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非遗名录
相关文献
相关图片
相关视频
岳州扇制作技艺
岳州扇制作技艺
    岳阳常年气候温和,严寒期短,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在1480mm左右),土质肥沃,四季分明,为南竹的生长提供了优越的气候条件,特别是渭洞、毛田、月田一带峰峦起伏,连绵叠嶂,竹资源十分丰富,并且光照资源丰富,保证了南竹不易发霉,生斑变质。这里的南竹竹质嫩、韧性好、纤维均匀,很适合做扇骨,这为岳州扇的生产和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原材料。

    岳州扇制作技艺主要分布在以岳阳为中心的周边县市。

    扇子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从制作材料上分,有羽毛、纨、竹、木、纸、丝、绢、檀香木、象牙、仿象牙(牛排骨)、香木(仿檀香)、塑料等。形状上有圆、方、椭圆、六角、葵叶、折叠等。因我国最初制扇只用鸟类羽毛做原料,所以“扇”字“户”下从“羽”。

    现在江苏省苏州市的檀香扇、白纸扇(宣纸扇面),浙江省杭州市的棕骨黑纸扇(扇骨是棕竹、扇面是皮纸),湖南省岳阳市的白玉扇,在1975年轻工部全国扇子行业评比中被评为全国三大名扇。

    明末清初,岳州扇从洪湖传入,以加工竹扇半成品为主,扇名“九根葱”,扇骨为九根,以纸为扇面,最先出现在岳阳县的渭洞、月田一带。

    新中国建立前,主要是利用岳阳县优良的南竹资源和便利、快捷的水陆交通,为全国各地扇厂提供扇骨等半成品,远销沈阳、北京、武汉、上海、南京、苏州等地,为全国扇骨生产集散地,也是上海王星记扇庄,苏州扇厂、杭州扇厂定点供应基地。历经几代人努力,特别是新中国建立后,由于党和政府的重视,整合竹资源,引进和培养人才,涌现一批以李忠友为代表的制扇精英,岳州扇才真正开始成规模制作成品扇的历史。

    一、岳州扇的制作工序

    岳州扇制作技艺是因扇子生产地在岳阳而得名。岳州扇以本地新鲜的南竹为原料做成“全玉”,以君山特产的斑竹为 “斑花扇骨”及“仿红木”等优质扇骨,再结合不同材质的扇面而制成。整个生产过程繁多,俗称72道工序,主要有:

    1.毛坯制作工序:锯筒、劈片、起薄、边骨推青、边骨钻眼、镶边骨、劈小骨、劈篾、小骨推青、拉光、数小骨、小骨钻眼、镶头道、拉尖、刮楞、弹头。

    2.扇骨制作的基本工序:写码、扎尖、打伦、打磨(抛光)、烘边、订锆、捻锆等。将扇骨加工,又分刮青、抛光、煮色、油漆、刻花。刻花又分为浅雕、微雕(初时看不见刻花,但对着光亮方看见花纹)、皮雕(竹子上的浮青不用刀刮掉,放在火上烘烤,然后趁热将浮青去掉,以保持竹子本身的光度,然后刻花、诗词等)。

    3.扇面制作的基本工序:开料、裱面、晾干、枳代、切头切齐、打通钎、沿边、上面、黏面、打箍、打捆等。扇面用料开始是丝绢,因价值高,操作难度大,后改用纸张,但又分宣纸、单面胶版纸,单胶纸可以用彩印机印刷各种图案,宣纸不能印刷,经过加工矾胶裱成扇面。这种扇面放在水里也不黏水,原来只能用手工绘画,但费用大、成本高,现改用丝印,但手工绘画扇面售价高,尤其是名人书画价值更高。上世纪80年代,又将条幅上的画应用到扇面上,称为“大挂扇”,作为装饰品,出口量很大,近来国内也很畅销。

    4.将扇骨和扇面配成纸扇(行话称切通)。一把小小的扇子要经过四个过程(师傅)才能制成,因此没有一个师傅能全部都会做。

    岳州扇的成品扇骨手感顺滑,扇子开合自如;扇面平整,切边整齐洁净。

    岳州扇制作的技艺流程为:开料→润面→裱面→镇墙→抓带→切头→打通钎→沿边→上面→刮边→晾干→验收→上箍→装箱。

    岳州扇制作的主要器具:

    1.毛坯制作: 锯子、大刀、伦刀、钻子(现用电钻)、滑刨、竹子。

    2.扇骨制作:笔墨、棉线、剪刀、刮青刀、塑料丝、铝钉、捻锆钳、引钎。

    3.扇面制作:开料刀、棕刷、枳代模具、切头器、沿边板。

    岳州扇制品:岳州扇按扇子的品种可分为纸扇、羽毛扇、绢扇、骨扇、绒扇等。按品名可分为中堂大挂扇、中国书画扇(男扇)、全玉扇等。按扇骨规格可分为200cm、180cm、150cm、120cm、100cm、70cm×26根、1尺×20根、9寸×18根、8寸×18根、7寸×16根、6寸×16根等。

    岳州扇制作历代都有代表性人物,他们以作坊传承为主。这些艺人开店营业时招收学徒,学徒学成后又自立门户,再招学徒,代代相传。这种形式的传承遍及岳阳一带,并且很多村庄都以制扇为主,以渭洞、月田为中心的50多个村庄,形成了一个扇业群体。

    岳州扇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有:李忠友、李绵忠、李均成、张大鹏、顾吉保、常连生、孙钰、盛志新、王国芳、方正英、刘抗强、刘望龙等。岳州扇专业厂1956年成立,此后一段时间从业人员达到数千人,也是岳州扇发展的鼎盛时期。1997年岳州扇厂破产倒闭。而今,岳州扇老艺人李忠友与其关门弟子唐立新已联手重组岳州扇厂,有150多名原扇厂退休技术职工响应李忠友前辈的号召,纷纷加盟,是振兴岳州扇制作技艺的保障。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恢复和发展岳州扇指日可待。

    二、岳州扇的基本特征和价值

    1.原料特征:(1)极其丰富的南竹资源:南竹保鲜时间很短,时间稍长一些竹骨容易变质、生斑、发霉变黑。而岳州扇就地取材,从原材料的质量就得到了充分的保证,形成岳州扇“全玉”扇骨这一优势,为全国扇子中所独有的特色。(2)极其优质的南竹资源:中国产竹子的地域并非岳阳一处,但是论做扇骨的原材料则还是岳阳的最好。岳阳南竹的最大特点是:竹纹细腻且竹子的柔软性极好,是做扇骨最理想的材料。其中又以月田张谷英的竹子为佳,因靠泉水的竹子除上述特点外,还有一个特点是其他竹子所不具备的:竹节长!这是做大挂扇最理想的材料。

    2.工艺特征: 岳州扇从原料加工到成扇,70多道工序全用手工完成。岳州扇的扇面是用发明独特的中药配方处理,使扇面宣纸历经几十年洁白如新,毫不退色,并沾水不湿;用五倍子等中药处理扇骨并经反复手工打磨,使扇骨产生了瓷面的效果;上世纪80年代,岳州采用清华大学的专利——用过氧化氢(焦林酸钠)漂白竹制品,达到了既增白又杀虫的双重效果,从而为岳州扇增添了一名新成员——白玉扇。

    3.产品特征:岳州扇整体扇形呈梭状,口紧尾细中间鼓。优质的扇骨、独特的制扇技艺使得岳州扇的品质独具一格,扇面用料精美,配以名家字画更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因为原料取自本地,使得产品物美价廉。扇面工艺精湛,花色品种新颖、齐全,价格适宜,深受消费者青睐。

    4.销售面广:岳州扇随着历代岳州人的足迹,从岳阳走向全国各地,进而走向日本、西班牙、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及港、澳、台地区,充分显示了岳州扇的魅力。

    岳州扇始于明末清初,延续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为中国历史传说、诗词歌赋、书画艺术、祖国山川风貌的传播起到了载体的作用。郭沫若先生曾为岳州扇厂题诗一首:“清凉世界,出自手中。精逾鬼斧,巧夺天工。飞遍寰宇,压倒西风。”赞美岳州扇制作精湛和传播文化的功效。岳州扇制作技艺是劳动人民长期智慧的结晶,它蕴涵着丰富的民间传统文化,是一份极其宝贵的历史遗产。

    2008年,岳州扇制作技艺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岳阳县文化局为该项目的保护主体。


湘ICP备05011312 版权所有 湖南图书馆 备案证书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