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非遗名录
相关文献
相关图片
相关视频
益阳小郁竹艺
益阳小郁竹艺
    益阳市位于湖南省中北部,境内土质肥沃,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气候宜人,所以竹类资源极为丰富。竹林覆盖面积144万亩,有竹属竹种达38属150余种,各种竹子蓄积量达15亿株,有方圆5平方公里的成片竹林达31处,在全国排在第二位,1995年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南竹之乡”。小郁竹艺制作技艺主要分布于益阳市区及桃江县、安化县。

    益阳人民很早就利用本地丰富的竹材制作各种生产、生活用具,益阳南县涂家台挖掘出土的距今6000余年的新石器时期大溪文化遗址中就有竹器的痕迹。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竹器,据专家考证,便是出自益阳,也有两千余年的历史。益阳小郁竹艺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始于明初,据《益阳县志》记载:“早在明代初年,益阳竹器即成行业,从业者遍布城乡各地,产品街头巷尾随处可见……”当时年产量达10万件以上。从清道光十二年(1832)开始,益阳小郁竹器开始出口英、德、法、日等国。1915年,在美国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小郁竹器荣获银奖;1931年,在德国莱比锡博览会上,益阳小郁竹艺名师王连升制作的一条可坐可卧的竹椅再获银奖。1963年,香港一家专营竹制品的公司来益阳考察后,称其为“压倒世界上其他所有竹器,公认为世界一流”。1979年7月,泰国手工业考察团专程来益阳考察小郁竹艺,评价其“具有国际领先水平”。1983年,原益阳竹艺厂在法国巴黎一次博览会上制作的小郁竹艺展厅——“中国湖南厅”获得金奖。1999年10月,国际竹藤组织首任中方副总干事竺肇华教授率该组织项目官员蔡满堂、林业部竹子研究中心唐永裕教授一行来益阳考察市传统竹艺厂,结论是“世界独有,精美绝伦”,并将一个短期的“国际竹工艺品制作培训班”确定在该厂举行,深得各国学员的一致好评。

    从1963年到1989年,益阳小郁技师作为对外文化交流的使者,先后有68人次出国传授小郁竹艺技术,其足迹遍布亚、非、拉美、欧洲等16个国家。1993—1999年,益阳地方政府利用享誉海内外的益阳竹文化,成功地举办了四届国际竹文化节,特别是1999年,由国家林业局、国际竹藤组织、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办,益阳市人民政府承办,万国权、江泽慧等领导和竹行业的全球最高领袖人物亲临益阳,堪称旷世盛会。其中,益阳市传统竹艺厂制作的小郁竹艺极品——《中国园林》微缩景观荣获金奖,代表了小郁竹艺的世界顶级水平。

    小郁竹艺是一种采用直径5公分以下的小径刚(麻)竹为骨架、毛竹为部件加工成各种竹器具的民间传统手工制作工艺。所谓“郁”的含义有二:一是指产品结构方式而言,产品的立柱竹由横向竹围箍结构而成,在纵横交接处,需将横向竹子挖出大半,形成郁口,郁口再经火烤加温软化,迅速围郁而成;二是指竹材在火中烧烤将其纤维软化,再在外力的作用下,使其弯曲变形,从而达到制作要求所需的形状。

    小郁竹艺主要包括选料、下料、烧油、烙花、着色、浸泡、调直、划墨、做围折、劈折篾、开郁口、挖铲郁口、郁制、削承挽、安承挽、销(或胶)椅面、安椅面、削压片(或包面片)、安压片(或包面片)、火郁、安横档、安靠背竹片、打撑子、安拱门、做安花格、火郁竹丫枝、做安竹丫枝造型、打木尖、包铜皮、精修、打磨、上漆等三十多道工序。

    下面以一张豪华型竹椅为例,介绍小郁竹艺的制作工艺及生产的最基本流程:

    第一步:选料。①取材途径:有的是去竹林中挑选砍伐,有的是在砍伐运回后的竹子中挑选;②选材标准:一是直径大小:根据所要制作的产品来挑选,如一张椅面高度为43厘米的竹椅,其立柱竹的直径为3.5厘米,围竹的直径为3厘米,其余竹材的直径都在2.5厘米以下。二是竹龄:竹子生长期在3~5年的竹子为成材,3年以下为嫩竹,5年以上为老竹。嫩竹的各项生理指标不稳定,含水量高,所以做出来的产品易变形、不牢固、易遭虫蛀(含糖量太高);老竹则各项生理指标退化,力学强度转移,制作中易开裂、炸围,影响使用寿命。只有成熟期的竹子做出来的产品结实、不变形、虫害少。三是贯尾:即竹子头尾直径大小悬殊要小,这样竹材利用率高,做出来的产品大小匀称,美观大方。四是健康:凡遭竹虫咬过、断尖残竹和雪压竹等受过损害的竹材都不能用。

    第二步:下料。原竹运至加工场地后,首先要根据产品尺寸下料,其主要种类有:①主柱竹4根:要求是竹头部位,竹内壁厚,承重力大;②围竹4根:一般是利用立柱竹下完后剩下的中尾部竹子,直径比立柱竹略小,下料时要注意郁口处要避开竹节;③横档竹4根:直径约是立柱竹的三分之二;④撑子竹8根:直径比横档更小,且下料时要注意有一端必留竹节,供钉竹钉之用;⑤拱门竹3根:直径不能超过1.2厘米的小竹;⑥花格竹4根:一般都是选用小竹或大竹枝,直径在1厘米左右;⑦竹丫枝花50个左右:直径约0.5~0.8厘米之间,长度15厘米,且正中要留一个小丫枝,以备郁圈之用;⑧靠背竹片一大二小:采用毛竹片,大的宽5厘米,厚0.6厘米,长约45厘米左右;小的宽3厘米,厚0.4厘米,长18厘米左右;⑨椅面竹:采用毛竹空筒(不留节),长度38厘米;⑩承挽竹2根:毛竹片宽4厘米,厚1厘米,长40厘米左右。

    第三步:烧油(去竹沥)。将下完料后的竹子(除毛竹外)放置在明火灶上烧烤(注意要不停地转动、移位,否则会烧着),竹油溢出后,用竹绒马上擦拭干净,其作用有二:一是去掉水分和糖分,防止产品缩水变形及减少虫蛀;二是竹子表面干净光滑,颜色美观。

    第四步:着色。竹子烧油后,用浓度为70%的硝酸涂擦其表面,竹子立即变红,五分钟后即用清水淋洗,再放入石灰水槽中浸泡5小时,以中和硝酸,并使红色变得更加美观。

    第五步:防虫腐浸泡。为彻底防止竹子虫蛀及易腐烂,需将竹子在防虫剂液体中浸泡48小时,并且将竹节打通,以保证每一节竹子都被浸泡。

    第六步:调直。竹子生长都不可能笔直,所以需人工调直。火柱是调直工序不可缺少的设施,它是用一根毛竹或木头在离地1.4米的高度将竹(或木)打一个对穿孔,形成杠杆的两个支点,将竹子插入孔内,用明火将竹材弯曲部分加热达150℃时,竹子开始软化,再利用杠杆原理,加外力压迫竹子,使弯曲部分变直,再迅速用凉水冷却定型。

    第七步:火郁后立柱。为了使人入座后感到舒适,要在竹椅的两个后立柱的腰背处往后郁弯。同样也是利用火柱,将竹子加热变软后,用力加压,使其变成往后弯曲7厘米的弧弯即可。为了美观,后立柱竹的上端还要锯削出如算盘子形状的圆头。

    第八步:划墨。即根据产品尺寸,在立柱上确定围竹的位置,用锯绕竹子轻轻地按走一圈,在竹子上留下痕迹即可。

    第九步:做围折。4根围竹开锯郁口的地方一定要统一、准确,确保产品方正,所以需要标准尺寸,围折便是这个标准尺寸。用一根废竹将4个郁口的位置算出并标示其上,用锯锯出一道槽缝便可。

    第十步:劈折篾。因每根立柱竹的直径不同,即使同一根立柱,不同的地方直径也不相同,所以每个郁口的长度不一,因此需要每个郁口量准长度。折篾就是这个量尺。折篾宽0.3厘米,长约18厘米,厚0.03厘米,像丝一样,故也称为丝篾。一条竹椅需16根折篾。

    第十一步:开郁口。用围折跟围竹并在一起,避开竹节,将围折上郁口的位置复制锯在围竹上,4根围竹全部复制开锯(锯到竹子直径一半处即可)完毕后,再用刀背打掉郁口,并用刀刃将其修缮标准。然后在围竹的头部锯一个0.5厘米长的卡头,尾部15厘米处锯去直径一半,打掉,再削尖,便于围竹郁成后头尾卡合固定。

    第十二步:挖铲郁口。削完郁口后,用挖铲将郁口内的竹黄铲掉,只留1毫米厚的竹青,达到手能扭动郁口为准,再用小火将郁口加热软化,用一根模竹卡入郁口内,将郁口折弯,使其保持这一状态。

    第十三步:郁制架子。先在立柱竹安置头围竹的地方开锯小插口,然后将头围竹的尖头插入小插口,再将第二根立柱竹放入郁口围箍,之后放第三根,最后将第四根立柱放入郁口围箍,并将围竹的头尾卡头卡紧,这样4根立柱就被头围竹围箍成了一个四方形。根据同样的原理,依次将二围、踩脚围、底围逐个围箍好,再将头围和二围并为一组,垂直钻眼打竹钉固定;踩脚围和底围并在一组,垂直钻眼打竹钉固定。至此,竹椅的骨架已经郁制完成。

    (以上从第八步到第十三步为小郁竹艺的核心工艺之一)。

    第十四步:打托栓。为防止围竹下滑,需在围竹下方的立柱上钻孔打竹托栓,并且每个立柱上都要打,这样才能保持平衡,经久耐用。

    第十五步:打木尖。为便于安装椅面,需在两个前立柱的上部打入木尖,塞满竹筒孔。

    第十六步:开承挽口、安承挽。为了不使椅面受力下沉,需在头围上部开承挽口,安置承挽,承挽用毛竹头部削成,需竖嵌在头围上。

    第十七步:做椅面。先将毛竹空筒刮青,然后破开劈成3毫米宽的小条(将圆筒竹变为一片竹块),注意只能劈到一半处,不能劈到底,再换另一头劈,如此反复。劈完后,用手锯在其背面锯一条2毫米深的槽,接着削好销面竹条(宽6毫米,厚1毫米,长约40厘米),再把竹椅面竹黄朝上放在销面凳上,用竹竿压住椅面的一端,另一端则伸出凳面悬空,用压力正压,让小槽裂开,再迅速将销面竹条插入槽中,椅面销成。然后,将椅面两边灌满胶,再打紧椅面竹条,竹黄那面胶一块1厘米厚的木板(增加承重能力)放在夹具中挤紧,上面铺上木方,放置100千克以上的重物压住,干燥48个小时,便可取出(此项工作一般是提前做好)。

    第十八步:安椅面。将连木板胶在一起的竹椅面按其正规尺寸锯好,用木螺钉从椅面底下拧紧固定在头围和承挽上。然后用毛竹条片竖包住椅面的4个侧面收口即可。

    第十九步:安靠背竹片及横档。先在后立柱上端离头2厘米处开槽,再将靠背竹片的一边削出波浪形造型,然后嵌入槽中卡住;之后,在竹片下后立柱的不同位置开4对小圆孔,将横档竹在火柱上稍微郁弯成小弧状,最后将4根横档竹依次装入后立柱的圆孔中,打竹钉固定。

    第二十步:安撑子。为了弥补靠背以及二围下面的空白,需做竹花格进行装饰。首先要在靠背的第二三根横档之间安装撑子,以形成花格的依靠点。撑子竹一端已留竹节,只需将头挖成弧口,另一头则需既挖弧口又做两个榫脚。之后,在第三根横档上面(离立柱5厘米处)钻两个小孔,将撑子的两个榫脚插入,撑子留节的那头则卡入第二根横档下,在其上朝下钻一孔直到撑子竹节钻穿,然后打竹钉固定,第一根纵向撑子安置完成,第二根亦如此。之后,撑子之中再打三根横向撑子。椅面(二围)下面的横向撑子的打法与纵向撑子相同。

    第二十一步:安拱门。拱门是安在椅面下方、立柱之间的起连接和支撑作用的拱形竹子。它的作用除了增加结实程度外还可使椅子更美观。先量好立柱之间的距离,在拱门相应部位用火烧烤郁弯,再用竹钉固定在立柱上。

    第二十二步:做各部位竹丫枝花,这道工序也是较为重要的。需把毛竹的枝丫砍下,蒸煮擦净,然后根据大小来选择其部位。一般需在竹枝段正中留下一个小枝,在这小枝旁钻一小孔,小枝在火中烤热后,再用钳子将其夹住弯成一个小圈插入小孔中,形成竹丫花。这道工序最难在于掌握火候,火过会烧坏,火小温度不够,不能郁圈,这在一定程度上要靠经验才能掌握。

    第二十三步:做、安花格。竹花格是安装在靠背撑子之间用来作装饰用的,所以要求制作精良,技术难度很大。首先,在靠背的第二根横档和花格中的第一根横向撑子之间对应地钻上6对小孔,然后将6根直径0.3厘米的小圆竹扦安插进去即可。再用毛竹削两片宽2厘米,厚0.4厘米,长18厘米的花板片(一面的中间部分挖锯成梯形缺口造型),分别将它们嵌入花格的中、下部。现在只剩下中间的空间了,需用竹丫枝花做成装饰花格。花格一般有万字格、扁形花格、炉桥花格、人字格、连脚挽、寿字格、冰梅等形状。一般用直径1厘米的小竹做成。首先用火将两根小竹子郁成两个边长约15厘米的直角,再把它们拼成一个菱形安嵌在撑子正中位置,然后用两根小竹在菱形中打一个“十”字造型,将菱形分隔成四个小部分,之后,在这四个小部分中分别安装四对竹丫枝花,如四个蝴蝶形状。最后,菱形外围四个角上再分别安装四根竹丫枝花。整个靠背花格就完全做成了。

    第二十四步:安竹丫枝造型。竹椅靠背最上部和最下部的横档空隙中,需用竹丫枝造型来装饰。最上部:安在两端的竹丫枝花只需火郁成直角即可,而安在中间的竹枝花则需火郁成半回字形,再将它们双双嵌入横档之中;最下部:只需将四个较大的竹丫枝火郁成直角,然后成对安装进去。椅面、二围下方,也是由于空白太多,同样要用竹丫枝花来弥补装饰:先在二围下方4厘米处打上横向撑子,再将竹丫枝造型嵌入其中(方法同上)。至此竹丫枝造型全部完成。

    (以上第二十二步至二十四步也是小郁竹艺的核心工艺之一)

    第二十五步:打木尖。四根立柱的触地处,要用小木尖打入竹筒孔塞满,一是为了结实,二是为了便于下一道工序操作。

    第二十六步:包铜皮。立柱最下端三公分要用铜皮包柱,一则美观,显得豪华;二则保护立柱不开裂。

    第二十七步:精修、打磨。将一些多余的竹丝刮掉,棱角用刀修圆,椅面也要精刮,然后还要用砂纸打磨,让竹椅精致。

    第二十八步:上漆。一般上清漆,用以增加光泽、美观,还可保护竹子表面,延长使用寿命。

    至此,一张豪华竹椅就制作完成了。

    一、小郁竹艺的主要制作工具及设施

    1.大刀:用来砍竹、削竹;2.篾刀:用来开竹,也可削竹;3.三角小刀:用来挖郁口、削竹、郁架、装配、精修等;4.弧形刮刀:用来刮竹青;5.挖铲(又叫郁镰):用来挖铲郁口;6.象鼻锉:也用来挖铲郁口,比挖铲更大;7.车节刨:用于车削竹节;8.销锯:用来锯椅面等;9.半圆凿:用来凿圆孔;10.手钻子:用来钻眼;11.细齿锯子:用来锯竹;12.另还有钳子、锤子等一般工具;13.火柱:用来调直竹子;14.销面凳:用来销竹面;15.浸泡竹子的地槽。

    二、小郁竹艺的主要制品

    1.生产方面:竹棍、竹锄、竹啄铲、竹耘瓜、竹臂篝、竹纤、竹水车、竹槽、竹连枷、竹弓、竹梭、竹纺车、竹筏、竹船、竹轿、竹廊、竹亭、竹台、竹楼、竹阁、竹榭等。

    2.生活方面:竹椅、竹凳、竹几、竹榻、竹床、竹案、竹桌、竹柜、竹沙发、竹屏风、竹书架、竹博古架、竹笔架、竹灯、竹花架(托)、竹水烟袋、竹手杖、竹灯笼、童生笼、竹马等。

    益阳小郁竹艺的代表性传承人有:

    王连升,男,1885年出生。他善于思考,具有天赋,除技艺高超外,还自己创新设计新产品。1931年,他设计并制作的一条可坐可卧的小郁竹椅同益阳水竹凉席一起送往美国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参展,双双荣获银奖。1948年辞世。

    曾明昌,男,1917年生。11岁开始学艺,从业77年。1949年前在益阳小郁竹艺界已负盛名。1956年到1968年担任益阳市小郁竹艺合作社(该社系益阳市竹艺厂前身)主任。1959年,作为竹郁专家首批前往北京人民大会堂湖南厅制作竹桌椅、竹花架和竹缸架等产品而立功,并由此当选为省政协委员。1960年,为陈云制作小郁笔架、笔筒(上刻“根深叶茂”四字)。从20世纪60年代起,他对传统小郁竹艺进行技术革新,先后试验出竹材着色、竹丫枝郁花造型等工艺,为小郁竹器产品档次的提高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他还擅长机械设计制造,不光为小郁竹艺社设计制作出了一些如削竹钉机等辅助设备,还为其他机械加工企业设计出了许多设备,获益阳市颁发的“技术革新能手”光荣称号。1977年退休,现健在。

    刘宗凡,男,1935年出生,系曾明昌高徒,爱好小郁竹艺,肯动脑筋,善于创新,继承师傅风格,先后试制出竹青镶面、竹材烙花等工艺。他制作的小郁竹艺台灯等竹郁装饰工艺品独具特色,十分精美。1963年,他作为益阳小郁竹艺对外文化交流的第一人,前往非洲几内亚比绍传艺2年;1968年又前往加纳3年;1974年再次前往几内亚比绍3年。1978年起任益阳市竹艺厂厂长(该厂于1991年合并转产)。1985年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为益阳小郁竹艺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现退休。

    周友帮,男,1960年出生,是现今最年轻的小郁竹艺技师,他除了将传统技艺充分继承外,还将小郁竹艺应用于现代装饰之中,1992年起一直在益阳市传统竹艺厂(该厂1992年创建)任高级技师。他制作的《中国园林》微缩景观,在1999年中国竹文化节中荣获金奖。

    张光辉,男,1944年出生。苏州纺织工学院美术系毕业,从事小郁竹艺的美术设计。1989年为湖南省桃花源旅游区设计的800米竹廊及十大竹亭,被中央电视台录入综艺大观栏目。其后设计小郁竹塔模型,获国家级金奖;1994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颁发的“民间工艺大师”称号。

    危禄绵,男,1963年出生。益阳市朝阳小郁竹艺有限公司法人代表。1992年聘请原益阳市竹艺厂几名技师,在其胞兄危怀森、胞姐危友健的支持与合作下,创建了益阳市传统竹艺厂,自己经营管理、设计。他将竹雕刻工艺与小郁竹艺有机结合,开发出一系列竹装饰工艺品,深受社会各界欢迎。同时,他还在小郁竹艺融入现代装饰艺术的探索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该厂生产的竹郁工艺品、竹郁家具、竹装饰作品获国家级、省级金、银奖11次;1999年在“中国竹文化节”中,他设计的小郁竹艺极品——《中国园林》微缩景观获金奖。同时国际竹藤组织的一个短期培训班也在该厂成功举办。

    益阳小郁竹艺是益阳人民千百年来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智慧结晶,是经历了数十代人的不断探索、积淀而形成的一整套手工技艺,不论在物质方面还是在精神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经技艺人员多方努力,创造了竹材着色、竹头拼边、竹青贴面和竹枝郁花四项新工艺。并将竹艺用于室内整体装饰,这是全国首创,它为竹艺产品系列化开辟了新的途径。

    益阳小郁竹艺产品,结构方正,美观大方,符合人们的审美情趣(这些优点被木制、铁制家具及装修等行业广泛借鉴),经久耐用,一般使用寿命在30年以上,且竹子表面经人体酸、碱等物质的长期磨砺,越用越红,越用越光滑,从感官上十分诱人,所以人们广泛地利用竹子来制作各种器具,几乎涵盖了人们生产、生活的有关方面。

    竹郁制品除了有其实用价值外,它还能展示人类顺应自然、利用自然甚至改造自然的智慧和信心,进一步激发人类的创造潜能。另外,竹子还以其“虚心有节”、“刚直不阿”、“品位高雅”等寓意影响着人们的精神面貌和道德观念,历代文人墨客都十分重视竹子的社会文化价值,苏东坡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郑板桥的“未出土时先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等诗句,更是道出了竹子独有的精神风骨。可以这样说,自然界中没有哪一种植物像竹子一样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精神领域产生过如此深远的影响,所以人们把竹子对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产生的影响叫做竹文化。源远流长的益阳竹文化已完全融入到湖湘文化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品格和禀赋之中,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它为丰富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和形成中华民族高尚的人文精神作出了贡献。

    2006年,益阳小郁竹艺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益阳市朝阳小郁竹艺有限公司(原益阳市传统竹艺厂)为该项目的保护主体。


湘ICP备05011312 版权所有 湖南图书馆 备案证书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