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非遗名录
相关文献
相关图片
相关视频
火宫殿八大传统小吃制作技艺
火宫殿八大传统小吃制作技艺
    长沙地处湘江河谷平原,素称鱼米之乡,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及湿润燥热的气候特征,形成了长沙独特的饮食风格。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楚辞》中就有湘地饮食的相关记载。1972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大量饮食实物与器具。可以说,长沙传统小吃向上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历经秦、汉、唐、宋、元,到明清时日益成熟,形成特色,到民国达到鼎盛,以火宫殿传统小吃为代表,和而不同,独成一派。

    长沙传统小吃流传于市井民间,以火宫殿为核心载体。火宫殿最早兴起于明朝万历年间(距今400余年),原为一火神庙,因香火旺盛,逐步发展为长沙市民的大众活动场所。长沙地方传统小吃在火宫殿大量汇聚,摊贩云集,促进了小吃制作技艺交流,并形成了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口味。几百年来,火宫殿的传统小吃品种越来越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逐步发展成长沙的小吃闹市,成为湖南饮食文化,尤其是小吃文化的源头、活化石,代表着长沙小吃的方向。

    火宫殿传统小吃源于民间,起于民食,极富地方特色,历经数百年长盛不衰,既是湖湘饮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又是不可多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长沙火宫殿传统小吃系指长沙火宫殿现存的、为市民大众所熟知的各种风味小吃品种,是长沙地方小吃的代表。火宫殿传统小吃以八大传统名小吃为主体,即油炸臭豆腐、姊妹团子、龙脂猪血、三角干子、牛肉蒸馓、红煨蹄花、荷兰粉、八宝果饭。八大传统小吃都有其独特制作工艺,风味别具,为市民游客所广泛认同和欢迎,并传承已久。其他小吃如糖油粑粑、白粒丸、兰花干子、神仙钵饭等,都有其鲜明特色和独到技艺。

    长沙火宫殿传统小吃源自民间,出自民食,历经市民大众口味检验,而不断丰富、提高、发展,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技法工艺独特。火宫殿传统小吃制作技艺多由师徒之间口手相传,有许多独到的技术特点和复杂的工艺要求,是不可多得的民间手工技艺瑰宝。

    2.极具地域特色。臭豆腐、荷兰粉、姊妹团子等小吃品种极富地域特色,具有不可替代性,为长沙所独有,独具个性。

    3.承载饮食文化。火宫殿是湘风小吃的源头,是活化石,而小吃是火宫殿最为食客所关注和欢迎的所在。

    4.内涵极其丰富。从八大传统小吃,到糖油粑粑、白粒丸等品种,不一而足,应有尽有。

    5.不断发展向前。长沙火宫殿传统小吃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变化不断充实向前发展。其主要发展历程为:由在市井间流传,到火宫殿历经改造发展,再强化特色形成品牌。

    6.形成品种群落。长沙火宫殿传统小吃是一个系统的范畴,由多个品种组成,而这些品种都有其鲜明个性和独特制作技艺,它们不是单一的或个别的,而是一个地域品种群落。

    7.充满名人情怀。长沙火宫殿传统小吃素为人民大众喜爱,更受到许多名人雅士的钟爱,并结下了不了情缘。毛泽东对火宫殿传统小吃情有独钟,朱镕基对火宫殿小吃念念不忘,历史名人曾国藩、何绍基,近代名人徐特立、谭延闿,当代名人厉以宁、谭盾等人皆与火宫殿传统小吃有关联,留下了许多佳话。

    长沙火宫殿传统小吃的主要价值体现在: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历史价值);蕴涵着精湛、独到的技法工艺(科技价值);实现产业化,可极大地促进经济发展(经济价值);色香味俱佳,具有较高的艺术观赏价值(文化艺术价值)。

    2008年,火宫殿八大传统小吃制作技艺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长沙市商务局为该项目的保护主体。


湘ICP备05011312 版权所有 湖南图书馆 备案证书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