织锦的基本特征和价值

    土家族织锦的历史渊源和其发展也是湘西北土家地区社会发展历程的缩影,它沿袭2000多年前汉代的腰式斜织机,采用“通经断纬”技艺,从土著先民的原始织造到■布、兰干细布,再到斑布、溪峒布,最后定型为土家族织锦,这一过程正好对应了土家民族从原始走向现代。它以丰富的图纹形式讲述着古老文明的历史进程:“窝毕”(蛇花)和“实毕”(小动物)等是原始猎渔时代的代表;“神龛花”和“六乔花”等是刀耕火种时代的痕迹;“土王一颗印”和“老司衣”等是800年土司统治的见证;“福禄寿喜”和“万字流水”等则是“改土归流”后与汉文化的融合。

    土家族织锦不仅有多个品种、多种表现形式和表现风格,更有极其丰富的图案纹样。百余种、七大类纹样,全是来自生活,全方位地反映了土家人崇尚自然、追求和谐人生的理念。然而,在土家族织锦的传统纹样中,有大多数的纹样仅凭视觉很难辨认出它所表现的物象原形,如“欸结卡普”(猴子手花)、“块毕”(椅子花)等,几乎都是抽象和半抽象的意象造型,从而形成名存形异的艺术特色。因织造工艺的原因,直线造型也就成为土家族织锦的重要表现形式。

    在色彩的配置上,土家族织锦采用随心所欲的手法,世代相传,讲究色从心生和显色,强调个人的色彩领悟,十个人织一种图案,会出现十种不同的绚丽多彩的效果。这些构图的形式和色彩的组合都是土家人本体生命的自然反映。

    土家族织锦传承着浓厚的民俗特点,影响着土家人的生活、生产及宗教信仰的方方面面,土家人从小就与土家族织锦结下不解之缘:婴幼儿时盖织锦,长大懂事织织锦,结婚陪嫁选织锦,夫妻恩爱伴织锦,舍巴摆手披织锦,敬祭先祖供织锦,当了外婆送织锦,人生去世葬织锦,“火把酒”后接织锦,生生死死都不分离。因此,它体现着一种人文精神。织锦不仅只是一种生活用品和文化的载体与符号,更是物与人的统一。

    土家族织锦体现了湘西北土家族的文化传统和文化渊源,充分反映了土家民族的审美情操和民族意识,敬重先祖,崇拜自然,以独特的方式体现了土家人的文化内含。

    2006年,土家族织锦技艺被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化局为该项目的保护主体。


湘ICP备05011312 版权所有 湖南图书馆 备案证书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