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非遗名录
相关文献
相关图片
相关视频
宝庆竹刻
宝庆竹刻
    宝庆,即今邵阳市,旧称宝庆府,地处湘、桂、黔三省交界地,是个多民族杂居区,历来为湘西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境内盛产南竹,自古以来,竹制工艺十分发达。宝庆竹刻,就是从实用竹器制作工艺中脱胎出来的一种集观赏与实用于一体的艺术创作。宝庆竹刻主要分布区域为:竹青雕刻,在武冈市、大祥区、双清区、绥宁县;竹簧雕刻,在大祥区、双清区、邵东县、邵阳县;竹蔸雕刻,在城步苗族自治县、绥宁县、洞口县。

    据明崇祯年间宝庆知府陶珙所修《宝庆府志•艺文志》载:明嘉靖年间,宝庆举人潘应斗曾将其叔潘一龙和宝庆竹刻高手们的刻竹技艺、刀法一一记录下来,汇纂成《大来堂制艺》,刻版刊印成书。《大来堂制艺》为后人研究宝庆竹刻的历史和传统技法提供了极其珍贵的文字资料。

    明清两代,宝庆竹刻被宝庆府衙确定为进贡朝廷的贡品,在文人雅士和皇宫贵族大量需求的推动下,宝庆竹刻在用料选材、表现手法和刀法技艺上不断加以改进和突破,更趋成熟和完美。宝庆竹刻对中国竹刻艺术的最大贡献,是创造和发明了竹簧竹刻工艺。据《宝庆竹刻》(胡彬彬著)考证,清康熙初年,著名宝庆竹刻大师王尚智,发明创造了竹簧制作和竹簧雕刻工艺。王尚智在竹刻创作之余,突发奇想,将竹筒去节去青去肉,只留内胎一层极薄的竹簧,然后置于沸水中高温蒸煮,待其软化后展开压平晒干、打磨,粘贴在竹筒或木胎上,然后在竹簧上雕刻山水人物花鸟。由于竹簧结构细密,平整大方,色泽淡黄,具有象牙般的光洁美丽,加上竹簧具有造型可大可小、可方可圆、可成棱成角、拼接成片、多层粘贴的特点,一经出现,立即引起宝庆竹艺界的轰动,成为文人雅士们竞相搜求的珍品。

    翻簧制作和刻簧工艺的发明,给宝庆竹刻乃至中国的竹刻艺术带来了一场巨大的变革。竹簧雕刻操作简便,便于平面和立体运刀,突破了传统竹刻工艺受制于圆竹材质的缺陷,拓展了宝庆竹刻的表现题材,使宝庆竹刻艺术的大件化创作和批量生产成为一种可能。翻簧竹刻很快替代传统的竹青雕刻和竹蔸雕刻,成为宝庆竹刻的主要产品。由于宝庆水运交通发达,资江经洞庭直抵长江,宝庆先进的竹簧制造和雕刻工艺也很快传入四川、武汉、南京、嘉定和浙江,对中国竹刻工艺的变革和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由于竹刻材质和雕刻技艺的推陈出新,清代中晚期到民国初期,宝庆竹刻已形成规模。宝庆府所辖的各县都出现了专门的竹刻作坊,宝庆府城内,专门从事竹艺制作和销售的专业作坊就有9家,从业艺人100多人,著名的作坊有文雅堂、现菜园、爱此君斋、君雅堂、友此君、管雅室、骏雅室等。宝庆竹刻的名家大师,特别是竹簧雕刻的高手层出不穷。王尚智的子孙王修龄、王树笺、王坚吾、王明生都是治簧高手,他们刀法凌厉,讲究气势,成为著名的竹刻世家。李新麟、李胜麟兄弟在宝庆竹艺界也名重一时,他们的工艺高超,尤以雕刻制作竹簧挂屏、朝珠盒、异形竹簧花瓶而驰名竹艺界。湖广总督张之洞,专门礼请李氏兄弟二人到汉口,为他精心雕制了一把竹簧扇和笔筒、朝珠盒、烟盒,雕刻完工后,张之洞如获至宝,立即又将雕刻的竹簧花鸟人物扇进贡给慈禧太后,深得太后欢心,特赐李新麟兄弟每人一份俸禄。

    1915年,宝庆君子邻坊竹刻大师朱莲舫创作的高浮雕“双龙腾云献珠图”奇形扁竹大笔筒,经洋人开办的劝业场选送到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参展,荣获金质奖,使宝庆竹刻在海内外的身价陡然倍增。1919年,第二届巴拿马世界博览会上,宝庆竹刻管弦室雕刻名师左季敏、左季惠兄弟制作的荷叶形竹簧大花瓶又获银质奖。1943年,中国首届工程展览会在广西南宁举行,宝庆竹刻君子邻坊雕刻大师朱宣武创作的“红楼梦故事”九寸竹簧挂屏获一等奖。这时的宝庆竹刻已与长沙的湘绣并称为湖南二宝,誉满全球。但到民国晚期,由于战火连连,苛捐杂税,宝庆竹刻受到严重摧残,整个宝庆竹刻行业气息奄奄,接近泯灭的边缘。

    1949年10月,邵阳获得解放,宝庆竹刻工艺如枯木逢春,在中国共产党的“保护、发展、提高”方针的指导下,政府出面组织竹刻艺人30多人,于1950年初建立邵阳市竹艺生产合作社,1958年转为地方国营竹艺厂,吸收了一批民间竹刻工艺大师,一方面挖掘和恢复传统的宝庆竹刻工艺,特别是翻簧竹刻工艺的技法,一方面引进美术专业人员和设计人才,探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进行器形设计制作和雕刻技艺的技术革新,提高生产效率,扩大生产领域,同时选派一批有文化、思想好、技术好的青年技术骨干到工艺美术院校进修学习,人员增加到120多人,年产量6万多件,95%用于外销。“文革”中,宝庆竹刻的传统题材虽然受到很大冲击,但反映“文革”的题材和工农业生产的作品却产量很大。“文革”结束后,宝庆竹刻出现了一段百花齐放、蓬勃发展的大好时期,出口订单激增,品种达到330多种。由于出口产品任务重,工厂一线工人增加到210多人,并选派出一批技术骨干和雕刻师傅,先后协助建立了宝庆竹艺二厂和邵东、新邵、邵阳县、武冈、城步、绥宁、洞口等8个地方国营竹艺厂;还在省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为长沙、益阳、津市、桃江、株洲、韶山,江西省的井冈山、靖安以及四川省的江安等地培训了300多名技术人才,为他们提供了全套竹簧雕刻工艺生产的基本设备。宝庆竹刻的所有竹艺产品全部由湖南省轻工业厅外贸公司包销,邵阳市形成了有2000多工人,年产千万件,产值千万元的竹刻行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

    宝庆竹刻的主要特点是品类齐全、工艺精湛,主要品种有圆竹雕刻、翻簧雕刻、竹蔸雕刻。

    圆竹雕刻:是宝庆竹刻最古老的传统雕刻技艺,圆竹雕刻选材严格,所用之竹必须是生长期为四至八年的成年竹,年少则竹肉嫩、易变形、开裂招虫蛀,年老则木质化,不易雕刻,缺少竹的润泽。因此,竹刻艺人们一般喜好深山高岭之竹,尤喜石夹缝中生长的各式异形竹。因此,搜觅得高山奇竹往往是竹刻艺人的心愿。圆竹以竹大、节正、肉厚而为佳品,异形竹以体形奇特而为珍贵。艺人们根据竹形而布局构图,题材多为古代画谱上的梅、兰、竹、菊、山水、花鸟,配以诗、书,缀以印、跋,然后顺竹势运刀雕刻。宝庆的文人雅士们在玩弄刻竹时,特别讲究将古代山水、人物、花鸟作品的神韵与自己的审美情趣相结合,寄托自己对社会现实生活的感受。圆竹雕刻运用阳刻、阴刻、去地阳刻、浅浮雕、高浮雕、透雕等刀法。著名宝庆竹刻大师王民生、曾剑潭擅长留青雕刻,他们刀法凌厉、运刀于脑、以刀代笔,在如缎的竹青上雕刻出一幅幅精美的图画,作品堪称精品,深受人们欢迎。

    竹蔸雕刻:是宝庆竹刻的一个重要部分,讲究竹势竹态,充分利用竹蔸竹根的自然形态,采用雕、削、凿、刻的手法塑造物象。近年来,苗族青年竹雕艺术家邓剑峰,在继承宝庆竹刻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在竹蔸雕刻中创造了去肉留节雕刻法,充分利用苗山翠竹蔸大肉厚、节密须多的特点,采取镂空雕刻的方法,突出竹节的表现力。所创造出的人物、山水、花鸟作品古朴自然、生动传神。

    竹簧雕刻:是宝庆竹刻独创的新工艺,虽然只有300多年的历史,但已占据宝庆竹刻的主要地位。竹簧雕刻工艺的流程:一是制簧,精选高山成年之竹,以粗壮、节长为上品。按节锯断,去青去肉,留下一层2~3毫米薄的内簧,将簧置入蒸桶中高温蒸煮至竹簧软化,剖开、摊平置阴凉处晾晒,待干后再碾压平整,则成可用的竹簧。邵阳人将竹簧俗称为“竹皮”,竹簧以长宽尺寸大、色嫩如象牙、平整无瑕疵者为上品,往往在百块竹簧中难觅两三块上等之品。二是器型,器型是竹簧工艺中的一道重要工序,宝庆竹刻的传统手法是先设计图样,根据图样要求制作好木模具,将选好的竹簧皮蒸软,卡入模具内扎紧成型,圆、方、凸、凹,按模具冲压。成型时间一般需要5天左右,尔后将成型的竹簧粘贴于木胎或竹胎之上,一般粘贴一层竹簧,也有粘贴多层竹簧的。宝庆竹簧器型品种有300多种,主要以盒、瓶、盘、碟、架、筒、扇、屏风、挂屏为主。新中国成立后,艺人们在传统器型设计制作上进行大胆革新,开拓和引进机械化半机械化造型模具,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并开发出多边花瓶、圆形花瓶等异型器型,丰富了宝庆竹刻的艺术宝库。三是刻簧。镶嵌在木胎上的竹簧经过打磨,艺人们就在其上刻饰各种人物、山水、花鸟等图文。竹簧的技法主要有阴刻、阳纹线刻、浅浮雕刻、镂刻等。竹簧雕刻是在薄如蝉翼的竹簧上走刀雕刻,因此工艺上要求精美细致,在枝梢叶末等细微处,刀锋细如游丝,毛发毕现。

    宝庆竹刻的传统技法有圆雕、浮雕(浅浮雕和高浮雕)、透雕、阴刻、阳刻。传统刀法有单刀法、双刀法、实刀法、回刀法、划刀法、颤刀法、逆刀法、顺刀法、圆刀法、中锋、偏锋等。

    宝庆竹刻独特的传统技法,是在圆竹雕刻上独创留青去地的阳刻法,就是在竹青面上,将要雕刻的纹饰以外的竹青底子薄薄削掉一层,使纹饰凸显其上,再用阳刻的办法雕刻纹饰。局部细小的层次用阴刻表现,这种阴阳结合、留青去底的技法,使作品微凸的纹饰有浮起之感,层次分明,精美细腻。

    在竹蔸雕刻上大胆运用留节雕刻法,充分利用竹蔸部分外层形态苍老、肉层竹节重重叠叠的特点,用留节抽筋去肉的透雕、镂雕技法,使作品造型古朴、生动传神。

    竹簧雕刻的多层竹簧雕刻法,则在传统的单层、双层竹簧雕刻的基础上,增加到3层、5层、7层,多达25层,雕出来的竹簧作品层次丰富,楼台水榭、人物花鸟、高山流水,重重叠叠,层次分明,意境幽远,充分体现了宝庆竹刻的优雅、完美。

    宝庆竹刻集实用与观赏于一体,在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融入多种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吸收了国画、版画、书法、金石等艺术的精华,积淀了大量适合竹艺自身特点的表现形式,因造型优美、色泽淡雅、题材丰富、讲究刀法而独具特色。

    宝庆竹刻在艺术表现风格上,追求将文人的闲情逸趣与诗情画意有机糅合,融为一体;在艺术表现题材上,以江南的山水风光、楼台水榭、梅兰竹菊、花鸟虫鱼、仕女人物、书法金石为蓝本,用诗、书、画、刻并举的手法,用竹刻艺术反映出历史的变迁和人物的心声,从而体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和鲜明的艺术情趣。

    宝庆竹刻以文人的审美情趣,艺人的现实主义表现手法,将中国古典书画的意境和竹雕艺术的技巧融会贯通。宝庆竹刻既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有极高的技艺价值。

    宝庆竹刻代表了中国竹刻艺术的极高水平,在其400多年的传承史上,涌现了一大批造诣深厚、技艺高超的名家大师,其主要代表性传承人有:

    潘一龙,字曾炳,别号云山樵子,邵阳武冈人。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出 生,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中举人。潘一龙喜好刻竹,由于举仕不应,而隐居云山,与同好刻竹为乐,是《宝庆府志》、《武冈州志》明确记载的最早的竹刻名家,其侄潘应斗、潘应星曾录其刻竹心得和治竹技艺而汇编为《大来堂制艺》,这是宝庆竹刻史上现存的第一本竹艺专著。

    王尚智,字孝友,明崇祯十五年(1642)出生,据传为宝庆竹簧的创始人。他自幼随堂兄王尚贤习竹刻,性情憨厚,好动脑筋,他在制作竹胚时突发奇想,用竹内簧试刻纹饰,后经多年摸索,终于制出了可用于雕刻的竹簧,并独创了一套刻簧的技法。这一重大发明,给宝庆竹艺乃至中国的竹刻工艺都带来了一场巨大的变革。

    李新麟、李胜麟兄弟,清朝中晚期著名宝庆竹刻大师,新化人。兄弟二人极善竹簧雕刻,有制簧能为弧弯、角折而不断裂的绝技。曾被当时的湖广总督张之洞请到汉口为总督府刻制进贡朝廷的贡品,所刻之物呈献朝廷。

    朱莲舫,生卒不详,湘乡人。清末民初宝庆竹刻大师,曾设君子邻竹艺作坊,与其子朱宝成擅圆竹雕刻,雕工高超。他雕刻的“双龙腾飞献宝图”高浮雕奇形大笔海,被选送到美国巴拿马万国博览会 展出,一举夺得金奖,名重一时。

    王民生(1887—1960),邵阳人,别号白云山樵,是民国至新中国成立初期最著名的宝庆竹刻艺术家。他生长在一个宝庆竹刻世家,自幼喜爱竹艺,练就了一身竹刻艺术绝技,雕工娴熟,工艺超群,擅长将国画技法和金石雕刻之法移植于竹刻。刀法拙重而雅秀,构思奇巧而生动。民国时期,与父亲王坚吾创办了宝庆有名的“友此君”竹艺作坊,作品曾多次到国外参展并获奖。1950年,受中央人民政府委托,他与徒弟曾剑潭雕刻了“雄观沧海”等8件竹刻竹簧作品,作为毛泽东向斯大林祝寿的贺礼。其代表作“梅雀屏”在全国首届工艺美术作品展中荣获一等奖。

    曾剑潭(1933— ),字祥友,自号小白云山樵。邵阳县人。早年拜著名竹刻大师王民生学艺。擅长高浮雕圆雕、透雕,号称“邵阳竹刻第一刀”,又是邵阳当代刻簧高手,故又称“铁笔曾”。1958年,其首创的竹簧腹空圆形镂雕作品《高贵牡丹•双凤朝阳》帽筒,获全国工艺美术作品展一等奖和世界青年和平大会作品展一等奖。1959年,与喻文、刘德义等为北京人民大会堂湖南厅刻制了8幅老式题材的“潇湘八景”竹簧挂屏。1963年,率邵阳竹刻艺人们进京,为人民大会堂贵宾厅精心刻制了两幅宽2米、长3.6米,题材为“洞庭衡山”的巨幅竹簧浮雕作品。2002年,他精心雕刻的高浮雕竹刻作品“青山不老松”获湖南省“五个一工程”奖。2007年6月,曾剑潭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竹刻(宝庆竹刻)代表性传承人”。

    唐文泰(1938— ),邵阳人。1956年开始从事雕刻工艺,1959年为人民大会堂湖南厅雕刻“潇湘八景”。1987年初由省二轻工业厅外事办派遣赴法国传授东方雕刻工艺技术4年,获奖作品有“雄狮”、“难得糊涂”等,并有多件作品在国外获奖。他技艺精湛,弟子满门,是著名的宝庆竹刻老艺人,2006年被授予“湖南省十大民间工艺大师” 称号。

    喻文(1938— ),邵阳市人。邵阳竹艺厂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4岁进入邵阳竹艺生产合作社,他和曾剑潭、刘德义等年轻技工一起,对竹雕工艺,特别是竹簧雕刻工艺和造型进行大胆的改革和创新,解决了竹簧器型加工的半机械化和竹艺产品虫蛀、霉变、受潮受燥的难题。独创了竹簧火绘、电绘工艺。1959年,被选派到长沙为北京人民大会堂湖南厅刻制“潇湘八景”挂屏。1963年,又受命为北京人民大会堂创作大型竹刻挂屏。1989年,被湖南省二轻工业厅评聘为高级工艺美术师。其代表作“林坊”竹簧挂屏在全国工艺美术作品展中获奖。

    胡恒民(1931— ),邵阳双清区人,出生于宝庆竹刻世家,自幼随父胡秉良学竹刻。主习翻簧竹艺,擅长竹簧阳刻、阴刻、浅浮雕刻。作品线条明快,刀法流畅,做工精细,善于用诗、书、画、刻并举的雕刻手法,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格和鲜明的艺术特色。其代表作有六边形竹簧山水花瓶和去地阳刻竹簧山水人物挂屏。

    刘时良(1942— ),邵阳市竹艺厂工艺美术师,湖南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1956年进入邵阳市竹艺厂,拜师曾剑潭和喻文学习竹刻艺术,主工翻簧雕刻,擅长阴刻和浅浮雕,是原邵阳竹艺厂的青年技术能手。他的刀法明快、讲究意境,曾有多件作品在省和全国工艺美术展上展出。其代表作有竹簧挂屏“金陵十二钗”。2006年起,他费时一年半,精心雕刻的中国古典名画“清明上河图”,整幅作品由32块竹簧板拼合而成,全长8.6米,是宝庆竹刻史上最长的竹簧作品。

    唐朝林(1943— ),邵阳市大祥区雨溪镇人,16岁进入邵阳竹艺厂,拜宝庆竹刻器型制作师范斌学学习竹艺器型设计制作技艺,出师后分配到竹艺厂设计室搞器型设计制作。他设计制作的竹簧造型生动、品种多样、典雅古朴,曾多次荣获省轻工厅创新设计奖,1990年获国家轻工部颁发的“突出贡献奖”。

    邓剑锋(1970— ),苗族,城步县人,16岁考入西安工艺美术学校,1994年在福建打工时拜师学木雕和竹刻,后又到潮州学艺。1999年回到城步,在县城创办了一家木雕竹艺厂。邓剑锋利用苗山竹蔸肥大肉厚的特点,在传统宝庆竹刻的基础上,合浙派、潮派木雕的镂空技法,独创出一套竹根雕留节镂空雕刻新技法。他的竹蔸作品,竹青竹肉被大胆镂空,却透视出竹节层叠的原貌,虚实结合,造型奇巧。其代表作“平步青云”、“荷塘秋色”、“筑巢”等作品,在广交会上深得外商青睐。

    张宗凡(1968— ),武冈市人,衡阳师范学院美术专业毕业。他自幼喜爱工艺美术,大学毕业后自己创业,在绥宁县开办了一家竹艺厂。1998年开始学习竹刻艺术,2004年拜宝庆竹刻大师曾剑潭为师,成为关门弟子,主要学习竹青雕刻和翻簧竹刻技艺。2006年与市文化馆合作,成立宝庆竹刻研究所,并个人出资在邵阳特殊学校创办了宝庆竹刻培训班。

    宝庆竹刻虽然极具艺术价值,但由于其自身特点的制约,特别是竹簧雕刻,由于工艺复杂,雕刻工艺要求高,技术难度大,产量低,精品更是难求,加上竹簧易受气候影响,容易开裂、脱胶、卷边、霉变,严重制约了宝庆竹簧工艺的发展,宝庆竹刻正逐步走向衰落。现在,真正掌握宝庆竹刻传统技艺的仅剩下曾剑潭、胡恒民、喻文、唐文秦、罗巨良、唐朝林等10多位70岁以上的老艺人,尽管他们身怀绝技,但毕竟年事已高,后继无人,宝庆竹刻已濒临失传的境地。

    现在,邵阳市委、市政府已充分认识到抢救和保护宝庆竹刻的重要性,邵阳市政府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保护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通知,拨出专款,抢救和保护宝庆竹刻艺术,制订政策,鼓励和引进民营资本,恢复和扩大宝庆竹刻生产。邵阳的一批有识之士也正在积极行动筹备宝庆竹刻研究所,开办宝庆竹艺厂。

    2006年,宝庆竹刻被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邵阳市文化局为该项目的保护主体。


湘ICP备05011312 版权所有 湖南图书馆 备案证书 2016年8月